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多做練習(xí)有利于我們學(xué)好課文,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同步練習(xí),歡迎同學(xué)們過來了解。
1.填空。
①王建,字________,________代詩人,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蘇軾,字________,號________,《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是為思念其弟________而作。
②《十五夜望月》是詩人為懷念友人________而作!端{(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抒發(fā)了思念________之情;而________的《我的思念是圓的》一詩則表達了渴望________的愿望。
2.默寫。
、俳褚乖旅魅吮M望,________________。
、谖矣孙L(fēng)歸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難全。
、艿溉碎L久,________________。
3.請寫出兩句帶有“月”的詩句,本文詩句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下面這首《涼州詞》的解說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A.首句“遠”、“上”二字,描繪出了黃河滾滾滔滔流向天際的雄渾景象,意境遼闊;第二句中,一個“孤”字,不但寫出了高山環(huán)抱中的城堡處境的荒僻,也抒發(fā)了戍邊士卒的孤獨寂寞的情懷。
B.第三句中,“羌笛”是古代羌族的一種樂器,“怨楊柳”是指吹奏名叫《折楊柳》的哀怨的樂曲;第四句中,“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明寫了邊塞的荒涼凄寒,暗寫了統(tǒng)治者對戍邊士卒的漠不關(guān)心。
C.詩的前兩句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將黃河、白云、高山等景物巧妙地組合成一幅壯闊雄渾的圖畫;后兩句運用對比映襯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戍邊士卒的同情。
D.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創(chuàng)造了一種悲壯蒼涼而又韻味深遠的意境。
5.(01年無錫)下面對《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這首詞是寫詩人對親人的懷念,因此,整首詞充滿了傷感壓抑的情調(diào)。
B.上片寫詞人“歡飲”時的想像,下片寫“無眠”時對人生的思索探求,作者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C.詞中把“天”與“月”人格化了,創(chuàng)造了一種神話般的境界。
D.“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中的“轉(zhuǎn)”、“低”,以月光變化表示夜已深,“無眠”表示想念親人,難以入睡,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問。
6.(02·四川)讀下面一首小令,回答(1)(2)題。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西風(fēng)”“瘦馬”“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小令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3·黑龍江)“月亮”是文人筆下常見的景物,曾經(jīng)勾起許多詩人、詞人的創(chuàng)造情思,寫出很多名篇佳作。請你寫出古代詩詞中含有一個“月”字的上、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仲初、唐、《王建詩集》;子瞻、東坡居士、蘇轍 ②杜郎中、親人、艾青、祖國統(tǒng)一;
2.不知秋思落誰家;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千里共嬋娟;
3.“明月別枝驚鵲”、“月出驚山鳥”、“明月萬山頭”。
4.C
5.A 蘇軾之詞感情蘊蓄豐厚,有瀟灑,有傷感,有苦悶,有慰藉,呈現(xiàn)多元化的色彩。但全詞總體上是一種豪放曠達,而非傷感壓抑。
6.(1)深秋晚景圖(意近即可),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中形象的感受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并能對詩中的形象加以概括。
(2)游子(天涯淪落人)孤寂愁苦的心情(意合即可)。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人傳達的情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