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成百盈千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擠了出來,就像從一只大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小天使。
這情景實在有趣!我想起兩句詩:“兒童不解春何在,只揀游人多處行”。反過來也可以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蔽覀冃χ铝塑,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
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著紅領巾的,把外衣脫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東一堆,西一簇,嘰嘰呱呱地,也不知說些什么,笑些什么,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噴發(fā)著太陽的香氣。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著樹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會神地看小人書。湖面無數(shù)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面鮮紅的隊旗,在東風里嘩嘩地響著。
沿著湖邊的白石欄桿向玉瀾堂走,在轉彎的地方,總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園門口大概是他們集合的地方,太陽已經(jīng)偏西,是他們歸去的時候了。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兒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春光,竟會這樣地飽滿,這樣地爛漫!它把一冬天蘊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釋放出來了!
我們在花下大聲贊嘆,引得一群剛要出門的孩子又圍聚過來了,他們抬頭看看花,又看看我們。我拉住一個額前留著短發(fā)的女孩子,笑問:“你說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著說:“好看。”我又笑問:“怎么好法?”當她說不出來低頭玩兒著紐扣的時候,一個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著說:“就是開得旺嘛!”于是,他們就像過了一關似的,笑著推著跑出門外去了。
對,就是開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給它適時地澆水施肥,花兒和兒童一樣,在春天的感召下,就會歡暢活潑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使出渾身解數(shù)。這時候,自己感到快樂,別人看著也快樂。
朋友,春天在哪里?當你春游的時候,記住“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
教材簡說:
本課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述了一群像春天般充滿活力的兒童,表現(xiàn)了兒童活潑可愛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喜愛兒童的思想感情。
課文先講“我”看見許多孩子從頤和園出來。“成百盈千”“擠”“一群接著一群”寫出了孩子的多!棒[嚷嚷”“擠了出來”“飛涌出”寫出了孩子的興奮勁兒,表現(xiàn)了兒童活潑可愛的特點。作者把兒童比作“小天使”,表達了對兒童的喜愛?吹竭@樣活潑可愛的孩子,作者覺得“實在有趣”,想到了兩句古詩,并反其意,說成“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這就告訴人們,哪里有春天,哪里就有兒童;哪里有兒童,哪里就充滿了盎然的春意。于是,“我們”一行“只揀兒童多處行”,下車“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
接著,課文第3至第8自然段講“我”在頤和園內看到了許多像春天般充滿活力的兒童。
知春亭畔“座無隙地”,孩子特別多。從孩子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可以看出他們多么可愛!興奮地說著、笑著的孩子,“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噴發(fā)著太陽的香氣”;玩累了的孩子,“聚精會神地看小人書”;有的孩子坐小船在湖面游玩,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面隊旗“在東風里嘩嘩地響著”!拔摇彪S處所見,都是活潑可愛的孩子。
在“我”去玉瀾堂的路上,“總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個滿懷”。從“他們匆匆地說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可以看出孩子活潑可愛。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我”看到了燦爛的海棠花!伴_滿了”“密密層層”“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兒空隙”說明了花多,開得很旺盛!瓣柟庀戮拖駧鬃鶉娀ǖ娘w泉”形象地說明了海棠花開得燦爛。在賞花時,“我”感受到了春光的“飽滿”與“燦爛”,并盡情贊美。孩子們也認為海棠花“好看”“開得旺”,從他們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可愛。在春天里,花兒和兒童一樣,生機勃勃,充滿著生命的活力,讓“別人看著也快樂”。作者借贊美春天的花朵,來贊美生機勃勃的兒童。
最后一自然段點題,告訴我們兒童是活潑可愛、充滿生命活力的,他們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和生氣,是永遠的“春天”。
這篇課文表面上是說孩子們在哪里春天就在哪里,跟著他們的足跡就可以找到春天。其實文章隱含著的意思是說孩子們像春天一樣生機勃勃,活潑可愛。為了表現(xiàn)孩子們的這個特點,作者抓住了他們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用飽含情感的筆觸著力刻畫孩子們的形象。在描寫人物時,既注意描寫群體,如文章的開頭寫從頤和園出來的孩子,第3自然段寫知春亭畔的孩子,第4自然段寫“匆匆地往前跑”趕去集合的孩子;又注意描寫個體,如第7自然段寫海棠樹下賞花贊花的孩子。本文在敘事的過程中描寫人物和景物,并穿插一些議論和抒情性語句,行文生動活潑。文章語言優(yōu)美,情感濃烈,引用古詩,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