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言文字運用(共18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盛(chéng)飯 噬嚙(niè) 好萊塢(wū) 沐猴而冠(guàn)
B.殲滅(jiān) 水泵(bàng) 血淋淋(xiě) 暈頭轉(zhuǎn)向(zhuàn)
C.偌大(ruò) 鎩羽(shā) 壓軸戲(zhòu) 模棱兩可(léng)
D.筆桿(gān) 棕櫚(lǚ) 露馬腳(lòu) 令人咋(zé)舌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南潯區(qū)從人民大會堂捧回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項目證書,標(biāo)志著南潯古老的蠶桑習(xí)俗文化正式擠身世界級文化殿堂。
B.雷軍說在45歲生日當(dāng)天他收到了兩份大禮,一份是360投資結(jié)盟酷派,另一份是華為發(fā)布榮耀6plus,“這個行業(yè)的競爭恐怖得一踏糊涂”。
C.一個人著裝時不拘禮節(jié)可能表示你對交流溝通的另一方的漠視,骯臟的牛仔褲與筆挺氣派的西裝會給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
D.記者從省文聯(lián)獲悉,由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協(xié)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美術(shù)作品展覽暨中國美術(shù)創(chuàng)作獎、獲獎題名作品展”15日在中國美術(shù)館開幕。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賹W(xué)者認(rèn)為,清明節(jié)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節(jié)、寒食節(jié)、上巳節(jié)三者 而成的節(jié)日。查閱典籍可以發(fā)現(xiàn),唐代的正史、野史、詩歌文論中 清明的記載比比皆是,向我們展示了時人過清明的真實圖景。
、谔圃姾退卧娛雰(yōu)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爭論。對唐宋詩的評價,往往因個人愛好的不同而 ,其實兩個朝代的詩歌各有千秋,不應(yīng)該用一種固化的標(biāo)準(zhǔn)評價不同風(fēng)格的詩歌。
A.融合 關(guān)于 曠日持久 大相徑庭
B.融合 對于 經(jīng)年累月 南轅北轍
C.融匯 對于 曠日持久 南轅北轍
D.融匯 關(guān)于 經(jīng)年累月 大相徑庭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我們是有過《詩經(jīng)》的民族,我們是有過詩意表達(dá)的民族。我們需要詩歌,需要意義, 我們需要生活;我們不光需要面包,還需要玫瑰。
B.從杭州的胡斌到保定的李啟銘,再到西安的藥家鑫,接二連三發(fā)生的駕車撞人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guān)注,讓人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當(dāng)代大學(xué)生的道德觀和責(zé)任感。
C.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于基礎(chǔ)地位,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多地取決于勞動者素質(zhì)的提高,取決于各類人才培養(yǎng)的質(zhì)量與數(shù)量。
D.為了避免廣大教師在我省高中第一輪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不會無頭緒、無目標(biāo),市教育局組織人員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可供借鑒的案例。
5.仿照前后的句子,在橫線上另寫兩句話,要求句式一致,語意連貫。(4分)
對久居城市的忙碌的人們而言,旅行的意義在于,你會踏上一段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呼吸到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遇見一些在寫字樓里永遠(yuǎn)碰不到的人……要知道,當(dāng)你埋頭做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在會議中吵架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在云端。
6.閱讀下面的漫畫,根據(jù)情景補充人物的對話,要求簡潔得體。(2分)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話描述這幅畫嗎?
嘉賓:①
主持人:老人為什么喃喃自語這句話?
嘉賓:孩子不在身邊,老人非常孤獨。
主持人:您覺得這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
嘉賓:②
主持人:您覺得孩子們能做些什么?
