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時間:2024-03-05 13:28:31 美云 日志日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通用25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何不趁現在趕緊寫一篇日記。日記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通用25篇)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

      今天,學完小數除以小數不好除,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后,爸爸給我出了兩題

      (1)小李批發(fā)了13.6噸水果,他租了一輛載重量是4噸的卡車來運,他至少要幾次才能全部運完?

      (2)興旺服裝店要做衣服,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我一看到題目就迅速用四舍五入法將把這兩題解決了:

      (1)13.6÷4=3.4(次)3.4次≈3次

      (2)50÷2.4=20.8(套)20.8套≈21套

      心想:這太簡單了,不就是要求近似數嗎?我迅速將答案告訴爸爸,爸爸笑著對我說:真的是這樣嗎?我疑惑地看著爸爸,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爸爸說:你做題時要聯系實際生活想一想,這樣做對不對?這兩題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來取近似數,第一題剩下的0.4是扔掉呢?還是再運一次?第二題剩下的0.8夠不夠做一套呢?我聽后恍然大悟,原來做題目要聯系實際,不能學習了四舍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維。像運貨,裝油等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數時,不管小數點后面是幾都要向個位進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數時,不管小數點后面是幾都不向個位進一。

      想明白以后,我立刻重算起來:13.6÷4=3.4(次)3.4次≈4次50÷2.4=20.8(套)20.8套≈20套我把這個結果告訴了爸爸,并告訴他我是怎么想的,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說這兩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進一法和去尾法。通過爸爸給我出的.兩題,使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死學習,要將課堂上的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要恰當運用。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2

      3月12日 星期五 晴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著小調,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這么高興?”爸爸說:“這個月我漲工資了。”我問道:“那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你媽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

      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么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元。

      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說。我報著好奇的心情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fā)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么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后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為元。

      聽完了我第二種方法的介紹,爸爸、媽媽笑了……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3

      我非常喜歡看李毓佩爺爺寫的數學書。一本《數學司令》讓我看得津津有味,一本《數學西游記》讓我回味無窮,一本《數學動物園》讓我手不釋卷,而這本《數學王國歷險記》讓我廢寢忘食。

      主人公丁丁數學學得很好,他被邀請到彎彎繞王國坐客,他的朋友小貝也想去,于是他們就一起來到了彎彎繞王國。在這里他們去了充滿危險的數學宮、可怕的野生動物園,打了有趣的數學擂臺,還被“小偷”給騙了。在這個過程中,數學不好的小貝遇到了很多困難,在打倒困難的同時,他也愛上了數學,并提高了自己的數學成績。

      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的數學學得挺好的,可是看了這本書以后,我覺得自己的數學學得其實并不好,因為書中許多的數學題我都不會做,就算看了解答與分析也理解得不是很透徹。而在慢慢把這些題弄懂的同時,我也學了很多知識:有比較難的找規(guī)律,有讓我覺得很方便的二進制和十進制,有人身上的黃金比例,還有讓我覺得很難的圓周率這些知識。通過這本書,我深入地了解了數學,并真正認識到數學是一門精致又有趣的學科。

      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買菜時,給錢又找錢是數學;剪紙時,紙的'大小和面積是數學;吃飯時,把食物平均分配給每個人是數學。記得我第買菜時,一邊挑著自己和父母愛吃的菜,一邊用心地算著賬,最后一筆錢也沒有找錯;那次我自己拿著錢去超市,很好地利用了錢,買來了又多又好的東西;還有我們去打的,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發(fā)現司機叔叔多要了一塊錢……學好了數學,真是太方便了!

      在生活中,數學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我愛數學,以后我會努力把數學學得棒棒的!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4

      我小學的時候,數學日記就是寫這一天在生活中遇到了可以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答的實際問題,嗯,大多數都是胡編亂造的。

      日期: 星期: 天氣:

      題目:

      生活中,我們常常要運用到數學,比如,上街買東西時,我們要算錢,這是最現實的,再比如,當我們做操排隊的時候,我們就要根據全班人數進行合理的分隊排列,所以,生活處處有數學!

