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時間:2023-03-21 09:45:40 三年級 我要投稿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匯編15篇)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要求:

      1、熟讀課文,認讀課文中出現(xiàn)“嗎、討、厭、怒、批、訪”等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改編或續(xù)編故事,編排課本劇,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想象創(chuàng)造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學會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對小狗的遭遇產生同情心的同時,要正確認識自己。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請說說你最喜歡的是哪篇,并說明理由。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的名字叫“不會叫的狗”?吹竭@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第14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課件出示讀書要求)

      標(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劃(邊讀邊劃出生字所在的詞語)

      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丟字,難讀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學們讀得那么認真,那么投入,我想你們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識,誰來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讀了一遍就知道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詞)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來拼讀下面的生字。

      4、同學們讀得真好聽,下面我們男女同學比賽讀,看看誰讀的好。你們讀得很棒,為自己掌聲鼓勵一下。

      三、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思考:本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只狗為什么要學叫?都向誰學了?

      四、品評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現(xiàn)幾只小動物?

      2、公雞和杜鵑出于什么心理教這只狗叫的?教的時候表現(xiàn)怎么樣?狗學的時候表現(xiàn)怎樣?從文中找關鍵性的詞語與句子。

      (小雞—同情、杜鵑—憐憫、狐貍—嘲笑)

      3、狐貍為什么嘲笑它?從哪句話中你讀出了這種嘲笑的。

      4、面對這種嘲笑小狗有怎樣的反應?(指導讀出傷心的語氣)從動作表現(xiàn)來看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狗呢?(師引導自尊心強并可憐的狗。)

      五、探討結局,挖掘內涵。

      1、課文設計了三種結局,請速讀并說說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結局,為什么?

      2、你希望這只狗有怎樣的結局?請為這只狗續(xù)寫個結局。

      六、聯(lián)想續(xù)寫,布置作業(yè)。

      讀童話需要一顆童心,還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用心地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與丑、真與假,這樣真實的生活自然會從你的`筆間流出。學完這篇童話相信你也會按捺不住寫作的欲望,請你提起你手中的筆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為此文加上第四個結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樣,在文中有一個關鍵句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板書設計:

      不會叫的狗

      小公雞同情

      小狐貍嘲笑

      杜鵑憐憫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教學反思:

      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安排了一個續(xù)寫結尾的環(huán)節(jié),但這個環(huán)節(jié)到底應該安排在哪里,一直沒有定下來。按常理應該是安排在分析完課文之后,因為先把握文本再進行寫作訓練更符合教學規(guī)律。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qū)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

      3、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qū)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的過程,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

      區(qū)別形近字的形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第2課。

      二、朗讀課文

      朗讀課文,大家評議,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連帶的詞語讀一讀。(困)

      2、根據(jù)生字構字特點兩個人一組識記,然后匯報。

      3、對于難寫的字教師指導書寫。(范寫)

      四、練習寫字

      1、認真觀察整個字,記住每一筆的位置,然后書寫,一氣呵成。

      2、寫后對照范字檢查不足,寫每一個字都要有進步。

      3、教師行間巡視,重點輔導。

      五、完成課后練習題

      六、作業(yè)

      抄寫本課生字生詞

      板書設計:

      上學一路歌

      溪滑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重點:

      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就是山區(qū)的孩子,那么誰愿意說一說在你上學的路上都能看到些什么?(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1、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別的地方的山區(qū)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上學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2、默讀思考:每個季節(jié)各有什么樂趣?

      看提示,口頭填空。

      春天上學,走一路,( )。

      夏天上學,走一路,( )。

      秋天上學,走一路,( )。

      冬天上學,走一路,( )。

      二、精讀課文

      1、你對那所山區(qū)的小學生在哪個季節(jié)上學的情景感興趣,介紹給同學聽,并說說你感興趣的理由。(困)

      介紹春天

      a朗讀描寫春天上學情景的句子,并標畫好詞佳句。

      b說說感興趣的理由。

      c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像。

      d指名朗讀,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介紹每個季節(jié)的方法大致相同,僅對重點問題做些提示。

      介紹夏天

      a邊讀邊想像:溪水、丁冬丁冬的水聲、濕鞋印。

      想像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

      介紹秋天

      a邊讀邊想像:砸核桃、摘酸棗。黑手指、紅酸棗。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

      介紹冬天

      a指導朗讀:讀“小溪變成了長長的大滑梯”時,突出“變成了”,表現(xiàn)出驚奇;突出“長長的大滑梯”表現(xiàn)出多么神奇、有趣。

      b邊讀邊想像,再通過讀把感受到的表達出來。

      c思考:同學們到了學校,為什么“又都怪學校太近太近”?說說你的相法。

      2、分季節(jié)讀課文,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上學路上的景色,你就讀那個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你能用自己的口吻向城市小學生介紹一下你在一年四季上學路上看到的情景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山區(qū)孩子一年四季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并通過邊讀邊想像的方法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五、作業(yè)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上學一路歌

      春天野花

      夏天溪水

      秋天野果

      冬天冰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學要求

      1.懂得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

      2.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思考理解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回答課后的思考題;

      朗讀課文;練習用“先……再……然后……”說話。

      教學重點

      了解這篇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后思考題。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帶、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ㄒ唬┠阋欢ㄏ矚g童話吧,說出你學習過的一篇童話的題目。

      (二)《群鳥學藝》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話。讀讀課文,想想

      “群鳥”是指哪些鳥?它們是怎樣學藝的?你知道這些鳥的窩是什么樣嗎?

