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淺水洼里的小魚》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三冊第28課。本文通過“我”的發(fā)現,描寫了一個小男孩以他的純真、善良、執(zhí)著、專注,將沖上海灘滯留在淺水洼里的小魚一條一條不斷扔回大海的故事。課文內容平實自然,卻感人至深,發(fā)人深省。文章對話描寫突出,通過語言和動作反映了人物心理和品質。教學中應挖掘這個特點,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從而受到保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教育。
2、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和能力:會認7個生字生字及新詞,會寫“久、至、腰、!4個字。
(2)過程和方法:運用多種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表達出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愛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情感,認識到小動物受傷時,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用愛心來幫助他們,增強孩子對動物或者弱勢群體的關心和幫助及珍愛生命的意識。
三者相互綜合與滲透。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充分地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
3、說教學重點、難點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充滿了真摯情感的愛心,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已經有了一定閱讀能力,因此,教師不必過多地講解,識字、寫字,正確、有感情的朗讀和感悟課文,就成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本課時的難點是在讀書中體會小男孩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純潔心靈。
4、教師準備: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二、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人類與動物的和諧相處、保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課文所要揭示的主題思想學生能通過讀文來領會,但是要讓學生抓文中的語言來深入體會有些難度。不過文中的大海、小魚、小男孩都是低年級學生喜歡的,教學時可以多創(chuàng)設說話情境,訓練學生口說我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說教法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毙抡n標也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在教學導入時我通過講一個故事,并同時播放在大海里快活生活的小魚馬上要成為在淺水洼里快要干死的小魚,來激發(fā)學生關注這些淺水洼里的命運而讓學生走進教學情境。
2.直觀教學法:在識字、鞏固識字、記詞、寫字、朗讀課文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通過出示卡片、教師示范、電教媒體展示等直觀的形式來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識記、理解知識。
3、以讀促悟法:通過自由讀、教師范讀、點名讀、邊讀邊做動作讀、分角色朗讀、男女比賽讀等形式以讀促悟,以讀促情,使小學生在反復的閱讀中體會小魚的痛苦和小男孩保護小魚的著急心情。
以上三種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以讀促悟法為主,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為輔的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閱新課標強調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采用“看—讀—思—演—議”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中發(fā)現、朗讀、探究、思考、總結,從而深入理解課文,體悟課文情感。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導入的時候,我采用邊講故事邊播放小魚在大海里快活生活的錄像,學生興奮地看著錄像,嘴里不時發(fā)出驚嘆聲,接著我發(fā)出一聲嘆息:“多么自由可愛的小魚呀,可是這樣的生活已經慢慢地離它們遠去了,它們回不了大海了!”同學們想知道為什么嗎?”接著引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整體感知,引導發(fā)現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在學習上主張“發(fā)現學習”,他認為: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對學習材料的親身經驗和發(fā)現的過程,才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因此,整體閱讀課文時,我引導學生采用讀一讀、找一找、圈一圈的學習方法發(fā)現新知,找出自己認為難認的字詞然后進行交流。
第三環(huán)節(jié):比賽激趣,自主識字
識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必須不斷地在教學中顯現,讓學生加強記憶。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先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組詞來識記生字,然后采用開火車比賽、抽卡識字認詞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識記、鞏固會認的7個生字。
第四環(huán)節(jié):以讀促悟,深入學文
新課標也明確提出了閱讀教學的重要理念:“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手段,閱讀教學應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促進學生對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蔽以谑谡n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多種朗讀方式來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讀中感悟,再現情境
1、借助“叨念”這個詞語,引出小男孩撿魚、扔魚的原因。讓學生找出是因為“不用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干死!比缓螅c名讀、自由讀、齊讀。反復讀這句話,讓學生認識到淺水洼里的小魚的可憐,為下文理解小男孩做好情感的鋪墊。
第二步:重點誦讀,加深理解
在語言環(huán)境識記、理解“叨念”這個詞及小男孩的做法。然后,采用動作演示、點名邊做動作邊叨念、集體邊做動作邊叨念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小男孩撿魚動作的艱難和拯救小魚的著急心情。
在此基礎上我提出讓學生思考的問題:小男孩知道他撿不完成千上萬的小魚嗎?小男孩為什么還要撿呢?然后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反復閱讀“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在乎,這一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解說“在乎”重點詞語的意思,讓多個學生運用“在乎”造句。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分男女生讀、同桌合作讀、點名賽讀法。這樣反復閱讀加深學生理解小男孩的心情,同時激發(fā)學生也去“在乎”小魚,珍愛動物的情感。
在“讀”中啟發(fā)學生的思考,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感悟理解,從而體驗閱讀的樂趣,探究小男孩撿小魚的原因。
第五環(huán)節(jié):想像拓展
現代教學理念正在促進基礎教育同生活和實踐的有機結合;谶@個理念和結合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這樣3個問題:1、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怎么做?2、看到了小動物受傷了,你在乎嗎?3.假如你的有一只受傷的小鳥落在你的窗臺上,你會怎么做呢?假如野外的大樹旁,躺著一只受傷的野兔,你會怎么做呢?這一設計靈活、開放,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使課堂延伸到課外,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真正地做到“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第六環(huán)節(jié):總結明理
引導學生總結,讓學生明白:我們要保護動物,珍愛生命。
第七環(huán)節(jié):指導寫字
先讓學生復習認讀“久、至、腰、!边@4個字,并會組詞。接著教師重點示范“久”字的寫法,然后讓學生仔細看看,下面的3個字你需要提醒同學們些什么?注意引導學生根據以前的寫字經驗發(fā)現規(guī)律,把字寫好?傊,寫字練習做到“精講解,多示范,先描紅,后臨寫”,指導學生把字寫正確,寫好看。這一設計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以生為本“的理念。
第八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布置
1、讓學生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或爺爺奶奶聽。
2、回家后談談學了這篇課文的感受或想像一下小魚回到大海后會怎么樣?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的“小男孩、小魚、不停撿、用力扔、保護動物、珍愛生命”這幾個詞,讓每個孩子在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同時增強保護動物,珍愛生命意識。這樣的板書高度概括、簡單明了,使二年級的小學生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