      今天,在樓下看見一個圓形的花壇,里面種了許多色彩鮮艷的`花朵,有的全部綻放,好似一個燦爛的笑臉,有的半開,好似一個羞澀的小姑娘,有的含苞待放,好似一把未撐開的雨傘。

      花壇里的花有三種,玉蘭,玫瑰,牡丹,杜鵑,一共有400朵,澆花的伯伯說,玉蘭占全部花朵的1/4,玫瑰占除去玉蘭后的花朵總數的1/3,牡丹占除去玉蘭和玫瑰后的花朵總數的1/2,最后的就是杜鵑,所以,我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了一次運算,得:

      玉蘭:400*1/4=100(朵)】

      玫瑰:(400-100)*1/3=100(朵)

      牡丹:(400-100*2)*1/2=100(朵)

      杜鵑:400-100*3=100(朵)

      從中我發(fā)現,雖然每一個答案都一樣,但是表達的方法不同,單位一的量也就有了不同,表達每種花的分數也就不同了。

      伯伯還說,這個花壇的半徑是5m,因此,我又對花壇的占地面積進行了一次運算,得:

      S圓=πr2

      =3.14*52(這里的2表示平方,嗯,你應該懂的)

      =3.14*25

      =78.5(m2)

      今天,我發(fā)現,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是非常頻繁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點睛之筆,老師的目的就在此,所以一定要寫!)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5

      星期六,媽媽交給小明一個重任去市場買魚。

      市場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小明擠到魚類區(qū),剛好看見馬大叔在賣魚,馬大叔的魚都是活魚,很新鮮,所以被買走了很多,但還剩一些鯽魚,與雖少,不過條條都活蹦亂跳,想要掙脫盆的.約束。

      小明說:馬大叔,我是你這的常客,這些魚全賣給我,便宜點。

      馬大叔一聽,哈哈一笑,說:小小年紀就會討價還價了,行,給你個機會!只見他拿起稱連同筐子稱了一下,說:這筐魚原來連筐重28千克,有一家飯店一次買走了一半,然后又來了一位顧客,買走了剩下的一半,現在連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現在還剩多少千克魚,我就以最低價賣給你!

      小學生六年級《小明賣魚》數學日記:小明可是個倔強、不輕易服輸的人,他開動腦筋思考了起來: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魚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賣掉了24千克。然后倒過來想,把現在剩下的魚看作一份,那位顧客來之前還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顧客來之前還有兩份,那家飯店買走的魚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魚原來就是4份,一共賣出了三份。

      想到這里,小明高興的說:我算出來了,現在筐里還剩243=8(千克),這個魚筐重2千克!

      馬大叔豎起大拇指表揚道:小明真厲害,好,我兌現剛才的諾言!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6

      5月20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媽媽交給我一個“重任”——去市場買魚。

      市場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我擠到魚類區(qū),剛好看見馬大叔在賣魚,馬大叔的魚都是活魚,很新鮮,所以被買走了很多,但還剩一些鯽魚,與雖少,不過條條都活蹦亂跳,想要掙脫盆的約束。

      我說:“馬大叔,我是你這的?,這些魚全賣給我,便宜點。”

      馬大叔一聽,哈哈一笑,說:“小小年紀就會討價還價了,行,給你個機會!”只見他拿起稱連同筐子稱了一下,說:“這筐魚原來連筐重28千克,有一家飯店一次買走了一半,然后又來了一位顧客,買走了剩下的'一半,現在連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現在還剩多少千克魚,我就以最低價賣給你!”

      我可是個倔強、不輕易服輸的人,他開動腦筋思考了起來:“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魚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賣掉了24千克。然后倒過來想,把現在剩下的魚看作一份,那位顧客來之前還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顧客來之前還有兩份,那家飯店買走的魚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魚原來就是4份,一共賣出了三份!

      想到這里,我高興的說:“我算出來了,現在筐里還剩24÷3=8(千克),這個魚筐重2千克!”

