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4-17 14:57:0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八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八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及要求:

      1.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的興趣,讓幼兒學會親近大自然與樹木建立朋友般的親密關系。

      2.了解認識柳樹,掌握幾種常見柳樹的名稱,尋找它們不同的特征。

      3.讓幼兒學習和樹交朋友,懂得如何保護樹木,樹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4.引發(fā)幼兒學習柳樹的興趣。

      5.啟發(fā)幼兒對柳樹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教學重點:

      了解認識柳樹,掌握幾種常見柳樹的名稱,尋找它們不同的特征。

      教學難點:

      懂得如何保護樹木,樹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準備:

      1.活動前帶領幼兒參觀附近的頤和綠苑。

      2.提供各種有關樹的書籍,以及各種可以讓孩子表征的材料:皺紋紙、報紙、剪刀、橡皮泥、插花、積木、各種花布和一些輔助材料。

      3.聯(lián)系家長,了解主題內(nèi)容,同幼兒一起積累各種資料。

      4.學具:紅綠小旗,鈴鼓。

      教學過程

      1.幼兒自愿分成兩干組,由兩位老師分頭領著幼兒到幼兒園的各個角落去觀察幼兒園的樹。

      2.鼓勵幼兒數(shù)一數(shù)幼兒園里共有多少棵樹,有多少種樹?

      3.談話:你在幼兒園看到了什么樹?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樹的秘密?鼓勵孩子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樹的秘密告訴大家。

      4.教師提問:這是一棵什么樹?(柳樹)這棵樹的枝條是怎么樣的?(柳樹的枝條是向下垂,讓幼兒用手作下垂狀,幼兒邊作動作,邊說柳樹的枝條是向下垂的。)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柳樹?

      5.尋找柳樹:

      師:我們幼兒園里也有柳樹,請小朋友去找一找,誰找到了就站在柳樹的下面。

      6.游戲:親親柳樹(激發(fā)興趣)

      集體游戲。如:教師發(fā)口令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柳樹跑回來;幼兒就迅速跑向柳樹親親跑回來,教師發(fā)出口令小孩小孩真愛玩,親親柳樹蹲下來,幼兒就迅速跑向柳樹蹲下來。

      7.觀察柳樹:

      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玩了親親柳樹的游戲,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顆柳樹是什么樣的?

      (1)請小朋友摸一摸柳樹的樹干,說說柳樹的樹干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2)請小朋友觀察柳樹的顏色.提問:柳樹的樹干是什么顏色的?樹枝是什么顏色的?

      (3)引導幼兒看一看柳樹是怎么樣的?(向下垂的,幼兒學做向下垂的動作)

      看一看柳樹的葉子長得怎么樣?有些什么變化?(小芽胞長大變成小樹葉了,樹葉長多了,變得更綠了)

      (4)引導幼兒觀察春風一吹,柳樹的枝條好象在干什么?請幼兒學學柳樹枝飄動的樣子。

      (5)讓幼兒抱一抱柳樹,和柳樹做個朋友。

      (6)柳樹可以為人類做哪些事情?多種柳樹可以美化環(huán)境,進化空氣,人類可以用柳樹制作各種家具,用柳枝制作各種工藝品。教師可出示一些工藝品讓幼兒欣賞,激發(fā)幼兒愛護柳樹的熱情。

      8.游戲:柳樹娃娃

      幼兒用雙手向下垂作柳樹娃娃。老師說;春風來了,柳樹娃娃可以做彎腰狀,雙手晃動作樹枝飄蕩狀,雙手做招手狀。

      9.領養(yǎng)柳樹。

      請每個幼兒領養(yǎng)一棵柳樹,為柳樹起名字,記錄柳樹的`生長變化,要求孩子們像媽媽一樣要照顧好樹寶寶。

      10.教師總結(jié):柳樹是我們家鄉(xiāng)種植最多的一種樹木,柳樹的枝條細長而低垂,柳樹的顏色是褐綠色的,柳樹耐寒、耐旱。柳樹是在春天的時候開始發(fā)芽變綠的。柳樹變綠長出綠芽就是告訴我們?nèi)祟惔禾靵淼嚼。柳樹是我們(nèi)肆鞯呐笥选?/p>

      11.游戲:給柳樹照像

     。1)提供各種材料,啟發(fā)幼兒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柳樹的印象,如:繪畫、粘貼、制作等。幼兒可以邊念兒歌邊制作:春姐姐來了,柳樹發(fā)芽了,對著我們招招手,對著我們彎彎腰。

     。2)展示成果。

      把幼兒的作品進行分類,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11.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回家的路上,公園里,找一找什么地方有柳樹?都有哪些柳樹?

