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短文兩篇
[課標點擊]
1.知識與能力:
理解并背誦課文,掌握相關(guān)文言詞語。
2.過程與方法: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提高生活情趣。
[難點剖析]
1.關(guān)于《陋室銘》的體裁
本文以雙句為主,且絕大多數(shù)是對偶句,因而很多人認定它是駢體文,這似乎欠妥。駢體文的雙句當用“四六句”,不能用雜言;又要講求聲律,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規(guī)定,這些特點本文都不具備。其實,本文的體裁在文題中早已點明,就是“銘”;能把“銘”的體裁特點作簡明介紹,對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更為有益。
銘的基本特點可以用陸機說的“博約而溫潤”(《文賦》)這句話來概括。博,指內(nèi)容廣博;約,指文辭簡約,概括性極強;溫,氣度溫和,從容不迫;潤,語調(diào)柔順。銘之所以具有這些特點,是因為它講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其影響不止于題銘者本人及其同代人,還將傳于后世。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曾將漢崔瑗所作《座右銘》寫在自己的屋壁上。李善說:“銘以題勒示后,故博約溫潤!贝嗽捰欣怼N覀兘裉熳x《陋室銘》,也同樣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2.關(guān)于《陋室銘》的“文外曲致”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宮中,宦官專廢立之權(quán),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閔)李(李德裕)兩黨互相傾軋不已,妒賢害能,任人唯親。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題》中有所流露),卻又無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極的辦法,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把自己的“陋室”寫得跟與世隔絕的幽居一樣,又用“無絲竹之亂耳”表示了他對那些人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就是這種消極情緒的反映。
3.蓮的形象的象征意義
文中蓮的現(xiàn)象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作者正是從這個整體出發(fā),得出了“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這個結(jié)論的;又據(jù)這個結(jié)論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具體地說,“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zhì);“濯清漣而不妖”象征君子的莊重、質(zhì)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質(zhì)。所有這些象征的內(nèi)容都是通過聯(lián)想而產(chǎn)生的,關(guān)鍵在于要把握蓮的整體形象,然后仔細尋味;聯(lián)想愈豐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變得愈鮮明。
4.關(guān)于襯托的寫法
襯托的運用有種種不同的情況,有時可以區(qū)分為高襯、低襯或正襯、反襯;有時則無法區(qū)分。本文中以“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屬于反襯,這大概沒有爭論;但“菊之愛”究竟屬于何種襯托,就很難說清!熬罩異邸庇袃芍睾x:一是做一個避世的隱士;二是像陶淵明那樣保持獨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從前一重意義來看,本文作者與之相反,他不贊成避世,而主張入世;從后一重意義來看,則“菊之愛”與“蓮之愛”亦似有相同之處。據(jù)此,我們不妨說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許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塵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則境界更高。至于這究竟是正襯還是反襯,大可不必去管它。
寫法也是為表情達意服務的,研究寫法的目的是要弄清作者這樣寫究竟表達了怎樣的情意,用哪一個名詞術(shù)語來概括是次要的事。
[發(fā)散訓練]
1.給下列字注音。
馨( ) 牘( ) 褻( ) 頤( )
儒( ) 苔( ) 漣( ) 濯( )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德馨:
案牘:
白丁:
甚蕃:
3.按要求寫句子。
(1)文章描寫“陋室”環(huán)境的句子是: 。
(2)表現(xiàn)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
(3)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4)與“惟吾德馨”相呼應的句子是: 。
(5)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6)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
(7)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的句子是 。;
(8)比喻君子志潔高廉,儀態(tài)端正,令人敬重(清高)的句子是; 。
[中考巡禮](2005常州)
1.下面是某報上的一則藥品廣告,根據(jù)文后要求,用規(guī)定符號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要求:(1)句①有語病,須刪去一個字。
(2)句②在標點和表達上有多處錯誤,請各選一處加以修改。
2.閱讀下面文字,并根據(jù)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對聯(lián)。
龍城常州,人文薈萃,傳統(tǒng)的文化底蘊和火熱的創(chuàng)業(yè)實踐,造就了諸多英模人物。
“藍領(lǐng)精英”鄧建軍,堅持學習新技術(shù),攻堅克難,完成了數(shù)百項技改項目,解決了多項世界性技術(shù)難題,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經(jīng)濟價值,被譽為知識型、專家型產(chǎn)業(yè)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師,熱愛教育事業(yè),視學生為子女。在危急關(guān)頭,她毅然將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她的瞬間壯舉感動了常州,感動了神州,被譽為“英雄教師”。 (摘自《常州日報》2005年4月8日 有刪改)
上 聯(lián): 藍領(lǐng)精英鄧建軍,數(shù)百技改成楷模
下 聯(lián):
3.口語交際:
下面是兩位同學在專題討論會上就“讀書的最高層次”問題所作的發(fā)言,請對這兩位同學的發(fā)言作一簡要評論并闡明你的觀點。
甲:我認為讀書的最高層次應該像采寶石的勞工,不斷淘汰礦渣,只取那純凈的寶石。
乙:我覺得讀書的最高層次應該像蜜蜂,不斷采擷花的芳香和花的美麗,并把花香花容釀成更高檔次的蜜。
4.綜合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