嘉賓:最重要的是,還要常回家看看。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1-14題。(共15分)
紅房子
(德)黑塞
、購哪闵磉吔(jīng)過,頭一回經(jīng)過時,我的流浪的樂趣就震顫地想起了它的對稱極,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經(jīng)常彈奏的旋律:有一個家,綠色花園里的一幢小屋,周圍一片寂靜,遠(yuǎn)離村落;在小房間里,朝東放著我的床,我自己的床;在小房間里,朝南擺著我的桌子,那里我也會掛上一幅小小的古老的圣母像,那是我在早年的一次旅途中,在布雷西亞買到的。
②正如白晝是在清晨和夜晚之間,我的人生也是在旅行的欲望和安家的愿望之間漸漸消逝的。也許有朝一日我會達(dá)到這樣的境地,旅途和遠(yuǎn)方在心靈中屬我所有,我心靈中有它們的圖像,不必再把它們變成為現(xiàn)實。也許有朝一日我還會達(dá)到這樣的境地,我的心靈中有家鄉(xiāng),那就不會再向花園和紅房子以目送情了——心靈中有家鄉(xiāng)!
③如果有一個中心,所有的力從這個中心出發(fā)向兩端擺動。那是,生活會是多么不同啊!
、艿牵业纳顩]有這樣一個中心,而是震顫地在許多組正極和負(fù)極之間搖擺。這邊是眷戀在家安居,那邊是思念永遠(yuǎn)在旅途中。這邊是渴望孤獨和修道院,那邊是思慕愛和團(tuán)體!我收集過書籍和圖畫,但又把它們送掉。我曾擺過闊,染上過惡習(xí),也曾轉(zhuǎn)而去禁欲與苦行。我曾經(jīng)虔誠地把生命當(dāng)做根本來崇敬,后來卻又只能把生命看作是功能并加以愛護(hù).
⑤但是,把我變成另一個模樣,這不是我的事情。這是神奇的事情。誰要尋找神奇,誰要把他引來,誰要幫助它,它就逃避誰。我的事情是,漂浮在許多緊張對立的矛盾之間,并且做好了精神準(zhǔn)備,如果奇跡突然降臨到我頭上的話。我的事情是,不滿并忍受著動蕩不安。
、蘧G色中的紅房子!我對你已經(jīng)有過體驗,我可不想再次體驗了。我曾經(jīng)有過家鄉(xiāng),建造過一幢房屋,丈量過墻壁和屋頂,筑過花園里的小徑,也曾把自己的畫掛在自己的墻上。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欲望——我也想按這種欲望來生活!我的許多愿望已經(jīng)在生活中實現(xiàn)了。我想成為詩人,也真的成了詩人。我想有一所房子,也真為自己建造了一所。我想有妻室和孩子,后來也都有了。我要同人們談話并影響他們,我也做了?墒敲慨(dāng)一個愿望實現(xiàn)了以后,很快就變成了不滿足。但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于是懷疑起寫詩來了。我覺得房屋變狹窄了。已經(jīng)達(dá)到的目的,都談不上是目的,每條路都是一條彎路,每次休憩都產(chǎn)生新的渴望。
我還會走許多彎路,還將實現(xiàn)許多愿望,但到頭來仍將使我失望?傆幸惶煲磺卸紝@示它的意義。
、嗄莾,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可是,可愛的眷念的群星還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
7、通讀全文,闡釋“紅房子”的兩層意思。(2分)
8、文章第⑧段劃線句子應(yīng)怎樣理解,請具體說明。(4分)
9、請概括本文中心思想。(不超過40字)(3分)
10、本文在語言表達(dá)方面有其特色,請從修辭手法、表達(dá)方式、人稱使用等方面分條舉例賞析。(任選兩個方面即可)(6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2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題)(16分)
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庇谑菙y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皢韬!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顧而樂之,行歌(即“歌行”,一種詩體)相答B(yǎng).曾日月之幾何(多少)
C.予乃攝衣(提起下衣)而上 D.攀棲鶻之危巢(危險的鳥巢)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①俯馮夷之幽宮 ②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B.①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②吾念,汝從于東,東亦客也
C.①顧安所得酒乎 ②顧視,無可置者
D.①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②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
13、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寫了作者與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動描繪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寫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賦》中寫的則是“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為“月白風(fēng)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興,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復(fù)舟游,過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鶴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dá)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
