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范文1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用的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1
活動設計意圖:
上一階段,幼兒已用蠟筆進行過涂色與畫線條的練習,對美術活動已產生了較濃的興趣,F在,幼兒又對鄰班的滾珠畫感到新奇,因此而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學會圓珠滾畫的方法,學會用滾畫裝飾衣服,并從中感受色彩美。
活動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欣賞洋娃娃鮮艷的衣服,感受其豐富的顏色。
2、每組一套水粉顏料(紅、黃、欄、綠、紫),玻璃彈球,棉簽,托盤,剪好的紙衣服、裙子或褲子足量。
活動過程:
1、出示紙衣服,激發(fā)幼兒作畫的興趣。
師:“小朋友看老師手里拿著什么?”
“這是娃娃的衣服,它漂亮嗎?”
“如果我在這件衣服上添點小花會不會更漂亮呢?”
“老師今天請來了小彈珠幫忙,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是怎樣讓衣服變得漂亮的!
2、教師示范講解滾畫的方法與要求。
。1)引導幼兒觀察作畫材料,向他們介紹其名稱。
。2)教師請幼兒把玻璃彈球放在托盤里。左右傾斜托盤,觀察玻璃彈球會怎樣。
。3)教師用棉簽給彈球涂上顏色,問:“現在涂上顏色的小彈球在托盤里滾來滾去會怎樣?”
教師任意上下左右傾斜托盤,讓幼兒欣賞彈球滾動時在紙衣服上形成的`圖案。
。4)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先把紙衣服放在托盤里,玻璃彈球放在托盤的邊角上,然后用棉簽蘸點自己想要的顏色點在玻璃彈球上,再讓這個彈球在托盤里滾動,把顏色都滾在衣服上。玻璃彈球如果滾不出顏色了,可以拿起來再蘸一種顏色繼續(xù)滾。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要求幼兒用手搖晃托盤時不要過猛,以免把彈球晃到托盤外面。
。2)提醒幼兒要將彈球上的顏色用完才能涂上另一種顏色。
。3)要求幼兒用完彈球后要放回原處。
。4)鼓勵幼兒盡量嘗試多種顏色,從中感受各種色彩的美。
。5)幫助操作能力較弱的幼兒一起制作。
4、展示幼兒作品,欣賞評價。
(1)教師出示用不同色彩滾出的衣服,讓幼兒欣賞、感受色彩搭配、深淺變化給人帶來的視覺美。
。2)表揚積極作畫,態(tài)度認真的小朋友。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2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玩具城情境,激發(fā)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2、通過看看、說說、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數量,發(fā)展思維能力。
3、能有序的'進行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發(fā)展。
活動準備:
玩具車幼兒人手一輛、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師示范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去玩具城的興趣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么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2、隨律動《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小結:原來輪子都會滾動,而且都不一樣。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量的輪子,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3、送玩具回家,幼兒按點送物
三、幫玩具寶寶數輪子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么辦呢?
2、出示范例,引導幼兒思考
這是什么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幼兒講述示范粘貼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并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相互進行驗證,適當啟發(fā)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4、集體驗證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幫什么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自己的輪子了?
四、我們也來變一變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著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么車去?
3、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五、延伸
1、在數學區(qū)投放相應材料供幼兒鞏固
2、在日;顒又幸龑в變鹤杂傻淖兂奢喿訑盗坎煌耐婢哕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并初步區(qū)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并學習用語言來進行表達。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游戲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
難點:初步學習區(qū)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環(huán)境設計:
小雞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紅、黃、綠三種顏色)
四、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學習數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比較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感知數概念。
五、流程設計:
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提高嘗試
教學手段:師講——〉個別游戲——〉師生討論——〉集體游戲
(一)、提出問題——〉嘗試活動:
師:“嘰嘰嘰,誰來了?”(小雞來了)。
出示小雞:師:有多少小雞?(許多小雞)想不想和小雞做游戲?(想)每個小朋友和一只小雞做游戲。
(二)、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
師:咯咯咯,誰來了?(雞媽媽)雞媽媽要讓雞寶寶回來(幼兒送小雞回家,放進筐里)
剛才家里沒有小雞,現在怎么了?(許多小雞)
師:雞媽媽要和我們來玩一個小母雞生蛋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些什么樣的蛋蛋?(有紅蛋蛋、綠蛋蛋、黃蛋蛋、我們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游戲規(guī)則:挑一個你喜歡的蛋蛋,只拿一個,一邊拿一邊說:“我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蛋?”
