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11-13 09:48:0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方法。

      2、愿意了解動物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

      3、了解動物通過氣味、震動翅膀、聲音、動作、色彩等傳遞信息的方式。

      【活動準備】

      1、準備螞蟻、蟋蟀、蜜蜂、孔雀等動物的圖片。

      2、《小動物之間的聯(lián)系方式》的錄相。

      3、活動前,請幼兒找相關資料,簡單了解小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及幼兒查找的小動物聯(lián)絡圖文表。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大家一起來〉〉進入活動場地

      教師用擁抱、握手、拉幼兒舞蹈、動作、圖畫、語言等方式,讓幼兒感受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方法(有動作、圖文、聲音、表情、新聞媒體等方式)從而印發(fā)幼兒了解動物之間的聯(lián)絡方式。

      二、學習了解動物傳遞信息的多種方式

      1、教師用動作引出幼兒要學習的動物——孔雀的傳遞信息方式:通過錄相知道孔雀開屏是以色彩來傳遞信息的。

      2、教師用謎語引出第二種小動物——蜜蜂,通過錄相知道蜜蜂是通過動作來傳遞信息的。

      3、出示圖片螞蟻,引起幼兒要了解螞蟻是怎樣傳遞信息的欲望——知道螞蟻是通過氣味,觸角相碰來傳遞信息的。

      4、聽聲音引出蟋蟀、蝗蟲傳遞信息的方式,知道它們是通過振動翅膀傳遞信息的。

      三、出示幼兒自己搜集的關于各種動物之間聯(lián)絡的圖文表,激發(fā)幼兒愿意與其他幼兒相互交流分享的欲望,從而讓幼兒更多的.了解不同動物的不同聯(lián)絡方式。

      四、看錄相,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界其它動物之間傳遞信息方式的學習和了解的興趣,讓幼兒展開繼續(xù)的搜集和學習。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fā)幼兒從物體發(fā)信號、用聲音發(fā)信號、用文字發(fā)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fā)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fā)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fā)傳真、發(fā)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fā)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qū)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時鐘的認識,學會看整點、半點。

      2、感受時間的長短和更替,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教師出示教育掛圖〈我當報時員〉、學習包〈制作玩具鐘〉

      2、準備鬧鐘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育掛圖,指導幼兒思考圖中分別表示幾點鐘,他們在做什么,引導幼兒看圖撥出對應的整點或半點。

      2、指導幼兒取出卡紙〈制作玩具鐘〉,自制一個玩具鐘。

      3、教師與幼兒溫習辨認整點。請幼兒看掛圖撥出相應的時間,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在操作的基礎上獲得經驗,當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點整。

      4、轉動時鐘,請幼兒觀察半點鐘的基本特征。利用玩具鐘,請幼兒嘗試看掛圖撥出半點鐘。引導幼兒在操作的'基礎上活動獲得經驗:當分針指到6,時針指到兩數的中間就是半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世界上有不同膚色的小朋友,大家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2.初步感受非洲和歐洲的不同文化風情,民族特征,生活方式和習慣等。

      3.懂得各國兒童應該相互尊重,相親相愛,初步萌發(fā)熱愛世界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了解世界上有不同膚色的小朋友,大家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感受非洲和歐洲不同的文化風情,民族特征,生活方式和習慣等。

      活動準備:

      1. 世界地圖一張

      2. 非洲舞蹈視頻一段

      3. 歐洲文化風情圖片若干張

      4. 圣誕歌一段

      5. 歐洲文化風情若干張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

      教師出示地圖,讓幼兒了解歐洲和非洲的位置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當一次導游,帶領你們環(huán)游世界,你們說好不好?(出示五大洲圖片)

      2.幼兒自由發(fā)言

      對非洲的印象和觀察非洲小朋友的特征(膚色,頭發(fā),眼睛等)

      --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在地圖的這里哦,我們出發(fā)啦。我們來到了一個叫非洲的地方,小朋友們你們去過非洲嗎?或者你知道關于非洲的什么嗎?請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你們看非洲小朋友們來和我們打招呼啦(出示圖片),請你們仔細觀察,告訴老師,這些小朋友和我們長得一樣嗎?哪些地方不一樣?

      3.感受非洲文化風情

     。1)非洲舞蹈:(視頻展示)

      --非洲的叔叔阿姨也非常的熱情,他們想跳一段舞給我們看,大家說好不好?--小朋友們說一說他們是怎么跳舞的?