      馬大叔豎起大拇指表揚道:“我真厲害,好,我兌現剛才的諾言!”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7

      對于這次作文,我承認存在點兒僥幸心理。雖然只扣了8分,但我覺得應該按扣20分來約束自己。這次考試我就只得了76.5分,這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它將會成為我永久的清醒藥,提醒我要認真審題,認真選材,認真寫作。經過深刻地反思,我總結出以下幾個問題:

      1、審題不仔細,作文題目幾個大字,“學習藝術的過程”,而我卻偏偏這個時候昏了腦,寫成體育活動,以至于文章全部跑題,寫得再好有什么用,不在刀刃上。

      2、不會利用,在本學期里,我也寫過很多關于藝術的好文章,到考試時,完全可以加以利用,稍加改動,寫上去。但考試時,腦袋里毫無頭緒,這充分說明了我考前的準備是多么不認真,更諷刺的是,期末考試結束后,發(fā)現我寫的關于藝術的作文發(fā)表在青少年報上,這無疑給了我一個當頭棒。

      3、考前浮躁,這直接間接地影響我考試時的心態(tài),以及對作文的'自信心爆棚,驕傲使人落后。

      這學期的作文呈現一個下坡狀態(tài),剛開學,第一篇作文就被當成范文朗讀,之后慢慢出現句子啰嗦,總進入不到重點的問題,最后期末考試跑題,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如果高考時跑題,六年的苦讀就全都白費了。

      所以,寒假里,我不能光讀作文,還要研究作文,學習作者從哪方面選材,怎樣選好材,自己也可以借鑒,這是我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8

      上一次,我們拜訪了老朋友“百分數”,這一次我們繼續(xù)探索著“老朋友”百分數。

      上一次,我們只探索了百分應用(1)的“第一扇智慧門”,是先求相差,再求相差除以單位“1”的應用;之后,我們去拜訪一下百分數的“第二扇智慧門”吧,你有勇氣去陪我去探索嗎有的就來吧!

      一進去,看到有一道題我們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例:陽光超市一種電磁爐的售價是320元,比原價便宜80元。電磁爐的'價格降低了百分之幾我們慢慢去探索吧,張教師告訴了我們:“這一道是百分數的應用里的一種‘逆敘’,遇到這些題目,我們先要把重點句補充完整。”比如這一道題我們先在“比原價便宜80元”前面補上“售價20元”,這樣一來,我們就好去探索了。我們就能夠先算出單位“1”,原價:320+80=400元,我們已知了相差(80)那我們就之前80除以400就等于了20%了,我們拿到了第二小扇門的鑰匙了,我們繼續(xù)開了第二小扇門,只看到有一個公式“知相差先求單位“1”,再相差除以單位“1”。我們探索了百分數的“第二扇智慧門”,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此刻我們來比較一下。

      第一種我們不明白相差,第二種我們知相差;第一種我們知單位“1”,第二種我們不知單位“1“。第一種我們做起來簡單一些,就之前求相差,再除以單位”1“就行了而第二種相當于第一種會難一點吧,但我們只要把句子補充完整,再求單位“1”,再用題目中的相差除以單位“1”就行了。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9

      9月7日 天氣: 晴

      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我決定要自己DIY一個生日蛋糕送給媽媽。我們要去的這家店名叫“7點自造”,一進門就聞到一股烤蛋糕的香味,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制作蛋糕需要很多步驟,店里有個阿姨一步步地教我們。 15:00我們開始準備材料,15:30攪拌好并打好泡沫,然后放進烤箱烤了45分鐘后,蛋糕胚子就先完成了。接下來制作蛋糕圖案,我選了一只可愛的小老虎,姐姐選了一幅動漫的'圖案。我先把蛋糕胚全部抹上白色的奶油,再用牙簽畫好圖案,然后小心翼翼地擠上不同顏色的奶油,有黑、黃、紅、粉四種顏色。17:10我和姐姐都全部完成了,看,漂亮吧!