      小百科:柳屬的形態(tài)特征如下:喬木或匍匐狀、墊狀、直立灌木。枝圓柱形,髓心近圓形。無頂芽,側(cè)芽通常緊貼枝上,芽鱗單一。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感官,培養(yǎng)幼兒對人體秘密的興趣。

      2、通過看看、說說、摸摸、畫畫等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人體頭發(fā)的一些簡單的特征、用處及保護。

      重點難點:

      怎樣讓幼兒簡單明了的了解頭發(fā)的特點、用途。

      活動準備:

      1、假發(fā)套一個、鏡子若干;

      2、蠟筆、紙每人一份;

      3、關于頭發(fā)的課件。

      活動過程:

      1、通過看看、摸摸、比比了解頭發(fā)的簡單特點。

     。1)看看:幼兒自己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頭發(fā)是什么樣的?(顏色、長短)

      摸摸:每位幼兒自摸頭發(fā),什么感覺?(彈性、柔軟、光滑、硬毛糙)

     。2)比比:幼兒自己結(jié)伴,互相觀察頭發(fā)(從顏色、粗細、多少、硬軟上去比較)

     、墙Y(jié)合教師制作的課件進行小結(jié),我們?nèi)祟愑懈鞣N各樣的頭發(fā),有顏色不一樣的,有長、短不一樣的,有粗細不一樣的,有硬軟不一樣的)

      2、并初步了解頭發(fā)的用處及保護。

     。1)你們最喜歡什么頭發(fā)(泛講)

     。2)你們知道自己的頭發(fā)有什么用呢?(美化自己,保護頭皮)

     。3)頭發(fā)在我們?nèi)松眢w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它呢?(勤洗頭、勤理發(fā),小朋友不要燙頭發(fā))

      3、簡單了解頭發(fā)的生長過程。

      4、引導幼兒討論:

     。1)小朋友是不是一生出來就有這樣美麗的頭發(fā)?

     。2)嬰兒的頭發(fā)是怎樣的?(光頭、頭發(fā)很少)實物投影儀出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3)年老者的頭發(fā)圖片。

     。4)結(jié)合課件演示小結(jié):頭發(fā)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那么有的人不喜歡白頭發(fā),有的人覺得頭上光禿禿的很難受怎么辦呢?

      5、玩假發(fā)套。

      出示假發(fā)套,提問:這是干什么用的?

      活動結(jié)束:

      提問幼兒在這堂課里學到了些什么,并鼓勵今天表現(xiàn)好的幼兒。

      延伸活動:

      為自己設計發(fā)型。幼兒人手一紙、筆等等,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意愿設計一種和本來不一樣的發(fā)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味覺,增加味覺經(jīng)驗

      2.品嘗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味道。

      3.學習相關漢字。

      活動準備

      1.食物:檸檬,香蕉,苦瓜,姜,咸梅。

      2.酸、甜、苦、辣、咸漢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切成小塊的蘋果,引起幼兒品嘗興趣。

      教師游戲口吻:喲!好吃的蘋果,誰想嘗嘗呀?

     。ㄕ埜鲃e幼兒品嘗,并說出味道。)

      2.品嘗:酸甜苦辣咸

     。1)老師這里還有許多好吃的'呢?誰想吃呀?

     。2)請5名幼兒在臺前站好,教師分別讓他們品嘗不同味道的食品,

      提示全體幼兒注意觀看他們的表情。

      (3)品嘗:檸檬,香蕉,苦瓜,姜,咸梅。

      3.學習相關漢字。

     。1)根據(jù)圖片認識漢字:酸 甜 苦 辣 咸

      山楂(酸),糖(甜),苦瓜(苦),辣椒(辣),鹽(咸)。

     。2)教師出示食物,讓幼兒找出相關味道的漢字。

      4.幼兒操作游戲

      幼兒兩人一組,一人說漢字,一人找出漢字卡片。

      互換角色反復游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轉(zhuǎn)動的很多有趣現(xiàn)象。

      2.積累有關轉(zhuǎn)動的經(jīng)驗,了解轉(zhuǎn)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3.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輪子、塑料玩具、陀螺、小棒、積木、圓紙片、吸管等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zhuǎn)動的經(jīng)驗。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你們來猜一個謎語,猜猜是什么?

