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生詩》古詩鑒賞
作品介紹
《孟生詩》的作者是韓愈,被選入《全唐詩》的第340卷。
原文
孟生詩(孟郊下第,送之謁徐州張建封也)
作者:唐·韓愈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嘗讀古人書,謂言古猶今。
作詩三百首,窅默咸池音。
騎驢到京國,欲和熏風琴。
豈識天子居,九重郁沈沈。
一門百夫守,無籍不可尋。
晶光蕩相射,旗戟翩以森。
遷延乍卻走,驚怪靡自任。
舉頭看白日,泣涕下沾襟。
朅來游公卿,莫肯低華簪。
諒非軒冕族,應對多差參。
萍蓬風波急,桑榆日月侵。
奈何從進士,此路轉嶇嶔。
異質忌處群,孤芳難寄林。
誰憐松桂性,競愛桃李陰。
朝悲辭樹葉,夕感歸巢禽。
顧我多慷慨,窮檐時見臨。
清宵靜相對,發(fā)白聆苦吟。
采蘭起幽念,眇然望東南。
秦吳修且阻,兩地無數(shù)金。
我論徐方牧,好古天下欽。
竹實鳳所食,德馨神所歆。
求觀眾丘小,必上泰山岑。
求觀眾流細,必泛滄溟深。
子其聽我言,可以當所箴。
既獲則思返,無為久滯淫。
卞和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注釋
1、全詩校:“《文粹》作《孟先生詩》!边@首詩作于貞元九年,時韓愈與李觀、孟郊同在長安,韓、李作詩向徐泅節(jié)度使張建封舉薦孟郊,孟郊也作有《答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詩。參見王元啟《讀韓紀疑》。
2、窅默:深遠的樣子!断坛亍:相傳是堯時所奏樂曲,古樸雅正。
3、九重:極言皇宮深遠。宋玉《九辯》:“豈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庇舫脸:宮室深邃的樣子。
4、籍:古代懸于宮門,核驗官員身分的竹片,核驗相符,才能準許人宮,記名于門籍叫通籍。
5、晶光:精光。指劍戟放射的光芒。
6、遷延:遲疑退縮。《漢書·王商傳》:“單于仰視商貌。大畏之,遷延卻退。”乍:忽。
7、朅來:去來,往來。
8、低華簪:低頭。替,插定發(fā)髻或冠的長針。
9、軒冕:卿大夫的軒車和冕服,因以指稱貴族。
10、差參:即“參差”。這里是差錯的意思。
11、桑榆:都是星名(桑為箕星之精),出西方。日薄桑榆,比喻天晚和人之將老。
12、嶇嵌:險峻的樣子。
13、采蘭:指念親思歸!段倪x》束晳《補亡詩·南陔》為孝予養(yǎng)親之詩,詩中有“循彼南陔,言采其蘭,眷戀庭闈,心不遑安”句。
14、秦:指長安,孟郊所游之地。吳:吳地,指湖州,孟郊故鄉(xiāng)。
15、徐方牧:指徐泅節(jié)度使兼徐州刺史張建封。方,猶地,邦。
16、竹實:竹子所結的籽!俄n詩外傳》卷八:“鳳乃止帝東國,集帝梧桐,食帝竹實,沒身不去。”
17、德馨:《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避埃銡膺h聞。歆:鬼神享受祭品的氣味。
18、岑:山的`峰頂。
19、滯淫:即“淫滯”,久留。淫,久。
20、秋砧:秋天的砧聲。此指秋貢。唐朝的科舉考試省試在每年的春天舉行,頭一年的秋季,各州府將舉子送到禮部集中,稱秋貢。
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 字退之,洛陽人,文學家,世有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之稱。三歲即孤,由嫂撫養(yǎng)成人,貞元進士。曾官監(jiān)察御史、陽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贈禮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贊成改革主張,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尊儒反佛,比較關心人民疾苦 。
韓愈在文學上主張師承秦、漢散文傳統(tǒng),積極倡導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觀點!稁熣f》、《進學解》等,皆為名篇。韓詩力求創(chuàng)新,氣勢雄偉,有獨特風格,對宋詩創(chuàng)作影響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繁體對照
卷340_26孟生詩(孟郊下第,送之謁徐州張建封也)韓愈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嘗讀古人書,謂言古猶今。
作詩三百首,窅默鹹池音。
騎驢到京國,欲和熏風琴。
豈識天子居,九重郁沈沈。
壹門百夫守,無籍不可尋。
晶光蕩相射,旗戟翩以森。
遷延乍卻走,驚怪靡自任。
舉頭看白日,泣涕下沾襟。
朅來遊公卿,莫肯低華簪。
諒非軒冕族,應對多差參。
萍蓬風波急,桑榆日月侵。
奈何從進士,此路轉嶇嶔。
異質忌處群,孤芳難寄林。
誰憐松桂性,競愛桃李陰。
朝悲辭樹葉,夕感歸巢禽。
顧我多慷慨,窮檐時見臨。
清宵靜相對,發(fā)白聆苦吟。
采蘭起幽念,眇然望東南。
秦吳修且阻,兩地無數(shù)金。
我論徐方牧,好古天下欽。
竹實鳳所食,德馨神所歆。
求觀眾丘小,必上泰山岑。
求觀眾流細,必泛滄溟深。
子其聽我言,可以當所箴。
既獲則思返,無為久滯淫。
卞和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孟生詩》古詩鑒賞】相關文章:
7.古詩鑒賞
8.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