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蘇教版高三語文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一、(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相同的一項是
A.不啻 熾烈 整飭 叱咤風(fēng)云
B.狡黠 詰難 拮據(jù) 瞠目結(jié)舌
C.愜意 臉頰 挾持 汗流浹背
D.股份 蠱惑 賈禍 怙惡不悛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孿生 載跟斗 開門揖盜 搖搖欲墜
B.證券 敲竹杠 貿(mào)易壁磊 強勁反彈
C.祖籍 背黑鍋 故伎重演 虛左以待
D.出局 穿小鞋 科班出生 塵埃落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①在實施西部開發(fā)戰(zhàn)略中,西部各省既要把握住這個求發(fā)展的絕好機遇,又要避免在立項中頭腦發(fā)熱,不作調(diào)查研究,__________從事。
、趲啄昵,這里還是一個偏僻荒涼的小鎮(zhèn),如今,建起了規(guī)模________的大學(xué)城和科技園區(qū),變化之大,令人感慨不已。
、蹚闹铝τ谄占15年基礎(chǔ)教育,到大踏步發(fā)展中等職業(yè)教育和高等教育,________向終身教育挺進,我省教育正在形成巨大的覆蓋面。
、車庥幸环N流行的說法,“人的一生中只有兩件事是逃不過的,即納稅和死亡”。_____,納稅是和生活消費密切相關(guān)的。
A.輕率 龐大 甚至 因此 B.草率 宏大 乃至 因為
C.輕率 宏大 乃至 因此 D.草率 龐大 甚至 因為
4.下列各句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實為依據(jù)的鴻篇巨制,它反映了康熙在位時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
B.與父母、朋友相處,只有用“心”去溝通,才會使所有的誤會、隔閡渙然冰釋,讓真摯的親情、友情歷久彌新。
C.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因為地域不同,自然環(huán)境、風(fēng)俗人情、文化積淀往往差異很大,這些都綜合地反映到人的性格上。
D.討論會上,大家對這個問題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而且說得都有道理,弄得我不知聽誰的好。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歐美懷舊金曲(1)》《歐美懷舊金曲(2)》兩本書收集了50首改編曲目,都經(jīng)過了精心挑選,風(fēng)格多樣化,讓彈奏者感受到不同的曲風(fēng)。
B.專家指出,氣象預(yù)報精確度怎樣,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要有與實際環(huán)境相符的物理模型,二是要有精確詳盡的觀察數(shù)據(jù)。
C.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zāi)變,只能通過預(yù)測、觀察來預(yù)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還不能控制它們的發(fā)生。
D.經(jīng)過近20年的努力探索、勤奮工作,至今實施素質(zhì)教育已成為共識,學(xué)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廣泛的重視和加強。
6.下列句子在修辭使用上恰當(dāng)?shù)囊痪涫?/p>
A.中國足球隊兵敗獅城,使進軍世界杯的夢想再一次化為泡影,許多球迷傷心到了極點,那淚水就像自來水管噴射出來的一樣。
B.在不同風(fēng)格的作品中,有的感情洶涌澎湃,猶如奔騰的草原上的野馬;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朦朧月下的荷花。
C.晚上,我們坐在院子里乘涼,聽爺爺講聊齋故事。他講到緊張的時候,大家都屏住氣;講到輕松的時候,大家都拍手大笑。這時連月亮也探頭探腦,冷眼瞧著我們。
D.在莽蒼蒼的原野,這一組建筑遺跡宛如一支正在覆滅的船隊,而那叢生的荒草,便是海藻,雜陳的亂石,便是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二、(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回答7-10題。
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審美意蘊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鴻雁作為審美對象,具有豐富的美學(xué)意蘊。
鴻雁是隨陽之鳥,它雖然在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的渲染下帶有“秋”的意象,但它與蟋蟀、鳴蟬等秋蟲之美仍有所不同。聽秋蟲之淺吟低唱,不免產(chǎn)生物華將盡的寂寥之感,看鴻雁之布陣南征,則令人心胸開闊,精神振奮!扒锷挆l,秋容有紅蓼;秋風(fēng)拂地,萬籟也寥寥。惟見賓鴻,沖入在秋空里,任逍遙”,便是對鴻雁這一美學(xué)特征的生動把握。鴻雁是健飛之鳥,翅膀拍動時頻率適中,沉雄有力,不似鷹鷂猛悍桀驁,也不似鶴鷺之輕靈飄忽,而是給人以堅忍強勁的審美感受。在風(fēng)頻雨驟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當(dāng)鴻雁結(jié)陣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過長空時,人們的這種審美感受就更加明顯、強烈。