1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2)“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7分)
答張十一①
韓愈
山凈江空水見沙, 哀猿啼處兩三家。
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②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③覺霜毛一半加。
【注】①韓愈一生中兩次遭貶,本詩是他第一次被貶到陽山(今屬廣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貞元十九年,張十一與韓愈同為監(jiān)察御史,一起被貶張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詩贈韓愈,韓愈寫此詩作答。②恩波:皇帝的恩澤。③斗:通“陡”。
15、賞析第二聯(lián)中“競”“閑”二字的妙處。(3分)
16、“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這兩句是全詩的關(guān)鍵,蘊含著作者內(nèi)心深處許多矛盾著的隱微之情,請簡要分析。(4分)
(三)、古詩文默寫。(6分)
17、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閭閻撲地, ;舸艦迷津, 。(王勃《滕王閣序》)
(2) ,佳木蔥蘢而可悅。 ,木遭之而葉脫。(歐陽修《秋聲賦》)
(3)亦欲以究天人之際, , 。(司馬遷《報任安書》)
(4)寄蜉蝣于天地, ! ,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5)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jì)老臣心。 , 。(杜甫《蜀相》)
四、作文(40分)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現(xiàn)代作家魯文·達(dá)里奧講過一個寓言:伊甸園里,有一株最美麗的玫瑰,有一個魔鬼對她說:“你的確很美。不過……你沒有用。你看看為生靈提供食物的大樹——玫瑰啊,美麗是不夠的……”
于是玫瑰像夏娃一樣受了誘惑——想變得有用。她去請求上帝:“您能把我變得有用嗎?
上帝回答道:”如你所愿,我的孩子。”
就這樣,世界上有了第一顆卷心菜。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選定角度,自擬題目。②不得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范圍作文。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015學(xué)年第一 學(xué)期
紹興一中 高三語文期中試卷
說明:1、本試題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18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盛(chéng)飯 噬嚙(niè) 好萊塢(wū) 沐猴而冠(guàn)
B.殲滅jiān) 水泵(bàng) 血淋淋(xiě) 暈頭轉(zhuǎn)向(zhuàn)
C.偌大(ruò) 鎩羽(shā) 壓軸戲(zhòu) 模棱兩可(léng)
D.筆桿(gān) 棕櫚(lǚ) 露馬腳(lòu) 令人咋(zé)舌
1.答案:選C. ( A項,塢wù; B項,泵bèng ; D項,桿gǎn櫚l(fā)ǘ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南潯區(qū)從人民大會堂捧回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項目證書,標(biāo)志著南潯古老的蠶桑習(xí)俗文化正式擠身世界級文化殿堂。
B.雷軍說在45歲生日當(dāng)天他收到了兩份大禮,一份是360投資結(jié)盟酷派,另一份是華為發(fā)布榮耀6plus,“這個行業(yè)的競爭恐怖得一踏糊涂”。
C.一個人著裝時不拘禮節(jié)可能表示你對交流溝通的另一方的漠視,骯臟的牛仔褲與筆挺氣派的西裝會給人以截然不同的印象。
D.記者從省文聯(lián)獲悉,由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美協(xié)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美術(shù)作品展覽暨中國美術(shù)創(chuàng)作獎、獲獎題名作品展”15日在中國美術(shù)館開幕。
2.答案:選C.( A.躋身 B.一塌糊涂 D.提名)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唤M是( )