      (2)非洲文化風情:(出示一組圖片)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些圖片,說一說非洲小朋友的'生活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4.幼兒自由表達

      對歐洲的印象和觀察歐洲小朋友的特征(膚色,頭發(fā),眼睛等)

      --告別了非洲小朋友,讓我們繼續(xù)我們的旅程吧,F在我們開到了歐洲,你們之前有誰去過歐洲或者對歐洲有什么印象嗎?

      --看歐洲的小朋友已經來了,歐洲的小朋友長得和非洲的小朋友一樣嗎?他們又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

      5.感受歐洲文化風情

     。1)歐洲文化風情:(出示一組圖片)

      --歐洲的小朋友的生活和非洲小朋友一樣嗎?分別有哪些不同呢?

     。2)歐洲的節(jié)日--圣誕節(jié)

      --小朋友們,歐洲的小朋友呀最近可忙壞了,因為他們要過一個和我們中國的春節(jié)一樣重要的節(jié)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jié)日嗎?

      --歐洲的小朋友想邀請我們一起過圣誕節(jié),你們說好不好?

      6.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去了非洲和歐洲,看到了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小朋友們的生活,你們有什么想法?你最喜歡哪里呢?

      --世界各地住著不同膚色的人,不管是非洲還是歐洲,都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喜歡的東西,他們都是世界大家庭的成員,我們是不是應該像一家人一樣相親相愛互相幫助呢?

      7.導出

      --小朋友們,如果外國的小朋友要來我們中國旅游,你們歡迎他們嗎?那我們該怎樣介紹我們的祖國呢,請小朋友回去畫一畫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fā)展抱、提、拉、鉆和平衡等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運蛋,激發(fā)責任意識和呵護生命的情感。

      3.懂得與同伴交流、合作,并從中分享成功,體驗助人的快樂。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各種搬運氣球的輔助工具,如塑料袋、紙板、小籃、報紙、棍子、小桶、舊衣、小推車等。

      “運蛋圖”四張,吹好氣的氣球若干,裝好水的氣球“鴕鳥蛋”若干。

      2.知識經驗準備:(1)了解鴕鳥媽媽的生活環(huán)境及生活習性,知道鴕鳥蛋是世界上最大的蛋。

      (2)結合科學活動,引導幼兒在裝水的過程中感知氣球充水后的變化及特性。

      活動過程

      一、玩氣球進行熱身運動

      師:老師帶了很多氣球,一起找個地方玩一玩吧!看誰玩的方法既與眾不同又能保護好自己的氣球。

      師: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時候是怎么保護氣球的?(幼兒介紹方法:拋、接、拍、打、托、墊等。)

      二、感知徒手運送“鴕鳥蛋”的方法

      師:剛才老師接到鴕鳥媽媽的電話,請小朋友去幫助它運送蛋,那我們趕緊去吧!

      師:運送時要小心,注意不能打碎鴕鳥媽媽的蛋(裝有水的氣球)。

      師:剛才運送的過程中,你們是怎么保護鴕鳥蛋的?(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護蛋的動作,如托著蛋走,抱著蛋走。)

      師小結:只有保持自己身體平衡,才能將“蛋”完好無損地運達目的地。

      三、體驗器具運送“鴕鳥蛋”的方法

      1.探索“護蛋”方法。

      師:鴕鳥媽媽又來電話了,請我們幫忙把鴕鳥蛋送到“甜甜”食品加工廠去,我們一起來看看鴕鳥媽媽留給我們的路線圖:跳過障礙、跨過小河、鉆過山洞、翻過山坡。

      幼兒第二次運蛋,教師根據孩子情況給予提醒、鼓勵和幫助,活動后組織幼兒介紹“護蛋”的經驗。

      2.探索多種“護蛋”方法。

      師:剛才鴕鳥媽媽打來電話,要我們幫忙把蛋運到農村加工廠,這次路途比較遠了,想想用什么辦法能一次運又多又好的蛋呢?

