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蘇教版選修《仁義禮智》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7-01-06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教學目的:

      1、研讀課文,誦讀名句,積累文言知識。

      2、通過學習孔孟的言行,了解他們的為人與境界,理解人的價值,掌握“仁”的內容,明確君子之道。

      教學重點:

      疏通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仁”的內涵,君子的含義,仁義禮智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的現(xiàn)實意義。

      教 法:

      讀析、質疑、討論、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導語: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我欲仁,斯仁至矣”,請問仁包括哪些內容?

      學生回答后教師明確。進入下一課的學習。

      2、板書課題:仁者愛人——仁義禮智

      二、初讀感知

      1、識記:蒞( ) 暴( ) 知( ) 樂( )

      孫同“遜” 上同“尚”

      2、初步感知:朗讀課文,明確孔子和孟子對于仁義禮智的真知灼見。

      三、讀析、討論、質疑

      1、學生自讀,找出不懂的地方,以備討論交流。

      2、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討論解決疑難。

      (1)知及之:才智足以得到它。本文中的之指的是天下國家。

      (2)不莊以蒞之:不以莊嚴的態(tài)度來面對百姓。

      (3)仁之實:仁的實質。

      (4)事親:侍奉兄長。

      (5)節(jié)文斯二者:指對仁、義二者能調節(jié)與修飾。

      (6)明于庶物:明了萬物之理。

      (7)非行仁義:不是將仁義當作手段來使用。

      (8)幾希:無幾,極少,相差甚微。

      (9) 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10)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音zhì,同“智”;樂,古音yào,喜愛的意思。

      (11) 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說是指百姓,一說是指國家。此處我們認為指祿位和國家天下。

      3、學生概括各節(jié)主要內容,教師點撥明確。

      (10) 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jié)。

      (11) 孔子這里所說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養(yǎng)的“君子”。他希望人們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備了這些品德,就能適應當時社會的要求。

      (12)成為君子的途徑和方法。

      (13)怎樣處理仁和智的辨證關系。

      (14)論述了勇和義的辨證關系。

      (15)仁和義是人們行為的準繩。

      (16)仁義禮智之心能使人產生愉悅的感情。

      (17)君子和小人的區(qū)別。

      四、練習鞏固

      1、掌握文中的重點字詞句。

      2、總結文中的特殊句式。

      3、完成課后練習三。

      4、討論:孔子是怎樣論述仁義禮智的?孟子對此做了哪些發(fā)展?

      五、積累與應用

      1、閱讀顧炎武《廉恥》一文,找出其中引用孔、孟言論的出處,并寫一篇讀后感。

      2、名句誦讀

      (1)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 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六、教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