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 推薦度:
- 《唐詩之美》讀后感 推薦度:
- 唐詩讀后感 推薦度:
- 《唐詩》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唐詩》有感15篇(精)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唐詩》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唐詩》有感1
一開始,我是不喜歡唐詩的,覺得它枯燥,故事性不強,沒有其他它的書看起來有趣,所以不感興趣。媽媽看到我這個樣子,很是著急,她就告訴我關(guān)于唐詩的一些故事。
媽媽告訴我,今天的我們,能讀到唐詩其實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在古代,可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的出版社,印刷廠,圖書館,更沒有什么電腦手機百度,想保留和傳承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真的是很難很難,要把它們?nèi)渴占淼揭黄穑赡芤啛o數(shù)本書,說不定還要跋涉千山萬水去抄寫記錄。就像《春江花月夜》,這么了不起的唐詩,它的作者叫張若虛,是“吳中四士”之一,到今天留了多少首詩給后人呢?你一定會猜,一百首?八十首?答案是讓人震驚的,只有兩首。還有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它的作者是王之渙,而王之渙也僅僅只留下六首詩。一千多年里,也不知道有多少好詩滅絕失傳。如果大家都知道唐詩的來之不易,還會不好好讀它嗎?
慢慢的,我開始接受唐詩,愛上唐詩,品味每一首詩特有的意境,讓我不知覺陶醉其中。我讀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送別詩,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送別的孤寂之情,而“一片冰心在玉壺”也表達了作者開闊的胸襟和堅強的品質(zhì),為后人千古傳誦。而孟浩然的一首《春曉》則構(gòu)成了百花齊放,百鳥齊鳴的情境,給我們描繪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景!
我從唐詩里讀到了四季風景,讀到了人性光芒,也讀到了人間喜怒哀樂,《唐詩三百首》帶我領(lǐng)略了大唐精彩絕倫,讓我重溫了最溫暖,最風雅的唐詩記憶。那一首首妙趣橫生的詩句,一定能夠影響我的一生,幫助我一生。
讀《唐詩》有感2
“中國是詩的國度”,而唐朝,迎來了詩的大凡盛。一句句膾炙人口的詩,飽含著多少情懷,多少意境?《戴老師高能唐詩課》讓我感悟頗多。
從上官儀、初唐四杰到陳子昂,從風韻到風骨。書中緊挨著的初唐三講形成鮮明對比。正如戴老師筆下幽默風趣的話“濃妝艷抹的女郎剛下場,全身披掛的關(guān)東大漢立即登臺”,讓人前一秒認真閱讀,后一秒又哈哈大笑。
戴老師對《詠畫障》的'精細講解讓我驚奇:除了一些字詞解釋,還有的是內(nèi)容上的關(guān)聯(lián):“第五句與第四、第二句相呼應(yīng),第六句緊承第三、第一句。”這番操作讓“孤陋寡聞”的我頓時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仔細一想,也有許多詩是這樣的:“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痹娙艘驗槁牭铰俄懖畔肫饛椙,因為想起彈琴才想到知音嘛。這樣一來,背詩輕松多了。
從咿呀學語的小孩就會背的《春曉》,到如今初二唐詩五首之一《使至塞上》。也許提到《春曉》我就會僅僅想到孟浩然的熱愛春天,不曾想到他想表達的閑適之情,戴老師一句一字翻譯,加上聯(lián)系生活,讓人輕松步入詩中。還有王維《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點、線、面的構(gòu)圖,終于讓人明白上學期《竹里館》為什么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
就是這樣,我又掌握到一個背詩新方法:背詩不光要一字一句翻譯,還要設(shè)身處地感受作者的心情,想象當時的情景,聯(lián)系生活。如此一來,理解又能更深一層。想想剛剛背的《龜雖壽》,理解曹操當時“烈士暮年,志在千里”的意志,背詩簡直就是脫口而出。難怪古人言“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好處多多!
