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與運用(22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潰退(kuì) 提防(tí) 箱篋(qiè) 高屋建瓴(líng)
B.寒噤(jìn) 瘧子(nüè) 荒謬(miù) 轉(zhuǎn)彎抹角(mǒ)
C.差使(chā) 要塞(sài) 殲滅(qiān) 銳不可當(dāng)(dāng)
D.愧怍(zuò) 綏靖(suí) 阻遏(è) 顫巍巍(chàn)
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A、 頹唐 洗劫 長途跋涉 談笑風(fēng)生 B、地窖 鞠躬 張皇失錯 微不足到
C、狼籍 煩燥 窮愁潦倒 鑄劍為犁 D、詰問 哀掉 世外桃源 雞零狗粹
3.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豁検?2分)
A. 面對這道難題,他漫不經(jīng)心地做,最后還是沒有解出來。
B. 中國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將“夢幻現(xiàn)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以及中國當(dāng)代生活融為一爐而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填補了中國人在這一獎項上的空白。
C. 他在政治課上答錯了一道題,結(jié)果弄得面紅耳赤,聲名狼藉。
D. 當(dāng)云南彝良地震不期而遇時,給當(dāng)?shù)氐娜藗儙砭薮鬄?zāi)難。
4. 對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 分)
A.綏靖(安撫,平定) 落英繽紛(落花) 無論魏晉(不要說,更不必說)
B.箱篋(箱子)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yīng)當(dāng))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褻:親近而不莊重)
C.典質(zhì)(抵押) 故人不獨親其親(以……為親) 其兩膝相比者(比:靠近)
D.舉箸(筷子) 神情與蘇、黃不屬(沒有關(guān)系)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益:好處)
5.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通過學(xué)習(xí)喪權(quán)辱國的中國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B.能否解決噪音過大問題是提高我國潛艇生存能力的關(guān)鍵。
C.從他愛上NBA的那天起,他就對籃球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D.奧運冠軍葉詩文的游泳成績不僅在全世界很突出,而且在亞洲也名列前茅。
6、據(jù)下面這段話的意思,填到橫線上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2分)
,你盡可流動明眸,欣賞白云藍天,飛流急湍; ,你盡可閉目凝神,傾聽鶯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盡可翕動鼻翼,呼吸牡丹的濃香,黃菊的清爽; ,你盡可品評自娛,把玩深嘗。
、傥膶W(xué)是一座姹紫嫣紅的百花園 ②文學(xué)是一杯回味無窮的香茗
③文學(xué)是一幅意境高遠的中國畫 ④文學(xué)是一首清脆圓潤的古曲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時,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為喻,寫得比較含蓄,這叫做“托物言志”。
B.《背影》《信客》都是記人的散文,作者分別是朱自清和余秋雨。
C.杜甫是唐代大詩人,他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號稱“詩仙”。
D.《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所描繪的“大同世界”與陶淵明所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完全相同。
8、對“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2分)
A、詩的開篇即寫春望所見,突出寫山河破碎、滿城荒蕪,寫長安淪陷后的殘敗景象。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庇袃煞N解釋。一種是觸景生情:因感時恨別,見到了本為娛人之物的花鳥反而流淚驚心;一種是移情于物: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種解釋都符合詩意。
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自安史之亂以來,戰(zhàn)火不斷,企盼親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家書抵萬金”是說一萬兩黃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本渲,“白發(fā)”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詩人又嘆息衰老,更增了一層悲哀。
9、閱讀下面這則新聞,為這則新聞擬寫標(biāo)題,字?jǐn)?shù)不多于15字。(2分)
新華社消息:大陸各地臺商對連戰(zhàn)大陸行給予高度關(guān)注。很多臺商以為此舉促進了臺商在大陸發(fā)展事業(yè)的信念,并對連戰(zhàn)訪問結(jié)果寄托厚望。
在北京經(jīng)營房地產(chǎn)的臺商黃紫玉說,連戰(zhàn)此次來訪是領(lǐng)有臺灣民心背景的。共產(chǎn)黨與國民黨的高層會見對話,讓臺商今后能夠更加釋懷地在大陸發(fā)展本人的事業(yè)。在連戰(zhàn)的祖籍地漳州市,臺商協(xié)會常務(wù)副會長、龍海市鞋業(y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高百合說:“連戰(zhàn)此行必將對兩岸穩(wěn)固起到很大作用!
