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幼兒園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幼兒萌發(fā)愛上幼兒園、愛老師、愛小伙伴的情感。
2、學會唱歌,對唱歌產生濃厚興趣。
3、體會唱歌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歌曲《上幼兒園》
三、教學過程
1、幼兒一邊唱歌一邊表演,幼兒對唱歌產生興趣。
2、幼兒討論歌曲中的小朋友是如何上幼兒園的.。
3、幼兒理解歌詞大意。
4、全曲跟唱法學習歌曲。
四、教學延伸
幼兒根據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在老師帶領下一邊唱歌一邊表演。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幼兒園歌曲分享:好朋友
書海小天使、帶書到幼兒園
幼兒園地震演習,地震自救練習
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的草莓折紙方法
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二十四節(jié)氣。
2、了解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白露,了解和了解白露的相關風土人情,體驗白露帶給我們的文化。
3、孩子們體驗白露的優(yōu)美詩句。
活動流程
一、簡介
1.讓孩子了解白露節(jié)氣的由來: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白露節(jié)氣嗎?”白露節(jié)氣來了,怎么辦?
孩子:八卦與大家分享他們所知道的,
在老師的組織下,他們觀看了有關白露節(jié)氣的視頻,了解了白露節(jié)氣的由來和風俗。
白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五節(jié)氣。是九月的第一個節(jié)氣。每年公歷9月7日至8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65°時,即成為白露。天氣漸涼 清晨,您會發(fā)現地面和樹葉上有許多露珠。因夜間水汽凝結在其上,故名白露。古人用四時配五行,秋為金,金白,故用白來形容秋露。所以,白露其實就是天氣轉涼的意思。這時候,人們會明顯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涼爽的秋天來了。
古人用四時配五行,秋為金,金為白,故用白來形容秋露。所以,白露其實就是天氣變冷的意思。這時候,人們會明顯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
第一次,大雁來了
天鵝來了:天鵝大雁小,北來南來,不下雨
第二次,黑鳥回來了
未來五日“黑鳥歸來”,玄鳥是燕子,燕子來自春分,是北方的鳥,南飛帶來生機,玄鳥在空巢低語,花飛入屋子里,燕妮呼喚燕浩,燕無影哭著,生機勃勃。
如今北飛歸來,紅花半落燕歸來,秋風蕭瑟,落葉白露。
三遍,群鳥揚起恥辱
再過五天,“群鳥養(yǎng)羞”,這“羞”與“!币粯樱且坏兰央。 “玄武藏木蔭,丹鳥尚揚羞”,羞意是鳥感知殺氣,貯糧過冬,如珍寶。
2. 教師朗讀:
《白露》(唐:杜甫)
花園開石樹,小船渡江。
看魚樂,回焦鳥棲。
漸漸的知道了秋天的美好,也許是小路太草率了。
3.古詩譯,杜甫白露。白露團甘孜,晨松馬蹄。古詩譯,杜甫白錄。白露團甘孜,晨松馬蹄。園子里開滿了石樹,清晨的小船入河時的白露變成了一團。過了馬蹄鐵,蹄櫻園里的石頭和樹木仿佛連在一起,小船橫渡入河。魚在水面上歡喜,給馬鞭打鳥。我知道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麗,幽靜的小路真的很舒服。進入白露節(jié)氣后。
4、欣賞白露、杜甫的感情 白露、杜甫的感情能讓他提升,不是借別人的肩膀,而是靠自己的知識;使他屹立不倒的,不是終日卑微的生活。這是一場不屈不撓的斗爭;能讓自己重生的,不是等待生命的盡頭,而是勇敢的說再見;能讓自己追逐的,不是心中的遠大目標,而是不朽的信念;能夠讓自己刻意看不起輝煌成就的',不是一生,而是畢生的努力。
5. 孩子跟著
6.展示和交流兒童作品,評價您認為最好的兒童作品,分享兒童作品。
(1)、老師和家長都是評委, 討論孩子的綜合天賦并做出選擇?鞓返臅r光總是過得很快,但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寶寶們收獲了成果,體驗了自己親手制作的過程,收獲了成功的喜悅,也讓孩子們懂得了分享。欣賞我們的精彩作品!