從如臨畫境的山水田園詩到豪邁悲壯的邊塞詩。盛唐的風景真是應(yīng)有盡有。我最喜歡高適的《塞上聽吹笛》。高適,著名的邊塞詩人,但我之前其實很少關(guān)注他的詩。比起邊塞詩,我似乎更喜歡山水田園詩。不過《塞上聽吹笛》中“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我很有印象。這樣虛實結(jié)合,又如此有畫面感,我怎么以前做題碰到它就沒有注意呢?原來邊塞詩也能這樣如此細膩又優(yōu)美。
“社會榮則詩榮,社會悲則詩悲”。唐詩與時代同行,煥發(fā)出璀璨的藝術(shù)光芒。訴說著一個王朝的風云變幻,訴說著時代之風。
讀《唐詩》有感3
這個暑假里,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比較令我喜愛的還是那本《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有許多令人贊嘆不己的詩句,而我比較喜歡的一首詩是由唐代李白所寫的《行路難》在這首詩中,我比較喜歡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边@詩句告訴了我,做事要堅持不懈。
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些騎單車的騎手在路上自由的馳騁。于是小小的我便萌生了一個想法一一那就是學騎單車!
于是我去找了爸爸,跟爸爸說完我要學騎單車的`時候,爸爸便對我說:“騎單車需要毅力,你能做到嗎?”
我迅速地回答:“當然可以!”
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騎單車就是件十分簡單的事。我把腳放上去時,由于重心不穩(wěn),差一點就摔了個馬大哈。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我先是左腳一踩,讓右腳跨過自行車,坐在了車座上,但是雙腳還在地上,爸爸見我不敢動,便和我說:“別怕,我在后面推你!甭牭竭@句話后,我士氣大增,勇敢將雙腳踩上了踏板,向前騎去,可是還沒騎到一半,便又摔了一跤。
這一下摔得可不輕,我的膝蓋上摔出了血,我當時就罷工,不學了。爸爸見我不想學騎單車后就跟我分享個小技巧:“要倒的時候往另一邊倒。”聽到這句話,我鼓起了勇氣繼續(xù)學騎單車……我堅持練習,終于學會了騎單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睙o論做什么事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讀《唐詩》有感4
四季的風物就是四季的心情,讓人在這樣的季節(jié)輪回里,將志向高遠的氣度和人間的情懷結(jié)合起來,細細領(lǐng)略那穿越千年而來的風花雪月,與那歷經(jīng)千年而不朽的秀口錦心進行智的交流和心靈的碰撞。
或培風圖南志,凝澹田園心,或挫銳解鋒,和光同塵,或?qū)帪榘俜蜷L,勝作一書生,或邈以千秋獨留我,百戰(zhàn)歸來再讀書。讓我們通過閱讀,將心系民生、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以詩語為媒,連接過往與未來,得以代代傳承。
感謝蒙曼講詩,使我們從中汲取了大量的古代知識,去慢慢學會閱讀一首詩,去欣賞詩詞之美、文字之美、生活之美、與情懷之美;去揣摩一字抵千言的精妙,去推敲古詩用字的精準,去嘆息一首詩所包含的色彩、韻律、節(jié)奏、音畫,紋理以及質(zhì)感;去洞悉一首詩背后浩瀚的.歷史背景,去學習詩詞的各種體裁與形式,去領(lǐng)略大背景下詩人的氣魄與胸襟。
一本好書得以愉悅,一本好書得以淘取新知,經(jīng)得起歲月地檢閱,耐得住細細地咀嚼,值得反復(fù)重讀。這就是本書帶給我的感受。
讀《唐詩》有感5
這是一本特別幽默的書,口語化,好像作者在與你面談一樣,經(jīng)常讓我忍俊不禁。作者講了從上官儀到劉禹錫的二十幾位詩人,概括了從初唐到晚唐的詩的歷史。其中有一位不太出名的`詩人叫王績。
王績是一位比較倒霉的詩人,兩次懷揣希望走進政治的舞臺,卻全都因為一些原因失望地離開,最后在東皋隱居。他有很大的志向,但是在晚年,他卻說自己沒有給社會做貢獻。不僅如此,他還說自己“有父母,無朋友”,足見他的孤獨和痛苦。
我認為,沒有朋友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我在寒假體驗過一回,當時的孤獨與難受不言而喻。但我并不是沒有朋友。不知為什么,有一位寢室的室友說我朋友很少,但是,朋友少難道是問題嗎?我認為朋友只要“好”就可以了,朋友少也可以快樂。但是,那位室友竟斷言我總有一天會越來越令人討厭,朋友越來越少。
我想,他已經(jīng)很讓我討厭了。
在這個新班級中(其實已經(jīng)不是新班級了),我也找到一些朋友(我認為),這其實已經(jīng)夠反駁他的意見了,而且道法課上,老師也認為交友圈是越來越小的。
可憐王績,認為自己“有父母,無朋友”。希望自己可以真成面對自己的友誼。
讀《唐詩》有感6
聽爸爸說,古詩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古代有名的詩人寫的很好的文學作品。是我們國家很好的文化遺產(chǎn),作為中國人一定要好好背誦掌握。