師:(請每位幼兒拿一個蛋蛋)我這里有幾個蛋?(許多)。原來我有許多蛋蛋,現在我把它分給小朋友。你一個、我一個。
請幼兒各自說說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三)、提高嘗試:
1、師:現在我們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邊生蛋一邊說:“小母雞,真能干,生下一個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保ㄓ變河螒颍
師:剛才草地上沒有蛋,現在怎么拉?(許多蛋蛋)
師:你生一個,我生一個,變成了許多蛋蛋。
2、師: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們來幫雞媽媽把蛋拉回家,一邊撿一邊說:“我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ㄋ模、講評:
1、剛才籮筐里沒有蛋蛋,現在怎么拉?(許多蛋蛋)
2、告訴幼兒下次再來玩游戲。
評析:
根據幼兒在非正式活動中積累的初步經驗以及小班計算活動中教學的目標,孫老師明確了本次活動的基本要求,即正確區(qū)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老師在活動中始終能圍繞目標開展活動;顒又校蠋熌芨鶕“嘤變旱哪挲g特點,采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通過對學具的操作,感受“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學得輕松、自主。如:老師采用了“和小雞做朋友”、“幫雞媽媽撿蛋”、“小母雞生蛋”這三個情景游戲,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體驗并感知了“1”和“許多”,并通過反復的游戲,使幼兒能正確區(qū)別“1”和“許多”,理解兩個量的實際意義,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活動中有一個較好的方面,即在活動中,老師強調了讓
幼兒用語言來表達“1”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動作配語言的思維發(fā)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1”和“許多”這兩個量的概念。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4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兒歌,并嘗試替換關心媽媽的辦法創(chuàng)編兒歌。
2.大膽地運用清楚、完整的語言講述媽媽的好。
3.感受兒歌所表達的對媽媽的愛,進一步激發(fā)關心媽媽的情感。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與兒歌相關的圖片:寶寶幫媽媽捶背、端茶和親吻媽媽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的好媽媽。
1.教師:你們喜歡媽媽嗎?為什么?
2.教師:媽媽這么愛你,你想對媽媽說什么?應該怎樣愛媽媽呢?
二、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
1.教師:有一首兒歌表達了寶寶對媽媽的愛,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兒歌里是怎么說的?
2.傾聽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3.圍繞兒歌內容進行交流,理解兒歌。
4.在圖片的提示下學習朗誦兒歌。
5.去除圖片,邊表演動作邊進行朗誦。
三、創(chuàng)編兒歌。
教師:除了幫媽媽捶背、端茶和親吻媽媽,我們還可以為媽媽做什么呢?把他們編進兒歌里吧!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5
活動目標:
1、能按要求制作飛機,培養(yǎng)幼兒手指的靈活性。
2、激發(fā)幼兒自制玩具的興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制作飛機的`樂趣。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泥工板、象皮泥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地方?(飛機場)我們都來做工人,每人制造一架飛機,放在里面,好不好?
二、引導幼兒觀察玩具飛機。
教師出示玩具飛機并提問,幼兒觀察并回答問題。
老師:飛機有很多種,但每一種飛機都是由機頭、機身、機翼、機尾幾部分。
三、教師示范講解飛機的塑造方法。
教師:制作飛機時,小朋友們要先想好自己要做的飛機,再將泥分成四塊,一塊搓成胡蘿卜狀,稍壓扁做成機身。用另兩塊做成大小相同的兩個機翼,分別裝在機身兩邊。剩下的小塊泥,做成小三角形的機尾,粘上即成。
四、提出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小朋友們要盡量捏出和別人不一樣的飛機,完成作品后要把美工用具放回原來的地方。
五、幼兒作品,結束活動。
將作品全部放入飛機場,組織幼兒參觀飛機場里的飛機,找出式樣新奇有創(chuàng)造性的和工細致、光滑的飛機給予表揚。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6
活動目標:
1、在了解煮面條過程的基礎上,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表現。
2、發(fā)揮想像,體驗用動作表現內心的感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觀察過煮面條的過程,吃過拌面。
2、幼兒具有一定的 肢體表現能力。
3、錄有進行曲的音帶。
活動過程:
一、進行熱身運游戲
師: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讓我們來摸摸口袋……呀!我這兒有一顆珠子,它會發(fā)出好看的光!(教師做神秘狀,吸引幼兒的注意)
師:咦?我的珠子越來越大……(教師用夸張的肢體動作帶動幼兒一起表現)大得我都快抱不住了……珠子好像在慢慢變小,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最后把它小心地放回口袋里。剛才,我手里是不是真有那么一顆神奇的珠子?
師:那珠子在哪兒?
師“對了,當我們想像自己有這么一顆珠子時,我們游戲起來就會很有趣,接下來我們的游戲會更有趣!
二、分段聽音樂表演。
1、下面條前的準備部分
師:哎呀!我的肚子好餓呀!我們來下碗面條吃吧!
師:煤氣灶準備好啦!上面放什么?
師:對啦,我們放上鍋子,誰來用一個動作來表示鍋子呢?
師:鍋子里面加點什么?
師:對,水,誰來加點水?
師:啪!點火啦!火什么樣子的?