      師:這次的地形比較復雜,用手運“蛋”可能有些困難了,老師幫你們準備了一些運“蛋”的用具(事先放在活動場地旁邊供幼兒自選),請你們根據需要自己選擇,但是要說出你的用法。(用報紙包住蛋,用塑料袋裝,用小桶拎……)

      幼兒第三次運蛋。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在不同的路段練習相應的基本動作,并運用不同的工具,堅持完成任務。

      四、集體合作完成運蛋的任務

      師:剛才鴕鳥媽媽打電話說要獎勵我們呢!不過它要看看小朋友集體合作運蛋的'本領強不強,現在我們分小組進行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辦法好,集體合作完成任務快。

      1.教師與幼兒共同觀察運蛋的場景,討論安全運蛋的方法。

      2.練習各種運蛋方法:抱、推、提、背、拉、頂、平衡、鉆等。

      3.“運蛋”比賽。鼓勵幼兒互相合作,看看哪一組運得又快又多又安全。

      教師小結幼兒活動情況,重點介紹幼兒在不同的路段采用的不同的護送以及合作方法。

      4.給每個小組發(fā)獎品,和幼兒一起做放松運動,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情景描述:在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們一開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排在后邊的小朋友總是往前擠,從而導致隊伍起點不斷地向前靠攏,縮短了運球路程。并且有些小朋友不懂得接力的規(guī)則,隊伍亂排,以至于最后隊伍并不是平均分配,很難有比賽的性質。

      活動分析:

      游戲過程中出現一些混亂的情況多數是因為規(guī)則不明確和游戲重復性高時間過長造成的。

      反思調整:

      1、應該在起點設立一個標志物,標示起點。

      2、游戲中出現規(guī)則模糊時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們講明規(guī)則。

      3、障礙設置應該更加豐富一些,最后有難度的遞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體驗玩樹葉的樂趣。

      2、讓孩子嘗試樹葉的玩法。

      3、練習手口一致地點數能力。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提前帶幼兒到院子里收集槐樹葉

      【活動過程】

      一、用歌曲《小樹葉找媽媽》導入活動師:老師這里有槐樹葉,他們飄落下來想和我們一起玩。

      二、出示槐樹葉,嘗試各種玩法。

      1、師:你們玩過槐樹葉嗎?都是怎么玩的?(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給你們每人一枝,你們能玩出和平時不一樣的玩法嗎?(幼兒自由玩、教師參與到孩子中)。

      3、教師隨時提醒鼓勵幼兒可以嘗試兩個、三個或多個小朋友一起玩。(發(fā)現創(chuàng)新玩法的小朋友教師要及時表揚)。

      三、教授幼兒新的玩法玩法:一名幼兒手里攥住若干串槐樹葉(其中有一串是沒有樹葉的),盡量用手把槐樹葉遮蓋,其他幼兒來抽,抽出來后點數一下,有幾片就打這個抽樹葉的小朋友手心幾下,抽到沒有樹葉的.才算贏。抽完后,請贏得小朋友來攥樹葉,其他小朋友來抽,如此循環(huán)。

      四、幼兒分組來玩猜樹葉的游戲,練習點數。

      【延伸活動】

      師: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神秘禮物,想不想知道它是什么?出示神秘禮物,用槐樹葉做成的粘貼畫、用槐樹桿做的小漏勺......

      請幼兒回去后做一下。

      活動反思

      由于活動前做了充分準備,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一套游戲用的卡片,充分調動起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在此次活動中,孩子們表現出對數學活動的濃厚興趣。特別是游戲環(huán)節(jié),孩子們以《剪子、包袱、錘>決勝負的形式進行游戲。掌握了3以內的組成、加減,初步理解了加法互換,系。培養(yǎng)了幼兒的速算能力。只有個別幼兒,如董雨桐、王子恒學的不太好加減互逆的關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選擇自然物測量物品的長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測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體驗測量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測量工具(各種長棍、尺、繩子、紙盒等)筆、記錄紙等。

      2.記錄表:標明測量物體、測量工具與數據。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組織幼兒討論自己的身高、體重引出課題,知道測量要借助于工具。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自己多高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你們知道自己有多重嗎?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原來,要想知道身高、體重(要想測量)就得借助工具。

      2.請幼兒以組為單位測量桌子長度,初步探索自然測量的基本方法。

     。1)請幼兒討論,除了尺子還可以用哪些工具進行測量,引導幼兒說出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如;小棍、繩子、手掌、腳步、書本等。(可為幼兒提供幼兒學習資源開拓幼兒思路)

      師:要是想要知道桌子有多長?咱們可以怎么辦?(尺子量)

      師:除了用尺子,還可以用什么?