媽媽跟我說,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背古詩,三歲的時候就能背30多首了,雖然不知道意思,但聽幾遍就能跟著背個大概。我現(xiàn)在還記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薄谤Z,鵝,鵝,曲項向天歌!碑敃r不知道什么意思,現(xiàn)在再讀古詩,一邊看原文,一邊看譯文,了解了詩文的意思,更覺得古人不一般,用了這么幾句話,就表達了這樣豐富的意思和一些美麗的畫面。知道了古詩的意思,我就更喜歡背誦古詩。有時還能想象出一些畫面來。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蔽夷芟氲缴衬膹V闊和美麗。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弊屛蚁肫鹆擞斡[西湖時看到的美景。背誦“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爸爸甚至跟我說今年暑假要帶我去登泰山,感受山頂?shù)慕^美景色。我高興極了。
按爸爸的要求,我每天都要背一首不會的古詩,同時要把會的古詩復(fù)習一下。弟弟每天聽我背,他居然也會背了一些古詩。他不僅會背《詠鵝》、《春曉》等常見的`簡單古詩,還會背《送兄》“所嗟人異雁,不做一行飛”,《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等不太常見的詩,甚至有的比我背的還快,最愿背“系馬高樓垂柳邊”。最煩人的是,爸爸提問我的時候,他也搶著背,甚至不讓我背,我說他2句,他還哭。沒辦法,爸爸就讓他背,現(xiàn)在也會背20多首了。爸爸笑著說這是我背詩的意外收獲,并且說我小時候就這樣,喜歡聽別人表揚。
古詩用簡單幾句話就能展現(xiàn)美麗的畫面,或者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情感,真像爸爸說的那樣是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背詩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影響了小弟,我越來越喜歡背古詩了。
讀《唐詩》有感7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高峰。在唐代優(yōu)秀詩人大批涌現(xiàn),超過了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成為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唐詩約為四萬八千九百余首。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使浩如煙海的唐詩迸發(fā)出最美的光彩。 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唐詩呢?
第一,能更好地發(fā)揮想象力。詩歌的畫面感很強,讓詩歌翱翔的是想象。比如讀到:“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的時候,我仿佛看到鄉(xiāng)間的小溪邊,長長的柳枝垂到溪面上,溪水澄澈見底,一群漂亮的白鵝悠然地游著,仰起頸項,仿佛唱起最好聽的歌。
其次,能更好地感受意境美。每讀一首古詩,我的腦子感覺都在“放電影”,那漂亮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銘刻在心中,讓我如癡如醉。當我和爸爸媽媽登臨黃鶴樓的時候,望著滾滾長江,我的腦子里只有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第三,能更好抒發(fā)自己感情。當你看到落日那壯麗景象的時候,不是:“哇,有好多鳥!”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共一色”,當你看到一池荷花時,不是“哇,好美的花”,而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那么,我是如何學習唐詩的:
第一,因為喜愛所以學習。讀詩能使人心情愉悅,就像懂音樂的人傾聽音樂一樣,能從中獲得歡樂。詩歌是一塊精致蛋糕,我們把它送口中,只是為了品嘗它的香甜,不是為了某天向別人炫耀我吃過蛋糕,背誦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象美。