     。ㄈ┰谧x的`時候,遇到不懂的詞語查查字典。

      二、指名認讀詞語卡片

      fèng huáng xuǎn chà lěi

      鳳 凰 選 好 樹 杈 壘 起

      wěn yán tuò shù

      安 穩(wěn) 房 檐 唾 沫 舒 服

      cāo jìn qiě

      粗 糙 不 僅 而 且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一、展示圖片,導入新課

      1、出示相關圖片,展示南極風光。

      2、簡介背景,導入課文。

      南極大陸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又使人向往的地方。1986年1月,北京大學附小的楊海藍和上海市蓬萊路第二小學的吳弘,于北京時間13日21時,順利到達南極喬治島長城站。當天下午,考察隊隊長高伯伯帶領他倆游覽了企鵝島,還同小企鵝合了影。(板書課題:登上企鵝島)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標出課文里的生字、新詞。

      聽老師范讀課文,注意課文里生字的'讀音。

      3、出示詞卡:你能正確讀出下面這些詞語嗎?

      登上企鵝大陸盡管厘米魚鱗狀帽子捕食

      4、小組合作,記憶字形。

      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你對哪些字記憶最深刻?為什么?

      三、學寫生字

      1、出示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的8個字。

      2、提醒學生注意:

      “陸”字中右邊的一豎不能分開寫。

      “帽”字右上角不是“日”字。

      “陸、帽、嘴”等字要寫得左窄右寬。

      “鵝、所”兩個字要平均分在田字格的兩邊。

      3、學生學寫生字,每個字寫兩個。

      4、互評,看看誰寫得既正確又美觀。

      四、鞏固練習

      1、辨字組詞。

      狀()、境()、撓()、捕()、驢()

      壯()、鏡()、繞()、鋪()、驅()

      2、積累本課的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8、登上企鵝島

      鵝、所:左右相等

      陸、帽、嘴:左窄右寬

      帽:右上角不是“日”字

      陸:右邊的一豎不能分開寫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一、教學任務分析

      《好漢查理》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一篇具有深厚人文內涵的文章。寫的是一位名叫查理的孩子調皮、愛搞惡作劇、沒有人喜歡,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杰西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人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的過程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立志成為一位真正的好漢。故事溫馨,語言真切,很有感染力。

      文中查理和杰西兩個人物形象真實,查理調皮善良,喜歡幫助別人,言行舉止很有“好漢”的做派。他非常珍視別人對他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杰西雖然是殘疾人,但心態(tài)健康,對查理真誠熱情,對生活充滿希望。

      教學重點是讀懂課文內容,在對話、行為中感受查理和杰西的.思想感情,探究查理變化的原因。進而體會理解與信任也是一種愛,能給人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學情分析

      略讀課文,學生在二年級已有接觸,加上本冊教材前七個單元都曾學習過,估計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積累,但肯定不扎實。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要巧妙地發(fā)揮“導”的作用。另外,這是本冊最后一篇課文,學生也許還沒學習第八單元的其它課文,對單元主題“獻出我們的愛”缺乏感性的積累和理性的思考,在教學中老師要盡量根據(jù)學生實際,教材特點,抓住語言文字,引領學生感悟查理與杰西之間的溫馨與快樂,進一步挖掘查理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三、學習目標

      1、自讀自悟,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語言,體會人物心理活動。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朋友之間的理解和尊重也是愛的表現(xiàn),豐富“愛”的含義,受到“愛”的感染與熏陶。

      四、設計理念

      1、凸顯略讀課文特點。

     。1)實現(xiàn)與精讀課文的整合。發(fā)揮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

      (2)在方法上,提倡自讀自悟,提高閱讀能力。導語提示語,抓住主要問題閱讀課文,組織學生讀書、感悟、交流,明白查理前后行為的變化,探究變化的原因,從中悟出友好、尊重、理解、鼓勵等美好的品質帶給人的精神力量,充分感受語言文字中蘊涵著的人文關懷。拓展相關閱讀,加強積累,內化認識,強化情感提升。

     。3)在要求上,不求字斟句酌,突出閱讀重點。充分初讀之后,學生最大

      大范圍參與交流,相互補充,相互碰撞,提升主題。朗讀的重點則放在幾處人物的語言上。

      2、充分利用文本。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的對話。文本是師生活動的載體,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利用導語導讀,插圖輔助理解,借助人物語言感悟,既快捷方便,又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是對農村學校實際困難的考慮。