師:接下來水慢慢的怎么樣了?(開始翻滾,冒泡炮)請幼兒回答并用動作表現。
師:那我們一起來準備吧。犂蠋熆诹钭鰟幼鳎好簹庠、鍋子、加水、加水、加加加點水、加加加點水、開火、火開大一點、左邊燒起來、右邊燒起來、下面燒起來、水開啦!冒泡泡、從上面冒出來,從左面、右面、開始翻滾了)
師:老師還幫它配上了音樂,我們一起來吧。ń處熯吺痉叮贿叢煌5恼Z音提示)
師:教師提要求在聽音樂來一次。(根據幼兒表演情況,一定要踏準節(jié)奏,動作幅度要大)
2、下面條
師:水燒開了該放什么進取了?
師:面條沒有下鍋之前是硬硬的還是軟軟的?請你來模仿一下。(幼兒用手捏緊拳頭、站的筆直動作來表現)
師:面條下到水里變得怎樣?”(先慢慢的變軟到水里去)面條是突然變軟的還是……(一點一點變軟的')。
師:水越來越熱了,面條它在水里怎樣?(面條在鍋里動來動去,飄來漂去,扭來扭去)
“老師先來做面條放到鍋里去試一試!碧岢鲆螅狠p輕地跳,不要讓水濺出來。
“那我們一起跟老師下面條吧,不要讓面條粘在一起!
師:(聽老師口令做下面條的動作:準備、放面條、面條慢慢變軟了、準備、在放一次、慢慢變軟了)
師:我們配上音樂來下面條吧。ń處熯吺痉叮贿叢煌5恼Z音提示)
師:第二次要求幼兒用更大幅度的動作進行表演面條在鍋里的動作,特別是變軟的動作。再次幼兒集體練習,教師用語言提醒幼兒。
3、拌面條
師:啪!我關火了!面條熟了我們把面條怎樣?(撈起來)碗、筷子準備好了?怎么撈?誰來撈撈看?(請幼兒用動作表現)撈起來后能不能吃了?(不能)那我們要加點什么?(調料)調料放好了可以吃了嗎?(不能,把它攪拌一下)請幼兒回答并用動作表現。
師:那我們一起來拌碗面吧。犂蠋熆诹钭霭杳娴膭幼鳎宏P火、碗、撈呀撈起來、撈呀撈起來、撈呀撈起來、撈呀撈起來、放點鹽、拿好筷子、夾起來、放下去、夾起來、放下去、在放點醬油、筷子、夾起來、往右翻、夾起來、往左翻)
師:讓我來品嘗一下,真香!太棒了!我還想吃一碗?你們呢?我們一起在來拌碗面吧。ㄓ變郝犞魳纷,教師一邊不停的語音提示)
師:提要求,當心不要把面拌到碗的外面。在此聽音樂來一次。
三、完整聽音樂表演。
師:“剛才我們面條都吃光了,那我們再來下一些面條給小班的小朋友吃好嗎?”
“把我們下的面條送給客人嘗一嘗吧!”
幼兒完整的下一次面條,最后要求說出下的什么面。(排骨面、牛肉面……)并送給客人老師吃。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7
活動目標:
學習解答口報應用題,初步感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能邊聽應用題邊擺算式,認識加號、等號。
活動準備:
貼絨數字1、2、3、4、5、加號、等號若干。
教具若干。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2、學習解答口報應用題。
A:“草地上有2只公雞,又來了1只公雞,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公雞呢?”“你是怎么算出來的?”你小朋友用一道算式表示。(幼兒說教師記)“這道算式表示剛才的一件什么事情?(2表示草地上有兩只公雞,1表示1只公雞,加號表示又來了,等于3表示草地上一共有3只公雞。)加號是什么樣的?(一橫一豎)等號是什么樣的?(兩條一樣長的橫線),集體把2+1=3的算式讀兩遍。
B:“動物園里有1頭大象,又運來了2頭大象,動物園里一共有幾頭大象呢?你是用一道什么算式算出來的.?”“這道算式表示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們再來說一說!
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口報應用題。
A:“河里有1條魚,又游來3條魚,河里一共有幾條魚?”
B:“飛機場有2架飛機,又飛來了3架飛機,飛機場一共有幾架飛機呢?”
“誰愿意把你列的算式告訴大家?”(幼兒發(fā)言)
3、幼兒作業(yè)教后感:這節(jié)課是看孩子的理解能力,小部分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好,有的小朋友會把加法說成減法,容易搞錯了。在操作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還是能做對了。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8
活動目標
1、觀察冬季自然現象,知道冬季氣候的只要特征。
2、了解動物,植物過冬的方式。
3、學習初淺的分類,統(tǒng)計知識。
4、學習用折剪貼等方式合作開展美工活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6、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動物,植物過冬的方式。
2、難點:觀察冬季自然現象,知道冬季氣候的只要特征。
活動準備
1、大幅冬天背景圖一張,有關動物,植物過冬的圖片若干。
2、音樂磁帶。雪花頭飾。
3、分類統(tǒng)計表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4、小動物圖片,白紙。彩筆。剪刀若干。
活動過程
一、冬天到了
1、游戲《大風和樹葉》和音樂表演《雪花姑娘》導入主題——冬天來了。
2、請幼兒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說一說冬天的感受(天氣冷,手凍僵了)。
3、出示畫面,激發(fā)幼兒尋找冬天的樂趣,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冬天的主要特征,啟發(fā)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較連貫描述觀察的結果,豐富幼兒已有的經驗。
二、動物過冬辦法多
1、教師小結,導入下一環(huán)節(jié):人很能干,能想出很多辦法使自己暖暖和和地過冬,那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呢?