      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隨風轉(zhuǎn)。(風車)

      教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2.幼兒探索操作,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轉(zhuǎn)動的各種有趣現(xiàn)象。

      教師:那除了風車能轉(zhuǎn),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轉(zhuǎn)的?

      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

      風車、陀螺、電動汽車、紙片、吸管,它們能轉(zhuǎn)嗎?

      我們來試一試!

      3.幼兒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大膽地告訴同伴,鼓勵幼兒為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4.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玩的是什么?是怎樣讓它轉(zhuǎn)起來的?

      5.小結(jié):用嘴吹,用手轉(zhuǎn),用手撥,有手推,還可以借助輔助材料吸管穿過紙片,用手一轉(zhuǎn),紙片就轉(zhuǎn)起來了等等。

      6.討論:這個東西到底能不能轉(zhuǎn)?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真動腦筋,想出來各種各樣的辦法讓籃子里的東西轉(zhuǎn)動起來了,而且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你們真棒。

      二、借助綢帶引出身體的轉(zhuǎn)動

      1.出示綢帶(或絲巾)

      2.幼兒在音樂中自由的玩綢帶轉(zhuǎn)動,教師巡回看。

      3.提問: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讓你的綢帶轉(zhuǎn)起來的?

     。ㄓ檬直蹘еD(zhuǎn),用身體帶著轉(zhuǎn))

      4.教師:我的綢帶怎么沒有轉(zhuǎn)動呢?這是怎么回事?誰來告訴我?

      小結(jié):我們都發(fā)現(xiàn)了,綢帶本身不會轉(zhuǎn)動,是我們的身體轉(zhuǎn)動帶著它轉(zhuǎn)動起來的,

      原來我們的身體也會轉(zhuǎn)動,真神奇!

      5.教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跳一個綢帶舞!

      三、運用肢體動作感知轉(zhuǎn)動

      1.師:那我們的身體還有那些地方,哪些部位會轉(zhuǎn)動起來,

      請小朋友找一找,轉(zhuǎn)一轉(zhuǎn)你的身體部位。ㄓ變禾剿鳎

      2.請幼兒交流:誰來說一說,你讓什么轉(zhuǎn)動了起來?

      請你上前面來試一試。

     。ㄉ囝^轉(zhuǎn)、手臂轉(zhuǎn)、辮子轉(zhuǎn)、屁股轉(zhuǎn)等等)

      小結(jié):我們的身體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轉(zhuǎn)動起來,讓我們做事、運動更靈活了。

      四、了解旋轉(zhuǎn)的秘密

      幼兒操作,探索,通過觀察交流,了解旋轉(zhuǎn)的秘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油和水倒在一起,油在上水在下互相不相溶的現(xiàn)象。用較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初步嘗試用繪畫記錄的方式。

      3.通過調(diào)查表了解哪些物品可以去除油漬,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備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記錄單、記錄筆、黃色油畫棒等、調(diào)查表

      活動過程:

      一、猜物游戲?qū)?/strong>

      1.師:還記得我們之前玩的猜物游戲嗎?今天方老師帶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猜猜看它是什么?

      2.幼兒進行猜物游戲。

      3.師小結(jié)引出油。

      二、猜想記錄

      1.師:油是黃色的,像水一樣可以流動的。那如果把它和水倒在一起會怎么樣?油會在水的哪里?

      2.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猜想,教師出示幼兒猜想結(jié)果。

      3.幼兒進行試驗驗證結(jié)果,師小結(jié)。

      三、油和水混合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認真觀察,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2.幼兒實驗,老師觀察實驗情況,提醒幼兒進行記錄。并進行交流,

      四、延伸活動

      1.師:因為油和水不能融合所以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了油漬很難去掉,前幾天我們發(fā)了張調(diào)查表,誰來介紹一下?