      五、教學準備:相關

      諺語、詞卡、課文插圖投影片等

      六、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懂得朋友間的理解和尊重也是愛的表現(xiàn)。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重點:理解查理變化的原因。

      難點:從杰西的話中體會杰西對查理的尊重和信任。

      課時: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 )揭題讀題 明確學習目標

     。1)請同學們做端正,睜大眼睛看老師寫 師板(好漢)齊讀一次,提問:你認為怎樣的人才可以稱為好漢?(行俠仗義 愛幫助的人)

      (2)從古自今,人們對好漢的理解各不相同。我們來讀讀吧,學生自由讀,齊讀(課件出示)

      諺語:

      不到長城非好漢。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6

      《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

      教材解讀:

      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用細膩的筆觸、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為我們描繪了鄉(xiāng)村大花園的美麗景象。1~3小節(jié)主要寫動物們的顏色、情態(tài),突出鄉(xiāng)村大花園的新鮮漂亮;第小節(jié)主要寫光芒四射的太陽,表現(xiàn)鄉(xiāng)村大花園的健康、漂亮;第5小節(jié)主要寫大花園的動植物都很自由自在。整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9個生字,其中學習兩個多音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具體語段、詞句的品讀中感受大花園的新鮮漂亮,健康美麗,自由自在的特點。

      3.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洋溢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洋溢的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的向往。

      教學流程:

      一、舊知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學習了《東方之珠》,去繁華的都市香港參觀了一番,又走近田野認識了小露珠這位可愛的朋友,今天讓我們深入走進鄉(xiāng)村大花園,看一看那里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板書課題《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二、整體感知

      1.想進入大花園一飽眼福嗎?咱們得先和生字生詞打好關系,它們都是大花園的小衛(wèi)士呀!請大家自讀課文,要求: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會讀的根據(jù)課后注音多讀幾遍。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出示生字。

      指名讀

      則、怎,讀音有什么共同點?平舌音,齊讀似、睡,讀音有什么共同點?翹舌音,齊讀“似”在課文中讀sh,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讀音,你知道嗎?s,什么意思呢?誰能給兩個讀音分別組詞?s似乎、相似、好似sh似的,記住在這個詞中讀sh,其余讀s文中還有一個多音字,是誰?結,你知道它有幾個讀音嗎?分別組詞。ji打結、中國結、結繩ji開花結果、結實。

      3.仔細觀察10個生字,怎樣才能更好地記住它們的字形?“圓”中間“員”表示讀音,“醒”右邊的“星”也表示讀音“結”:條狀物打成的疙瘩,也表示這個動作,與“繩”有關,所以是絞絲旁。

      4.“睡”這個字最難寫了,同學們想知道“睡”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嗎?“睡”是“目”加“垂”,表示眼皮下垂、落下,就是打盹休息,這樣一來這個字就好記了,我們睡覺時眼皮下垂就是“睡”。

      光知道意思還不行,還要會寫才行,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左寬右窄橫畫很多,仔細觀察哪一橫最長(右邊第二橫),哪一橫次之(第三橫),哪兩橫差不多短(第一、第四)?仔細觀察左邊四橫的距離,右邊四橫的距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等距。好,看老師,舉起小手一起寫。然后在習字冊上自己描一個寫一個,注意。投影展示,師生共評。

      三、文本研讀

      有了這些生字詞小衛(wèi)士的帶領,咱們一起去公園看看吧!

      (一)體會新鮮漂亮指名分別讀1、2、3小節(jié)

      1.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大花園,用前三小節(jié)中的詞語回答。(新鮮漂亮)

      2.哪些食物讓你感受新鮮漂亮?(蜂子、蝴蝶、蜻蜓、螞蚱)你能講具體一點嗎?什么樣的蜂子、蝴蝶、蜻蜓、螞蚱讓你感覺新鮮漂亮?白的、黃的、金粉的蝴蝶綠的螞蚱、金的蜻蜓嗡嗡飛著的蜂子,胖圓圓的,小毛球似的哦,白、黃、金粉、綠說的都是顏色,顏色漂亮新鮮。

      3.看到這樣的蜂子,你想干什么?摸一摸,為什么?胖圓圓的,毛球似的,多可愛呀!你能讀出蜂子的可愛嗎?指名讀。

      4.大花園里有這么多種小動物,五顏六色的怪不得作者說,你來說:“花園里面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睂α,這就是1段中心句。

      5.剛才小朋友“明晃晃”這個詞沒有讀準確,誰來幫幫他?指名讀。huǎng,什么叫明晃晃呢?光彩閃爍。齊讀2遍這個詞,齊讀這句話,讀出新鮮漂亮。

      (二)感受健康漂亮

      大花園里除了有五顏六色的小動物,還有什么呢?咱們一起讀一讀第4小節(jié)。

      1.這一小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太陽。什么樣的太陽?

      光芒四射、亮、特大特高。

      2.從哪些詞句看出太陽很亮?