      一個蛋糕是48元,我和姐姐一人做一個,請問媽媽需要付多少錢?100元夠嗎?我們做蛋糕一共用了幾分鐘?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0

      老師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此時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夠變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fā)現了一道搞笑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鐘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明白吃,此時從來沒有想到還能夠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搞笑。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鐘,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就是一分鐘,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就是九分鐘?。這樣想著,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蓩寢尠欀碱^說:“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我聽了愣住了,剛才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鐘,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就是用了3分鐘,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鐘。我沒有立刻把答案告訴媽媽,又反反復復地想了幾遍,此時覺得就應沒問題后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夸我就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說道:“數學就來自于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必須會有所收獲,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搞笑的數學題,數學真就是無處不在啊!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1

      上一次,我們闖過了“百分數的第一扇門”,這一次我們將繼續(xù)拜訪我們的朋友,再次敲開了“百分數的第二扇門”。

      敲開,發(fā)現有一位和藹可親的教師出了這樣一道題:有一列火車,原先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后,此刻這列火車每時行駛了112千米,此刻的速度是原先的百分之幾這一道對于我們上次闖開第一扇門的同學很簡單,就是112——80=32千米,在用32÷80=40%了,我們闖進了第一關,第二關還是那一位和藹和親的教師,他有出了一道像似的題:有一列火車,原先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后,這列火車的速度比原先增加了40%。此刻這列火車每時行駛多少千米這一道題和我們上次遇到的題不一樣,我們慢慢去探索。我們明白了,這一道題與我們上個學期學的題十分像,所以我們探索起來十分簡單。也是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先求比原先每時多行駛了多少千米。80×40%=32千米,80+32=112千米;第二種是先求此刻的`速度是原先的百分之幾。80×﹙1+40%﹚=80×1.4=112千米。闖完了又一關,下一關寫著做這些題的方法:1.單位“1”×﹙1±百分之幾)2.單位“1”±(單位“1”×百分之幾)。第四關寫著求“已知單位‘1’求對應數量”的一般步驟:1.找單位“1”2.算相差量(增加量或減少量)3.算對應數量4.檢驗作答。

      我們探索完了,我收獲很大,又進了一步“拜訪”了我們的朋友百分數。在數學的探索中,你會有很大的收獲,你也會有很多的歡樂。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2

      今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對小區(qū)感興趣,有四個問題困擾著我。小區(qū)有多大?一棟樓有多少戶?總共有多少戶?除樓以外占地多少?

      為了解決問題,我進行了調查和測量,發(fā)現小區(qū)南北長200米,東西寬80米,200*80=16000(米)這樣一算,小區(qū)占地面積就解決了,大約是16000平方米。第二個問題每棟樓的戶數,就拿我家住的6號樓來說吧!樓高25層,兩個單元,兩戶一個單元,戶數是25*2*2=100(戶)。7號樓和6號樓一樣也是100戶,4、5號樓是17層的.,每棟樓應有17*2*2=64戶;1、2、3號樓是小區(qū)最矮的樓了,每棟樓只有11*2*2=44戶。第三個問題把剛才算的數加起來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戶)。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小區(qū)綠化、停車場、健身器材、道路一樣不少,小區(qū)綠化高達30%,平均樓間距40米,銀杏樹20顆,梧桐樹15顆——小區(qū)中間還有一個魚池,每天都有魚兒在里面游動,可以讓人放松身心。說了那么多,回到正題上來,我計算過了,平均每棟樓占地570米,七棟樓加起來570*7=3990(平方米)。除樓以外面積應是16000-3990=12010(平方米)。

      數學真是太奇妙了,還有許多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發(fā)現。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3

      前幾天,我和媽媽去商店買東西。

      剛進門,我們就看見9個大字:店內所有商品打8折。我不知道打8折是什么意思,正納悶的時候,媽媽叫我了一聲,我跟著媽媽走進了商店。媽媽精心挑選了很多商品,叫我去結帳?赡苁且驗槲蚁雴栴}想得太入迷了吧,竟然沒聽到媽媽說話,媽媽又說了一遍,我才勉強答應了一聲:“馬上!笨尚睦镞想著那個問題。結帳時,我看到屏幕上顯示共計100.00元。啊!可真湊巧。媽媽走過來,看了一眼屏幕,抽出一張100元的.鈔票小心翼翼地遞給了我,我又把它小心翼翼地遞給了營業(yè)員阿姨。當我正準備走時,阿姨叫住了我:“小朋友,找你20元!辈皇且还100元嗎?明明正好呀?怎么還找錢呢?我腦子里不停地冒出了一連串問題,但馬上又想到了門上的9個大字,我接過了錢,問阿姨:“打8折就是把100元變成80元嗎?”“可以這么說吧,小朋友你真聰明!卑⒁绦χf。