其次,要找尋理解的鑰匙。古詩中的關(guān)鍵詞,往往點明白詩的主要內(nèi)容,表達了詩人的`情感,這就是我們理解古詩的金鑰匙。比如杜甫的《春雨》,這首詩就是圍繞關(guān)鍵詞“好雨”來寫作的。這場雨似乎知道農(nóng)夫的須要,應(yīng)時而來,大小合適,滋潤萬物,這不是好雨嗎?而且,這場雨夜晚悄無聲息地下,不阻礙人們的勞動和休息,多好呀。抓住了“好雨”,理解起來就特別簡單了。 第三,要聯(lián)系實際學習。古詩中的許多詩句,假如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起來就特別簡單。春天,你會真實感受到“吹面不寒楊柳風”;夏日,走近荷花池邊,眼前的美景,就是“映日荷花別樣紅”最好的注解;秋季,火紅的楓葉,你會覺得“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描寫是多么恰當!冬天,一場大雪過后,眼前不就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嗎?結(jié)合實際發(fā)揮想象,理解古詩自然輕松自如。 我信任,被古詩滋養(yǎng)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事實上也將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
讀《唐詩》有感8
歷經(jīng)時光洗滌,唐詩這文化瑰寶依然灼灼生輝。戴老師深入淺出的解讀,我們才得以細細品味千年前文人的文思才情,親近這些形象而生動的靈魂,享受這份獨屬我們民族的浪漫。
在唐代詩歌臻于極盛,因而名家備出,璀璨如星河。唐詩形式與風格豐富而無法捉摸,詩體更是有古體與近體之分。“詩風或雄壯或纖秀,或平淡或濃麗!碧圃娨娮C唐代的頂峰與低谷,反映生活不管廣度或深度都遠超前人。唐詩因此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如今相隔千年,世易時移,再次觸碰這巔峰,竟時有霧里看花之感,不能盡得其妙。而戴老師的`出現(xiàn)可謂適逢其時,戴老師深入淺出,風趣幽默的講解深受歡迎。
戴老師的課堂段子頻出,經(jīng)常拿古代大詩人開涮,“幽默”便是這些課堂的代名詞。戴老師常以本人日常生活作喻,大有閑話家常之感。但在分析詩歌時又一絲不茍,按順序逐句解讀,再加上證引對照,常能洞燭幽微。
王維的“詩中有畫”來源于蘇東坡在《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的“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贝骼蠋熣{(diào)侃陶淵幽默,第一句寫得特別隆重“種豆南山下”當人家以為他種得蠻好,他非要寫一句“草盛豆苗稀”戴老師又吐槽,要是我種得這個水平,我絕對不寫詩。再又“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是文人墨客內(nèi)心深處最霸氣側(cè)漏之言,文官武夫皆有璀璨之處,但融合一體適才有狂傲資本。再說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暫憑杯酒長精神”在接地氣的過程中不忘加強畫面感,《再游玄都觀》中“前度劉郎今又來”自帶豪氣一份又帶灑脫一份!扒岸葎⒗伞币踩绱肆鱾飨聛恚瑸槌烧Z世家新添一子。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只要自己內(nèi)心灑滿陽光,我們就會永遠笑容燦爛。這本承載了戴老師心血的書能夠讓我在歡樂之余,更多的是增進對古詩詞的理解和對文化的感知。
讀《唐詩》有感9
這個假期里我讀了《寫給孩子們的唐詩之路》之書。
唐詩我們從小就聽過、背過,不僅會背,還能了解其意思,了解詩人要表達的情懷。唐詩帶來的是一種廣闊的共鳴,遙遠的應(yīng)和,上天入地,窮盡碧落,有唐詩在,就有情懷在,看到我喜歡的唐詩,配上插畫,看著賞析,更能體會詩詞對我們的教育和滋養(yǎng),將成為伴隨我們一生的財富。
媽媽從小教導(dǎo)我要飽讀詩書,將來會有不一樣的氣質(zhì),會更有想象力,更懂得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比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弊屛覀兠磕甑亩驴吹搅﹂L出嫩芽時,心里便會默念“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樣的詩句,只要誦讀幾遍,就會成為我們生命的養(yǎng)分。
唐詩魅力無窮,不管是我們隨口就說的`“春眠不覺曉”,還是“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這些都在我心中扎下了根,讓我們更好了解古代歷史文化,留下的是那些閃閃發(fā)光的名字,詩仙是李白;詩圣是杜甫;詩佛是王維;詩神是蘇軾;詩魔是白居易;詩鬼是李賀。這些詩人牢牢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我希望通過背誦及了解古詩,讓我們從小就了解中華文化。因為我們是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得讓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歷史,繼續(xù)傳承下去,繼續(xù)發(fā)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學唐詩,感受唐詩的美好吧!