      亮得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鉆出地面亮得蝙蝠不敢從什么黑暗的地方飛出來這說明陽光到處都是,這就是“光芒四射”,光線向四面八方照射去。

      3.這樣的大花園又是怎樣的一個大花園呢?你能用4小節(jié)的'詞回答嗎?(健康美麗)

      4.出示。

      “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連大樹都會發(fā)響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對面的土墻都會回答似的。”“是凡”是什么意思?凡是,只要是。作者為什么這么認為呢?想象一下陽光很亮,周圍一切都是亮亮的,動物們五顏六色明晃晃的,拍一拍大樹都發(fā)出干脆的響聲,一切都很敞亮。如果是陰雨天感覺如何?濕漉漉、陰沉沉、粘糊糊、灰蒙蒙蜂子、蝴蝶、蜻蜓、螞蚱等小動物會出來活動嗎?拍一拍大樹會發(fā)出干脆的聲響嗎?對比一下陽光四射的大花園,這樣的花園有活力、生命力,生機勃勃?怪不得作者說“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齊讀),這就是這一小節(jié)的中心句。小節(jié),讀出健康美麗。

      (三)品味自由自在

      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有五顏六色的動物,光芒四射的太陽也不稀奇呀,作者為什么要寫它呢?默讀第5小節(jié)。

      1.作者在這一小節(jié)中又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大花園呢?用課文中的詞語來回答。自由,對自由自在。

      2.劃出“自由”所在的句子,“都是自由的”,這就是這一小節(jié)的中心句。

      3.大花園里的什么事物很自由?

      花、蟲子、鳥。找出相關語句。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這里把花和蟲子當成什么來寫?

      人花睡醒了,是被人叫醒的嘛?不是,花自然開放,就像人睡覺睡到自然醒;想想我們經常因為工作學習的原因被親人叫醒,或者被外面的噪音吵醒,相比之下,花兒是自由的。

      鳥飛上天,是很自然的事情,想飛就飛,蟲子叫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無需別人同意,想叫就叫,一切都神氣活現(xiàn)的,這就是活。

      4.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是自由的?

      蝴蝶。哪里看出來的?“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兒從墻頭飛來了一堆黃蝴蝶,一會兒又從墻頭上飛走了一個白蝴蝶。

      他們從誰家來,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隨意”,太陽光芒四射,哪里都能被他照到,連他都真不知道蝴蝶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你說蝴蝶多自由自在啊!

      5.鳥、蟲、蝴蝶想飛到哪兒就飛到哪兒,你羨慕他們嗎?誰想當一回自由自在的鳥、蟲、蝴蝶?出示句子,指名讀出自由自在。

      6.小動物們本來就能自己活動,獲得自由對他們來說不算難。除了小動物們,還有什么事物很自由?

      植物。

      哪里看出來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愿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薄爸e花”是說黃瓜只開花不結果。黃瓜不結瓜,種它做什么?但是它就是這么牛,不愿意結就不結。

      玉米能長到天上去嘛?

      不可能,這是夸張。

      有沒有人運用先進的科技去控制他們的生長?

      沒有。

      這些句子中都有一個詞語是“愿意”,什么叫愿意?

      認為符合自己心愿而同意做某事。植物有思想嗎?

      沒有,但是在作者的筆下他們都成了有思想的生命了,他們都能隨心所愿,多么自由啊!誰想當隨心所愿的倭瓜、黃瓜、玉米?指名讀出自由自在。

      7.這樣的大花園,你喜歡嗎?作者也喜歡,為什么?因為自由,齊讀第5小節(jié),感受大花園的自由自在。

      四、主題探究

      1.文章最后說“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又高又遠的天空跟大花園有什么關系呢?想一想,大花園里的自由的鳥兒、蝴蝶可能會飛到哪兒去?隨心所愿的玉米可能會長到哪兒去?天上。

      2.你羨慕他們嗎,你想像他們一樣嗎?羨慕,想。作者也是,藍悠悠的天空又高又遠,那是自由的王國。作者和我們一樣羨慕大花園里的動植物們,和我們一樣向往天空和自由。

      五、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了鄉(xiāng)村大花園,感受了它的新鮮、漂亮、健康、自由,并和作者一樣對自由充滿了無限的向往。

      六、作業(yè)布置

      1.完成習字冊,詞語抄三遍。

      2.背誦課文第五小節(jié)。

      3.向你的家人介紹鄉(xiāng)村里的大花園,讓他們也感受一下大花園的新鮮、漂亮、健康、自由。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懂得什么樣的人才能算是知音。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懂得什么樣的人才能算是知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古箏曲《高山流水》、《知音》

      教學流程:

      一、設疑 板書“知音”

      1.同學們,走進課文之前,讓我們閉上眼睛進入音樂殿堂,仔細聆聽來自高山流水的天籟之音。

      請同學們談一談你從樂曲中聽懂了什么?

      我們從曲子中沒有聽懂什么,可是有一個人卻能聽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知音》,感受這優(yōu)美旋律背后的動人故事。

      2.板書課題《知音》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 感知“知音”

      1.請同學們把書打開71頁,在我們讀課文之前,請同學們朗讀閱讀提示,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

     。1)怎樣的人才能算是知音呢?

