(3)(大屏幕出示重點詞句)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四時俱備:俱,全都
•曉霧將歇:歇,消散
•夕日欲頹:頹,墜落
•沉鱗競躍: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爭著跳躍(出水面)。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與,參與,文中指欣賞。譯為: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4)學生試譯課文,教師指導。
(三)、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理清背誦思路(介紹背誦的竅門)
本文雖屬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看看應該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間有何聯(lián)系?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吧酱ㄖ,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中間寫景,最后以感嘆總括前文。結合這個思路分析,學生自己背誦,然后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背誦競賽,看誰背得又快又準確。
四、合作探究(15’)
1 、找出文中寫景的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寫景的(參考《山峽》)。(合作探究1)
提示:從以下幾方面賞析:觀察的順序、描繪的景物、優(yōu)美的意境、點睛之詞,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教師稍加點撥。
明確:作者寫景,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見底”,再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曉”與“夕”兩層來寫。
作品首先為我們呈現了山水相映之美!案叻迦朐疲辶饕姷住,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山的倒影給水鋪上異彩,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大屏幕出示山水相映之美)
其次是繽紛的色彩美!皟砂妒冢迳惠x。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爭輝;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鍛上綴以碧玉翡翠。(大屏幕出示色彩配合之美)
第三是晨昏變化之美!皶造F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寫的是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是一幅多么熱烈歡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靜幽寂的暮景。(大屏幕出示晨昏變化之美)
第四是動靜結合之美。高峰為靜,流水為動;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從形體、光色、聲響三方面抒寫其動靜相襯之美。(大屏幕出示動靜相襯之美)
四種美交替出現,構成一幅美麗迷人的山水畫軸。教師歸納,加深學生記憶:(大屏幕出示歸納記憶)意境美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極寫山之高,水之凈,用筆洗練,俯視與仰視,白云高山流水三重景物,境界清新。
“兩岸石壁…四時俱備”用平遠和高遠的視角極目遠眺,青翠的竹木和五彩的山石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燦爛輝煌的氣象,在清爽宜人的畫卷上平添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
“曉霧將歇…沉鱗競躍”由靜景轉入動景的描寫。通過描寫朝與夕兩個特定的時間段的生物的活動,為畫面增添了靈動感,傳達了生命氣息。
2 、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傳情的?(合作探究2)
本文作者用寥寥數筆,描繪了一幅清爽宜人的畫卷,其間景物色彩燦爛,生命勃發(fā),靈動飛揚。通過高低、遠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自己與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
3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說說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合作探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