讀《唐詩》有感10
夢如翅膀,風若回音。攤開那一本《唐詩三百首》,欣賞屬于它的風光。
我喜歡讀詩。夜深人靜時,萬籟俱寂,仿佛天地間只有我與書。我的思緒在悲喜中跳躍,在唐詩宋詞之間穿行,如身臨其境般陶醉。
我喜歡元稹的詩,深情的詩:"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讓多少人為之感動而沉迷;我喜歡蘇軾的詞,細膩的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道盡了多少人生悲歡,豁達了多少異鄉(xiāng)人的情思;我喜歡李白的詩,豪邁的詩,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鼓舞了多少躊躇不決的年輕的生命……
猶記得那個盛夏的夜晚,我一個人在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那詩似乎有一種魔力指引我走向那個夜晚,繁華中帶有驚喜。
多少熱鬧的人群!煙火在空中綻開,寶馬香車,逐日而來,燈籠隨風飛舞,玉壺光轉(zhuǎn),風簫聲動。她在哪兒?過往的女子抹著濃妝走過,在繁華的街市里,轉(zhuǎn)身回眸,是她!在燈火闌珊中巧笑倩兮,紅唇貝齒,冷眉若霜,美得不識人間煙火!就讓時間定格在這一秒吧。
讀到此,我被詩人的心情所影響,竟不覺淚水滴落,心情被拉動著,解開了纏繞的結(jié),仿佛心與詩詞被拉得更近了。
讀杜甫的詩,仿佛從中看到了他那坎坷卻傳奇的'一生。年輕的時間意氣風發(fā)寫出了《望岳》一詩,隱藏不住他無限的豪邁;可世事弄人,他拳拳的愛國之心無從展現(xiàn),無時無處不在孤獨寂寞中:"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仍在為國家國人擔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他的字里行間總是充斥著憂憤,但后人卻仍被他那愛國之情和博大胸襟感動著,他的魅力經(jīng)過千年熠熠生輝。他是詩中圣哲,筆底波瀾。
合上書,撫摸著那略顯陳舊的封面,微風吹,陽光暖暖地灑在它那書頁之上,透過一格一格的窗戶。
唐詩宋詞的風光令我留戀。讀到他們,我便心如止水,進入了下一個天地,待到塵埃落定,心靈之花悄然綻放于心上。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yīng)該擁有一個詩前瞻性的世界。"我愿意靜下心來,只身到詩詞的世界里遨游。
讀《唐詩》有感11
我的小抽屜中有非常多的課外書,它們都是近年來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有精致包裝的《西游記》,有故事精彩的《安徒生童話》,也有小伙伴們喜愛的漫畫書,但在這許多的課外書中,有一本包裝樸素,頁面發(fā)黃的書,它就像丑小鴨一樣擺在其它美麗的“白天鵝”中,顯得毫無光彩,但它卻是我最珍貴的書,我人生中第一本課外書——《唐詩三百首》。
小時候爸爸教我背了一首唐詩——《古朗月行》,一學會了,所有的家人一聽我那搖頭晃腦背誦的樣子,都豎起大拇指直夸我,那時的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快感。第二天,到學校后,我就向小朋友們炫耀,看著自己贏得那么多小朋友那敬佩的目光,以及老師對我的鼓勵,就更加激起我學習唐詩的興趣。
十歲生日時,我什么都不要,就纏著爸爸給我買本古詩書,爸爸聽后非常高興,便到城里新華書店為我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接過書時,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書是人類最好的營養(yǎng),書會伴隨你成長,書會使你更充實,這本書也是我對你的期望。”我當時也沒多想,如獲至寶般直往書屋鉆。
從那以后,《唐詩三百首》就與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它陪伴我度過了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在這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中,我不斷的從書中吸吮著營養(yǎng),充實著自己。
當我徘徊于十字路口之時,迷茫不知所措,它猶如一盞引途的明燈,告訴我“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我取得優(yōu)異成績,沾沾自喜時,它猶如沉鳴的古鐘把我敲醒。告訴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當我失意落魄,戚戚于挫折時,它猶如母親溫暖的'手撫過受傷的心靈,告訴我“乘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現(xiàn)在,學校開展“好書伴我行”活動,有非常多小朋友都加入到這習唐詩的活動中來,我也一樣,不斷深入地品讀。我要感謝唐詩,因為它已成為我心靈上的一個寄托;也是我生命中的燈塔;更是改變我一生的精神食糧,讓我不斷的從中成長……
讀《唐詩》有感12
我們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歌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典詩歌猶如燦爛群星,以其獨具的魅力一向傳承下來。而唐詩無疑是這浩瀚星空中一顆璀璨奪目、閃射異彩的超級明星。
