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盡致的形象摹畫 真摯深沉的人生感慨
——魏禧《大鐵椎傳》賞析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郭姣鳳
清初重要古文家魏禧是頗有民族氣節(jié)的。他早年舉家遷居寧都縣西北的翠微峰,起先是為逃避明末戰(zhàn)亂,求得一方凈土,后來則為反清復(fù)明。隱居期間,專攻經(jīng)史,著述頗豐,尤以古文成就最高,“文風(fēng)凌厲雄健”,“慷慨激昂”。其為人與為文一樣,豪放得開,瀟灑得起。在《吾廬記》中,他對其弟季子禮“舉債冒險危而游”的壯舉持贊賞態(tài)度,認為季子禮“南極瓊海,北抵燕”,“沖危難,冒險阻”是“得行其志為適”,季子禮“舉債而飾其廬”也是如此。魏禧本人也曾步下翠微峰,到江淮一帶游歷,既為廣交隱逸之士、明朝遺民,又為籌集活動經(jīng)費。正因為他終生不忘復(fù)明,故康熙17年(公元1678年)清政府開博學(xué)鴻詞科,打算選拔他去作官,他絕意仕進,托病不就。當(dāng)時很有資望的李翰林及其好友閔賓連先生不僅尊重他的為人,也很賞識他的文章。王慶麟也深愛其文,盛贊“魏叔子之文,最長人見識!(王慶麟《書<魏叔子集>后》)魏禧以寫人物傳記見長,他曾為眾多的俠客、高士、君子、烈婦縱情放歌過,他筆下的人物“個個呼之欲出,赫然如立眼前”。(徐起云語)《大鐵椎傳》是魏禧傳記文中獨具特色的一篇,他將自身的追求與感慨寄寓文中,讓人“觀其文,想其人德!(鐘嶸《詩味》)
《大鐵椎傳》分序文、正文、評論三部分。序文主要交代寫作時間與材料來源,其中作者對陳子燦的一句發(fā)問“數(shù)游南北,逢異人乎?”是傳文的引子。這說明作者是喜歡“異人”,特別贊賞“異人”的,也說明他與“異人”具有某些相通性,為“異人”立傳能自然地抒寫自己的志趣、抱負。
作者在正文的開頭部分,有意布設(shè)一個又一個迷魂陣,簡筆勾勒出主人公大鐵椎“異”的種種表現(xiàn)!敖∴ⅰ睂懫涫沉恐悺!懊采鯇嫛睂懫淙菝仓悺S颐{之下的大鐵椎“重四五十斤”、“柄鐵折疊環(huán)復(fù),如鎖上練,引之長丈許”從重量、形狀與構(gòu)造上寫其武器之異!坝颐{夾大鐵椎”、“飲食拱揖不暫去”寫其對武器的態(tài)度之異。還有“不知何許人”底細之異,“與人罕言語”、“扣其鄉(xiāng)及姓字,皆不答”,言談之異,以及初來乍到時的裝束之異,夜半時分的詭秘行動之異。作者定要讀者疑團滿腹之后才去將疑案一一揭開,讓讀者睜眼將“異人”的廬山真面目看個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給人種種神秘感的大鐵椎到底是何樣人物呢?作者先通過人物的簡潔對話揭示其性格特征,將其光彩照人的形象刻劃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拔崾悸勅昝,以為豪,然皆不足用!边@番辭行前的內(nèi)心表白道出了他投奔宋將軍的原因,將軍“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xué)”,將軍威名遠播,雄健有加,他是慕名而來,必有所圖的!敖圆蛔阌谩钡慕Y(jié)論絕非輕率作出的,大鐵椎考察不全面,論據(jù)不充分,判斷不準確,就不會當(dāng)面向?qū)④娤氯绱藬嗾Z,否則,將軍想必也不會允許的。事實上,將軍顯然是默認了大鐵椎的看法。“強留之”便是“固自負”的將軍在大鐵椎面前無可辯駁、自慚形穢而借以掩飾自己窘態(tài)的表現(xiàn)。因此,“皆不足用”一語,既說明大鐵椎極有抱負,想尋找真正英雄干一番大事,又表現(xiàn)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誠,足令將軍佩服!拔崛ヒ印比郑Z氣何其堅決,感情何其沉郁!它交織著大鐵椎頻頻失望于現(xiàn)實而又執(zhí)著于理想追求的復(fù)雜情感,也寄寓著作者對其現(xiàn)實遭遇的深切同情,對其矢志不渝、奮發(fā)自圖的深情禮贊。