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禹治水》課文講的是在上古時代,中國鬧過一次大水災,那時,大地一片汪洋,民不聊生。一位叫鯀的天神非常同情人們的悲慘遭遇,決心幫助人們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寶物——息壤,趕退了洪水。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成這份 《鯀禹治水》練習題,深入了解一下這是怎么一回事吧!
1、讀寫詞語。
一片汪洋 苦苦哀求 斥逐洪水 毫不理會 悲慘遭遇 大發(fā)雷霆
山南海北 成千上萬 挖渠開山 四處橫溢 泛濫成災 不畏艱險
汗流浹背 毫不在乎 冬去春來 歡呼雀躍 興奮不已 天寒地凍
2、用詞造句。
繼承——
推舉——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
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艱險,帶領人們一點兒一點兒地開鑿。夏天,___________到了晚上,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大禹治水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5、 神話故事的特點是什么?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
補充建議:
1、課前讓學生了解《山海經(jīng)》,并找一找,讀一讀《山海經(jīng)》中的神話故事,感受神話的特點。
2、讓學生查找鯀禹治水的相關資料,并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有機的結(jié)合,加深對鯀禹治水的敬重,體會鯀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
3、注意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抓住關鍵的問題展開對話交流,教師相機的引導,點撥,把握教材的難點和重點。
4、注意朗讀的指導。指導學生讀出對大禹治水的敬佩,體會大禹的智慧、勇敢、無私的品質(zhì),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