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紳的生平簡介及詩鑒賞
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紳的生平簡介及詩鑒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紳的生平簡介及詩鑒賞
生平簡介
李紳( 772-846),字公垂,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市)人。元和元年進(jìn)士。曾為翰林學(xué)士、宰相,后出任淮南節(jié)度使。他和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樂府”之前,就首創(chuàng)新樂府二十首,今失傳,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之一,F(xiàn)存《追昔游詩》三卷,《雜詩》一卷。
憫農(nóng)二首
李紳
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二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詞釋義
粟:谷子,去皮后就小米。這里指糧食作物的種子。
子:谷子。
四海:全國之內(nèi)。
閑田:空閑的、沒有利用的土地。
猶:還是。
憫:憐憫。
【譯文】
春天,這個播種的季節(jié)里,農(nóng)民們種下一粒谷子,
待到收獲的秋天,就可以收獲千萬粒的谷子。
即使普天下荒地都變成了良田,
農(nóng)民還是會餓死。
李紳詩鑒賞
《憫農(nóng)》二首,題一作《古風(fēng)》二首,是詩人年輕時的作品。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nèi)容是人們經(jīng)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zhì),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rèn)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恐怕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xí)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于象詩人那樣去聯(lián)系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閑田”的大豐收景象里看到“農(nóng)夫猶餓死”的殘酷現(xiàn)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nóng)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lián)系在一起呢?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nèi)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采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象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采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nóng)民在廣大田野里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并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卻凌空一轉(zhuǎn),來了個“農(nóng)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后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fā)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jié)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兩句并沒有說農(nóng)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nóng)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jié)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后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xì),形象而貼切。
最后,詩的語言通俗、質(zhì)樸,音節(jié)和諧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背誦,恐怕也是這兩首小詩長期在人民中流傳的原因吧。
李紳詩詞
1、《憫農(nóng)》
鋤和日當(dāng)午,汗滴河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長門怨》
宮殿沈沈曉欲分,昭陽更漏不堪聞。
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
3、《答章孝標(biāo)》
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4、《移九江》
秋波入白水,帆去侵空小。
五兩劇奔星,檣烏疾飛鳥。
盆城依落日,盆浦看云眇。
云眇更蒼蒼,匡山低夕陽。
楚客喜風(fēng)水,秦人悲異鄉(xiāng)。
異鄉(xiāng)秋思苦,江皋月華吐。
漾漾隱波亭,悠悠通月浦。
津橋歸候吏,竹巷開門戶。
容膝有匡床,及肩才數(shù)堵。
隙光非白駒,懸磬我無虞。
體瘦寡行立,家肥安啜哺。
天書憐譴謫,重作朱轓客。
四座眼全青,一麾頭半白。
今來思往事,往事益凄然。
風(fēng)月同今昔,悲歡異目前。
四時嗟閱水,一紀(jì)換流年。
獨有西庭鶴,孤鳴白露天。
5、《悲善才》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鑾殿開高秉燭。
東頭弟子曹善才,琵琶請進(jìn)新翻曲。
翠蛾列坐層城女,笙笛參差齊笑語。
天顏靜聽朱絲彈,眾樂寂然無敢舉。
銜花金鳳當(dāng)承撥,轉(zhuǎn)腕攏弦促揮抹,
花翻鳳嘯天上來,裴回滿殿飛春雪。
抽弦度曲新聲發(fā),金鈴玉佩相瑳切。
流鶯子母飛上林,仙鶴雌雄唳明月。
此時奉詔侍金鑾,別殿承恩許召彈。
三月曲江春草綠,九霄天樂下云端。
紫髯供奉前屈膝,盡彈妙曲當(dāng)春日。
寒泉注射隴水開,胡雁翻飛向天沒。
日曛塵暗車馬散,為惜新聲有馀嘆。
明年冠劍閉橋山,萬里孤臣投海畔。
籠禽鎩翮尚還飛,白首生從五嶺歸。
聞道善才成朽骨,空余弟子奉音徽。
南譙寂寞三春晚,有客彈弦獨凄怨。
靜聽深奏楚月光,憶昔初聞曲江宴。
心悲不覺淚闌干,更為調(diào)弦反覆彈。
秋吹動搖神女佩,月珠敲擊水晶盤。
自憐淮海同泥滓,恨魄凝心未能死。
惆悵追懷萬事空,雍門感慨徒為爾。
6、《憶夜直金鑾殿承旨》
月當(dāng)銀漢玉繩低,深聽簫韶碧落齊。
門壓紫垣高綺樹,閣連青瑣近丹梯。
墨宣外渥催飛詔,草布深恩促換題。
明日獨歸花路遠(yuǎn),可憐人世隔云霓。
7、《滁陽春日懷果園閑宴》
西園到日栽桃李,紅白低枝拂酒杯。
繁艷只愁風(fēng)處落,醉筵多就月中開。
勸人莫折憐芳早,把燭頻看畏曉催。
聞道數(shù)年深草露,幾株猶得近池臺。
8、《過鐘陵》
龍沙江尾抱鐘陵,水郭村橋晚景澄。
江對楚山千里月,郭連漁浦萬家燈。
省拋雙旆辭榮寵,遽落丹霄起愛憎。
惆悵舊游同草露,卻思恩顧一沾膺。
【李紳的生平簡介及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于鵠的生平簡介及詩詞鑒賞03-31
張繼的生平簡介及詩歌鑒賞11-02
鄭谷生平簡介及詩歌鑒賞03-31
‘詩鬼·李賀生平簡介11-14
古代詩廖凝生平簡介03-31
李洞的生平簡介及作品鑒賞03-31
王安國生平簡介及詞作鑒賞03-31
周密的生平簡介和詞作鑒賞03-31
完顏璟生平簡介及詞作鑒賞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