(2) 發(fā)放獎品,鼓勵孩子以積極的態(tài)度,鍛煉動手能力和思維表達能力。
通過白露歌活動,孩子們可以真正體驗到白露的樂趣和快樂,同時激發(fā)孩子們進一步探索民俗文化的興趣,加深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愛!
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根據《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容,按故事情節(jié),并參照有關的繪畫資料,合作畫三、四張連環(huán)畫。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學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觀念。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故事情節(jié)。
2、教師的范畫。
3、幼兒在課外練習畫過魚、鴨子、鵝、烏龜等,有一定的基礎。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幫助幼兒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節(jié)。
2、請幼兒討論一下,這個故事可分成幾個畫面?每個畫面應該有什么角色?
3、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范畫。
4、理解詞:連環(huán)畫。(我把這些畫按次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書,這種以圖畫為主的書叫連環(huán)畫。)
5、提出要求:
我們每一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一本連環(huán)畫。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畫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樣。并請個別幼兒說說:你選的是哪一幅?這幅畫需要畫哪些東西?
6、幼兒作業(yè)。
幼兒根據自己的選擇畫畫,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指出鴨子和鵝的區(qū)別。
7、講評。
請畫同一幅畫的幼兒把畫放在一起,選出畫得較好的裝訂冊,加上封面成小型連環(huán)畫,放在圖書角上。
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2、知道青蛙吃害蟲,要保護青蛙。
3、培養(yǎng)愛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視頻、魔術圖片、小卡片、小蝌蚪頭飾、《小蝌蚪找媽媽》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黑腦袋圓溜溜,一條尾巴拖后頭。東游游來西游游,好像許多黑豆豆。小朋友,你們能猜出我是誰嗎?對啦,我的名字叫小蝌蚪,別看我長得挺可愛,其實我是個很可憐的孩子,媽媽一生下我就去了別的地方,我都長出小尾巴了還沒見過我的媽媽。你們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找媽媽呢?那就跟我走吧。
二、播放視頻,了解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1、觀看視頻,感受小蝌蚪找媽媽時的身體變化。
2、出示魔術圖片,引導幼兒描述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環(huán)境。
三、發(fā)放卡片,幼兒動手操作。
1、幼兒按照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排序。
2、幼兒自主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四、音樂游戲。
小蝌蚪找媽媽幼兒圍成一圈跟在老師后面,根據歌詞自編動作。
五、小結。
小蝌蚪變成青蛙以后,經常幫農民伯伯捉田里的.害蟲,青蛙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哦。
活動延伸:
1、春天到了,天氣逐漸轉暖,幼兒可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去河邊觀察小蝌蚪。
2、幼兒自己在家養(yǎng)一些小蝌蚪,觀察小蝌蚪變青蛙的整個過程。
幼兒園教案5
教學目的:
1、幼兒樂意觀看圖片,了解圖片的內容,學會講述故事中的.對話。
2、喜歡表演小鳥,體驗表演的快樂。
教學準備:
幼兒每人一本書《小鳥的窩》及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1、出示圖片,講述故事
老師根據圖片向幼兒講述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大概內容。
2、提出問題,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了解。
問題如下:
(1)我用積木做了什么?對小鳥說了什么?小鳥又說了什么?
(2)接著,我又做了什么?對小鳥說了什么?小鳥又說了什么?
。3)我種了什么?對小鳥說了什么?小鳥說什么?
(4)哪里是小鳥的家?
3、再次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
老師帶領幼兒講述故事中的對話“小鳥,小鳥,快來!”“謝謝,謝謝,我不住!薄爸x謝,謝謝,我愛住。”
鼓勵幼兒講述這些對話。
老師提問:小鳥喜歡住什么?不喜歡住什么?你能幫小鳥做什么?