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接觸唐詩,有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寫的《詠鵝》生動的描述鵝的情態(tài),給人一種高潔傲岸的感受。還有李白寫的《靜夜思》一個人孤獨的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月色,相思之情油然而生。并且攜有秋的意味,尤其是那一地的疑霜更讓人感受那種孤獨意象在詩人心中與情景融合的碰撞。就是這些短小的唐詩給我的心靈一種獨特的震撼。之后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本書《唐詩三百首》
讓我感覺唐詩猶如浩瀚無涯的汪洋大海,若想暢游其中,自非一般人所能及,若能選其精華,匯為一編,使一般人能據(jù)一斑而窺全豹,此書當之無愧。
對于怎樣去學習唐詩,我的感觸是只作欣賞,而不作具體評價,因為唐詩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詩歌,它所扎根的歷史時代,社會關(guān)系,人物心里都與現(xiàn)代有著本質(zhì)性的`區(qū)別,我們在此刻的環(huán)境中很難體會到唐詩的韻味,而我們自身發(fā)展的條件也很難對唐詩做出很好的解釋,只能從表層去揭露,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不用去學習唐詩,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唐詩的時候能夠注意到意境的開拓,自我去尋找創(chuàng)作一種意境,倘若你沒有見過鵝,別人讓你去體會詩中鵝的神態(tài),這是不切實際的,我們作為小學老師,就更就應(yīng)用事實說話,比如透過多媒體與圖片等等,讓同學們有一個宏觀的概念,這就是一種形象思維的立體感覺。
有的人總會說:我們學習唐詩,又很少用,還不如不去學習,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唐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資源,我們學習唐詩的目的首先在于學習,然后就是學以致用,變成融入現(xiàn)代生活的實踐精神。我們要提倡從各個角度去研究唐詩,而不是單一的在學術(shù)方面,我們從唐詩中提煉有用的東西,例如你能夠在筆記本封頁上做一個有關(guān)于唐詩的圖片,然后去銷售,用唐詩文化能夠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領(lǐng)域,我們的思想要更廣闊,這就是所謂的回憶一落地,變成生產(chǎn)力。
以有涯之身,學而無涯。
讀《唐詩》有感13
中國是詩歌的王國,五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熔鑄了不計其數(shù)的膾炙人口的詩篇。許多詩流傳千古,哺育了一代代人,是我國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讀詩誦詩,既能提高文學素養(yǎng),又能陶冶精神情操,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
今年,我利用暑假的時間,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書上記錄了無數(shù)詩人的豪情力作。有的簡潔明了,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歡快明了,讀起來趣味無窮;有的豪邁奔放,讀起來慷慨激昂;有的發(fā)人深省,讀起來意味深長……
少年英才,駱賓王,7歲就作出了一首深入人心的詩——《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在這首詩中,把鵝的樣子、動作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鮮艷的色彩使人賞心悅目,聽了這首詩,仿佛自己親眼見到了一群潔白的天鵝在水中嬉戲、玩耍,湖面泛起陣陣漣漪。這首可不是駱賓王胡編亂造的,是一次泛舟的過程中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得產(chǎn)生了靈感。這首詩可謂婦孺皆知,也正因為它生動、歡樂才使得它流傳至今。
為什么一個7歲的孩子能寫出活靈活現(xiàn)的'詩?恐怕離不開平時的認真觀察。由此我就想到了我平時上作文課,這也是我最頭疼的。一到作文課,我就開始犯愁了。寫什么呢?手里的筆不停地轉(zhuǎn),腦袋空空如也,眼睛來回地盯著作文題目,絞盡腦汁寫出來的作文也是平淡無奇、毫無感情,讓人讀了都想睡覺。現(xiàn)在,我每天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留心生活的一點一滴,寫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了寫作文的時候,提起筆就可以寫,腦子里優(yōu)美的詞語,像泉涌一樣,很快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就寫出來了。
當我看到碗里的那一粒粒飽滿的米飯,我便想起了李紳的《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侯,我吃飯總是吃一半掉一半。爸爸媽媽總對我說:“要珍惜每一粒飯。”不懂事的我認為米那么多,要珍惜干嘛!讀了這首詩后,我才恍然大悟,要想收獲一碗米那得付出多少辛苦的汗水啊!每一粒米都是農(nóng)民勞動的成果,生長在農(nóng)村的我更能體會這其中的辛酸。
好詩還遠遠不止這些,誦讀這些詩句,就像遨游在浩瀚的星空里,每一顆星星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