     。2)幼兒自由選擇用繩、小棒、鉛筆等工具測量桌子的'長度,并做好記錄。

      師:孩子們,我在每一組投放了一份測量工具,請你們商量一下,一名幼兒記錄,其他的孩子選擇工具進行測量桌子。

      教師提醒幼兒將測量工具與測量結果都要記錄好,觀察幼兒的測量方法是否正確,并指導幼兒與同伴合作。

     。3)請多名幼兒演示不同的測量方法,師生討論哪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更準確。

      師:哪位小朋友想來為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測量的?

      師:你們覺得哪位小朋友的的測量結果準確?

      3.教師示范首尾相接的測量方法,引導幼兒掌握其中要領。

     。1)重點請(運用首尾相接的)幼兒演示測量過程,討論:為什么量一次后要用手按住這個點,然后移動小棒從這個點開始繼續(xù)測量?

     。2)教師講解、示范正確的測量方法,強調幼兒在測量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如:用小棒測量時,小棒的首和尾要相接,不能有空,沿直線測量,記住總數。

      用繩子測量時,要將繩子拉直,做上標記。

      4.請幼兒反思剛才本組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運用正確方法進行二次測量。

      對運用不同測量工具得出的結果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或大)分布測量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越。┓植綔y量的次數越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替代的方法進行游戲。

      2.熟練運用10以內加減法。

      活動準備 寫好的電話密碼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介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1.教師:小朋友,你們畢業(yè)后就不能和伙伴們天天見面了,如果想和好朋友聯(lián)系,怎么辦呢?

      2.請幼兒介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或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

      二、猜猜老師的電話號碼

      1.出示密碼條

      4+3 8-2 2+1 9-4 3+3 4-4 (電話號碼 773560)

      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老師的電話號碼就藏在這些算式里,你們想知道老師的電話號碼嗎?

      2.破譯電話號碼

      引導幼兒嘗試用做加減法的方法將密碼破譯出來

      4+3 8-2 2+1 9-4 3+3 4-4 (電話號碼 773560)

      三、猜電話號碼

      1.誰能把自己的電話號碼變成密碼,讓別人也來猜猜呢。

      2.幼兒制作電話號碼密碼。

      (教師協(xié)助制作。)

      3.相互猜猜別人的電話號碼

      結合制作的課件進行

      四、請小朋友把制作的電話號碼放在區(qū)域角。

      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正方體與長方體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靶∨笥芽蠢蠋煄砹藘蓮埣垼埬阕屑氂^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罢埬惆涯阕龅恼襟w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這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4、搭積木游戲

      數一數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大班數學活動:保齡球館

      舟山海娃幼兒園 虞 益

      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往幼兒學習時,經常會出現機械記憶的情況,有些雖然開始關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論事”地擺弄桌面材料為主,比較單一、乏味。新《綱要》中關于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倍}g球就是孩子們生活中常玩的一個合作體育游戲,整個活動以保齡球館為游戲情節(jié)線索,以兒童思維發(fā)展的理論為依據,設計了三部曲:操作體驗——歸納提升——遷移運用,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提升中發(fā)現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在遷移運用中提升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將數字10分成兩個部分時,可以有不同的結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組數。

      2、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多組分和記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能用符號表示,體驗互換、互補關系。

      3、在游戲活動中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保齡球若干 記錄表 皮球 投影儀 獎品 抽獎箱

      活動過程:

      一、幼兒游戲,記錄結果

      1、引題:樂樂保齡球館今天開業(yè)了,你們想不想去嘗試一下?我們先來看看這張記分表,它能告訴我們什么?

      2、介紹規(guī)則:等會三個小朋友一組,請你們商量一下誰先玩,誰記錄,誰撿球,商量好了到老師地方領一張記錄表,請你看清楚記錄表的左上角是數字幾,就到幾號保齡球館玩。

      3、游戲與記錄

      二、交流結果,梳理經驗

      1、交流結果

      師:你是怎么記錄的?

      2、引導梳理

      教師提升:10個保齡球可以分成3個站著的和7個倒的。3和7合起來是10。

      3、探索互換規(guī)律

      4、用已知規(guī)律整理記錄表

      師:在老師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記錄你們還有嗎?是不是你們打保齡球的所有記錄都在這上面了?