4、幼兒打開書《小鳥的家》,師生一起閱讀,加深了解。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講述畫面的內容。
5、表演《小鳥的家》
請幼兒扮演小鳥,老師分別指著積木房子、籠子、小樹進行表演,進行書中的對話。
老師和幼兒一起扮演小鳥,一邊唱歌,一邊展開雙手表演小鳥飛。
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共同閱讀,感受是各種美好寧靜的意境
2.理解詩歌內容,了解詩歌反應的事物之間的簡單規(guī)律。
3.認讀重點字詞:醒、冬天
活動準備
掛圖、音帶。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線上活動《五個宇航員》
二、感知活動
1、交流自己的夢
引導幼兒說吹自己做過的夢
2.觀察掛圖,欣賞詩歌
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猜想詩歌的內容
教師在播放音帶請幼兒一邊看掛圖一邊傾聽,了解詩歌內容
三、理解活動
1.討論:詩歌中誰睡著了,誰就醒了
2.進一步理解詩歌,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有感情的朗讀
小朋友們?yōu)槭裁凑f太陽睡著了,月亮就出來了
冬天睡著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教師適時出示大字卡“醒、冬天”幼兒認讀
3.教師發(fā)書幼兒自主閱讀
幼兒翻開書自己閱讀,第二遍與同伴共同閱讀,可以聽一聽好朋友是怎么讀的'
鼓勵幼兒互相交流,根據圖書說出詩歌內容
四、創(chuàng)造活動
1.教師指導幼兒思考,如:太陽睡著了除了月亮還有誰醒了
2.引導幼兒將自己的夢用圖畫的方式畫出來,并將給小伙伴聽
五、結束活動
教師收書及整理物品
幼兒園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動態(tài)的小蝌蚪。
2、對美術活動產生興趣并能大膽作畫,體驗合作創(chuàng)作的樂趣。
3、發(fā)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1、根據情景設計的PPT。
2、《小蝌蚪找媽媽》范圖。
3、2張畫有池塘(青蛙、荷葉、荷花等)的圖紙、黑色顏料(人手一份)、擦手毛巾(人手一塊)。
教學過程:
一、以PPT導入課題,引導幼兒細致觀察。
1、老師:聽,誰來了啊?(課件出現呱呱呱呱之聲,并根據幼兒回答跳出青蛙)
2、老師:從青蛙媽媽的臉上,我們可以看出:青蛙媽媽的心情怎么樣?(著急、難過、傷心等)
請你猜一猜青蛙媽媽為什么難過呢?
聽青蛙媽媽的話,原來是她的寶寶找不到了
3、青蛙媽媽的寶寶是誰?它們長什么樣子?
引導幼兒說出:穿黑衣、大腦袋、細尾巴。我們一起幫青蛙媽媽找小蝌蚪吧!幼兒念兒歌:小蝌蚪,穿黑衣,大腦袋,細尾巴。(課件中出現不同的小蝌蚪)
4、現在,青蛙媽媽的心情如何了?(課件中青蛙媽媽的嘴笑開了)
二、幼兒自由想象并表現,掌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師幼共同探索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老師這里還有一只青蛙媽媽,她也找不到她的寶寶了,它要請我們幫忙。這次我們要用我們的食指和一盒顏料來變出小蝌蚪,怎么變呢?
幼兒探索,教師引導,最后小結:指腹蘸一蘸,按一下;指尖蘸一蘸,畫一畫。并引導幼兒畫好后用濕毛巾擦一下手。
2、請個別幼兒示范手指畫出小蝌蚪。
三、幼兒操作,體驗合作創(chuàng)作的快樂
1、交代要求:每人都有一盒顏料,一塊小毛巾,小朋友走到桌子邊上可以先欣賞一下畫面,再從桌子底下拿出顏料盒,開始作畫。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觀察,適時加以指導,并將幼兒作畫的情景和作品拍攝下來。
3、展示作品,欣賞作品(拍下的照片)
4、老師:等下課后,女小朋友可以去看看男小朋友的作品,男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女小朋友的作品,大家欣賞一下。
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學會圖文結合理解圖書的內容,在閱讀中體驗小蝌蚪找媽媽的艱辛與快樂。
2、通過閱讀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長過程。
3、懂得與人交往時,要講禮貌,對人熱情。
活動準備:
《小蝌蚪找媽媽》大書本、插入圖片小蝌蚪五張,活動前讓幼兒飼養(yǎng)小蝌蚪,觀察并記錄小蝌蚪的生長變化、豐富幼兒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書,引起幼兒觀察封面引出主題。
1、遮蓋書名和青蛙提問:封面上有誰?猜猜它們的媽媽是誰?長得跟它們一樣嗎?