這里面何嘗沒有作者自己復(fù)明心態(tài)的曲折流露呢?大鐵椎要離去,有些話是不便明說的,由于“將軍強留之”,才迫不得已道出自己的隱秘:“吾數(shù)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痹瓉硭傻氖钦塘x除暴、劫賊濟貧的大事,這種正義之舉非有超人的膽識、過人的勇力是絕對行不來的。讀者由此可以解開心中一連串疑團,領(lǐng)悟前文所寫食量之大、武器之奇乃暗示其有超群的武藝,武器隨身攜帶、片刻不離,是寫其高度的警惕性,其言談之異則是表現(xiàn)其深沉的性格。盡管將軍不是自己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大鐵椎仍有“久居,禍且及汝”之慮,他對朋友的關(guān)心,行事敢作敢當(dāng)、不連累他人的大丈夫氣慨令人肅然起敬。
將軍聽說“今夜半”有決斗,摩拳擦掌慨然請戰(zhàn)“吾騎馬挾矢以肋戰(zhàn)”,大鐵椎則以“賊能且眾,吾欲護汝,則不快吾意”阻止他。于此可以想見大鐵椎與豪賊必定有過多次交鋒,對對方的所作所為與人員實力當(dāng)了如指掌,也足見大鐵椎在強敵面前凜然無畏、樂觀自信的大將風(fēng)度。由此想來,一個“止”字便是高度濃縮了作者對大鐵椎諳識兵謀兵法、知己知彼、膽識超人的贊賞與欽佩。將軍在遭到拒絕后仍是“力請客”。迫于無奈,大鐵椎只得帶他前去,卻是“送將軍登空堡上”,并叮囑“但觀之,慎弗聲,令賊知也”。關(guān)心朋友,辦事負責(zé)的態(tài)度令人倍感親切。
作者深深地喜愛大鐵椎,他要讓大鐵椎永遠活在天地人間,活在讀者心中。曠野決斗便是作者精心描寫的驚心動魄、以寡敵眾的一場撕殺,它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大鐵椎的威武雄姿。作者先以“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的陰森環(huán)境渲染肅殺的氣氛,烘托大鐵椎從容上陣、沉著應(yīng)戰(zhàn)的姿態(tài),再以豪賊人員之眾、來勢之兇從側(cè)面反襯大鐵椎“大呼揮椎”的非凡氣慨和“奮椎左右擊”勢不可擋的神威。而威名遠播的將軍“屏息觀之,股栗欲墮”的反應(yīng)也從側(cè)面寫出了這場決斗之兇險慘烈、天昏地暗、驚心動魄,同時也形象地應(yīng)證了大鐵椎的知人之明與泣天神威。惡戰(zhàn)之中,大鐵椎大呼一聲“吾去矣”,話音才落,人已潰圍而出,眨眼間消失在茫茫夜色中,行動神速得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這一句“吾去矣”不僅是大鐵椎對豪賊的蔑視,寫出他挫敗眾豪賊的陰謀、得勝而去的雄姿,也是大鐵椎對將軍的告別,傳達出對將軍好自為之、善加保重的祝愿,更深含著作者對大鐵椎尋找志同道合者之不易,實現(xiàn)抱負、施展才能之艱難的沉重嘆惋。
如果說作者在正文中淋漓摹畫大鐵椎的威武形象,還只是曲折隱晦地抒寫自己的志趣,那么評論部分則是明顯地坦露了自己的心跡。作者花了相當(dāng)?shù)木ρ凶x《左傳》,寫了十卷《左傳經(jīng)世》探討治道與兵謀兵法,又曾廣泛結(jié)交復(fù)明志士,但終無回天之力,難酬復(fù)國之志,只好在翠微峰筑易堂講學(xué)讀書來打發(fā)時光,其內(nèi)心難以平靜是必然的!白臃康昧κ,椎秦皇帝博浪沙中”一句實是作者復(fù)明愿望之強烈的真情流露。大鐵椎是他心目中的“力士”,是能干大事的真正英雄,他極為敬佩。然而由大鐵椎身懷絕技而終不能為世所用,淪落街頭靠“寫市物貼子”為生的不幸遭遇,回頭來看自己的蹉跎人生,難免心生哀戚。捧讀南宋愛國作家陳亮的《中興遺傳》,也就難免要產(chǎn)生深深的感慨了,作者借評論大鐵椎而在抒發(fā)自己的真摯情懷?傊,作者神化大鐵椎,美化大鐵椎,以極大的贊賞熱情淋漓盡致地刻劃大鐵椎膽識過人、豪放坦誠、威武深沉的形象,就是要在大鐵椎這個終生蹉跎、難酬報國之志的人物身上寄寓自己真摯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