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剪枝的學問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剪枝是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
教學內(nèi)容
分 析 《剪枝的學問》這篇課文通過記敘“我”在桃園里看見王大伯忙著剪枝,感到疑惑不解,之后從王大伯口中了解到剪枝的目的,從中悟出“減少”是為了“增加”的哲理。由此可見生活處處皆學問,要學會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在生活中學習。
整個文章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依循“生疑——釋疑——明理”的線索進行敘述,感悟自然真實,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重點難點 1. 通過關(guān)鍵詞語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理解課文內(nèi)容。
2. 懂得“減少”是為了“增加”這個哲理,并融會貫通領(lǐng)會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例中蘊涵哲理。
教學準備 錄音,小黑板
教學時間 ( 2 )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 生 活 動 設(shè)計意圖
一、導(dǎo)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三、教學生字字形,指導(dǎo)書寫。 1、板書:剪枝。你知道什么是“剪枝”嗎?(拿把剪刀給小樹修修剪剪。)
2、如果見到種果樹的農(nóng)民伯伯剪枝,你有什么問題問問他嗎?
3、勞動中的知識也不少,我們今天就來了解“剪枝的學問”。揭示課題。
1、自讀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長句子多讀幾遍。
。2)大聲讀課文,不理解的詞語下打個問號,并嘗試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2、檢查自學效果
。1)檢查詞語朗讀情況:
剪枝 揮舞 盼望 瘋長 奪走 靠 紅潤 仿佛 胖娃娃 臉蛋 不禁 遠近聞名 充滿信心 滿懷好奇 一臉疑惑 將信將疑 又驚又喜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比一比,誰讀得最棒。
。3)嘗試理清課文層次。友情提示:找到季節(jié)變化的關(guān)鍵詞,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分段。
3、朗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 出示生字:你覺得這些字有哪些難記或者容易寫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2、 指導(dǎo)記憶字形:主要引導(dǎo)學生用熟字記
3、 指導(dǎo)書寫。
“剪、奪、蛋、禁、靠”注意上緊下松
4、 學生進行描紅、臨寫 激發(fā)學習課文的 興趣
檢查反饋讀書情況
課堂上留給孩子做作業(yè)的時間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 生 活 動 設(shè)計意圖
一、復(fù)習導(dǎo)入
二、精讀課文 三、總結(jié)全文
四、布置作業(yè) 1、 聽寫詞語:滿懷好奇 一臉疑惑 將信將疑 又驚又喜
2、 仔細觀察這幾個詞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中的四個描寫作者心理活動的詞語。作者為什么會有這些心理變化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王大伯是種桃能手,從哪里可以看出?(遠近聞名、總是、大、甜)
換詞理解:能手(能人)、遠近聞名(人盡皆知、家喻戶曉)。
(2)指導(dǎo)朗讀,讀出敬佩的語氣。
過渡:如果此時王大伯出現(xiàn)在你眼前,你有什么問題問他嗎?
2、學習第二段
(1)“我”跟你一樣好奇,板書:滿懷好奇,指導(dǎo)讀好這個詞語。
過渡:怎么他的桃子就能結(jié)得那么大,那么甜呢?跟著“我”一起去看一看,問個究竟。
(2)自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3)我看到了什么?
4)再讀,說說還從這些內(nèi)容中讀懂了什么?
(剪枝動作熟練、瀟灑;慧眼識“枝”能一眼分辨出有用枝和無用枝,經(jīng)驗豐富;剪掉了許多的枝條)
(5)好好的枝條被剪掉,我看到后的心情或者說表情是什么樣的呢?
(6)出示,指導(dǎo)朗讀:“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7)看到我一臉疑惑的樣子,王大伯把剪枝的原因告訴了我。
(8)從王大伯的說明中你知道了什么?
(9)王大伯對不能結(jié)桃子的枝條“咔嚓咔嚓”地剪去,對能結(jié)桃子的枝條“撫摸”,“充滿信心的說”,真不愧是個種桃能手。
(10)我聽了王大伯的話,不再一臉疑惑,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板書:將信將疑
什么叫“將信將疑”?“我”疑的是什么?信的理由又是什么?
3、學習第三段(1)指名讀一讀
(2)春天到了桃花開得怎樣?從哪里可以看出?播放圖片欣賞美景。(蜂在花中舞,人在樹下戲)隨機說上幾句古詩贊贊眼前景象。
(3)此時的我最盼望什么?