、賹W(xué)者認(rèn)為,清明節(jié)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節(jié)、寒食節(jié)、上巳節(jié)三者 而成的節(jié)日。查閱典籍可以發(fā)現(xiàn),唐代的正史、野史、詩歌文論中 清明的記載比比皆是,向我們展示了時人過清明的真實圖景。
、谔圃姾退卧娛雰(yōu)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爭論。對唐宋詩的評價,往往因個人愛好的不同而 ,其實兩個朝代的詩歌各有千秋,不應(yīng)該用一種固化的標(biāo)準(zhǔn)評價不同風(fēng)格的詩歌。
A.融合 關(guān)于 曠日持久 大相徑庭
B.融合 對于 經(jīng)年累月 南轅北轍
C.融匯 對于 曠日持久 南轅北轍
D.融匯 關(guān)于 經(jīng)年累月 大相徑庭
3.答案:選A.(融合:若干種事物互相滲透,合為一體。融匯:融合匯集。關(guān)于:突出相關(guān)性;對于:強調(diào)針對性。曠日持久:指耗費時日,拖延得太久。經(jīng)年累月:指經(jīng)歷很長的時間。大相徑庭:指事物區(qū)別明顯,意見、看法截然不同。南轅北轍:指行動與目的相反。)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我們是有過《詩經(jīng)》的民族,我們是有過詩意表達(dá)的民族。我們需要詩歌,需要意義, 我們需要生活;我們不光需要面包,還需要玫瑰。
B.從杭州的胡斌到保定的李啟銘,再到西安的藥家鑫,接二連三發(fā)生的駕車撞人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guān)注,讓人們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當(dāng)代大學(xué)生的道德觀和責(zé)任感。
C.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于基礎(chǔ)地位,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多地取決于勞動者素質(zhì)的提高,取決于各類人才培養(yǎng)的質(zhì)量與數(shù)量。
D.為了避免廣大教師在我省高中第一輪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不會無頭緒、無目標(biāo),市教育局組織人員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可供借鑒的案例。
4. 答案:選B .(A “我們……”語序不當(dāng),應(yīng)改為“我們需要生活,我們需要詩歌,需要意義”,與后文的“面包”“玫瑰”對應(yīng);C“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多地取決于勞動者素質(zhì)的提高”一面對兩面;D “為了避免……標(biāo)”多重否定不當(dāng),不合邏輯,且缺少“避免”的賓語)
5.仿照前后的句子,在橫線上另寫兩句話,要求句式一致,語意連貫。(4分)
對久居城市的忙碌的人們而言,旅行的意義在于,你會踏上一段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呼吸到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遇見一些在寫字樓里永遠(yuǎn)碰不到的人……要知道,當(dāng)你埋頭做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在會議中吵架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在云端。
5.示例:你看報表時,梅里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jìn)地鐵時,澳大利亞的袋鼠正好跳躍在草原;
6.閱讀下面的漫畫,根據(jù)情景補充人物的對話,要求簡潔得體。(2分)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話描述這幅畫嗎?
嘉賓:①
主持人:老人為什么喃喃自語這句話?
嘉賓:孩子不在身邊,老人非常孤獨。
主持人:您覺得這反映了什么社會問題?
嘉賓:②
主持人:您覺得孩子們能做些什么? ?
嘉賓:最重要的是,還要常回家看看。
6.參考答案:每句一分
、 一個老人對著鏡子說:孩子們都忙……
② 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贍養(yǎng)。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1-14題。(共15分)
紅房子
(德)黑塞
①從你身邊經(jīng)過,頭一回經(jīng)過時,我的流浪的樂趣就震顫地想起了它的對稱極,我又一次奏起往昔經(jīng)常彈奏的旋律:有一個家,綠色花園里的一幢小屋,周圍一片寂靜,遠(yuǎn)離村落;在小房間里,朝東放著我的床,我自己的床;在小房間里,朝南擺著我的桌子,那里我也會掛上一幅小小的古老的圣母像,那是我在早年的一次旅途中,在布雷西亞買到的。
、谡绨讜兪窃谇宄亢鸵雇碇g,我的人生也是在旅行的欲望和安家的愿望之間漸漸消逝的。也許有朝一日我會達(dá)到這樣的境地,旅途和遠(yuǎn)方在心靈中屬我所有,我心靈中有它們的圖像,不必再把它們變成為現(xiàn)實。也許有朝一日我還會達(dá)到這樣的境地,我的心靈中有家鄉(xiāng),那就不會再向花園和紅房子以目送情了——心靈中有家鄉(xiāng)!
、廴绻幸粋中心,所有的力從這個中心出發(fā)向兩端擺動。那是,生活會是多么不同啊!