2、展示書名,引導幼兒觀察封面猜想故事內容。
二、閱讀大書。
(先遮蓋文字),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中動物媽媽們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能用好聽的詞匯表達自己的觀察發(fā)現,理解故事內容。再嘗試圖文結合用完整的一段話來講述每一頁畫的主要內容。
1、圖一:這是什么季節(jié)?青蛙媽媽生的卵什么顏色什么形狀,慢慢地變成了什么?(豐富詞匯黑黑的、圓圓的)鼓歷幼兒交流自己的觀察發(fā)現。
2、圖二:有一天小們蝌蚪碰到了誰?它們想起了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鴨媽媽與小鴨子體態(tài)動作感受它們的親密與快樂。
3、圖三:小蝌蚪看見誰?它長得怎樣?小蝌蚪怎么想怎么說的?大魚又是怎么說的`?
引導幼兒觀察并想像它們是怎么說。(豐富詞匯又寬又大)
4、同法出示圖四、圖五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它們的特征,大膽的想象它們的對話,并用連慣的語言描述。(豐富詞匯一蹦一跳)5圖六:小蝌蚪會找到媽媽嗎?她長得怎么樣的?蝌蚪是如何變成青蛙的?
鼓勵幼兒大膽預測故事的結局并與同伴輕聲交流猜想。
三、引導幼兒討論。
你喜歡哪一種動物為什么?教育幼兒與人交往時,要講禮貌,對人熱情。
四、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角色隨音樂做動作,離開教室。
幼兒園教案9
教學目的:
1、學會合作繪畫,畫人體各部分。
2、培養(yǎng)幼兒認真觀察、大膽表現的能力,體驗集體創(chuàng)作的樂趣。
教學準備:
大張白紙(比幼兒身體長),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
1、說說這個月哪幾個幼兒過生?過生日開心嗎?
2、我們今天為每個月為生日在當月的幼兒集體過一次生日,并為過生日的幼兒畫像。
二、指導幼兒繪畫的方法
1、將幾張大紙鋪在地上,讓過生日的幾名幼兒躺在紙上,其他的幼兒分組圍在周圍,為他們畫下身體的輪廓。
2、請過生日的幼兒坐在前面的椅子上,其他的幼兒觀察他們的特征,服侍,集體合作,有的畫頭發(fā)、五官,有的給衣服涂色,有的.畫鞋子和褲子。
三、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及時指導,幫助幼兒畫難點。
四、將過生日幼兒的”像片”掛起來,在大”像片”前組織生日活動?梢猿崭韬图w舞蹈等等來慶祝。
五、小結今天幼兒們的活動,讓他們知道今天畫的畫集體創(chuàng)作的,合作的精神是很不錯的。認真的完成了任務。
幼兒園教案10
在"孩子與花園"的自然之旅活動中,我們引導孩子用一種感官(嗅覺)來探索,其他感官(視覺.觸覺)配合,提出有關香味的問題,找尋香味的來源,畫出香味的運動過程,擴展語言的應用,想像花香背后的美妙….