2、聽故事《小松鼠找朋友》,請幼兒講述動物過冬的辦法,并將相應的動物圖片貼入背景圖中,幫小動物安家。
3、在幼兒觀察,講述的基礎上教師簡單歸納動物過冬的辦法(有換皮毛的有冬眠的'`有儲存糧食的有飛往南方的)強調動物有適應季節(jié)變化保護自己的能力。
4、幼兒操作:按不同的過冬方式給圖中動物進行分類,學習用表格統(tǒng)計。
三、植物過冬有辦法
1、引導幼兒思考:人和動物都有辦法度過寒冷的冬天,植物用什么方法過冬呢?
2、通過看圖片,觀察實物知道樹木有落葉樹和常青樹幾種,了解他們的過冬方式。
3、出示黃瓜西紅柿,鮮花,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討論:這些都是春夏的蔬菜。鮮花,為什么冬天也有呢?讓幼兒了解大棚養(yǎng)殖,玻璃暖房種植,給樹捆草繩等人們幫助植物過冬的方式。
四、美麗的雪景
1、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能留住冬天嗎?(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不停地輪換的)。
2、討論留住冬天的辦法。
3、分組活動(折剪雪花。畫雪人,幫小動物安家)然后合作布置一幅美麗的冬景圖,把冬天留在我們的教室里。
活動延伸
五、暖和我們的身體
帶幼兒到戶外做走跑跳等交替動作的游戲,使幼兒知道冬天的天氣寒冷,多活動能使身體暖和,教育幼兒不要怕冷。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感受冬天帶來的歡樂。孩子們對冬天感興趣,非常急切的表現出自己的感受,老師也給孩子自由表現得機會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較好的調動了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每個孩子都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9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嘗試理解歌詞的含義,體驗歌曲和諧、溫馨的氛圍。
2、通過傾聽音樂,感受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的美好情感,教育幼兒懂得感恩。
重難點分析:
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難點:嘗試理解歌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讓愛住我家課件、音樂《讓愛住我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里都有誰呢?你們愛自己的家嗎?小朋友來說一說你們?yōu)榧易隽诵┦裁茨?(幼兒自由回答):我們小朋友非常愛自己的家,今天老師就為小朋友帶來一首歌叫:《讓愛住我家》,咱們一起來聽一聽?/p>
二、配幻燈片完整欣賞歌曲一遍,提問:
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讓愛住我家》)歌曲中都有誰?(爸爸、媽媽、姐姐、弟弟)聽完這首歌,你們覺得這首歌怎么樣?好聽嗎?(舒緩優(yōu)美的)聽完這首歌,老師也覺得這首歌很好聽,并且感到很溫馨、很幸福。讓我們再來聽一聽,在這首歌曲中哪些人唱歌了?他們唱到的愛是什么?
三、欣賞歌曲一遍,提問:
小朋友,在這首歌曲里哪些人唱歌了?(姐姐、媽媽、爸爸)他們唱到的愛是什么呀?(幼兒自由回答)
四、分句欣賞:
。1)提問:"姐姐認為愛是什么呢?(愛是不吵架,陪我一起玩耍。)幼兒自由說,聽音樂(配幻燈片),然后老師進行清唱。
(2)欣賞第二句提問:"那媽媽認為愛是什么呢?(愛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煩雜)。幼兒自由說,聽音樂(配幻燈片),然后老師進行清唱。
。3)欣賞第三句提問:"那爸爸的愛是什么呢?(爸爸的愛就是付出讓家里什么都不缺。)幼兒自由說,聽音樂(配幻燈片),然后老師進行清唱。
。4)欣賞第四句:瞧,這就是幸福的`一家,大家都在付己的愛,享受著別人的愛;愛就在你的家,愛就在我的家,愛就在我們的家。
五、完整欣賞歌曲,教育幼兒懂得感恩:
現在我們就用自己的雙手為我們的家奉獻一份愛心吧!
六、分組活動,放背景音樂:
1、美工組:
目標:通過剪、粘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忍耐力。
準備:花盆、手工紙、雙面膠。
過程:第一組,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花盆、紙和雙面膠、剪刀,你們可以為自己的家做一盆花。
2、繪畫組:
目標:通過一家人的情景再現,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
準備:紙、筆過程:第二組,老師為你們準備了紙、筆,你們可以把和爸爸媽媽在一塊快樂的事情畫下來。
3、講述組:
目標:通過圖片的提示,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力。
準備:生日、生病等圖片過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圖片,需要小朋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出在這些時候,你是怎么做的?爸爸媽媽是怎樣做的?