      回家后,我告訴媽媽:“媽媽,今天我學到了一個新知識!薄笆裁粗R呢?”媽媽好奇地問。“打8折就是把100元變成80元!薄肮,哈哈哈!眿寢屝α,我也笑了。生活中的數學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

      其實數學和我們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學數學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學習難道不是一種快樂嗎?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4

      1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這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方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阎闹挥袃蓚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務必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

      正當我急得要抓耳撓腮之際,媽媽就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之后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了,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5

      學校的數學題不難,題都會做,但是拿到滿分的時候卻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沒看清,就是忘寫單位名稱,要不然就是計算有誤,總是扣個一兩分。問問同學,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憐答卷時瀟瀟灑灑,發(fā)卷后后悔不已。這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不認真!

      計算和審題是個難啃的骨頭,為了它,老師可費盡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數題時為了讓我們找好單位1,老師絞盡腦汁想出個好方法:先判斷1是否已知或間接已知,如果已知則用乘法,未知則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審,標出易錯的地方。這方法實施了沒幾天,則在審題方面大有改觀。

      可是好景不長,由于這樣審題太麻煩,耽誤時間,沒幾天又開始犯老毛病,做題屢屢出錯,無論老師如何囑咐、三令五申,還是有不少同學栽跟頭。因為考試出錯畢竟是少數,大家老懷有僥幸心理,而且總想快點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細活,速度一快,錯誤也就接踵而來。

      其實,考試時間很充裕,完全可以做得仔細些,就算是平時,成績不很重要,但最起碼也要做到認真,我們的老師做題時都圈圈點點,更何況我們呢?

      老師經常說:認真可以彌補我們身上的許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許一些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因為認真而給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機會,少丟了許多分數,而我們這些自作聰明的小馬虎卻在做題時給自己判了死刑。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6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

      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huán)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7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xiāng)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著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此刻是地瓜收獲的季節(jié)”,然后她又自言自語地說:“今日地瓜又豐富了”,我說:“收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媽媽說:“地瓜作用可大著呢!它能夠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明白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說:“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蔽液闷娴貑枊寢專骸斑@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么呢?”奶奶說:“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咸米?”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說:“能做25次”。媽媽說:“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夠吃一年嗎?”我說:“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能夠加餐一次!眿寢屨f:“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能夠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8

      天氣漸漸變熱了,現在穿的鞋都捂了,我媽就帶我去買雙鞋。

      我們先去逛了超市,媽媽看見一雙鞋很漂亮。售貨阿姨告訴我們,今天童鞋搞活動,全場童鞋打八五折。

      媽媽看了好一會兒,說:“我們再去‘大同鞋業(yè)’看看吧!”到了大同,剛巧大同也在搞活動,這是買一送一(條件不超過100元)。我媽媽就在想到底哪一家更便宜呢?我媽媽說:“考驗你的時候到了,看看你的數學怎么樣!薄昂谩蔽艺f,“先算八五折的錢吧!”

      我簡單的給媽媽說明了什么是‘八五折’八五折就是原價的85%。打折就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我就用原價98元乘八五折:98×85%=98×0.85=83.3(元),83.3元是打完折的實際價錢。為什么會得到83.3元呢?是因為整數乘百分數,要先把百分數變成小數的計算方法來計算。

      而大同的'價錢也是98元,買一雙送一雙這就很容易了,用98÷2=49(元)。但是還要交98元,只不過再送你一雙。

      我媽媽正在考慮,到底哪一家便宜呢?我說:“肯定是大同鞋業(yè)便宜,因為超市一雙鞋83.3元,而大同鞋業(yè)98元兩雙,仔細一算,83.3元再加上14.7元就能再買一雙些,很劃算!蔽覌尰砣婚_朗。

      其實生活中的數學是無所不在的,只要認真觀察,認真去想,認真去思考,這樣你就會變得聰明起來。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19

      今天早上,媽媽提出去紫荊山公園,我非常高興,一蹦三尺高,恨不得變成超人,拉著媽媽一起飛到紫荊山公園!

