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教學反思
文言文教學的主要出發(fā)點是:要重視知識的積累,要以誦讀為基礎,要注重審美鑒賞。在這一節(jié)課里,我兼顧到了這三方面。
一、從教學上看
1.課堂引入巧妙有效:由學生平時對“閑”的理解巧妙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也就是理解蘇軾“閑”的特殊心境。
2.課堂導學詳細,目標明確,層次也較清楚。
3.注重教學整合度,目標整體達成,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多樣,教學內(nèi)容比較綜合。
4.重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注重學法指導。
5.注重文章在提升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讓學生學會感悟與反思。
二、從學習上看
1.學生的參與度較高,課堂活動真實有效。
2.學生的合作學習比較深入,能積極探究共同的問題。
3.學生對“月”文化很感興趣,積累較豐富,能有自己的感悟。
4.掌握了本文字詞知識,學習并體會到情景交融寫法的作用。
三、從不足上看
1.課堂容量較大,有個別知識點給學生的時間過少。
2.對寫景的欣賞,運用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手法,啟發(fā)得不夠。
3.品味“閑人”、“閑景”、“閑情”,可以放得更開一些,讓學生結(jié)合個人的理解,自由去感悟,能自圓其說即可。
4.有些問題的設計,思維梯度顯得不明顯,造成好生“吃不飽”。
5.朗讀指導不到位,主要是在節(jié)奏的把握上不夠細化。
“得失寸心知!焙玫姆矫婵梢岳^續(xù)發(fā)揚,不足之處宜盡快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