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語文期末復(fù)習題:閱讀練習
【1】
《背影》選段。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彼囃饪戳丝凑f:“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批注示例:語言描寫。在父親的心目中,“我”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時刻需要囑咐和照顧,讀后能感受到一種含蓄而質(zhì)樸的父愛。)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①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②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③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7.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2分)
8.“我”為什么“趕緊拭干了淚”?(3分)
9.選段中兩次寫到流淚,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10.作批注的讀書方法,能及時記錄并表達我們讀文章時的思考、感悟。它可以談感悟理解,或生發(fā)聯(lián)想,或賞析藝術(shù)特色,或質(zhì)疑問難。參照示例,任選文中兩處畫線句作批注。要求緊扣文章內(nèi)容,表達通暢簡潔。(3分)
批注①:______
批注②:______
批注③:______
【2】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①成長本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歷經(jīng)歲月的不斷錘煉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然而,有時候蛻變卻會在瞬間完成,尤其是關(guān)鍵的那一步,就像作家或畫家長久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法,而在某一境況下靈感頓生,一揮而就。
、谖沂悄赣H的第四個孩子,出世沒幾天,便被送進醫(yī)院。醫(yī)生告知,孩子心臟發(fā)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氣管炎,很難養(yǎng)活。而我的父母親,始終不肯放棄我,一天天地打針吃藥,細心地照管,使我終于幸存下來。
、畚宜苡浧鸬氖俏辶鶜q前后的事情。當別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樣歡快追逐時,我躲在醫(yī)院的病床上;當一群孩子相約戲水時,我被關(guān)在家里;小伙伴們爬樹、捉知了,我只能遠遠地看著。我常搬著小凳子,坐在家門口,看他們跳皮筋、打沙包,時常心生悲哀,我甚至一點也不喜歡自己。
、苌钋锏囊惶,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著要喝水。父親過來習慣性地摸我的額頭,“這么燙,又發(fā)燒了!彼杆俚亟o我穿戴好,叮囑了母親幾句,就去推自行車,領(lǐng)我去鎮(zhèn)上的醫(yī)院。當我坐在父親自行車的后座的時候,才知道,此刻天剛蒙蒙亮,路上幾乎沒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氣襲人,父親飛快地騎著自行車,我則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鎮(zhèn)醫(yī)院離家并不遠,很快就到了,聽診、化驗、取藥、打針……這一系列過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醫(yī)院已是9點多了,小鎮(zhèn)上早已熱鬧起來,父親帶著我往家趕,晴朗的天,陽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張張興奮的臉上,我無力地靠在父親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說,也不想看,我只覺得自己與這充滿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樂遺棄的孩子,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長大。我無聲地哭泣著,淚水將父親的外套弄濕了一大片。他感覺到了什么,車子騎到前面一個轉(zhuǎn)彎處忽然改變了方向,父親對我說:“咱們抄小路能近點。”我從來不知道這條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說是一條小路,其實是灌溉渠的渠岸,這條水渠很深,也很寬,渠巖大約1米寬,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覺得有點緊張,便坐直了身子,也沒有了一絲困意。
、菸业难矍昂鋈灰涣,就在前方渠邊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開得那樣鮮艷,那樣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來吧!蔽覐淖孕熊嚿咸讼聛怼8赣H說:“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蔽叶自诹寺愤吪d奮地看著這些花,一叢叢,一簇簇,緊密地挨著,矮矮的,卻精神抖擻,一些小蟲在上面跳躍飛舞,花朵不大,可開得那樣燦爛,沒有一絲倦怠之意。我已無法準確地描繪那個時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記得那一刻有一幅畫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腦海里:清涼的風,湛藍的天,金閃閃的陽光,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艷美麗,清香襲人,一個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癡迷,看得綻放了久違的笑顏。而就在那一刻,她堅定地告訴自己,她要生長得像這花一樣美麗……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頭一回吃藥沒有讓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藥,我第一次面無懼色,一飲而盡。只有我知道,我飲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綻放的動力,那一刻一個六歲的小女孩覺得自己長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終于擺脫了疾病,健康地長大,并沒有留下一絲疾病侵擾的痕跡。如果說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藝術(shù)品,那么在我生命的這幅畫卷中,那路邊的野菊花就該是神來之筆吧!
11.讀第⑤段中兩處對野菊花進行描寫的畫線句,請從中找出表明野菊花特點的詞語。(2分)
12.第⑥段中寫道,“破天荒頭一回吃藥沒有讓父母催促”,是一件什么事情讓“我”發(fā)生了這樣的變化?請你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件事。(3分)
13.從全文看,“我”能夠“幸存下來”并“健康地長大”的因素有哪些?(4分)
14.結(jié)合語境,談?wù)勀銓ο旅婢渲屑狱c詞語的理解。(2分)
一個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癡迷,看得綻放了久違的笑顏。
15.文章結(jié)尾寫道,“如果說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藝術(shù)品,那么在我生命的這幅畫卷中,那路邊的野菊花就該是神來之筆吧!”請你談?wù)勥@句話在結(jié)構(gòu)或內(nèi)容上的作用。(3分)
【三】
老師! 老師!