七、作品展評一組:集體舉起自己做的花瓶,讓大家觀賞一下。
1、二組:用投影輪流放看一遍。
2、三組:叫兩到三個幼兒進行講述。
八、結束:
師:愛,不僅僅在我們的家里,我們幼兒園也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在幼兒園里,正是因為有了愛,小朋友們才能快樂的成長、學習,現在就讓我們在唱著歌把愛傳遞給更多的人吧!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不高興、生氣等情緒會帶給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體驗積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快樂。
2、幫助幼兒初步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消極情緒,逐步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2、水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自由游戲
教師提出游戲規(guī)則,并重點提醒幼兒注意游戲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
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游戲,并注意觀察、記錄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
二、回憶:我快樂嗎?
1、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在活動時的心情:
說一說高興的事。
說一說不高興的事。
2、教師注意引導個別性格內向的孩子講出自己的情緒。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發(fā)泄不高興情緒的.方法。
三、談話:怎樣使自己快樂起來
1、讓幼兒談談生氣、傷心和高興時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笑比哭好,告訴他們要盡量使自己快樂起來。
2、設計不同的情緒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一些調節(jié)不良情緒、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
(1)不高興時:
做自己喜歡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游玩,想想高興的事等。
(2)生氣時:
可以大聲唱歌,可以把心事告訴朋友、老師或爸爸媽媽等。
(3)害怕時: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助,聽音樂轉移注意力等。
3、教師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嘗試,以保持好的心情。
三、表達
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鼓勵幼兒用繪畫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愉快的情緒,并與小朋友們分享。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11
教學目標:
1、了解秋葉飛舞的特點和原因。
2、學會觀察和分類秋葉。
3、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類能力。
教學內容:
1、秋葉的特點和分類。
2、秋葉飛舞的觀察和體驗。
3、簡單的分類和排序。
教學準備:
1、秋葉圖片或視頻。
2、教學工具:相機或手機拍攝秋葉飛舞的視頻。
3、教學場地:戶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播放秋葉飛舞的視頻,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幼兒觀察秋葉飛舞的特點和原因,教師進行總結。
二、活動1:觀察秋葉飛舞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秋葉飛舞的特點和原因,鼓勵幼兒提問。
2、幼兒分組,每組選擇一種秋葉進行觀察。
3、教師給予指導,幫助幼兒記錄秋葉飛舞的特點和原因。
三、活動2:分類秋葉
1、教師出示各種秋葉圖片或視頻,引導幼兒觀察并分類。
2、幼兒進行小組討論,教師給予指導。
3、教師展示分類結果,鼓勵幼兒進行討論和分享。
四、活動3:表達秋葉飛舞的感受
1、幼兒觀看秋葉飛舞的視頻,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幼兒進行小組討論,教師給予指導。
3、教師展示幼兒的表達方式,鼓勵幼兒進行分享和表達。
五、活動4:結束活動
1、教師總結秋葉飛舞的特點和原因。
2、幼兒結束活動,教師引導幼兒帶走秋葉,進行保存。
3、教師給予幼兒鼓勵,并宣布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12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進一步了解長頸鹿的外形特征,感受長頸鹿寧靜優(yōu)雅的姿
2、嘗試用側鋒畫長頸鹿的脖子,中鋒畫長頸鹿的身體。
3、能按自己的意愿大膽添畫背景。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觀察過長頸鹿,基本了解長頸鹿的外形特征。
2、課件:不同姿態(tài)的長頸鹿圖片多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顧有關長頸鹿的印象。
(1)欣賞單個的長頸鹿,觀察長頸鹿的外形特征。
教師:長頸鹿是什么樣子的'?它的頭是什么形狀的?頭上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長頸鹿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它的脖子上、身上和腿上都有什么?
教師小結:長頸鹿有長長的脖子和腿,頭和身體是橢圓形的,身上有很多漂亮的斑點。
(2)欣賞長頸鹿的不同動態(tài)圖,觀察不同動態(tài)的長頸鹿頭與身體的變化。
教師:這幅圖上的長頸鹿在干什么?你們知道長頸鹿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嗎?
2、師幼共同討論長頸鹿的創(chuàng)作方法。
(1)教師:畫長頸鹿要用到哪些顏色?用什么毛筆畫比較合適? (黃色、橘黃色,用中號筆)
(2)教師:我們今天要來畫長頸鹿。想一想,要先畫什么?怎么畫?
(3)教師小結:將筆按至筆肚,中鋒運筆向上下各畫一道弧線,形成一個大橢圓表示長頸鹿的身體;用同樣的方法畫出一個小橢圓做長頸鹿的頭;用側鋒畫出細細長長的脖子,連接長頸鹿的`頭和身體。
3、教師交代創(chuàng)作要求,幼兒動手創(chuàng)作。
(1)教師:畫前先想一想,你畫的長頸鹿在干什么?在哪里?