      師:現在請你們三個人一組將記錄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讓它有次序、很整齊、也記得牢、不會漏掉、也不會重復。

      幼兒交流記錄表。

      三、頒獎活動,遷移經驗

      1、交待規(guī)則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抽獎箱)抽獎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可以到抽獎箱里摸一張獎券,請你們看清楚是幾元的獎券,每張獎券只能領兩種獎品,兩種獎品合起來的價格剛好是獎券的面額。

      2、領取獎品

      3、交流分享

      師:你拿的是幾元的獎券?你用這獎券領了哪兩樣獎品?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和“”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班數大學活動:認識“>”和“<”

      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yōu)榈仁健?/p>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么,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fā)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

      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說出“4小于6!

      3、師:“大于號和

      小于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啟發(fā)幼兒找出內在規(guī)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于4“4小于6!

      設計思路: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和“<”設計思路: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yōu)榈仁健?/p>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病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

      幼兒說出數量,

      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么,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fā)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說出“4小于6。”

      3、師:“大于號和小于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啟發(fā)幼兒找出內在規(guī)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于4“4小于6!

      對中班幼兒來說,“>”和“<”看起來很抽象,實際上只要讓他們記住開口的方向,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本活動意在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第一,根據“>”和“<”比較形象的特點,通過兒歌和身體感知,讓幼兒記住開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戲貫穿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yōu)榈仁健?/p>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逆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圖片。

      2、4朵紅花、六朵黃花的圖片。

      3、數字

      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數字頭飾兩套,小猴子頭飾若干。

      5、數字小兔圖一張,有關數字卡若干。

      6、數字卡10張(裝入貓頭包內),鈴鼓一個,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問:“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季)“春天來了,蜜蜂蝴蝶飛呀飛呀

      ,飛到我們幼兒園里來了,大家看一下,飛來了幾只蜜蜂?幾只蝴蝶?”教師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圖片,幼兒說出數量,教師貼上相應的數字卡。

      問:“蜜蜂和蝴蝶比,誰多?誰少?”“那么,7和5相比,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

      師:“我們可以在7和5之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字大,哪邊的數字小。我們以前學過‘=’號,能放‘=’號嗎?”啟發(fā)引導幼兒,引出“>”,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大于號像張著嘴巴對著大數笑,大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初步理解大于號的含義,說出“7”大于“5”。

      2、問:“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園里),展示紅花和黃花的圖片,讓幼兒感知其數量的不同,引出“<”,重點觀察小于號像是在向左彎腰,撅著屁股的樣子,屁股撅給小數瞧,小于號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說出“4小于6!

      3、師:“大于號和小于號都有一個開口,長得也差不多,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啟發(fā)幼兒找出內在規(guī)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它們開口的方向都對著哪一個數(大數),尖尖的小屁股對著哪一個數(小數)!

      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二、表演游戲:學做“>”“<”

      請2名幼兒做數字娃娃,戴上數字頭飾,一幼兒站在兩個數字中間,用身體姿勢表演>”“<”,幼兒讀出“6大于4“4小于6!

      

      大班數學:貓捉老鼠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fā)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活動準備:

      老鼠(背后有式題)、小貓頭飾、拱形門、海洋球(球上貼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數字為1-10)、算式題(幼兒、老師都有)、彩旗(旗上有數字)、布置場景、鈴鼓一只、雪花片

      活動過程:

      1.老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貓寶寶

      師: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來,坐上火車,出發(fā)啦!(火車音樂)

      進場后轉一圈

      2.無意發(fā)現鼠跡

      師:呀,這里真漂亮,你們找個朋友玩一會兒吧!

      寶寶,你們快來看哪,這里怎么亂七八糟,是誰干的呀?瞧,這里還有老鼠腳印呢!

      幼:老鼠

      師:喔。原來是老鼠干的壞事情呀,我們來收拾一下(帶領幼兒將垃圾撿干凈)

      師:寶寶,來,我們坐下來想用什么辦法對付他們,好嗎?

      幼兒坐好后

      師:寶寶們,你們想用什么方法對付他們呢?

      幼兒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得辦法真多,現在媽媽就來教你們一些捉老鼠的本領,好嗎?

      3.老師教本領

      A.看誰腦筋動得快(看算式說答案)

      師:媽媽現在就來看看哪個寶寶的腦筋動得最快,好嗎?