活動一 花香對對碰
設計意圖
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我園種植的果樹和花很多,隨著花期的不同,陸續(xù)開放,整個幼兒園像花園一樣美麗.幼兒非常喜歡這些漂亮的花,教師們也在日常的各種活動中,帶孩子們運用不同感官多途徑地認識和欣賞著各種花。
活動目標
1.通過運用嗅覺,能辨別出幾種花番的不同,并能將花瓣與花朵進行正確匹配。
2.在配對游戲中,增加對花的認識,知道不同的花香味是不同的。
3.能運用正確的聞香方法,游戲中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1.自制聞香瓶(不透明的小瓶子,在蓋子上戳幾個小孔)人手1個。
2.選擇幼兒園內3 — 4種花瓣香味比較明顯的花(如梔子花、茉莉花。月季花,櫻桃花、木香花等)。
3.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1.花瓣大收集
。1)師幼共同通過撿花園里各種落地的花瓣,采集部分花瓣的方法,收集聞香游戲中需要的花瓣。
(2)篩選、整理花瓣,將選出的花瓣放進聞香瓶中。
2.花香對對碰
。1)聞花香,尋找匹配花朵。 幼兒自選一個聞香瓶,通過聞香,尋找.匹配對應的花朵。教師提示正確'安全的聞花香的方法。
。2)揭秘,驗證。
將聞香瓶的蓋子打開,拿出花瓣 進行對比驗證。
聞香瓶集中,幼兒重新選擇,再次玩游戲2—3次。
3我是"xx花仙子"
在聞香配對游戲后,幼兒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香味的.花,一起當這朵花的"花仙子",隨音樂快樂舞蹈,并把聞這種花香時愉快的感覺畫下來。
活動延伸
自制‘花瓣香水’。
聞香游戲后,用小竹棒將花瓣 搗攔出汁,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香味,制作香味手帕(紙手帕也可)。
活動二 尋香線路圖
設計意圖
俗話說"八月桂花香",我園有兩棵桂花樹,一到桂花盛開的季節(jié),滿園飄香.設計此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聞到香味,尋找香源"的過程中,了解、認識桂花香味特別是隨風飄香的特點,知道桂花樹在園的位置,同時增加幼兒的識圖能力和方向。
位感
活動目標
1.在根據花香尋找花的游成中了解桂花香味清新,隨風飄動的特點。
2. 通過"尋香線路圖"的繪制,了解桂花樹的具體位置及不同的通往路徑。
活動準備
1桂花開放時節(jié),2.幼兒園道路簡單平面圖。
活動過程
1.聞香
師幼共同站在一處能聞列花香,但看不到桂花樹的地方,靜靜地聞桂花的清香。
師:你覺得這花香是從哪里傳過來的?是什么花的香味?
2.尋香
認識平面圖,了解繪畫線路圖的方法。
師:看這張圖,它就是我們幼兒園的平面圖,從我們現在的位置出發(fā),有幾條路,請你把自己在尋找花香時走過的路用畫線的形式記錄下來。
幼兒自由尋找.記錄。
交流介紹自己找到的花和經過的路線。
3,揭秘
。╨)這種香味是桂花的香味,它能隨著風飄向周圍和較遠的地方。
。2)再次繪翻尋番線路圖,將自己通往桂花樹的線路記錄下來。
。3)欣貫不同的聞香線路圖,知道通往桂花樹有不同的路線和走法。
活動延伸
桂花糖
品嘗桂花糖芋苗,在其中找到桂花,感受桂花在食用時獨特的香味,了解桂花的不同作用。
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區(qū)別不同蛋的大小和顏色,了解許多動物會生蛋。
2、對會生蛋的動物有識別興趣,體驗發(fā)現的樂趣,活動準備:
實物(雞蛋、鵝蛋、鴿子蛋、鴨蛋);各種動物以及它們蛋的圖片;課件(鴨媽媽找蛋)
活動過程:
一、摸蛋。
1、往封閉的盒子里摸一摸,說說自己的感覺,猜猜里面藏著什么。
2、逐一打開盒子,說說他們的'名稱。
3、比較四種蛋的差別。(鵝蛋大而白、雞蛋肉色、鴨蛋青色、鴿子蛋很小,白而透亮)。
二、觀看多媒體。
1、鴨媽媽在河邊下了幾個蛋,就跑掉了,過了許多天,鴨媽媽忽然想起河邊的蛋,可是,她忘了把蛋下在河邊的什么地方了?在河的東面還是西邊?她只能順著河邊尋找。
2、觀察蛇蛋,談論:鴨媽媽在河邊找到了一堆蛋,這是她下的蛋嗎?和鴨蛋有什么不同,一條條小蛇從蛋里鉆出來了,原來是蛇蛋。
3、觀察鵪鶉蛋,談論:鴨媽媽在河邊又找到了一堆蛋,這是她下的蛋嗎?和鴨蛋有什么不同,一只只消鵪鶉從蛋里鉆出來了,原來是鵪鶉蛋。
4、鴨媽媽急了:我的蛋在哪里?--從圖上找找,說出鴨蛋的位置,談論鴨蛋的特征。
三、找蛋。
(一)出示動物圖片,說說:誰會生蛋?并將會生蛋的動物從圖片中找出來。
。ǘ┏鍪镜暗膱D片,說一說:誰生的蛋。
1、取一張蛋的圖片,猜一猜誰生的蛋。
2、向同伴介紹自己找到的蛋是什么樣子,是誰生的蛋。
3、將蛋分別送到媽媽身邊。(貼在相應的圖片下面)。
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情緒穩(wěn)定,對幼兒園新環(huán)境有興趣。
2、愿意與同伴交往并參與本班的活動。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參觀熟悉園內、班內環(huán)境,認識老師。
2、家訪:帶班教師及保育員一起家訪,初步熟悉每一位幼兒。
3、家長學校議題:如何幫助孩子適應新環(huán)境?