10、根據(jù)要求寫出相應(yīng)的詩句。(每一小題1分,有錯別字不給分。共4分)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 。
、、劉禹錫的《陋室銘》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杜甫在《望岳》一詩中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兩句詩是: , 。
、、唐朝顏真卿的《勸學(xué)》詩有句云:“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彼c漢樂府《長歌行》的“ , ”有異曲同工之處。
二、閱讀理解(38分)
(一)閱讀下列文段,完成11——14題。(12分)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著冰傴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么高。也許他平時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只眼上都結(jié)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地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他“嗯”了一聲,直著腳往里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著個瓶子,一手提著一包東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雞蛋。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shù)不完。我也記不起他是怎么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
我強笑著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他只說:“我不吃!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后轉(zhuǎn)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
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zhuǎn)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直擔(dān)心他半樓梯摔倒。等到聽不見腳步聲,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體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么了?好些沒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時候……”
“什么時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兒的第二天。”
他還講老王身上纏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溝里。我也不懂,沒多問。
我回家看著還沒動用的那瓶香油和沒吃完的雞蛋,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lǐng)受他的謝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為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11、“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币痪溆昧耸裁葱揶o手法?(1分)意在強調(diào)什么?(2分)
12、老王為什么在病重之際還給“我”家送來香油和雞蛋?(3分)
13、對下面一句話,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我)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lǐng)受他的謝意。
14、為什么每想起老王,“我”“總覺得心上不安”?(3分)
(二)閱讀下面短文,完成15~18小題。(12分)
叔叔,請把我埋得淺一些
①二戰(zhàn)時期,在一座納粹德國的集中營里,關(guān)押著很多猶太人。他們遭受著納粹無情的折磨和殺害,人數(shù)在不斷減少。
、谟幸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和她的母親一起被關(guān)在集中營里。一天,她的母親和另一些婦女被納粹士兵帶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她的身邊。但當(dāng)小女孩問大人她的媽媽哪里去了?大人們流著淚對小女孩說,你的媽媽去尋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會回來的。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詢問,而是唱起媽媽教給她的許多兒歌。她還不時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張望著,希望看到媽媽回來。
③小女孩沒有等到媽媽回來,就在一天清晨被納粹士兵用刺刀驅(qū)趕著,將她和數(shù)萬名猶太人逼上了刑場。刑場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他們將一起被活活埋葬在這里。
、苋藗円粋接一個地被納粹士兵殘酷地推下深坑,當(dāng)一個納粹士兵伸手要將小女孩推進深坑中去的時侯,她睜大漂亮的眼睛對納粹士兵說:“叔叔,請你把我埋得淺一點好嗎?要不,等我媽媽來找我的時侯,就找不到了!奔{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場上頓時響起一片抽泣聲,接著是一陣憤怒的呼喊 。
、萑藗冏詈笳l也沒能逃出納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純真無邪的話語卻撞痛了人們的心,讓人們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嚴(yán)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毀一切?不,在天真無邪的愛和人性面前,暴力讓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惡和渺小。劊子手們在這顆愛的童心面前顫抖著,因為他們也看到了自己的結(jié)局。
15.這是一個震撼心靈的真實故事。作為敘事類文章,一般要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通讀全文并概括本文未完成的“六要素”。 (4分)
時間:二戰(zhàn)時期; 地點:一座納粹德國的集中營里;
人物:以小女孩為主人公的猶太人及納粹士兵;
起因:納粹德國士兵活埋猶太人連天真、活潑的小女孩也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