      爸爸把我們送到紫荊山公園,但不肯讓我沒問你下車,爸爸又神秘兮兮地對我們說:“答對問題才能下車!卑职值靡庋笱蟮膶ξ覀冋f:“假設從家到紫荊山公園有100公里,坐出租車6元起步價,走10公里,剩下每10公里五元,等紅綠燈的時間最少5分鐘,一分鐘1.25元,問從家到這里至少花多少錢?我眼珠一轉,靈機一動。用100-10=9090÷10=99乘5=45(元)45+6=51(元)1.25乘5約等于6.3(元)51+6.3=57.3(元),我已算出答案,就迫不及待的.告訴了爸爸,爸爸突然像被流星砸著似得,黯然神傷,只好無奈的讓我們下車。

      剛一進門,就令我大吃一驚,很多人圍在一個地方,仿佛是在開會那樣,一個人大喊,免費答數學題贏大獎,從1加到9999是多少?我一聽是數學題,就喜出望外、興高采烈,媽媽一個一個加,加到238就忘了。我一想這答案決對有竅門,我又絞盡腦汁的想,終于克服了這道題。

      (1+9999)乘4999+5000

      =10000乘4999+5000

      =49990000+5000

      =49995000

      我立刻說出答案和我的想法,他激動地說:“這位小朋友答對了!”大家又羨慕的眼光開著我,媽媽說:“真棒,楊勁松”。

      生活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留心觀察就能發(fā)現!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20

      數學課充滿了樂趣和好玩,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單元老師要給同學們講“平行線和垂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老師先給我們講了平行線和垂線。平行線是: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生活中有許多地方可以用到平行線,比如運動會上的100米跑道就是平行線,黑板左右、上下都是平行線,書的左右、上下也是平行線……

      垂線是: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醫(yī)院里的紅“十”字就是互相垂直的,門的.一角也是垂直的等等。十分有趣吧!

      接下來老師給我們講了主要內容部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平行四邊形是:兩個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上下樓梯的鐵欄桿是平行四邊形,有些瓦片也是這個圖形,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不穩(wěn)固,伸縮電動門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還有漁網……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梯形很穩(wěn)定,不容易變形,一些橋的設計就是梯形的。一些樓房頂是梯形的,還有魚罐等等。

      學了這些知識我還了解四邊形的一些關系式,如下圖:四邊形內包括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不規(guī)則的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內又包括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學到了這些有趣好玩的新內容,我十分的高興,越來越喜歡數學了,以后一定發(fā)奮努力學習做國家的棟梁之才。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21

      說起數學,大家可能會想起運算符號“+”“-”“×”“÷”這四個小精靈,還有“1、2、3、4、5、6……”這些小天使,還有復雜的數學題等等等等有很多,我在這里就不必一一例舉了。我還想到了生活中的數學,我最關心的是水龍頭漏水的現象。

      我記得那時家里的水龍頭漏水,我用一個圓柱形的玻璃杯接住,大約一小時左右,玻璃杯被接滿了,玻璃杯的直徑是6厘米,高是11厘米,要想求出水的體積,要先求出玻璃杯的體積,應該先求出半徑,那么就是6÷2=3(cm)求出半徑后就要開始算體積了,先寫出公式:V=2πr的'平方×h,接著開始計算,2×3.14×3的平方×11等于3.14×198=621.72(立方厘米)=621.72(ml),如果中國按有13億人來算的話,621.72×1300000000=708236000000(ml)=708236000(L)708236000!多么龐大的數字啊!一毫升等于一克,這樣就說明了如果中國每個人1小時浪費那么一杯水就能浪費708236噸水!每個人每天3升水就夠喝,中國缺水地區(qū)總人口3.8億,所以708236×1000÷3÷380000000≈0.62(天),能讓缺水的國家喝上好幾天呢!所以我們一定要節(jié)約水資源,要合理運用。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我們認真發(fā)現就一定能找到!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22

      中午時分,我吃完了午飯,閑著沒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題庫》的書。翻開負數的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講解,又翻到了習題部分去做習題。我先看了一下習題,內容雖然多,但很容易,心想:”嗨!這也叫做《尖子生題庫》呀,這么容易,我閉著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對!