(2)指導幼兒將長頸鹿的主要特征表現出來,適當添畫背景。
4、集體欣賞、交流幼兒創(chuàng)作的作品。
教師:你畫的長頸鹿在干什么?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引導幼兒從長頸鹿的主要特征和動態(tài)來評價,肯定操作習慣要好的幼兒。
【評析】
長頸鹿是幼兒非常喜歡的動物,它特征明顯,易于表現。本活動重點在于引導幼兒掌握長頸鹿的頭和身體的高低比例關系,并進行簡單、合理的添畫。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13
活動目標:
1、運用兒歌幫助幼兒掌握猴子的基本畫法。
2、引導幼兒添畫猴子喜歡吃的食物。
3、啟發(fā)幼兒畫出猴子嬉戲等動態(tài)。
4、引發(fā)幼兒學習猴子的興趣。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自己制作的幻燈片,人手一支勾線筆、一盒蠟筆,紙。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師:誰來了?老師表演猴子眺望、撓耳、跳躍等動作,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師:猴子長的什么樣的?(幻燈片)請幼兒觀察,并說出它有哪些特征,喜歡吃什么?
2、提問,了解猴子的外形。
小結:猴子愛吃桃子,臉也長得像個桃子,猴子的耳朵是半圓形的,有一條靈活的長尾巴。
3、講解示范。
師:陳老師來畫猴子了,它就藏在一首兒歌中。(教師邊念兒歌邊畫猴子)
一個大蘋果,咬了一小口,點上小黑點,畫上小弧線,一塊方餅干,開始跳起舞,跳出三折線,折線加寬啦,蝸牛爬來了。
師:畫的是誰呀?
師:這只猴子在干什么?它的`好朋友在跟它說話呢!又怎么畫呢?示范第二遍。
師:2只不同形態(tài)的猴子畫好了。瞧!那邊一只猴子在爬樹呢,我們又該怎么畫呢?
4、欣賞各種姿態(tài)、不同背景的猴子圖。
師:看,這兒來了幾只猴子,它們在哪兒玩呢?在干什么呢?
5、幼兒作畫。放優(yōu)美的伴奏音樂,教師巡回指導。
師:請小朋友畫出不同姿態(tài)的猴子,想想猴子在哪兒玩,把背景添畫好,比比誰的設計最巧妙。
6、講評。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猴子,它們在干什么?生活在哪里?(教師在評價時注意發(fā)現幼兒的閃光點,有重點地進行講評。)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14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動物頭飾和動物臉譜若干。
3、用紙箱做的電視臺,話筒一只,木偶一個,骰子一個(每面上畫有一個小動物的心情圖)。
4、各種玩具、樂器、圖書等實物。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緒情感,并學會用各種方法讓他人和自己保持高興的心情。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大膽表述的能力。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以孔雀老師帶小動物們去參加“森林電視臺”舉行的節(jié)目主持人選拔賽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出課題,組織幼兒聽《快樂指南》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引出活動內容。小青蛙告訴小動物,電視臺通過過三關的選拔賽選出最會動腦筋,回答問題聲音宏亮,表演大方的小動物參加節(jié)目主持人決賽。
2、第一關“說心情”(理解他人的`心情并幫助別人)
a、請小動物聽一段心情播報(請一名教師手拿木偶播報森林電視臺的心情播報)。
b、組織討論
理解他人的心情:猴子今天的心情是雨天,說明猴子的心情怎么樣?我們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什么事讓猴子的心情是雨天(播放課件——猴子躺有床上哭)。
幫助他人心情快樂的方法:想一想我們用什么辦法讓猴子高興起來呢?(幼兒說說自己想的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都想了什么辦法,幫助猴子。(播放課件)我們幫助了猴子,心里高興嗎?我們一起跟著音樂跳舞吧!猴子的心情由雨天變成了什么天?教育幼兒別人不高興時要想辦法讓他高興!c、恭喜小動物們勝利地過了第一關。
3、第二關:“播心情”(說出心情并學會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播報心情
a、出示骰子,幼兒觀察骰子上動物的表情圖,說說該動物的心情是晴天還是雨天?