鴻雁遷徙時常匯集成數(shù)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隊飛翔。“蜃樓百尺橫滄海,雁字一行書絳霄”;“白犬吠風(fēng)驚雁起,猶能一一旋成行!兵櫻氵@種行序整齊的飛行特征,使中國古代文人們贊嘆不已。鴻雁健飛,且性情機警,南征北返時,中途很少停歇,人們能看到竦峙樹端的鷹、棲息房梁的燕、兀立江灘的鶴鷺,卻很難看到靜態(tài)的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歌賦中,鴻雁大都以動態(tài)出現(xiàn),鴻雁翔姿優(yōu)美,亦剛亦柔,曹植的《洛神賦》中就有“翩若驚鴻,矯若游龍”之語。鴻雁南遷陣容非常壯觀,在朔風(fēng)凜冽、塵沙蔽日的秋冬之際,當(dāng)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過長空時,亦能喚起古人雄渾悲壯的審美感受,這種感受對于邊塞詩人來說,尤為強烈!把銇響K淡沙場外,月出蒼茫云海間!苯枨锟昭汴囦秩旧硤稣鲬(zhàn)的雄渾悲壯之貌。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兩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對“雁”意象群的發(fā)掘,即能較好的說明這一問題。在中國古代詠雁詩詞中,既有側(cè)重“言志”的詩詞,也有側(cè)重抒情的詩詞,但數(shù)量最多的還是抒情與言志有機結(jié)合、互為滲透的詩詞。中國美學(xué)中的“景中情”與“情中景”互相聯(lián)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詩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詩者則情不虛情,景非滯景,情景互生,妙合無垠。這三種審美移情 層次在中國古代詠雁詩中均能找到例證。
7.下面對鴻雁習(xí)性特征所體現(xiàn)的相應(yīng)的審美意蘊概括不夠恰當(dāng)?shù)囊豁検?/p>
A.鴻雁身大體重,起飛以及飛行時,翅膀拍動,沉雄有力,給人以美的享受。
B.鴻雁遷徙時行序整齊,符合中國人喜歡整齊劃一的審美情趣,能激發(fā)人們團結(jié)奮進的熱忱。
C.鴻雁健飛,且性情機警,遷徙中很少停歇,使人們很容易聯(lián)想到對光明與溫暖的追求。
D.鴻雁飛翔時,常匯集數(shù)十只、上百只,其陣容相當(dāng)壯觀,容易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8.下列古代詠雁詩(詞),屬于“抒情與言志有機結(jié)合、互為滲透”的一項是
A.列序橫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動西風(fēng)。云淡淡,月蒙蒙,身點破蒼穹。
B.“鴻志不汝較,奮翼起高飛”,“但當(dāng)養(yǎng)羽翮,鴻舉必有期”。
C.“洞庭波起兮鴻雁翔,風(fēng)瑟瑟兮野蒼蒼”,“雁飛高兮遠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
D.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9.文章最后一段中“這三種審美移情層次”指的是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相結(jié)合
B.①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相結(jié)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景” ③情不虛情,景非滯景
C.①景中情 ②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景” ②情不虛情,景非滯景 ③情景互生
10.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秋蟲的審美基調(diào)一般表現(xiàn)為凄清低婉,鴻雁的審美基調(diào)則主要表現(xiàn)為遼闊高遠。
B.中國古代對聯(lián)常以“飛鴻”對“奔馬”、“冥鴻”對“隱豹”、“摩天鴻”對“鬧海蛟”,主要體現(xiàn)了古人的“亦剛亦柔”、“雄渾悲壯”的審美感受。
C.鴻雁列隊飛翔時,“人”字形與“一”字形之間不斷更替,動蕩中呈現(xiàn)出鮮明的回旋往復(fù)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難辨,天人合一的藝術(shù)境界是中國古代詩詞創(chuàng)作的最高美學(xué)境界,古人的詠雁詩不乏其例。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1-14題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fēng)云開闔。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shù):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馳騖,其流風(fēng)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有風(fēng)颯然至者,王披襟當(dāng)之,曰“快哉此風(fēng)!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fēng)耳,庶人安得共之!” 玉之言蓋有諷焉。夫風(fēng)無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fēng)何與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fēng),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注】 ①會計:指征收錢谷之事。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將何往而非病 。簯n愁,怨恨
