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語文是學(xué)好其他學(xué)科的基礎(chǔ)和獲得知識的必需技能。
一、積累與運(yùn)用
1.給加點(diǎn)的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傥乙褮( )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dāng),占領(lǐng)揚(yáng)中、鎮(zhèn)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qū),并控制江陰要塞( ),封鎖長江。
、诤⒆觽儗ξ磥淼腸hong( )憬,對生命的喜悅,對死亡的恐懼,對親人的呼喚,父母失子的哀傷和控訴,塞爾維亞人對暴力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執(zhí)著——世世代代人的聲音,在詩和音樂的韻律中,響徹云xiao( ),響遍山谷。
2.根據(jù)提示默寫古詩文。
(1)沙塵肆虐之下,人們對藍(lán)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愛愈加強(qiáng)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環(huán)境是怎樣的?請借用古詩文的名句來表達(dá)。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2)請寫出古詩詞中惜時勸學(xué)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3)王績的《野望》中抒發(fā)了作者孤獨(dú)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隱退愿望的詩句是: , 。
(4) ,何時復(fù)西歸。
3.閱讀下面一段話,然后做題。
湖光山色,烏語花香,漠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靈,是大自然富予人們最美妙的文章和樂章。但這些文章和樂章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聽來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樂;天上的白云,在他看來是大自然鋪就的最美最好的圖畫;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有的人,面對大自然的美景,聽到的只是聲音、顏色,這樣的人是無法領(lǐng)略大自然的情趣。
、龠@段話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
、谶@段話中,有一個病句,把改后的句子寫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據(jù)文中畫線句子運(yùn)用的修辭方法,在下面的橫線上續(xù)寫—個句子,使之與前文組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鉆,目標(biāo)好像就是天上。
……
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墒悄菚竦酶珊诘哪,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圍廣得很:里外交通,運(yùn)輸糧草,護(hù)送干部;而且不帶一枝槍。他對葦塘里的負(fù)責(zé)同志說: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wǎng)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①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
因?yàn)樗,敵人的愿望就沒有達(dá)到。
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們唱的;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還是從葦塘里飄出來。敵人發(fā)了愁。
1.你認(rèn)為文中的老頭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選文內(nèi)容看,你認(rèn)為故事發(fā)生在怎樣的社會背景下?試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劃‘——”線的句子屬___________描寫,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jù)文章最后一段的描寫,你會產(chǎn)生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閱讀
魯人欲之越
魯人身善織屨(jù),妻善織縞(gǎo),而欲徙于越;蛑^之日:“子必窮矣!濒斎巳眨骸昂我?”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xiǎn)行;縭(lí)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fā)。以子之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1.解釋句中加點(diǎn)的詞。 ①魯人身善織屨( ) ②而欲徙于越( ) ③或謂之日 ( ) ④子必窮矣( )
2.找出文中一個通假字: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
3.翻譯。以子之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個故事說明一個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心聲:有的想與某位師長親友說一說久藏的心里話;有的想減輕過重的負(fù)擔(dān)。多一些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有的想消除與某位同學(xué)的誤解,以重續(xù)友情;有的想向辛勞一生的父母奉一份孝心;有的想把家鄉(xiāng)變得更加美麗富饒;有的想施展才華。實(shí)施自己的理想……
請以《我多么想——)為題,將題目補(bǔ)充完整,寫一篇作文。500字以上。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yùn)用
1.①jian sai②幢 霄
2.(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4)百川東到海
3.①富一賦 偕一諧②聽到的只是聲音,看到的只是顏色③青山綠水,在他讀來是大自然抒寫的美妙絕倫的山水詩。
二、現(xiàn)代文閱讀
1.有高漲的抗日熱情,自尊自信,愛憎分明,蔑視敵人
2.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文中交代了敵人的“炮樓",“躲避炮火”, ‘緊緊封鎖’’水面等。
3.肖像描寫,刻畫了老人的精明強(qiáng)干,機(jī)智勇敢構(gòu)特點(diǎn)。
4.提示:葦塘里的人給養(yǎng)充足,身強(qiáng)力壯信心十足,有高漲的抗日熱情。
三、文言文閱讀
1.①善于②遷移③有人④您
2.被一披’
3.用你的長處,去到不用你長處的國家,想使你不窮困,那怎么辦得到。
4.凡做一事,制定行動計劃,必須先做調(diào)查研究,從實(shí)際出發(fā),萬不可純憑主觀,心血來潮,莽撞從事。做生意特別要了解顧客的需要。
四、作文(略)
《魯人欲之越》翻譯
魯國有個人善于編織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紡紗,他們想一起遷徙到越國。于是就有人告誡他:“你一定會受窮的!濒攪司蛦枺骸盀槭裁?”那人說:“草鞋是用來穿的,但越國人卻赤腳走路;紗是用來做帽子的,但越國人卻披頭散發(fā)不戴帽子。你們雖然有專長,但遷徙到?jīng)]有用途的國度,想不受窮,這可能嗎?”魯國人就反問他說:“到了不用我們專長的地方,我們可以引導(dǎo)他們穿鞋戴帽,隨著用途的不斷推廣,我們怎么會受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