b、教師講解播報要點,請小動物扔骰子后,到電視臺播報骰子最上面那面的小動物的心情。
改變心情
c、我們的心情有時好,有時會不好,如果心情不好,我們會怎么樣?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情變成晴天呢?出示部分課件,引導幼兒想辦法讓自己高興起來。
d、出示玩具、樂器、圖書等實物,幼兒自由選擇讓自己高興的方法,并進行表演。
e、播放課件,幼兒邊看邊說,還有什么辦法讓自己的心情高興起來?教育幼兒學會自己讓自己快樂。
f、恭喜小動物們勝利地過了第二關。
4、第三關:“畫心情”(畫出自己快樂或不快樂的心情)
a、出示蛋糕盤做的動物臉譜,請小動物畫上心情圖。(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b、小動物互相說說畫的是什么心情? c、恭喜小動物們勝利地過了第三關。
活動結束:
別人不高興的時候要幫助他,讓他高興;自己不高興的時候也要想辦法讓自己高興。教育幼兒要保持高興的心情,我們的生活才會開心幸福。讓我們一起回家去把我們今天開心的事都告訴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讓他們和我們一起高興吧!(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15
活動目標:
1、對蝴蝶的演變過程充滿好奇;
2、通過活動,了解蝴蝶的形態(tài),了解蝴蝶的演變過程;
3、嘗試隨音樂運用肢體動作等方式,表現蝴蝶的生長過程。
活動重點:
了解蝴蝶的.演變過程。
活動難點:
隨音樂運用肢體動作表現蝴蝶的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師:毛毛蟲變蝴蝶成長課件幼兒:蝴蝶拼圖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引入活動。
1、師:今天老師為你們請來一位小客人,它就藏在拼圖里,同一組的小朋友一起合作動手把它拼出來貼到黑板上。拼完后說一說你們拼出的是什么?
2、引導幼兒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你們拼出的蝴蝶是什么樣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
師:你們還見過什么樣的蝴蝶呢?出示各種蝴蝶的課件,請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再仔細看看,蝴蝶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
師:蝴蝶的肚子我們叫胸腹部,那兩個角角叫觸角,蝴蝶就是由兩只觸角、頭部、胸腹部和兩只翅膀組成的。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蝴蝶嗎?那你了解蝴蝶嗎?你們知道蝴蝶的寶寶是誰嗎?
二、引導幼兒了解蝴蝶成長過程。
1、幼兒觀看視屏《蝴蝶的一生》
。1)分步觀察:
①、卵:這是什么?這是 卵。
、、毛毛蟲:卵慢慢長大后變成了什么?毛毛蟲會干些什么呢?(會吃樹葉)③、蛹:毛毛蟲長大后會做什么事呢?怎樣才能變成蝴蝶呢? (吐絲、結繭,在里面變成蝴蝶)師:小朋友真是細心,你們能告訴老師蝴蝶有哪4個變化過程嗎?
卵————毛毛蟲————蛹————蝴蝶師生一起說:蝴蝶產下卵,卵孵化成毛毛蟲,毛毛蟲蛻變成蛹,蛹羽化成蝴蝶。
2、師:蝴蝶的變化真大呀,我們也來做一回蝴蝶變一變吧。
A老師和幼兒一起蹲下縮成一團,表示卵;B慢慢伸出雙手爬呀爬,表示毛毛蟲;C坐在位置上抱緊雙臂,表示蛹;D伸出雙手站起來變成蝴蝶飛呀飛。
三、小結
師:剛剛我們知道了蝴蝶是由卵孵化成毛毛蟲,毛毛蟲蛻變成蛹,蛹又羽化成蝴蝶。蝴蝶有很多顏色和種類,還知道了蝴蝶的身體是由胸腹部、觸角、頭部和翅膀組成。蝴蝶一生有4個變化過程。小朋友你們喜歡蝴蝶嗎?要愛護它和小動物,不要傷害它們。我們更要愛護花草,因為有了小花和小草才能看到蝴蝶。
四、角色游戲
師:小朋友們離開座位排好隊,我們來學一學蝴蝶飛吧?伸出雙手變成蝴蝶飛,我們飛到草地上去玩吧!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16
一、活動目標
1、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
2、了解淺顯的營養(yǎng)學的知識,知道人體生長發(fā)育需要從各種食物中吸取不同的營養(yǎng)。認識到偏食會造成不良的后果。
3、養(yǎng)成不挑食、注重營養(yǎng)搭配的良好飲食習慣。
二、活動準備
1、錄象、課件
2、課前把各種菜的卡片貼在黑板上,用布擋著,準備好快餐盤。
三、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這堂課我們先來看一組錄象(錄象:學生排隊去食堂、用餐、特顯飯菜,輕快的音樂)
2、這是在哪里?我們食堂里的菜可豐富了,你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3、哪些菜是你最喜歡吃的?哪些菜你不喜歡吃呢?為什么不喜歡?
。ǘ┱J識明理。
1、你們不喜歡它們,可它們是你們身體里不可缺少的朋友呢!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豆腐、青菜、西紅柿)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吧!
2、豆腐、青菜、西紅柿的自我介紹(豆腐:我是又白又嫩的.豆腐,是用圓溜溜的黃豆加工而成的,既柔軟又有彈性,吃了不會胖,還可以預防心臟病。我的吃法有一千多種,外國人都喜歡我,一見到我就說OKOK,還夸我是健康食品呢!青菜:小朋友們好,我是你們不可少的`好朋友青菜,瞧我這綠綠的裙子,不光好看,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葉綠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誰要是不喜歡我,會影響消
化、皮膚開裂的,快來和我做好朋友吧!番茄:我有兩個名字,大名叫西紅柿,小名叫番茄,我是蔬菜中長得最漂亮的一個,我的本領可大著哩!我含有很多水分、糖分和維生素,人們喜歡把我當成水果來吃,我可以防治牙齒出血、皮膚病、退高燒,還可以美容呢。
3、小結:聽了它們的介紹,你們愿意做他們的好朋友嗎?是呀,我們要跟它們做好朋友。有些小朋友不喜歡吃葷菜,比如說魚、肉等都不要吃,這個也不好,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身體里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我們吃東西要注意葷素搭配。
。ㄈ┥罨斫。
1、如果平時不合理用餐,對你的身體是不利的。你們瞧!
