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三年級上冊《筷子的傳說》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7-08-23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給生字確定部首,初步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會本課生字13個,區(qū)別“魚”與“漁”、“兩”與“倆”的用法;理解新詞19個。

      2、會按“誰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句式寫句子;知道頓號在句子中的作用。

      3、能正確朗讀課文,知道我們祖先發(fā)明筷子的時間,能復述關于筷子由來的傳說,了解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人數(shù)及其生活的主要區(qū)域。

      4、了解我國的悠久歷史。知道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人都喜歡用筷子吃飯,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漢字部首的確定;頓號的用法。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2、教學難點:用自己的話說筷子的由來。

      教學準備

      筷子、磁帶、錄音機、字典、生字卡片

      教學安排

      2課時

      板書設計

      筷子的傳說

      快子:樹枝

      筷子:細竹

      種類繁多:玉石筷

      象牙筷

      金筷

      銀筷

      教學后記

      作為一種偉大的發(fā)明,作為祖國榮譽的介紹,4、5兩個在情感教育上有驚人的相似,但他們又是不同的,一個是史實,一個是傳說。因此在教學中,我就通過抓住對“傳說”一詞的理解,讓學生明白筷子發(fā)明的過程,并學會復述。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為指定的生字確定部首,初步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會本課生字,區(qū)分“魚”與“漁”,“兩”與“倆”的用法。

      2、知道并能復述關于筷子由來的傳說。

      教學過程

      一、揭題,理解“傳說”,教學“筷”。

      筷為什么是竹字頭?由此可見——

      二、初讀課文

      1、自讀,思考:傳說中第一雙筷子究竟是什么做的?是在什么時候發(fā)明的?

      2、反饋

      三、再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劃出新詞。

      2、四人小組完成填空。

      筷,( )結構,查( )部,部首在( )。

      燙,( )結構,查( )部,部首在( )。

      嫌,( )結構,查( )部,部首在( )。

      印,( )結構,查( )部,部首在( )。

      3、小結

      上下結構的字,部首有時在上,有時在下;左右結構的字,部首有時在右,有時在左。

      四、練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1、回顧部首查字法步驟。

      2、在字典中查到“嫌”,看看這個字有幾種意思。

      3、獨立查“印”,說說你是怎樣分步查到的。

      4、比賽:課作1

      五、鞏固部首查字法,區(qū)分形近字。

      1、區(qū)分“魚”與“漁”

      a、第一雙被稱為快子的筷子是誰發(fā)明的?

      b、漁夫的漁是什么意思?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出來。

      c、以捕魚為生的人叫——。“魚”與“漁”意思不一樣。如果我們要查魚,該查什么部?

      d、小結:大多數(shù)獨體字,本身就是部首,就查這個字,如“骨”“弓”等。

      2、區(qū)分“兩”與“倆”的不同用法。

      a、用部首查字法查“倆”,說說他的意思。

      b、“兩”和“倆”誰的使用范圍大?為什么?

      c、課文中“兩個漁夫”明明指人,為什么不用“倆”?

      六、課堂作業(yè)

      課作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練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2、學習課文,了解筷子種類之多,使用之廣;學習頓號的用法。

      3、復述關于筷子由來的傳說,達成情感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聽寫詞語

      二、學習第1段

      1、自讀,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

      2、知道了筷子是中國人在三千年前就發(fā)明了,你有什么想法?

      三、學習第2段

      1、指名讀,說說筷子最初為什么叫“快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快子”的由來。

      四、學習第3段,體會頓號的用法

      1、幫助漁夫很快喝完稀飯的快子,后來怎么被叫做筷子了?

      2、皇帝不用筷子,這說明什么?

      3、課文中提到的筷子你見過嗎?除了課文中講到的筷子,你還知道有什么筷子?

      4、讀最后一句,體會頓號的用法。

      五、學習第4段

      1、讀第一句,說說這一句寫什么?

      2、讀第二句,進一步體會頓號的用法。

      a、他們是誰?

      b、這句話為什么要用上這么多頓號?

      c、課作5

      3、學習第三句。

      a、為什么要特別點一點“西方人”?

      b、這句話后面為什么要用感嘆號?

      c、你知道使用筷子有什么好處嗎?

      d、朗讀練習(!)

      六、課堂練習

      1、朗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每段的意思。

      2、填空:課作3、5

      3、用“誰生活在什么地方”造句,完成課作4

      4、理解句子意思

      a、皇帝也學著用筷子吃飯。

      皇帝很謙虛。

      這句話說明筷子是老百姓先會使用。

      皇帝很愚蠢。

      2、全世界有14億人使用筷子。

      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不多。

      這句話說明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占大多數(shù)。

      筷子的流傳很廣。

      作業(yè)設計

      一、比一比,再組詞。

      快( )倆( )印( )洲( )魚( )導( )周( )稀( )

      筷( )兩( )映( )州( )漁( )異( )綢( )希( )

      二、造句

      1、自豪——

      2、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