閻連科
、傥矣忠娭业睦蠋熈,如朝山進香的人見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應(yīng)愿之神。
、谠诮衲暾,我回家奔三叔的喜喪事。在這閑空間,張老師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鄉(xiāng)間室內(nèi)的空曠和凌亂,分隔著我與老師的距離。相向而坐,喝著白水,削了蘋果,說了很多舊憶的傷感和喜悅,諸如三十幾年前在初中讀書時,我的學習,我的作業(yè),我的逃課。
、畚依蠋煆垑舾囊簧,清寂中夾纏暖意,暖意里裹藏著刺骨的寒涼。
、苌谏鲜兰o的20年代末,老師讀書輟學,輟學讀書,反反復(fù)復(fù),走在田埂與人生的夾道中,經(jīng)歷了抗戰(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有了1949年的紅旗飄揚,記憶中從來都是饑餓辛勞,土改時家里卻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終歸識字,也有文化,祖國的鄉(xiāng)村,也最為明白文化的斤兩,雖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嚴富貴,可讓孩子們認字讀書,能寫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術(shù),也是生活的必然部分。于是,老師就成了老師。從一個鄉(xiāng)村完小到另一個鄉(xiāng)村完小,從一個鄉(xiāng)村中學到另一個鄉(xiāng)村中學。直至改革開放后,他被調(diào)入縣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導(dǎo)主任,最后主持這個學校的工作。一晃就讓他全部人生的金貴歲月,43個春秋的草木榮枯,都在布滿土塵、青草蓬生的學校里榮枯衰落,青絲白染。
、莶恢览蠋煂λ娜松泻胃邢,從他寫的一本《我這一生——張夢庚自傳》的簡樸小冊里,讀下來卻是讓人心酸胃澀,想到世事的強大和個人的弱小,想到命運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襲掙脫,流著流著,可終歸無法掙脫干涸的吞沒。最后的結(jié)局是,我們畢業(yè)了,老師白發(fā)了;我們中年了,老師枯衰了。我們成家立業(yè)了,而老師卻在寂靜的人生中,望著他曾經(jīng)管教訓(xùn)斥撫疼過的學生們,過著憶舊的生活,想著那些他依然記得、可他的學生們早已忘卻的往事。
、捱記得,初一時,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語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蟲遍布,多得兵荒馬亂,人心恐懼,我便邀了班里十幾個相好的男同學,去幫我母親捕捉蚜蟲。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學生寥寥,老師無法授課而只能讓大家捧書閱讀。從棉花地里回校的來日上午,老師質(zhì)問我為什么帶著同學逃課,我竟振振有詞地說,是帶著同學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蟲;竟又反問老師道,地里蚜蟲遍布,我該不該去幫我母親捕捉蚜蟲?說蚜蟲三天內(nèi)不除掉去凈,棉花就會一季無收,時間這樣急迫,我家人手不夠,我請同學們?nèi)桶胩,到底又做錯了什么?
⑦事情的結(jié)果,似乎我?guī)瑢W們逃課捉蟲正合校規(guī)事理,反讓老師在講臺上一時有些啞言;貞浬贂r的無理取鬧,強詞奪理,也許正是自己今天在寫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轉(zhuǎn)化為可能的開始?墒,現(xiàn)在,面對耄耋(mào dié,指年紀八九十歲)老人,給我一生養(yǎng)育呵護的父輩尊者,我心里三十幾年不曾有的內(nèi)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來。
、辔覀兙湍菢幼人奶,說閑憶舊,直至夕陽西下,老師執(zhí)意要走,不無快意地說他的子女們都在外工作,孝順無比。真是天應(yīng)人愿,讓一生坎坷、教書認真的老師,年老時,子女有成,學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須,終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師從我家離去時,是我扶他站起;離開院子時,是我扶他過的門檻;送至門口遠去時,是我扶他過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親離開人世太早,扶著老師的時候,我就像扶著我年邁的父親。望著村頭遠去的父親般的老師,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動的一棵年邁的樹。直至他在村頭緩緩消失,我還看見他在我心里走動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腳步,如同寧靜里我在聽我的心跳一樣。
、庹f不出老師哪兒偉大,可就是覺得他偉大。也許這個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偉大,而偉大本身,其實正是一種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選自《讀者》2015.10有刪改)
主題:人物、童年、師生、真情
16.文章寫與老師相見,說了很多舊事。請概括出“我”初中時做的那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請說說文章題目“老師!老師!”有什么特點?用這個標題有什么妙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結(jié)合文章,理解第⑨段畫線句子的含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為什么說張夢庚老師的一生“清寂中夾纏暖意,暖意里裹藏著刺骨的寒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說,就是覺得老師偉大。結(jié)合全文,說說張老師的“偉大”表現(xiàn)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