B.窮耳目之勝以自適 勝:勝景,景觀
C.將何適而非快 適:安適
D.王披襟當(dāng)之 當(dāng):對著,迎著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至于赤壁之下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B.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C.不以物傷性 斂資財以送其行
D.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 此世所以不傳也
1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作者對“快哉”看法的一組是
、佟瓰橥ぃ杂[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诮衲说猛嬷(勝景于)幾席之上,舉目而足
、鄄苊系、孫仲謀……流風(fēng)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④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
、菘煸沾孙L(fēng)!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
⑥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4.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暢言“快哉”,不僅因為快哉亭所處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曠神怡,而且因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傷性”,則無論處于什么環(huán)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間”而獨得其快。
B.文中的“不以物傷性”與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達的生活理想是一致的。
C.文章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遠離塵世、自尋其樂,而在以曠達之情來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們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無往不自得。
D.文章既寫出了作者登臨覽勝的快意之情,又含有不平之氣。
第II卷(108分)
四、(18分)
15.(8分)
(1)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賹⑴顟舢Y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诖私则}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波浪線的用“/ ”斷句。(2分)
至 于 長 洲 之 濱 故 城 之 墟 曹 孟 德 孫 仲 謀 之 所 睥睨 周 瑜 陸 遜 之 所 馳 騖
16.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1)這首詞刻畫了詞人自己的形象,詞人是什么樣的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兩句是此詞的畫龍點晴之筆,試作簡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補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①—⑤選三小題)(3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 。(蘇軾《赤壁賦》)
、凇 ,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劢痫L(fēng)玉露一相逢, 。(秦觀《鵲橋仙》)
、苋松怨耪l無死, 。(文天祥《過零丁洋》)
、荨 。∪顺F萜。(《論語•述而》)
(2) 根據(jù)下面的提示,用課文原文填寫。(只選一小題)(2分)
⑥杜甫《旅夜書懷》詩中描繪雄渾闊大境界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李煜《虞美人》詞中將愁思形象化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
鳥是樹的花朵
吳忌
我們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樹木落光了葉子!你看吧,這就是冬天了!
一棵樹落光了葉子,不能說丑,但缺了枝繁葉茂的風(fēng)姿,裸露出樹枝與樹枝之間巨大的空曠,總是遺憾。我時常有一種沖動,希望能在冬天的樹枝與樹枝之間放點什么。我喜歡讓一切事物都從無到有。這令人激動。
冬天總是如此疏疏朗朗,這是不是我們在冬天缺少快樂的真正緣由呢?樹木仿佛都停止了生長,我們總是懷著一種等待的心理度過冬天。如果下雪,玉樹瓊枝,以及屋檐吊著冰凌,都能令我們開心。大雁的聲音已經(jīng)很遠了。我在大地上為冬日的陽光感到可惜,因為,陽光的燦爛和溫暖如不照在紅花和綠葉上,陽光豈不等于虛度了歲月?正如袖手旁觀的我們在一堆紅紅的炭火前,等天黑。
然而一些鳥落到了樹上,大大小小,五顏六色。我仿佛看見了滿樹的花朵!