。1)(出示胖子)這個小朋友長得怎么樣?越胖越好嗎?為什么?(行動緩慢,做了一點兒事就氣喘吁吁,跳躍運動都做不起來,還容易生病,太胖了還會影響智力)哎呀,怪不得,很多小胖墩要減肥。怎樣才能苗條一點?(鍛煉、少吃肉、多吃蔬菜)
。2)(出示:瘦子)這個小朋友長得怎么樣?他為什么這么瘦?他的表情怎么樣?(不開心)你從哪看出他不開心?是呀,身子長得瘦瘦的,就像一根豆芽。想想,他為什么不開心?你看他長得面黃肌瘦,一點兒也沒有精神,一副病態(tài)。
。3)最近,他又發(fā)現(出示有聲:我的牙經常出血)老師請你們當個小醫(yī)生,能給他治治病嗎?當然,吃藥也能治好,但食物也很重要。吃哪些食物也能幫他
治?給她一些建議。是呀,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維生素C,牙齒出血的毛病肯定會好的。
。4)不過,他還是很痛苦,因為(出示:我經常便秘。)什么叫便秘?哪些小朋友也便秘過?有什么感覺?后來怎么辦的?除了吃藥以外,在食物上注意些什么?對呀,多吃水果香蕉、雜糧、蔬菜就沒有這個痛苦了?磥恚@個小朋友的確要不挑食,不偏食,增加各種營養(yǎng),這樣身體才能長得棒!
2、為了讓我們小朋友身體長得棒棒的,學校里的營養(yǎng)師不僅在菜上動了一番腦筋,而且在糧食的品種上想得非常周到。小朋友們經常說一首兒歌的,夸我們食堂里早餐品種多,誰會唱。浚▋焊瑁盒瞧谝患t豆粥,星期二綠豆粥,星期三糯米粥,星期四麥片粥,星期五八寶粥。早餐品種真正多,小朋友吃得真歡樂。
3、怪不得,咱們小朋友長得多健康多有精神呀!你們看看,我們教室里哪個是健康小子?一起把他們請出來。ㄒ魳贰⒐恼,健康女孩)跟大家說說,你們怎么長得這么健康?個個都是健康寶寶!大家可要向他們學習哦!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楊老師相信,小朋友們以后一定會合理用餐身體棒。ǔ鍪菊n題)是嗎?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 17
活動目標:
1、嘗試實驗,獲得有關容量守恒的經驗。
2、樂意動手動腦探究水的變化,了解它的主要特性。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容量比較
2、標有刻度的瓶子,水,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提問
出示趣味練習:容量比較教師:小朋友看一看這六瓶水是一樣多的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現在我們想辦法做一下實驗,比較一下水的多少吧。
二、實驗操作
1、教師:用什么辦法驗證呢?怎么操作?
要求:實驗用的兩瓶水不能混在一起,實驗時動作慢一點,避免將水灑出影響實驗結果。
2、記錄實驗結果
(1)高矮不同的'兩只瓶子方法是通過比較水位 的高低,我們可以看出瓶子的水是一樣的。
原來瓶子的高矮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
(2)粗細不同的兩只瓶子小選擇兩個相同的空瓶,把裝在大小不同的瓶內的飲料倒入其中,比較出飲料一樣多。
方法,任選一個瓶子,將一瓶飲料倒入,用筆畫或粘紙條的方法做標記,把飲料倒出后再將另一瓶飲料倒入該瓶,看飲料位置與原來留下的標記是否一致,比較出飲料一樣多原來瓶子的粗細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
。3)一只含內容物的的瓶子內容物為石子方法是取出瓶中石子,比較水位的高低。
內容物為海綿小結:方法是將海綿中的水擠回瓶中,比較水位的高低。
原來瓶子里面是否有物體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
3、總結:瓶子的高矮、粗細、內含物是不影響水的多少的,這種現象就叫做容量守恒。
三、活動延伸想一想,如果把兩塊一樣重的橡皮泥塞進不同形狀的瓶子里,橡皮泥會變重嗎?
【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34篇02-15
關于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范文10篇10-28
幼兒園的教案設計02-02
幼兒園教案設計10-30
高中教學教案設計模板11-05
購買禮物教學教案設計01-15
幼兒園音樂教案設計09-28
幼兒園語言的教案設計12-09
幼兒園個人教案設計01-08
幼兒園美術教案設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