      2.幼兒介紹調(diào)查表內(nèi)容。師小結(jié)。

      3.師:還有好多小朋友不知道油和水的秘密,我們拿著調(diào)查表一起去給他們介紹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綱要》要求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我園是寄宿制幼兒園,幼兒的一日三餐均在園內(nèi)吃,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顯得尤為重要。但我們發(fā)現(xiàn),班上許多孩子都愛吃肉食,不愛吃蔬菜,每天讓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蔬菜是件很困難的事,家長們也很著急。因而,我們嘗試開展了“好吃的紫包菜”活動,讓孩子認識顏色好看、營養(yǎng)豐富的紫甘藍,調(diào)動孩子對蔬菜的熱愛。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感官感知紫包菜的外形特征及構(gòu)造特點。

      2.能積極參與探索和討論活動。

      3.喜歡紫包菜并樂意品嘗。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過常見的蔬菜,如青菜、包菜、茄子等。

      2.紫包菜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紫包菜沙拉。簍子、托盤每桌一個,菜刀和案板各一塊。關于紫包菜的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引發(fā)幼兒的猜想,激發(fā)探究的欲望

      1.出示PPT 1。(紫包菜的切面圖,截取其中的一大部分。裁剪成一個長方形的漂亮畫面。)

      師:今天請大家欣賞一幅圖片,仔細看看、想想,它像什么呢?(幼兒大膽、自由地猜想。)

      2.出示PPT 2。(紫包菜的一片葉子)

      師:它到底是什么呢?我們接著往下看1

      3.出示PPT 3。(一棵完整的紫包菜)

      師:現(xiàn)在看出來了嗎?它是什么?

      二、運用自己的感官,探索紫包菜的特征

      (一)探索紫包菜的外部特征

      1.出示紫包菜,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師:今天,我把這神秘的東西帶來了,看,這是什么?

      小結(jié):它是一種蔬菜,它的名字叫紫甘藍,我們揚州人喜歡叫它紫包菜。紫色的蔬菜可不多,你還看過什么蔬菜是紫色的呢?

      師:想看看、摸摸紫包菜嗎?每個人去選一個紫包菜,認真地觀察,看看它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待會兒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2.幼兒自由觀察紫包菜。

      幼兒觀察紫包菜時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看看、摸摸、捏捏、聞聞、掂掂,多方面感知。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老師和幼兒共同小結(jié):紫包菜看上去有點像球,摸上去冰冰涼,聞一聞有點清香,掂—掂還有點重……

      (二)感知紫包菜的內(nèi)部特點

      1.認識紫包菜的葉子。

      師:紫包菜的身體里面會長什么樣子呢?你有什么好方法知道?

      師:好的,你來試一試。(個別幼兒嘗試剝下一片葉子)這是什么呀?(出示剝下的葉子)它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jié):葉子是紫色的,我們看到的白色是它的葉肉,葉肉是白色的。

      2.幼兒動手剝紫包菜。

      師:葉子里面還會是葉子嗎?每個人都去剝幾片試試,把它剝開,看看它身體里面長什么樣子!(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幫助。)

      3.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你發(fā)現(xiàn)葉子里面是什么呢?你們看到了什么?

      師:你為什么沒有剝完?

      小結(jié):原來紫包菜身體都是一片一片的葉子緊緊地包在一起的呀!

      4.玩游戲“紫包菜”,進一步了解紫包菜的內(nèi)部特征。

      師:紫包菜真有趣。我們來做一個大大的紫包菜吧。

      提醒幼兒葉子要一片一片地包上去!

      5.切紫包菜,感知紫包菜內(nèi)部的美麗。

      師:剛才,我們在想辦法看看紫包菜里面時,有小朋友提出用切的.辦法,我們也來試一試!(教師操作,幼兒觀察橫切面。)

      師:好漂亮的花紋呀!是不是很熟悉呢?在哪里看到過的呢?現(xiàn)在,我們知道一開始看到的那幅圖片是什么了吧!這美麗的花紋就是紫包菜切下來的樣子。從這美麗的花紋里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層一層的葉子緊緊地包在一起。

      三、聯(lián)系已有生活經(jīng)驗,感知吃蔬菜的好處

      1.討論蔬菜的好處。

      師:你還吃過什么蔬菜?我們?yōu)槭裁匆允卟四?

      小結(jié):每一樣蔬菜里面都有很豐富的營養(yǎng),多吃紫包菜、青菜、菠菜……身體可以更健康,還可以防止感冒哦。

      2.欣賞用紫包菜做成的菜。(PPT圖片三至四張)

      四、活動結(jié)束:品嘗紫包菜沙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陀螺的構(gòu)造,引導幼兒觀察陀螺轉(zhuǎn)動起來是怎樣的。

      2、引發(fā)幼兒對探索科學活動的興趣,能嘗試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幼兒在了解陀螺構(gòu)造的基礎上自制陀螺,鍛煉幼兒的動腦、動手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制作陀螺的方法。

      教學難點:找出圓的中心點。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陀螺若干個;

      2、各種紙片、彩筆、剪刀、圓形瓶蓋(供畫圓用)、短尺、小木棒、火柴棍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探究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玩具?(出示陀螺)你們玩過什么樣的陀螺?