4、園內及班內環(huán)境布置呈現熱烈歡迎的'氣氛,準備長毛絨玩具、電動玩具等幼兒喜歡
的玩具及愛吃的小零食。
活動過程:
1、木偶表演:《乖寶寶上幼兒園》。主要介紹本班老師、同伴,介紹幼兒園的環(huán)境和本
班的位置。幼兒知道園名和班名,知道本班老師的姓。
2、介紹幼兒園每一天的主要活動:游戲、進餐、午睡等。
3、學習歌曲:《我上幼兒園》
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傾聽故事,對閱讀圖書產生興趣。
2、樂意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小熊玩具一個。
2、圖片,故事。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司機要帶大家去兒童公園玩,在路上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幼兒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
――觀察畫面一。誰是司機汽車里還有哪些小動物
――觀察畫面二。小動物們準備到什么地方去玩你是怎么知道的
3、欣賞故事《汽車一路開》,教師邊講述邊指圖片上的相關內容。
附
汽車一路
請大家上車。小熊司機真好,他要帶大家到兒童公園去玩。嘀嘀嘀,喇叭一響,方向盤一轉,哈哈,汽車開了。車子的兩邊都有玻璃窗,可以看看外面美麗的風景。一、二、三、四,噢,這輛車有四個輪子,圓圓的`輪子轉得好快呀!是公園到了嗎沒有,司機把汽車開到了加油站。
汽車加了油就像吃飽了飯,一會兒就到兒童公園了。兒童公園真漂亮,有樹有花,有大草地,還有許許多多好玩的大玩具。
汽車開了很多路,車身有點臟了,給汽車洗個澡吧。晚上,小朋友都要回家,汽車也要回家,汽車的家在停車場。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2、初步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母雞下蛋”課件一份,大的草地雞窩圖一張,大的雞蛋操作圖2張。
2、雞蛋操作紙若干、草地雞窩圖若干、糨糊13盒、抹布7塊。
活動過程:
一、以課件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母雞叫)聽,誰來了?
(一母雞出來)猜猜這只母雞到草地上來干什么?
看看它在干什么?(一母雞下蛋,蛋都跑到草地上)。
師:母雞生了很多蛋寶寶,可是蛋寶寶太調皮了,看,都跑出雞窩了?雞媽媽找不到寶寶很著急,我們一起幫它把蛋寶寶找回雞窩好嗎?
二、示范撕蛋、貼蛋
1、第一次示范
師:看,我找到一個蛋寶寶,它躲在盒子里,我來把它取出來。先把盒子撕捏住盒子,慢慢地撕,小手慢慢地移。沿著這上面的圓點點把蛋寶寶取出來。找到了蛋寶寶,我們應該把它送回哪里?(雞窩)
師:沾點糨糊,涂在蛋寶寶身上,然后輕輕地送回雞窩。
2、第二次示范
師:啊,我又找到一個蛋寶寶,我們一起把它取出來。小手伸出來,先撕開一個口子,然后一手捏住蛋寶寶,一手盒子,慢慢地撕,沿著圓點點把蛋寶寶取出來。
師:把蛋寶寶送回雞窩。(示貼在雞窩上)這樣貼對嗎?(蛋寶寶會滾下來的)
。ㄊ举N在空中)這樣呢?(掉下來,蛋寶寶會碎的)。
師:應該貼在雞窩里。(示正確的方位)
3、師:還有很多蛋寶寶沒有回家,雞媽媽很著急,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它找到蛋寶寶,送回雞窩好嗎?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沿著圓點進行撕紙。
2、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把撕下來的`廢紙扔在籃子里。
四、欣賞,評價
1、師:你喜歡哪幅圖上的蛋寶寶?為什么?