     。2)你有知音嗎?

      了解了學習任務,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一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文,檢查學生是否把句子讀通順了,并及時糾正字音。

      3.同學們,課文我們讀了兩遍了,相信你們已經與文中的生字成為了朋友,誰愿意領同學們一起讀一讀。(大屏出示生字)

      4 . 我們已經與生字成為了朋友,相信這次你再讀課文,一定會通順、流利、有感情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是( )的知音,

      你對俞伯牙和鐘子期有什么了解?

      俞伯牙:晉國的上大夫,是著名的琴師。

      鐘子期:是一名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

      三、再讀 領悟“知音

      1.他們是怎樣成為知音的?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尋找問題答案,

      2.學生朗讀相關的段落、語句。

      3.根據(jù)句子學生展開想像,教師適時指導重點句子的朗讀。

     。á僬婧冒!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谡婷腊!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

      既然又好又美,就請你美美地讀出來吧!

      師:正是由于鐘子期聽懂了俞伯牙的琴聲,所以俞伯牙高興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保

      師:俞伯牙終于找到了讓他等三十多年,也尋覓了三十多年的人,此時俞伯牙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師:俞伯牙十分興奮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保

      師:看著這個不起眼的樵夫,俞伯牙百感交集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保

      4.其實,同學們想一想,聽俞伯牙彈琴的人還少嗎?為什么他見到鐘子期會這樣激動?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尋找俞伯牙遇到鐘子期無比激動的原因。用筆圈畫出問題的答案。

      生匯報

      蘊藏在琴聲中的心情被誰聽出來了?(鐘子期)

      師:是!鐘子期不僅能聽懂俞伯牙的琴聲,更能聽出他琴聲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學們試想一下,如果俞伯牙的琴聲是哀婉的,那鐘子期就能知道他現(xiàn)在的心情是什么樣的?(悲傷難過憂傷)

      師:如果俞伯牙的'琴聲是歡快的的,那鐘子期就能知道他現(xiàn)在的心情是什么樣的?(開心、高興、興奮、快樂)

      師:鐘子期是最了解俞伯牙的人,他才是俞伯牙的(知音)。

      師:同學們,你們說一說什么樣的人能被稱為知音呢?

     。ㄓ饕猓憾媚愕男囊,最了解你的朋友、知己就是你的知音。)

      師:剛才我們說的不僅是這個詞的由來,也是這個詞的表達的意義。在鐘子期之前,俞伯牙有沒有遇到能聽懂琴聲心意的人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師:一個“從來沒有”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代琴仙的孤獨寂寞。

      根據(jù)資料記載:37歲時俞伯牙遇到鐘子期,試想一想,當他遇到既能聽懂琴聲,又能懂得他的心意的人。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四、升華 體會“知音”

      1.來之不易才更顯珍貴,所以俞伯牙無比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正所謂“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雖然伯牙當時已是一位朝廷官員,而子期只是一個砍柴的樵夫,但是憑著對音樂的心有靈犀,憑著志趣的情投意合,他們結為了知已并結拜為兄弟。當俞伯牙得知鐘子期去世的噩耗時,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圈畫相關的語句。

      2.你感受到俞伯牙的悲痛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讀一讀。

      這種場面讓我們也忍不住要落淚了,同學們,除了悲痛,我們從俞伯牙摔琴的動作、和他再也不彈琴的語言中還能感受到什么?

      (絕望)

      師:再也找不到這樣的知音了,這是何等的絕望呀!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出示課件”正是這樣才留下了 “千金易得,知音難求”的千古的慨嘆。

      師:同學們,你有知音嗎?

      孔子說:“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弊屛覀兌嗯c正直、誠實、博學的人交朋友吧!最后祝你們都能找到與自己知心的朋友。

      五、拓展 珍惜“知音”

      1.出示拓展短文《李白與杜甫的友情》,生自由閱讀回答課后問題。

      關于知音的故事太多太多,唐代詩人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了俞伯牙和鐘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請同學們讀一讀閱讀材料《李白與杜甫的友情》讀后把文章補充完整。

      2.出示《如夢令》學生讀后談感受。

      同學們說得可真好。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小令。(大屏出示)

      3 . 推薦“八拜之交”的故事。

      古代有“八拜之交”。 一般人都認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禮,但其實這八拜,拜的是八份感天動地的友情典故。(大屏出示)

      在這些典故中,有我們敬重的十七位古人,更有舍得我們去深思的情誼與諾言;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們懂得了該如何對待自己親密的朋友。請同學們課下認真閱讀,有時間的時候我們再做交流。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生活中我們應不斷地探索。

      教學重點:

      1.了解船的發(fā)展演變過程,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探索。

      2.會認4個字,會寫6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了解船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培養(yǎng)學生發(fā)憤學習、不斷探索的。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師生收集各種船的圖片。

      2.字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教學投影片(或掛圖)。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外出旅游或走親戚時,都坐過什么樣的船呢?介紹一下吧!