、艿,我的生活沒有這樣一個中心,而是震顫地在許多組正極和負(fù)極之間搖擺。這邊是眷戀在家安居,那邊是思念永遠(yuǎn)在旅途中。這邊是渴望孤獨和修道院,那邊是思慕愛和團(tuán)體!我收集過書籍和圖畫,但又把它們送掉。我曾擺過闊,染上過惡戲,也曾轉(zhuǎn)而去禁欲與苦行。我曾經(jīng)虔誠地把生命當(dāng)做根本來崇敬,后來卻又只能把生命看作是功能并加以愛護(hù)。
、莸,把我變成另一個模樣,這不是我的事情。這是神奇的事情。誰要尋找神奇,誰要把他引來,誰要幫助它,它就逃避誰。我的事情是,漂浮在許多緊張對立的矛盾之間,并且做好了精神準(zhǔn)備,如果奇跡突然降臨到我頭上的話。我的事情是,不滿并忍受著動蕩不安。
、蘧G色中的紅房子!我對你已經(jīng)有過體驗,我可不想再次體驗了。我曾經(jīng)有過家鄉(xiāng),建造過一幢房屋,丈量過墻壁和屋頂,筑過花園里的小徑,也曾把自己的畫掛在自己的墻上。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欲望——我也想按這種欲望來生活!我的許多愿望已經(jīng)在生活中實現(xiàn)了。我想成為詩人,也真的成了詩人。我想有一所房子,也真為自己建造了一所。我想有妻室和孩子,后來也都有了。我要同人們談話并影響他們,我也做了?墒敲慨(dāng)一個愿望實現(xiàn)了以后,很快就變成了不滿足。但這是我所不能忍受的。我于是懷疑起寫詩來了。我覺得房屋變狹窄了。已經(jīng)達(dá)到的目的,都談不上是目的,每條路都是一條彎路,每次休憩都產(chǎn)生新的渴望。
我還會走許多彎路,還將實現(xiàn)許多愿望,但到頭來仍將使我失望。總有一天一切都將顯示它的意義。
⑧那兒,矛盾消失的地方,是涅槃境界?墒牵蓯鄣木炷畹娜盒沁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
7、通讀全文,闡釋“紅房子”的兩層意思。(2分)
答案:實指紅色的房子和舒適的現(xiàn)實生活;⑵象征實現(xiàn)了的理想、愿望。
8、文章第⑧段劃線句子應(yīng)怎樣理解,請具體說明。(4分)
答案:“矛盾消失的地方”指人生不停追求的渴望和對安寧舒適生活向往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的境界; “可愛的眷念的群星還向我放射出明亮的光”指在到達(dá)一個理想的境界、實現(xiàn)一個愿望之后,人又會產(chǎn)生新的愿望,永遠(yuǎn)不會滿足。(每點2分)
9、請概括本文中心思想。(不超過40字)(3分)
答案:本文提示了對人生目標(biāo)不停追求的渴望與對安寧生活的向往之間的矛盾。
10、本文在語言表達(dá)方面有其特色,請從修辭手法、表達(dá)方式、人稱使用等方面分條舉例賞析。(任選兩個方面即可)(6分)
答案:⑴修辭手法豐富多樣。第①段中的比喻、第④段中的反復(fù)、第⑥段中的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
、票磉_(dá)方式靈活多變。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dá)方式靈活多變,相輔相成。
⑶人稱轉(zhuǎn)換自由靈活。第①第⑥兩段第二人稱“你”似與“紅房子”對面交流,便于抒發(fā)作者的感情。
(評分細(xì)則:3點任答兩點即可,每點總說特點1分,舉例分析2分,例子應(yīng)具體。)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27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題)(16分)
后赤壁賦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fēng)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xì)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庇谑菙y酒與魚,復(fù)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fù)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fēng)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皢韬!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顧而樂之,行歌(即“歌行”,一種詩體)相答 B.曾日月之幾何(多少)
C.予乃攝衣(提起下衣)而上 D.攀棲鶻之危巢(危險的鳥巢)
B(A邊走邊唱,C提著衣襟,D筑在樹梢處的鳥巢)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
A.①俯馮夷之幽宮 ②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B.①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②吾念,汝從于東,東亦客也
C.①顧安所得酒乎 ②顧視,無可置者
D.①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②無以利世,而適類于予
C(A結(jié)構(gòu)助詞“的”,B跟隨,C“可是”/“環(huán)視”,D恰好)
13、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寫了作者與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動描繪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寫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賦》中寫的則是“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為“月白風(fēng)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興,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復(fù)舟游,過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鶴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dá)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問題上的矛盾心情。
A(不只是泛舟,還有爬山,描繪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間草木,景色是“峭拔”,而非“清幽”。)
1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用來應(yīng)付您突然的需要!