2、師介紹一幅撕的光滑,構圖到位的畫。
托班貼畫教案撕紙美麗的瓦房
活動目標
能把紙撕成小塊的紙。
會把蘑菇房裝飾上瓦片。
活動準備
蠟光紙紅、綠、黃三種顏色。
固體膠、蘑菇房子范畫。
活動過程
1、孩子們老師這有一座蘑菇房子,蘑菇房子的主人想請設計師,幫他把蘑菇房子重新的裝飾一下。
2、孩子你們想不想當這個設計師。磕⒐椒孔拥闹魅擞袀要求,就是把蘑菇房子裝飾上他喜歡的瓦片,要把蘑菇房子變成美麗的瓦房,我們能不能做到?
3、我們是最棒的!孩子你們見沒見過瓦片。繉!瓦片是一片一片的,那我們那什么當做瓦片呢?教師要引導孩子們。
4、我們可以把紙變成瓦片,要怎么才能把大紙變成小紙片呢?請孩子想一想,說一說。
5、教師來引導孩子用手指把紙撕成小紙片,來指導孩子們把紙撕得大小。
6、教師示范粘貼小紙片到房頂,講解粘貼的基本方法,教孩子們房頂瓦片如何才能粘的平均。
7、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粘貼瓦片,教師在一旁巡回指導。
8、孩子們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要給出鼓勵的獎勵。
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一、在老師的引導下大膽想像,愿意在同伴面前講述。
二、愿意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三、認識“頂、蘑菇、傘、芭蕉、荷葉、折、手帕”等字詞。
活動準備
1、故事相關的圖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放錄音)“聽,是什么聲音?”(打雷、下雨)“放學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沒有雨傘,怎么辦呢?”(幼兒討論)
二、激發(fā)說話欲望,潛意識感知目的字
1、“放學啦,小白兔、小黃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兒園門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們沒有傘,怎么辦呢?”(出示字卡“傘”)
2、出示圖片一:“兔媽媽來了,小白兔是怎樣回家的?”(出示字卡“頂”、“蘑菇”)
3、出示圖片二:“小黃狗頂著什么傘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出示圖片三:“青蛙媽媽帶來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覺得怎么樣?”(出示字卡“荷葉”)
5、出示圖片四:“娃娃的媽媽沒有來,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幫她想想辦法!保ǔ鍪咀挚ā罢邸、“手帕”)
三、完整講述,進一步感知目的字
1、教師啟發(fā):“小動物們回到了家會怎么樣?我們看著圖來編一個故事,把小動物們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樣都編進去,好嗎?”
2、幼兒嘗試看圖講述故事。
3、幼兒講述故事時,教師適當指點目的字,以加深印像。
四、游戲“買雨傘”,鞏固目的字提供音樂、背景,創(chuàng)設下雨天的情景!拔覀円丶依玻,下雨啦,你想買什么傘?快去挑選吧!”(雨傘后面有字)
五、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1、教師啟發(fā):“剛才小朋友自己編了一個故事,現在,老師來講一個故事,聽一聽,我是根據什么講的?”(教師邊看文字邊講故事)
2、幼兒嘗試閱讀大圖書。
六、延伸活動
幼兒邊閱讀小圖書,邊用顏色筆將認識的字圈出來。
七、活動效果
活動中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想像,并結合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輕松識字,活動構思巧妙,達到了“識字、講述、閱讀”的和諧統(tǒng)一。設計說明夏天經常會突然下雨,幼兒對雨天回家也有過擔心焦慮,散文《下雨啦》正符合幼兒的心態(tài),文章意境優(yōu)美,想像豐富,非常適合中班幼兒閱讀。在活動中,我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fā)興趣,把識字和閱讀結合起來。
【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繪畫教案02-01
幼兒園幼兒園教案02-01
(經典)幼兒園教案02-21
教案幼兒園02-06
幼兒園教案(經典)05-18
幼兒園數的教案11-07
[經典]幼兒園教案11-07
幼兒園教案(經典)10-30
幼兒園教案[經典]07-18
幼兒園的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