      2.學生自由交流。

      3.出示圖片,體會船的多樣與作用。

      4.:船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國防、經濟等方面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樣?它又是怎樣發(fā)展變化而來的呢?我們一起學習第17課:船。(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聽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范讀)。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簡單概括課文內容或說己的感受。)

      3.輕聲地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在字詞句和課文內容方面,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4.交流朗讀收獲,互相質疑解疑。

      讀準字音:樹干(ɡàn) 扁(biǎn)平 潛(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應的教學投影片)

      蒸汽機: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

      軍艦:列入海軍編制,用于完成戰(zhàn)斗任務和保障任務的戰(zhàn)斗艦艇和特種艦艇。現(xiàn)代軍艦一般裝有導彈,火炮,魚雷,水雷,反潛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還載有作戰(zhàn)飛機和直升機。

      油輪:專門用來運送石油的輪船。

      潛水艇:利用水容器裝水排水,隨著水的裝和排,潛水艇也隨之沉和浮。

      龐大:巨大。

      豪華:特別華麗堂皇。

      同桌互讀課文,說說船的發(fā)展演變過程:

      樹干——筏子——獨木舟——帆船——汽船——軍艦、油輪、潛水艇……

      三、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要求認寫的字:穩(wěn)、歪、扁、棍、噴、艦。

      2.讀一讀,給生字組詞或說話。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穩(wěn):左右結構,左邊是“禾”字旁,右邊是“急”字。

      歪:會意字,“不正”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兒。

      棍:形聲字,形旁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聲旁為“昆”,與“棍”韻母相同。

      艦:形聲字,形旁為“舟”,指船;聲旁為“見”,與“艦”同音。

      噴:與“憤”比較,“有心真氣憤,有口能噴水”。

      4.試在田字格中練寫兩個。指名板寫、、再寫。

      5.出示詞語,讀一讀,記一記:漂流、平穩(wěn)、扁平、借助、豪華、娛樂、龐大。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用表格或者圖畫的形式把船的演變過程表現(xiàn)出來。

      2.讀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隨文識字的情況。

      2.出示卡片,開火車認讀,大面積檢查生字詞語認讀情況。

      生字:穩(wěn)、歪、扁、棍、噴、艦。

      詞語:漂流、平穩(wěn)、扁平、借助、豪華、娛樂。

      3.對照自己設計的表格或圖畫說說船的演變過程。

      二、朗讀課文,感悟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船在各個不同階段,分別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人們?yōu)槭裁匆倪M它?

      2.交流討論:

      樹干:簡便易行,但不平穩(wěn)。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獨木舟:快、安全、還可以放東西。

      裝上船槳: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劃,比較費力。

      帆船:借助風力跑得更快。

      輪船:把槳裝在船上的大輪子上,不需要風也能走。蒸汽機帶動輪槳,速度更快。

      現(xiàn)代的輪船:豪華的客輪——龐大的貨輪——軍艦、油輪、潛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別請幾個學生演不同階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華客輪,見到最初作為船的那段樹干,你會說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船?你還希望有什么樣的船?根據(jù)你的需要想一想,動手設計并畫下來,再向大家介紹它的特點和作用。

      2.從船的發(fā)展演變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船的發(fā)展演變過程是人類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探索。)

      四、鞏固練習。

      1.你注意過身邊的事物嗎,它們也像船一樣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請你舉例說明一下。如:書包、文具盒、自來水、電鈴等等。

      2.選擇你喜歡并且熟悉的一種事物,想想它是怎樣發(fā)展變化的,然后寫下來。

      五、實踐活動。

      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船,還希望有哪些船,為什么。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情境:同學們看,今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著:限重1噸。(出示課件)。看到這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從而引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么?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了解學習起點

      師:關于“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

      (根據(jù)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shù)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于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確定教學的側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

     。ㄒ唬┯H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學生介紹。

     。2)每組發(fā)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后傳一輪,并說說感受。

     。ㄓ械膶W生說輕,有的說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此淮文馨釒状@樣的大米。

     。▽W生站著,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并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xiàn)。搬后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于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么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全班同學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么?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噸大約等于()頭牛(500千克一頭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噸”對孩子們來說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并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ㄈ琏L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志的雕塑,海月巖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并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ǘ﹪嵉膯挝粨Q算

      噸和千克的關系: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1)一只河馬約重那3噸,想一想:3噸=()千克?5噸呢?你是怎么想的?