(4)指導(dǎo)朗讀:語氣輕松、愉快。
4、學習第四段
(1)桃樹春天開花,夏天結(jié)果。所以暑假一到,“我”就來到了王大伯的桃園。這時的我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2)王大伯桃園里結(jié)的桃子有什么特點?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3)看到這些桃子的我心情怎樣?(驚訝、高興,即又驚又喜)
我驚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此時的“我”不禁想起什么? 小結(jié):看來“減少”是為了“增加”啊。這勞動中也藏著豐富的學問,我們可得好好向生活學習,向有經(jīng)驗的人學習呀。 1、朗讀全文,說說剪枝的學問到底是什么?
(引導(dǎo)學生發(fā)散思考:“減少”是為了“增加”;去“偽”存“真”,去“雜”存“精”;有所失也會有所得……)
2、學完課文后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3、小結(jié):“剪枝的學問”告訴我們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到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留心周圍事物,并且善于思考,就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規(guī)律。
1、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完成練習冊。
3、拓展作業(yè):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有哪些現(xiàn)象,哪些事情中隱含著這樣的道理?請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多多益善。復(fù)習鞏固 設(shè)計課堂教學必須有一個著眼點,這個“點”我們姑且稱為“課眼”。這一課的行文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的,課文中用了這樣四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教學時,我們可以先把這四個詞語板書出來,然后一個一個地引導(dǎo)學生讀文理解,內(nèi)化感悟,在隨著“我”的情感變化起伏中,共鳴共振,使之懂得“學問學問,一學二問”的道理,在學文中加厚生活的積累,增強了解生活的情趣。
板書設(shè)計
反思重建
習作8
教學目標 ⒈讀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這個童話是怎么編出來的。
⒉能根據(jù)自己的認識,選用合適的圖畫,編一個童話故事,要把事情的經(jīng)過及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好處敘述清楚。
3、教育學生從小養(yǎng)成不挑食、不偏食和講究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內(nèi)容
分 析 本次習作著重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新的理念:“鼓勵學生寫想象中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薄皽p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痹诮虒W時,盡可能地減少束縛,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勵,激發(fā)學生樂于寫作的激情,讓學生饒有興趣地去寫作。
重點難點 在練說的基礎(chǔ)上,編寫童話。
教學準備 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把童話編寫得生動有趣。
教學時間 ( 2 )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 生 活 動 設(shè)計意圖
一、啟發(fā)談話,導(dǎo)入新課 二、閱讀例文,了解寫法 三、學生習作 1、 指導(dǎo)看圖,這個小朋友坐得真直,兩眼看著
老師,習慣多好!我知道你們還有許多好習慣,能告訴老師嗎?這些好習慣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2、 示圖:圖上這幾個小動物的習慣好不好?這樣做有什么后果呢?
3、 看到他們有不良習慣,你們心里會怎么想?怎么辦?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如果我們編一個有關(guān)這些不良習慣的害處的故事,他們一定喜歡聽。耿新華同學就是這樣一個有心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編的童話故事,好嗎?
⒈學生輕聲自讀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思考:(1)故事里寫了誰?他有什么不良習慣?
(2)小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3)故事有沒有把不講衛(wèi)生的害處講清楚了?是怎樣講清楚的?
(4)你認為哪些地方寫得好?
2、這個童話故事是編給誰看的? 1、過渡:同學們,你們說用這個辦法來幫助那些有不良習慣的小朋友,好不好?
2、 準備寫什么呢?想讓誰來做主人公?他的不良習慣是什么?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后來是怎樣做的?
3、學生自行習作,教師巡視 說起小動物,孩子們都是熟悉的,可是要編動物童話故事,尤其是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就要形成腹稿,不要說兒童,就是成年人也會覺得有些難度。這也正是這次習作的難點所在,看上去應(yīng)該比較好寫的習作,真動起筆來卻覺得思維不夠開拓。因此作前的指導(dǎo)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作前指導(dǎo)中如何啟發(fā)學生思維進行大膽想象更是關(guān)鍵所在。因此,教學中應(yīng)該通過一些形象生動、表情各異,甚至是類似于人的表情、動作、裝扮的動物形象地出現(xiàn),來啟發(fā)學生思維,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體驗,使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 生 活 動 設(shè)計意圖
一、學生習作,教師巡視 二、交流評議 學生習作
好的同學先自己讀一讀,看看句子有沒有寫通順了,有沒有錯別字 1、 你的故事讀給你的同桌聽,請同桌幫你提提意見
2、 誰愿意把你的故事先給大家分享?