      幼兒爭著說自己玩過的陀螺。

     。ㄍ孢^木陀螺 、玩過鐵陀螺 、玩過塑料陀螺和紙陀螺)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幼兒分組玩轉(zhuǎn)陀螺,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陀螺的構(gòu)造以及轉(zhuǎn)動起來是什么樣子的;

      2、引導幼兒討論:陀螺是用一個紙片和一根小木棒制作成的,涂上顏色的陀螺轉(zhuǎn)動起來后變成了一圈圈色環(huán),很漂亮!

      3、幼兒動手制作陀螺(向幼兒介紹材料,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幼兒展示作品,玩自己制作的`陀螺。(幼兒玩,教師細心觀察)

      幼兒甲:咦,我的陀螺怎么轉(zhuǎn)不起來?

      幼兒乙:我的怎么歪歪斜斜轉(zhuǎn)幾下就倒了?

      幼兒丙:我的剛做好的時候就能轉(zhuǎn),現(xiàn)在有不能轉(zhuǎn)了?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做的陀螺與老師帶來的陀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師與幼兒共同尋找原因、修改:制作陀螺的紙片太;圓孔不在紙片中心;小木棒轉(zhuǎn)軸太長……。)

      三、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四、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們都懂得了怎樣制作陀螺。下面請小朋友再去用其他材料制作陀螺,想一想怎樣才能使陀螺轉(zhuǎn)得又穩(wěn)又快,并選出轉(zhuǎn)動得時間最長的一個準備參加幼兒園組織的轉(zhuǎn)陀螺比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孩子們開動腦筋,自己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他們很感興趣。在活動中,幼兒才是真正的活動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輔助者。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學會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會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以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

      小百科:陀螺指的是繞一個支點高速轉(zhuǎn)動的剛體。陀螺是中國民間最早的娛樂工具之一,也作陀羅,閩南語稱作“干樂”,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物體厚薄的概念,感知厚薄的相對性。

      2.在玩積木中感受物體的厚薄。

      活動準備:

      1.長寬相同、厚薄明顯不同的3種積木圖片,每種若干并按從薄到厚的順序做上標記。

      2.厚薄不同的各種物品圖片。

      3.厚薄不同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認識厚薄不同的物體

      1.教師在電腦上出示積木1和2的圖片,讓幼兒觀察積木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2.教師:這兩塊積木哪里不一樣呢?幼兒回答積木1和2的高矮不一樣,教師可以告訴幼兒由于他們都太矮,所以不用高矮區(qū)分,而用厚薄來區(qū)分。

      3.教師小結(jié):2號積木厚些,1號積木薄些。

      二、幼兒尋找不同的物體

      1.教師出示一些圖片,讓幼兒觀察,哪些物體是厚的',哪些是薄的。請一些幼兒來到電腦前點出哪些厚哪些薄進行互動。

      2.看圖互動后,可以再請幼兒說說周圍還有哪些厚薄不一樣的物體。

      三、想一想,說一說

      1.教師出示積木3,與積木2比較,問幼兒:那塊積木厚些,那塊?

      2.教師同時出示3塊積木。 教師:2號積木和1號積木比的時候,它是厚的。但是和3號積木比的時候卻變成薄的了,這是為什么呢?

      3.教師小結(jié):3號積木最厚,2號積木薄些,3號積木最薄。

      四、積木比一比 教師在電腦上出示分別由三種厚薄不同的積木若干進行壘高圖片。

     。.三種不同積木壘同樣高度的圖片,并數(shù)一數(shù)壘同一高度不同積木所需數(shù)量的差別。

      2.同樣數(shù)量的不同積木進行壘高的圖片,看哪一種積木壘起來的高度最高。

      3.圖片展示說明后,請幼兒自由分組,教師把積木發(fā)給幼兒親自動手搭積木,感受物體薄厚的相對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我們的鼻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5

    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7-15

    幼兒園中班環(huán)?茖W教案06-02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9-2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設計:夏天玩水_中班科學教案07-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西瓜》04-26

    螃蟹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2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馬鈴薯》04-27

    《氣球》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落葉》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