      (2)一只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么想?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ǔ鍪井嬅娌⒊鍪久恐粍游锏捏w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后延伸(數(shù)學日記)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節(jié)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

      五、總結

      師:學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

      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數(shù)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同時滲透節(jié)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

      板塊目標:

      1、會認33個生字,會寫37個生字,認識茄、調、臂3個多音字。

      2、認識并學會使用4種修改符號。

      3、了解帶有草字頭、火字旁、四點底和月字旁的字。

      4、積累好的詞語和句子。

      第一課內容分析:本課是一篇以草字頭字為主的看圖識字課文。識字的內容是生活中常見的十種植物名稱。教學中可以借助圖畫或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來學習這些漢字。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歸納出帶有草字頭的漢字的特點,掌握規(guī)律,培養(yǎng)獨立識字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茄。

      2、能讀準本課的十個詞語,能歸納出帶有草字頭的字的`特點。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5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茄。

      教學難點:能歸納出帶有草字頭的字的特點。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認識本課5個生字,理解詞語,會寫茄、芹、薯、蔥、荔5個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生活中常見的10種植物,學會5個生字,會寫5個字茄、芹、薯、蔥、荔。

      二、學習課文

      1、出示課文插圖和詞語(做成詞卡,黑板上一邊是插圖,一邊是詞語)

      自己借助書上的拼音或看圖讀出這些詞語,把字音讀準。

      2、指名讀詞語,正音

      3、再讀詞語,注意生字字形

      4、認讀生字,掌握多音字茄(先把學生都能認識的詞語讀一讀,再把不熟悉的詞語作為重點借助圖畫或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認讀)薯字可能較難認識,可以比較識字薯---署---暑

      5、檢查識字情況

      觀察本課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特點?帶有草字頭的字還有哪些?

      6、讀詞語,給這些詞語分分類(蔬菜類、水果類、花草類、調料類)

      7、你還知道哪些蔬菜水果?

      三、指導寫字茄、芹、薯、蔥、荔

      注意薯、蔥、荔在虛線格里的位置

      荔,上中下結構,中間的力寫的要小一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寫字任務和課后習題

      一、讀課文,復習生字

      二、指導寫蒜、荷、茶、莓、蘆

      蒜注意上下結構,下半部分左小右大

      茶上中下結構,下邊不是木

      三、練習

      1、形近字組詞

      茄( ) 蔥( ) 薯( ) 莓( )

      加( ) 忽( ) 暑( ) 梅( )

      2、寫出你知道的帶有草字頭的字:-----------------

      四、作業(yè):收集帶有草字頭的生字并分類

      板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yǎng)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5、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yǎng)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重點難點:

      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先學:

      1、根據(jù)老師預習常規(guī)要求預習課文;

      2、查找有關風箏的資料閱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1)自讀,互讀。

      (2)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著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后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2)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精心憧憬依然蹤影似乎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半沉半浮翩翩飛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余學生根據(jù)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1、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2、讀后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二、感悟課文,體會“我們”的心情變化

      (一)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二)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2、說出你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1)做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①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诟星槔首x,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指讀,挑戰(zhàn)讀,再指讀,齊讀。

     、劬毩暟选半m然……但是……”加進“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里去,進一步體會“我們”快活的心情。

      (2)放風箏。

      重點句子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僬f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谀阏J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

     、鄹星槔首x,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讀,挑戰(zhàn)讀,再指讀,齊讀。

      (3)找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里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僮寣W生分別找出這幾句話,教師出示這幾句話。

     、趯W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壅页鲎钅鼙憩F(xiàn)當時心情的詞語。

      指讀,挑戰(zhàn)讀,再指讀,齊讀

     、芫毩曈蒙厦鎺讉詞說幾句話,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困難、麻煩時的表現(xiàn)。

      三、拓展想象

      讀課文最后部分,思考“我們”找到“幸福鳥”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

      如有時間可以讓學生寫下來。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

      2、四人一小組討論。

      3、每組選代表發(fā)言。

      四、感情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我們”心情的變化

      自由讀課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

      板書設計:

      風箏

      真實的生活 真實的體驗{做風箏 高興

      放風箏 高興

      找風箏 難受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xiāng)的心情。

      3、培養(yǎng)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xiāng)的心情。

      2、培養(yǎng)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1、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跡、其它詩作等。

      教學過程:

      一、觀圖導入。

      說說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

      五、認記生字。

      1、說說你認記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游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說出來。

      六、練習寫字。

      七、課外作業(yè)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fā)現(xiàn)說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xù)收集和閱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里,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閱。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懂得主動幫父母做事。

      3、培養(yǎng)獨立的閱讀和質疑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巧設懸念,激發(fā)興趣

      1、板書“060”

      2、質疑:看到這個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問?

      3、(在算式下方打一個問號)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媽媽的賬單》這篇課文里。只要同學們把課文讀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設計意圖:利用特殊算式設下懸念,充分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投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

      二、循導自學,整體感受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平時你是怎么學習這類課文的?

      2、結合學生的發(fā)言梳理引導(讀一讀、想一想、畫一畫、議一議)。

      3、自主學習。

      4、交流閱讀收獲。

      設計意圖:葉圣陶先生指出:“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痹趯W生自學前,梳理出富有彈性的學習方法,減少學生學習的隨意性與盲目性,既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又可提高學習效率。

      三、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交流問題。

      2、帶著問題小組合作學習。

      四、引導解讀,品味真情

      1、(出示小彼得的賬單)讀了小彼得的賬單,你讀懂了什么?