      出算式,幼兒說答案

      B.對暗號(復習對數游戲)

      師:剛才,寶寶們的腦筋動得真快,現在媽媽還要來考考你們,待會兒抓老鼠時,媽媽和你們會有聯(lián)絡暗號,我們的暗號是看媽媽小旗上的數字,聽媽媽跺腳,你們接下去跺,讓媽媽跺腳的次數和你們跺腳的次數合起來是小旗上的數,好嗎?

      C.看誰耳朵靈(聽得數出算式)

      師:現在媽媽要來考考你們的聽力,看誰的聽力最棒,好嗎?請你們從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媽媽拍鈴鼓,你們聽是幾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媽媽鈴鼓聲一樣,那就站起來,好嗎?

      D.打靶(綜合練習)

      師:現在媽媽來請你們玩?zhèn)游戲,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來,好嗎?

      幼兒擺好椅子后

      師:寶寶,瞧,這里有什么,知道怎樣玩嗎?誰來說一說

      老師交代要求,幼兒練習投擲,玩后,老師檢查對與錯。

      4.執(zhí)行任務

      師:寶寶,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現在我們就出發(fā)去抓老鼠啦!來跟在媽媽后面

      放音樂,走一圈,停下

      師:寶寶們,現在媽媽先去試探一下,待會兒我們用暗號聯(lián)絡,好嗎?

      老師悄悄走過去,用小旗揮揮,跺暗號,幼兒回答。

      A.先派一名幼兒抓

      師:瞧,老鼠真狡猾,還有問題讓幼兒回答對了才能真正抓住。寶寶把題目算出來,抓住一只就到媽媽這里來領獎。

      幼兒計算后到老師那里那雪花片(老師看幼兒題目是否正確,如正確才給予雪花片)

      老師小結:今天開心嗎?誰抓的老鼠最多?

      5、結束部分

      帶幼兒開火車回家。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7的序數,2—6的鄰數。

      2、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fā)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1-7的數字娃娃,大寫數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圖片7張,四個星期轉盤,星期娃娃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 復習鞏固1—7序數,2—6鄰數。

      1:今天數字娃娃也來到我們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同時出示無序的數字1—7),請你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給數字娃娃排隊,還要說出排在第一的.是哪個數字娃娃。

      2:以“數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戲形式鞏固鄰數。

      老師以數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朋友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朋友。幼兒回答:二、二、二,你的朋友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朋友。

      二、 新授:以故事的形式讓幼兒了解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

      1:現在我們要和數字娃娃一起來聽一個童話故事,聽的時侯要仔細聽,故事里講了什么。

      老師講述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講完后提問: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

      它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

     。ɡ蠋熾S幼兒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順序。)

      強調: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請你們幫星期妹妹來排隊,好嗎?(排好隊后讀一讀)

      2:轉盤游戲“找鄰居”。

      老師示范轉動轉盤,然后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guī)則:轉動轉盤后,指到星期幾,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游戲反復進行3—4次。

      突出強調:星期日的鄰居是誰?(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三:幼兒操作活動:轉盤游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3大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幾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幾和星期幾。

     。ㄗ層變和ㄟ^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感念。)

      四:活動評價: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jié)課認識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講講玩星期轉盤游戲的感受。

      五:分組進行角色游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發(fā)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余六個星期娃娃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游戲繼續(xù)進行。

      大班數學教案:有趣的門卡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加減運算,能正確地列出8的加減算式。

      2、嘗試用三個數字在符號板上擺出不同的加減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換律和減法的互換關系。

      3、積極地動腦思考,主動探索數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過7以內各數加減法及8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符號底板(底板分成四格,兩格上寫有加號和等號,另外兩格寫有減號和等號,符號中間有空間便于寫數字),8、3、5三個數字各一張,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14、15、16),幼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1、奇怪的門卡。

      ——教師:爸爸帶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們住飯店時,服務員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教師(出示符號底板和8、3、5三個數字):服務員說,當他們用這三個數字在門卡上擺出四道力口減算式,才能順利地拿到門卡進房間。你們愿意來試試嗎?