3、評議:你們覺得他哪里寫得好?還有哪些不足? 由于孩子的情感體驗不同,他們對畫面的理解也存在著差異,所形成的故事更是各有千秋。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dǎo)孩子之間的交流,交流彼此想法等形式,鼓勵孩子們說自己的故事,評別人的故事,提高口語交際和修改習作的能力。
板書設(shè)計
反思重建
練習8
教學目標 1、 仔細看圖,明白三個小伙伴以及三個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幾句話寫下想法,不會寫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議一議:三個小和尚應(yīng)該怎么做?
2、 照樣子,練習“晶、蒜、森”三個字。
3、 背熟八條成語和《明日歌》。
4、 選擇感興趣的主題辦一份手抄報,班級展覽并交流。
5、 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 3 )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 生 活 動 設(shè)計意圖
一、教學學用字詞句
二.教學寫好鋼筆字 1、審題,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dǎo):學生看兩組圖,說說它們的意思。
(1)出示第二組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想想三個小和尚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結(jié)果怎么
(2) 請學生講述三個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組圖,同桌談?wù),說說圖中的內(nèi)容,注意把故事的結(jié)果說清楚
(4)全班交流:你是喜歡“三個小伙伴”呢,還是喜歡“三個小和尚”,為什么?(5)教師相機指導(dǎo),引導(dǎo)學生把話說清楚,理由說充分。遇到學生說得精彩的字、詞、句,可請學生板書到黑板上,有選擇地帶領(lǐng)學生讀一讀,學生可自主積累。 3、練習
(1) 說說讀了兩個小故事后的想法。(2) 大家評議,學生各抒己見,只要有想法,說得有道理就行。
(3) 請學生用幾句話寫下自己的想法,不會寫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詢問老師、同學。
(4) 請幾位學生讀自己寫的句子,師生共同評議,知道學生圍繞一個意思寫,發(fā)現(xiàn)學生寫得生動的句子或板書或表揚。
其他學生可與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確的句子。
4、議一議
學生開動腦筋,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說“三個小和尚”該怎么做才能讓廟里的水缸總是滿滿的。
審題
指導(dǎo)(1)出示:晶、蒜、森
(2)請學生仔細觀察字形,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3)出示:(書上)我的發(fā)現(xiàn):下半部分要寫得左小右大才好看。練習
(1) 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2) 根據(jù)描紅情況,教師及時小結(jié),并選擇范寫,再讓學生仿寫。
4、 反饋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 生 活 動 設(shè)計意圖
一、教學讀讀背背
二、做做練練 1、 熟記成語
(1) 說說怎樣學習成語。
(2) 請學生自主學習成語。
(3) 指名匯報學習成果,教師相機指導(dǎo)讀準字音,引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成語的意思以及用法并歸類。(可以事先讓學生預(yù)習)
(4) 歸類:來自語言故事,都告訴人民一個道理
(5) 學生練習朗讀和背誦。2. 背誦《明日歌》
(1) 自由讀,談?wù)劯惺芑蛱岢霾欢膯栴}
(2)全班交流這首詩的意思。
(3)指導(dǎo)學生正確斷句,讀出節(jié)奏。
(4)指導(dǎo)學生朗讀全詩,并能正確、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背誦。
(5)課外拓展:可后收集表達同樣意思的詩或名言警句。
1、 交流自己的愛好。 2、 明確學習任務(wù):辦一份手抄小報,請學生談?wù)劥蛩阍鯓愚k小報。(師引導(dǎo)從選取主題、收集資料、編排設(shè)計、分工合作幾個方面談) 3、 學生自主選取主題,給小報取名。 4、 全班交流,指導(dǎo)抓住主題命名。 5、自由組成編報小組,分工合作,自主辦報。學生完成后帶來,組織學生評議,準備辦一個小報展覽。(1)記者招待會,請各位同學拿出自己辦的小報,以推銷員的身份向大家推銷小報。:要求:把自己的特色說清楚。(2)師生共同參與欣賞、評議、可吸收優(yōu)點,也可以提出建議。(3) 評選出銷量最好的前幾名小報,張貼在玻璃窗或板報上。(4)辦的不理想的,可再進行修改。
上一篇:2、金色的草地
下一篇:白鵝教案學案一體化設(shè)計教案
相關(guān)推薦
- 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學期教學計劃-教學工07-14
- 國標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學期教學計劃-教09-28
-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教學工作計劃04-20
-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教學工作計劃04-23
- 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國標本蘇教版小學10-23
- 幾何證明選講蘇教版_證明書07-21
- 03-29
- 小學一年級語文第一冊復(fù)習計劃(蘇教版)_教11-13
精彩搶先看New Top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