讀《唐詩》有感14
假期,我看了一本叫《粵韻唐詩》的書。
《粵韻唐詩》是一本適合5-12歲孩子及其家長閱讀的古詩詞文學經(jīng)典,本書從膾炙人口的唐詩中,挑選運用粵語朗讀顯得更押韻、更容易理解的詩篇,配以由廣東著名詞作家梁天山深入淺出的詩詞賞識解讀,以及由著名音樂家陳輝權(quán)配樂并傾情朗誦,創(chuàng)造出奇妙的視聽效果,讓讀者暢游在古典文學的意境中。
這本書里面收集了36首唐詩,有些是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有些是沒有學過的。這本書從膾炙人口的'唐詩中,挑選了用粵語朗讀顯得更押韻、更容易理解的詩篇,配以深入淺出的解讀,并開創(chuàng)以粵語朗讀、體會唐詩意境的賞識角度,創(chuàng)新地、接地氣地傳承唐詩。這一意蘊深遠地傳統(tǒng)文化。我一邊看著書,一邊聽著粵語導(dǎo)讀,把每一首詩念了很多遍,有趣極了。
通過這本書,我對詩詞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對唐代詩人有了更深的認識,還對中國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拓展。
讀《唐詩》有感15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唐詩是我國優(yōu)秀的文學遺產(chǎn)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盡管離現(xiàn)在一千多年了,但許多詩篇仍為我們廣為流傳。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是聞名中外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無數(shù)的詩人,像滿天星斗一樣。這些詩人所作的詩保存在全唐詩中。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是從側(cè)面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zhàn)爭;抒發(fā)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總之從自然現(xiàn)象、政治動態(tài)、勞動生活、社會風俗,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眼睛,成為他們寫作的題材,比如鋤禾就寫了勞動人民的'辛苦,教育我們要珍惜糧食。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詩句數(shù)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zhuǎn)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句數(shù)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guī)律,韻腳不能轉(zhuǎn)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呢!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呢!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發(fā),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tǒng),并且大大發(fā)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并且發(fā)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chuàng)造了風格特別優(yōu)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chuàng)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fā)展史上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典詩歌的音節(jié)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shù)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的律詩,由于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nèi)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chuàng)造和發(fā)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以后還要漫漫品味這唐詩三百首。
【讀《唐詩》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唐詩》有感12-27
(通用)讀《唐詩》有感06-25
(必備)讀《唐詩》有感06-26
讀《最好的方法讀唐詩》有感02-20
淺讀《唐詩宋詞》02-20
我讀唐詩作文05-17
讀《唐詩》有感(精選15篇)06-25
讀《蔣勛說唐詩》有感02-20
(實用)讀《唐詩》有感15篇06-24
(通用)讀《唐詩》有感15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