      ——幼兒思考。請個別幼兒來演示,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算式,集體檢查。鼓勵幼兒用三個數擺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2、幼兒操作活動。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觀察8座小房子,根據房子的顏色,在加減符號旁邊填寫數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

      ——觀察左邊的數字,請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觀察三組蔬菜,想一想:哪兩組蔬菜力口起來和下面的數字相同,請畫線連起來。

      ——帶領幼兒分別打開第15、16頁引導幼兒練習8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加減運算。(也可以采用分組練習的方式,本;舌動只完成一頁練習,其它練習放在曰;騾^(qū)域中進行。)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發(fā)現兩道加法算式的數字都相同,但加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不同;兩道減法算式是等號兩邊的數字位置交換了。

      ——請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結果,看看有沒有同樣的發(fā)現。表揚正確列出四道不同的加減算式的幼兒,然后結束教學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加強合作能力。

      3、學會與同伴協(xié)商合作游戲。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平整的場地,繩子若干,書包若干,終點標志五個

      活動過程:

      一、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

      1、整隊,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隨音樂《健康歌》做準備活動。

      2、劃好起點線和跑道,放好五個終點標志。把幼兒分成五個小組,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小伙伴,老師幫忙用繩子把其中一名幼兒的右腿和另一名幼兒的左腿拴在一起,排五列縱隊準備。

      3、游戲規(guī)則:五組幼兒同時從起點出發(fā),沿跑道走向終點,繞過終點標志先返回起點的`為勝(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4、游戲開始:

      玩法一:起點和終點之間不設障礙,聽到口令后,五組幼兒兩人一對手拉手同時從起點出發(fā),沿跑道直接走向終點,繞過終點標志先返回起點的為勝。

      玩法二:(增加難度)在起點和終點之間,每一列安排三名幼兒作障礙。參加游戲的幼兒要背上書包,聽到口令后五組幼兒兩人一對手拉手同時從起點出發(fā),蛇形跑繞過“障礙”沖向終點,繞過終點標志先返回起點的為勝。

      玩法三:幼兒自行商量,創(chuàng)編新的玩法,老師鼓勵其大膽創(chuàng)新。

      5、游戲結束,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并整理好活動器械。

      6、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回家后跟家長一起創(chuàng)編出更多更好的玩法。

      二、備幼兒:

      估計幼兒在創(chuàng)編玩法的時候會想到挽著胳膊玩兩人三足,也可能會摟著肩膀玩兩人三足,還可能會用手或胳膊夾著球玩兩人三足等等。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盡管具有了一定的身體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但是仍然需要繼續(xù)鍛煉、繼續(xù)提高。

      另外,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也需要不斷的加強,因此,我們設計了戶外游戲活動《兩人三足》,既鍛煉幼兒的體能,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

      小百科:

      由兩個人團結協(xié)作,兩人并排站立,一人左腿與另一人右腿的膝蓋以下,腳踝以上部分用繩子綁上比賽在起點處開始出發(fā),至對面標志處折回,返回至起點處,再將繩子解后,交給下一組隊員進行比賽,最后以完成時間長短進行排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按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ABAABA、AABAAB、ABBABB模式排序布置小花園。

      2、體驗幫助喜羊羊種花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背景、規(guī)律卡、操作卡、不同大小顏色的花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播放課件)這是什么地方?你們喜歡嗎?

      2、你們喜歡花園里的什么?

      二、自主操作

      1、看是誰來了?(喜羊羊)喜羊羊今天要在花園里種花,看看他種的有些什么花?(ppt)

      2、喜羊羊把花地都整理好了,看。╬pt)這片地方一共有幾塊花地?那么表示要種幾朵花呢?

      3、讓我們看看喜羊羊是怎么種花的?(ppt)咦?怎么回事?原來呀,喜羊羊要交給我們小朋友一個任務:請你們幫助他在花園里的空地上繼續(xù)種花。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4、但是種花是有要求的,不是亂種。所以請你們看清楚要求,認真的把任務完成。最后把你的“小花園”放到我們的.大花園上來。

      5、幼兒嘗試種花排序

      三、經驗分享

      好了我們的大花園里都種上了美麗的花朵。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種花的?

     。ㄕ埐煌y度層次的幼兒示范,教師驗證總結)

      四、內化遷移

      喜羊羊還給我們提出了難度更高任務,(出示任務卡)哇!有3種顏色,有四朵花,好難。∷岦S老師把這些任務放到區(qū)角游戲里邊,想玩的伙伴,以后區(qū)角活動的時候可以接受挑戰(zhàn)!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5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