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 桃花源記 | 課型 | 新授課 | 課時 | 2 | |
學 習 目 標 | 1.借助注解和字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 2.積累文言詞語,了解古今詞義的變化,確切理解其含義。 | |||||
課 前 預 習 | 學 法 指 導 | 對古文的正確朗讀,首先決定于對文句的正確理解;在此基礎上,要注意語法結構結合緊密的短語不能讀破;最后,還可以通過對文章的反復誦讀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 | ||||
相 關 鏈 接 | 2011年浙江省湖州市 (二)閱讀“林盡水源……不足為外人道也”完成17~19題。(8分)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3分) ③不足為外人道也( 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譯文: 19.作者描繪了一個怎樣的“世外桃源”,請結合選文作答。(2分) 答: (二)(8分) | |||||
知 識 預 習 | 1.“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千百年來,寫桃花的詩句可謂數不勝數。你能再寫出有關桃花的一句詩詞嗎?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加橫線字與“皆嘆惋”中的“皆”字異義的一項是( A.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具答之 C(因為題干中“皆嘆惋”的“皆”字譯為“全,都”,而C項“具答之”的“具”解釋為“詳細、詳盡”,所以選C項) 3.“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意思是什么? ________ 借代,指老人與小孩 | |||||
課 堂 探 究 | 一、誦讀課文,導入。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 文言知識歸類: (一)通假字 便要還家( (二)詞類活用 1、漁人甚異之 2、復前行,欲窮其林﹙ 3、未果,尋病終 (三)一詞多義。 【舍】①便舍船﹙ 【乃】①乃大驚( 【尋】①尋向所志( 【為】①不足為外人道也( 【志】①處處志之﹙ 【足】①不足為外人道也( 【扶】①便扶向路( 【得 】①便得一山( 【其】①復前行,欲窮其林( 【之】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③聞之,欣然規(guī)往( (四)指出下列句中古今異義的詞,并分別解釋。 要注意古代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的特點,理解和區(qū)別那些與現代漢語雙音節(jié)詞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義不同的短語。這類雙音節(jié)短語是由兩個具有獨立意義的詞組成的,翻譯時都必須準確地譯出。它們與現代漢語雙音節(jié)詞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須了解其不同之處,否則容易“以今譯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錯誤。 1.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4.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5.不足為外人道也。 6.詣太守,說如此。 (五)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1、漁人甚異之 2、林盡水源 3、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譯文: 4、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譯文: 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譯文: 6、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譯文: 7、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譯文: 8、后遂無問津者。譯文: 9、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譯文: (六)在括號里填入省略的成分。 從語法角度設計本題,但目的不在講語法,而在指點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因為文言文重意會,凡根據語境不言自明的某些詞語,經常被省略。這里,不過是以主語、賓語的省略為例來說明這一情況。文言文中省略主語、謂語等成分,一般不會導致語意含混,引起誤解,反而顯出語言的簡練、緊湊。但在譯成現代漢語時,常常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出來。這兩段話中還有一些省略的成分未用括號標出,也可以讓學生補出來。 1.( 2.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試@惋。余人各復延( )至其家,( 。┙猿鼍剖场#ā 。┩等眨o去。此中人語( )云:“( 。┎蛔銥橥馊说酪病! (一)要通邀,邀請 (二)1、意動用法,以……為異 (三)舍:舍棄、放棄、丟下;屋舍、房屋 得:發(fā)現;尋找 (四)①交錯相通 (五)1、漁人對此感到很奇怪 (六)1、村中人、漁人、漁人、村中人、漁人2、村中人、村中人、漁人、漁人、漁人、漁人、桃花源中的情景 | |||||
鞏 固 訓 練 | 當 堂 練 習 | 一、填空。 (1)《桃花源記》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詩人________,后人把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稱為____ (2)①文中寫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 ②寫初見桃花源的總體感受: ③寫桃花源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 ④寫桃花源人的社會風尚的句子: ⑤作者概括桃源人安定富足生活的句子是: 二、文中“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币痪渥x過后,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受。 .人的一生都可能經歷坎坷和不順,都可能歷經苦難和艱辛,而只有經歷了這些之后,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 ||||
課 后 作 業(yè) | 2011年福建省泉州市 (一)閱讀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后遂無問津者!蓖瓿6—9題。(15分) 6.下列句中加點詞古今詞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7.以下各組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便舍船 B.欲窮其林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D.問今是何世 8.翻譯句子。(6分) (1)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譯文: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譯文: 9. 本文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儒家、道家思想,請選擇其中一“家”作簡要說明。(4分) 答: (一)(15分)6.(2分)B7.(3分)D8.(6分。每句3分)(1)其余的人又各自請漁人到他們的家,都拿出酒飯來招待他。(其中“復”“延”各占0.5分)(2)(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原來的路回去,處處做了記號。(其中省略部分、“志”各占0.5分)9.(4分)答案要素:①文本中理想社會內涵(2分)②儒家“大同”思想或道家“避世自足”“無為而治”“小國寡民”思想。(2分)示例:(儒家)如文中的“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表現了“桃源”中的老小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幸福,這體現了“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的“大同”思想。 | |||||
反 思 總 結 | ||||||
格言警句: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諟Y明 |
文言文《桃花源記》導學案(表格式)
發(fā)布時間:2017-12-13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上一篇:文言文《陳涉世家》導學案(共四課時)
下一篇:蘇教版九上《桃花源記》名師教學設計
相關推薦
- 文言文式辭職報告范文10-24
- 高中文言文01-12
- 高三勵志教育:怎么樣才能準確的翻譯文言文08-12
- 新課標八年級文言文通假字一覽(上下冊)09-02
- 文言文勵志語句 其曲彌高_好詞好句04-11
- 11-29
- 文言文愛情對白愛情經典語錄12-07
- 新課標七年級文言文通假字一覽(上下冊)09-03
精彩搶先看New Top
1
蘇教版九上《捕蛇者說》教學設計2
文言文《捕蛇者說》導學案(表格式)3
4
文言文精簡教學設計:《與朱元思書》5
蘇教版九上《桃花源記》名師教學設計6
文言文《桃花源記》導學案(表格式)7
文言文《陳涉世家》導學案(共四課時)8
《詩人談詩》導學案(蘇教版九上)
最熱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