鳥兒們叫著喊著,吵吵鬧鬧。有時候,三只五只,它們散落在稀疏的樹枝上。有時候只是一只,一只也好。一只鳥孤獨地立在細細的樹枝上,這使人記起樹上的花朵,也是先開一朵,再開一大片的。
每當(dāng)看到樹上落滿鳥的時候,我就停下來看。有了鳥的樹顯得格外生動。我喜歡這些在樹與樹之間飛來飛去的小鳥,喜歡它們在樹枝上舞蹈。冬天的風(fēng)因為這些小鳥的跳躍,也就顯得細微而富有彈性。它們在樹枝上唱著歌,一只鳥的歌唱使樹木上的冬天沒有了寒冷的凝滯。有時一只鳥獨自唱出婉轉(zhuǎn)的歌聲,細細地發(fā)顫、發(fā)亮,猶如一個回味愛情的人在冬天品著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樹枝上的鳥比真實的花朵還要美麗。你見過一朵花從春開到冬天嗎?你見過樹上的花朵在樹枝與樹枝之間飛來飛去嗎?你見過會唱歌的花朵嗎?這是一只鳥再造了冬天的生機。
鳥是樹的花朵,此前肯定有人發(fā)現(xiàn)并且說出。如此美麗的事物不會等到今天才有人驚喜。我站在樹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鳥兒們替我做了,它們真的在冬天的樹枝與樹枝之間打開了花朵,排練了舞蹈,播放了音樂。
實際上,鳥兒一直都在樹上,在春天的樹上,在夏天的樹上,在秋天的樹上。只是由于樹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葉茂的搖動,我們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麗,因此而忽視了樹上的小鳥。鳥兒從來就是樹上的花朵。它們隱藏在樹葉之間,與綠葉一起舞蹈,與春風(fēng)一起歌唱。樹木本來就是鳥的家園。
“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可以讓一棵柳樹更加婀娜。江南二月,哪一棵樹上沒有黃鸝的歌聲和舞蹈?樹上有花,鳥兒也會落上去,錦上添花,不是重復(fù)是更多的美麗。
我想,一年四季的樹木會感謝一年四季的鳥。人也會的。真細想起來,我記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記住的鳥卻不少。因為,我認定鳥是樹的花朵,千姿萬態(tài)的花朵,常開常新的花朵,跳著舞蹈的花朵,唱著歌曲的花朵……
我們在欣賞的同時是否要向一只鳥學(xué)習(xí)呢?我在觀看一樹的小鳥的同時,多少有些慚愧。我的臉紅得像春日的桃花。
18.作者為什么說“樹枝上的鳥比真實的花朵還要美麗”?(不超過20個 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8段中“我想做的事”的表層意義和言外之意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是寫鳥的,可是文章的前三段卻寫了冬天空曠的樹以及缺少快樂的 人,這是為什么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結(jié)尾寫道:“我在觀看一樹的小鳥的同時,多少有些慚愧!弊髡邞M愧的是什么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A.“我記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記住的鳥卻不少”表達了作者對人的看法:鳥比人類更美好,每一只鳥都是樹的花朵,而人卻不一定都是生活在這棵樹上的花朵。
B.作者對鳥的觀察細致入微,語言新鮮優(yōu)美,第6段中“有時一只鳥……春茶”一句就運用了通感的方法,很好地傳達到鳥兒歌聲帶給人的韻味無窮,妙不可言的感覺。
C.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借筆下的鳥來象征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
D.之所以說“鳥兒從來就是樹上的花朵”是因為無論春夏秋冬它都點綴著樹木,使我們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麗。
六、(12分)
23.請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礎(chǔ)上,將下面一則手機短信壓縮到15字以內(nèi)。(3分)
我正在車上,環(huán)境嘈雜,通話不方便。9點到達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會給你打電話,你也可以給我打電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文中橫線處填上恰當(dāng)?shù)年P(guān)聯(lián)詞語,使上下文連貫起來。將答案寫在文段下面對應(yīng)的序號后。(4分)
語言的形式, ① 能是美的, ② 它有整齊的美,抑揚的美,回環(huán)的美。這些美都是音樂所具備的, ③ 語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說是語言的音樂美。在音樂理論中,有所謂“音樂的語言”;在語言形式美的理論中, ④ 應(yīng)該有所謂“語言的音樂”。 ⑤ 音樂和語言不是一回事, ⑥ 二者這間有一個共同點:音樂和語言都是靠聲音來表現(xiàn)的。
、佟 ② 、邸 、堋 ⑤ 、
25.請以“和諧”為內(nèi)容寫三句話。要求每句話都使用比喻,三句話構(gòu)成排比。(5分)
七、(60分)
2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美國喜劇演員戴維•布瑞納,出生于一個貧窮但很和睦的家庭。在中學(xué)畢業(yè)時,他的很多同學(xué)得到了新裝,有些富家子弟甚至得到了新的轎車。當(dāng)他跑回家,問父親能給他什么禮物時,父親的手伸進上衣口袋,取出一樣?xùn)|西。戴維•布瑞納伸過手去,父親把一枚硬幣輕輕放到他手中。父親說:“用這枚硬幣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后翻到分類廣告欄,自己找一個工作.到這個世界去闖一闖,它現(xiàn)在已經(jīng)屬于你了。”當(dāng)時,戴維•布瑞納以為這是父親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后來才意識到父親給予他的是整個世界。
請以“禮物”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擬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