(2)“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
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xì)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著從我這里經(jīng)過的人,不是你嗎?
白話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fā),準(zhǔn)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jīng)降下,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
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fēng)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wǎng)捕到了魚,大嘴巴,細(xì)鱗片,形狀就像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yīng)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fā)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rèn)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大聲地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fēng)刮起,波浪洶涌。我也覺得憂愁悲哀,感到恐懼而靜默屏息,覺得這里令人畏懼,不可久留;氐酱希汛瑒澋浇,任憑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像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
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的游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xì)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著從我這里經(jīng)過的人,不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7分)
答張十一①
韓愈
山凈江空水見沙, 哀猿啼處兩三家。
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
未報恩波②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詩罷看雙鬢,斗③覺霜毛一半加。
【注】①韓愈一生中兩次遭貶,本詩是他第一次被貶到陽山(今屬廣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貞元十九年,張十一與韓愈同為監(jiān)察御史,一起被貶張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詩贈韓愈,韓愈寫此詩作答。②恩波:皇帝的恩澤。③斗:通“陡”。
15、賞析第二聯(lián)中“競”“閑”二字的妙處。(3分)
(“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惫o筜是一種粗大的竹子。躑躅,植物名,即羊躑躅,開紅黃色的花,生在山谷間,二月花發(fā)時,耀眼如火,月余不歇!鋵崒W(xué)生可以通過律詩第二聯(lián)的對仗的特點判斷這是一種植物。這一聯(lián),可以說是作者為前面一聯(lián)的冷落景象又點綴了一些鮮艷、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許春天的生氣。)
答案:上句的“競”字同下句的“閑”字,不但對仗工穩(wěn),而且傳神生動。(1分)“競”字把嫩筍爭相滋長的蓬勃景象寫活了;(1分)“閑”字則把羊躑躅隨處開放、清閑自得的意態(tài)托寫出來。(1分)
16、“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這兩句是全詩的關(guān)鍵,蘊含著作者內(nèi)心深處許多矛盾著的隱微之情,請簡要分析。(4分)
皇帝的深恩我尚未報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熱的瘴氣中虛度余生(1分)而已既有無辜被貶的憤怨與悲愁,又有對自己從此消沉下去的擔(dān)心;(2分)既有自己被貶南荒回歸無望的嘆息,又有對未來建功立業(yè)的憧憬(1分)
文學(xué)賞析
詩的前半部分寫景!吧絻艚账娚常г程涮巸扇摇,勾畫出陽山地區(qū)的全景。春山明凈,春江空闊,還傳遞出一種人煙稀少的空寂。淡淡幾筆,生動地摹寫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來是兩組近景鏡頭,“筼筜競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惫o筜是一種粗大的竹子。躑躅,植物名,即羊躑躅,開紅黃色的花,生在山谷間,二月花發(fā)時,耀眼如火,月余不歇。這一聯(lián),可以說是作者為前面一聯(lián)的冷落景象又點綴了一些鮮艷、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許春天的生氣。上句的“競”字同下句的“閑”字,不但對仗工穩(wěn),而且傳神生動!案偂弊职涯酃S爭相滋長的蓬勃景象寫活了;“閑”字則把羊躑躅隨處開放、清閑自得[來源:學(xué)科網(wǎng)]的意態(tài)托寫出來。這四句詩,先寫遠(yuǎn)景,后寫近景,層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艷麗的綠竹和紅花,濃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謂詩情畫意,交相輝映。
這首詩中的景物,是與作者此時的處境與心情緊密相連的。它體現(xiàn)了這樣兩個特點,一是靜、二是閑。靜從空曠少人煙而生,作者從繁華嘈雜、人事紛擾的京城一下子到了這僻遠(yuǎn)荒冷的山區(qū),哀猿啼聲處處有,人間茅舍兩三家,這種靜與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獨和凄涼。這種閑,由他的處境遭遇而來,這里的一切都顯得悠閑超脫,沒有羈絆,然而不免使人觸景生情。身雖居閑地,心卻一刻也沒能擺脫朝廷的束縛,常常被“未報恩波”所煩擾,不能得閑,故而分外感慨。作者雖然寫的是景,而實際上是在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隱情,正如王夫之《唐詩評選》所說:“寄悲正在比興處!
