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練習(xí)為教學(xué)設(shè)計打開了思路,課文內(nèi)容是完成教學(xué)任務(wù)的依據(j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課后同步練習(xí)題,希望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課文精讀
閱讀下面的課內(nèi)評估語段,回答問題。
甲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乙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梗瑥钠渌跽呷胨笾。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1.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遂不得履( )( )
遽契其舟( )( )
2. 區(qū)別下列加點的詞不同的意義。
、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 先自度其足 ( )
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 )
、 至之市 ( )
而忘操之 ( )
3.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而忘操之 () (2)及返()
(3)遂不得履 () (4)遽契其舟()
(5)何不試之以足 () (6)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4. 翻譯下列各句。
、傧茸远绕渥悖弥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趯幮哦,無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是吾劍之所從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找出甲文中兩個通假字。
(1) 通 :( )
(2) 通 :( )
6. 給甲文擬個標(biāo)題,并說說這個寓言諷刺了什么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乙文中那個楚國人能找到他的劍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延讀
拔苗助長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逼渥于叾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注釋〗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樣子。病――勞累。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憫其苗( ) 揠之( ) 苗則槁矣( )
2、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憫( ) 長( ) 揠 ( ) 謂( )
予 ( ) 趨( ) 槁( ) 非徒( )
3、對下列加點詞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
、偎稳擞袘懫涿缰婚L而揠之者
、诜禋w取之
、燮渥于叾曋
、苤垡研幸,而劍不行。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翻譯下列句子。
、 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鄯峭綗o益,而又害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宋人為什么要拔苗?其結(jié)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讀完寓言后,想想看,這個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
課外延讀二
月懷一雞
今有人攘其鄰之雞者;蚋嬷唬骸笆欠蔷又馈!痹唬"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注釋:攘――竊取、偷盜。斯――那么就應(yīng)該的意思。道――個人的舉止言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其:( ) 或: ( )是:( )
損:( ):( ) 非義:( )
2、下列對加點字“之”的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俳裼腥巳疗溧徶u者 ②或告之曰 ③是非君子之道 ④請損之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3、翻譯下列句子。
①是非君子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谌缰浞橇x,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斷作文訓(xùn)練
仔細(xì)閱讀《拔苗助長》一文,試想假如宋人看到禾苗干枯了,他會怎么想?現(xiàn)在根據(jù)人物性格特征,補(bǔ)寫一段文字,著重刻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字?jǐn)?shù)在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課文精讀
1、 duó dù suì lǜ jù qì 2、①量長短、量好的尺碼②自己、從③到……去、它(代“鞋”)3、操:拿,攜帶;及:到,等到;遂:終于;履:鞋;遽:立即;契:雕刻;以:用、拿;于:到。4、①他先量好了自己的腳,卻把量好的尺碼放在了他的座位上。②寧可相信量好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③這里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④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涂嗎?5、“坐”同“座”、“反”同“返”。6、甲文標(biāo)題是“鄭人買履”,這個寓言諷刺了只從本本出發(fā),不從實際出發(fā)的人。7、不能找到他的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人們想問題、辦事情,都應(yīng)當(dāng)考慮到這種變化,適合于這種變化的需要。
課外延讀一
1、 mǐn yà gǎo 2、憫:耽心、憂慮;長:生長、發(fā)育;揠:拔;謂:告訴;予:文言人稱代詞,我的意思;趨:趕去;槁:干枯;非徒:不僅只是。3、D 4、①今天我累死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②他的兒子趕去一看,禾苗已經(jīng)干枯了③不僅沒好處,相反害了它。5、宋人想幫助禾苗快點生長,其結(jié)果是使得禾苗干枯了。6、此則寓言從反面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遇事如果不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只能是好心辦壞事。
課外延讀二
1、其:他的;或:有人;是:這(代詞);損:減少;已:停止;非義:不符合于正當(dāng)?shù)氖吕怼?/p>
2、B
3、①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行為。②如果知道這不符合正當(dāng)?shù)氖吕,那就?yīng)該趕快停止,為什么還要等待來年呢?
4、要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原諒自己,必將種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