      于是,我開始做題了,填空題,判斷題,我不一會兒就作了兩頁。到應用題了,我以為會難一些便認真地看了題,一點兒也不難,刷刷,兩三下我就寫得只剩下一道應用題了。我潦草地看了一下題,容易容易,不對,不是已經給了速度嗎?那這個“+15”和“—15”是用來做什么的呢我思來想去,這簡直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啊,我又看了看題,還是不會。這時,我想到了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一個公式,好像對于這道題剛好對上。我便急忙去把我買的所有關于數學的工具書都翻了出來,找呀找,怎么沒有呢?我明明在書上看到這一個公式的,怎么會找不到。

      事實就是事實,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時,為什么用200除以35呢?這時行程問題中的.,我便拿起《小學畢業(yè)總復習》這本書,翻到有關于行程問題的這一頁,里面有一個公式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時間,這些加十五和減十五是加減法而不是正負號。

      數學題真是需要認真的讀和仔細的去理解呀! 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復雜,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真,不能小看它。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23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跟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只剩下11與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24

      9月5日星期五晴

      數學真有趣,遇到難題開動腦筋想一想馬上就有好辦法。

      今天,我寫作業(yè)的時候發(fā)現了一個題它是這樣的110+120+130+140+150=?我開始列了好長的一串豎式終于算出來了結果,得650。哎。好麻煩呀,到底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呢?我絞盡腦汁的想著……

      第二天,老師上課剛好講了這一題,老師讓我們想一想這道題除了直接計算外,還有沒有別的解答方法呢?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來。老師說:“大家看這一串數字有什么特點?能不能以一個數為基準把它們轉化成同一個數呢?”在老師的啟發(fā)下,我豁然開朗,先從150中拿走20補到110里面去就得到了兩個130,再從140中拿走10補到120里又得到了兩個130,最后用4個130加上本來的'一個130共得5個130,5個130不就是650嗎。列式為:110+120+130+140+150= 130×5= 650。

      我立刻舉手,興奮地講了我的解答方法,老師給我了一個贊許的目光,立即表揚了我,并告訴同學們:這種方法就叫“移多補少”。

      同學們也對我的表現抱以熱烈的掌聲。

      通過這道題的計算,我忽然明白了這到題原來還有別的解答方法。還使我更加體會到數學真有趣。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 25

      0是一個奇妙的數字,又是一個中學生經常遇見的“老朋友”了,計算,概念,都要遇見。

      首先,0表示什么也沒有,簡直可稱得上是數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個奇怪的數字,放在體積、面積、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單位里面,都表示沒有,以表示時間、一個人的年齡、賽跑的剛開始、起點。

      在數學王國數字庫自然數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當然是最小的。沒有0,便沒有一毓的自然數,因為0是自然數的`起點。

      在計算里,0乘以任何一個數,包括負數、分數、0都,0的絕對值也等于0,在有理數中,它的絕對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個數都,0加上一個數,仍得那個數,如:0+1=1,0+1.8375=1.8375。0減去一個數,得那個數的相反數,如:0-1=-1,0-87=-87。

      在數軸中,0為原點,也為邊界線,把正負兩大數分開,0為什么奇妙呢?因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只是一個整數,當0和正數在一起時,叫非負數,和負數在一起時,叫非正數,數軸上,0又為我們判斷正負數大小時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右邊為正數,左邊為負數,右邊的數始終比左邊大,說明正數大于負數,0大于負數,卻小于正數。

      在幾何中,0度角表示一條射線,它并沒有角,也沒有度數,0平方米,表示沒有面積,0米長,表示沒有高度。0斤重,表示沒有質量,0立方米,表示沒有體積。

      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平面,中國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平面155米,中國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平面8848米。

    【六年級數學日記500字】相關文章:

    六年級寒假數學日記04-12

    數學日記_六年級作文09-05

    六年級數學日記12-27

    六年級數學日記06-15

    數學的日記07-15

    數學日記02-02

    六年級數學日記(精選78篇)01-11

    數學日記六年級(通用31篇)08-19

    我的數學小實驗六年級日記04-01

    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精選38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