詩的下半段敘事抒情,“未報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鼻熬涞摹拔础弊重灐皥蟆迸c“知”,意謂:皇帝的深恩我尚未報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熱的瘴氣中虛度余生而已。這兩句是全詩的關(guān)鍵,蘊含著詩人內(nèi)心深處許多矛盾著的隱微之情;有無辜被貶的憤怨與悲愁,又有對自己從此消沉下去的擔(dān)心;有自己被貶南荒回歸無望的嘆息,又有對未來建功立業(yè)的憧憬。他雖然沒有直接說憂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卻比說出來更為深切。在這樣的處境中,尚還想“未報恩波”,這表現(xiàn)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有了這一聯(lián)的鋪墊,下一聯(lián)就容易理解!耙骶娏T看雙鬢,斗覺霜毛一半加!薄岸贰蓖岸浮,是頓時的意思!岸酚X”二字用得奇崛,把詩人的感情推向高潮。這一聯(lián)寫得委婉曲折,詩人沒有正面寫自己如何憂愁,卻說讀了張署來詩后鬢發(fā)頓時白了一半,似乎來詩是愁的原因,這就把全詩惟一正面表現(xiàn)愁怨的地方掩蓋住了。并且寫愁不說愁,只說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盡在不言之中。詩意婉轉(zhuǎn),韻味醇厚。
詩寫僻境,以畫意出之,寫憂憤,以曲筆出之。詩人似乎盡力想把他那種激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覺不自覺地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來,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壓抑著的感情潛流,讀來為之感動,令人回味,形成了這首詩含蓄深沉的特點。
(三)、古詩文默寫。(6分)
18.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閭閻撲地, ;舸艦迷津, 。(王勃《滕王閣序》)
(2) ,佳木蔥蘢而可悅。 ,木遭之而葉脫。(歐陽修《秋聲賦》)
(3)亦欲以究天人之際, , 。(司馬遷《報任安書》)
(4)寄蜉蝣于天地, ! ,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5)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jì)老臣心! , 。(杜甫《蜀相》)
18.答案:(1)鐘鳴鼎食之家 青雀黃龍之軸
(2)豐草綠縟而爭茂 草拂之而色變
(3)通古今之變 成一家之言
(4)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
(5)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四、作文。(40分)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現(xiàn)代作家魯文·達(dá)里奧講過一個寓言:伊甸園里,有一株最美麗的玫瑰,有一個魔鬼對她說:“你的確很美。不過……你沒有用。你看看為生靈提供食物的大樹——玫瑰啊,美麗是不夠的……”
于是玫瑰像夏娃一樣受了誘惑——想變得有用。她去請求上帝:“您能把我變得有用嗎?
上帝回答道:”如你所愿,我的孩子!
就這樣,世界上有了第一顆卷心菜。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選定角度,自擬題目。②不得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范圍作文。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更多熱門試題推薦:
3.2016上學(xué)期高三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4.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xué)期期中考模擬題
5.
6.2016-2017高三語文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7.
8.2016語文版高三語文上學(xué)期期中試卷及答案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