     。ńY合了解彼得開賬單的原因、目的,理解詞語“如愿以償”并指導朗讀)

      2、品讀媽媽的賬單,體會情感: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讀賬單,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平Y合自己的媽媽,想象一下十年來媽媽是怎樣照顧小彼得的。

      ⑶計算媽媽十年來的報酬,體會母愛無價與無私。

      3、圖文結合,了解小彼得的轉變,體會母愛的偉大:

     、艔男”说玫纳駪B(tài)、動作與表情中體會他的“羞愧萬分”。

     、浦笇Ю首x。

      4、領會“060”的含義:

      引導學生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將無聲語言轉化為有聲的語言,讓學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體驗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思想感情,將媽媽的賬單蘊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進,層層提升。

      五、表達感受,抒發(fā)情感

      作業(yè)超市:

      我想對小彼得說:

      我想對彼得的媽媽說:

      我想對自己說:

      我想對自己的媽媽說:

      鼓勵學生寫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使學生的現(xiàn)時感受和以往的`積累相互作用,從而引導學生從感悟課文所講的道理,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總結深化,拓展延升

      1、媽媽的賬單讓小彼得變懂事了,也讓同學們變得更懂事了,讓我們在心中永遠鉻記這份愛的賬單。

      2、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朗誦《媽媽的愛》這首詩,再次感受媽媽對我們的那份關愛吧。

      總結:我們在媽媽的愛里天天長大,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我想不僅是在節(jié)日里為她送上一份小禮物,為她朗誦一首小詩,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在拓展性閱讀中,學生的語言積累量不斷地增加,理解力不斷地增強。這樣,語言和情感就能在廣闊的精神空間產生共鳴。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會在默讀中思考,在朗讀中理解小男孩買黑色氣球的心理活動,理解賣氣球老人那段話的含義。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認識到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于自信。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在默讀中思考。

      教學難點:

      從老人與小孩的對話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領會老人那番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小黑板、生字卡、燈片。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交流,導入課題。

      1.高老師用和“我”約定的秘密,讓“我”找到自信,并“照亮我快樂的童年”,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今天老師和大家再來學一個關于自信的故事。板書課題:自信。

      2.齊讀課題。

      二、指導初讀,感知課文。

      1.讀好一文章有什么要求?(正確、流利。)怎樣才能讀得正確、流利?(眼到、口到、心到。)哪些地方反復讀?(難讀的字音、讀不通的句子。)

      2.學生按要求自讀、教師巡視。

      3.表揚讀書認真的學生,出詞卡投影,指定三個學生讀,準備后齊讀。特別注意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的讀音。

      A組:

      膚色關鍵貨車是否基礎驚訝

      B組:

      著名一窩蜂一件事興高采烈

      色彩艷麗膚色拖驚訝

      4.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觀察B組中帶點的生字,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如與熟字比較,記字形:蜂——峰:“峰”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懊鄯洹笔抢ハx,所以“蜂”是“蟲字旁”。

      加一加:“月”加“夫”,膚色的“膚”。

      5.指導寫字。

      a.讓學生觀察8個會寫字的筆畫、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說說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左中右結構。

      c.小老師講經驗:各類字該怎么寫。

      d.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e.鞏固檢查,適當展示習字作業(yè),點評進步學生。

      三、檢查朗讀。

      1.同桌互查,每人一小節(jié)輪讀(快的兩遍交換)。

      2.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讀,隨機正音,面向慢生(朗讀稍吃力的學生)。

      3.師點評。

      4.解詞體會。

     。1)聯(lián)系上下文多想想有助于理解詞語意思,不信試試。

      (2)不理解的詞畫下來,默讀,用上法與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作業(yè)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采蜜本”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小組之間比賽,認讀生字(要求:讀準音、聲音亮)。

      2.上一課大家學了《自信》(板書課題),讀得非常認真,做到了“正確、流利”,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讀得有感情,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理解課文,把課文都讀得有感情。

      二、讀文感悟。

      1.默讀課文2、3段。(提出默讀的要領:心讀,既不能讀出聲,也不能動嘴唇。)

      (1)思考:

      a.膚色很黑的小男孩為什么偏要買黑色氣球?(自卑)

      b.你從哪里看出他內心的自卑?(相機指導朗讀“公園的角落里……羨慕……不敢……”。)

      c.他為什么會自卑呢?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詞語。(“膚色很黑”“拖著殘疾的腿”)

     。2)相機介紹:在當時的美國,存在膚色歧視即種族歧視。

     。3)你在生活中有自卑的時候嗎?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設想你就是這個黑人小朋友,你會怎么想?指導朗讀。

      2.朗讀感悟,重點突破,學習4、5、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記住,氣球能升起,不是因為它的顏色和形狀,而是因為氣球內充滿了氫氣。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沒有自信。”

      a.指名朗讀。這話是誰的話?(賣氣球的老人說的。)

      b.你知道賣氣球的老人為什么要說這些話嗎?(他看出了這個小男孩的自卑。)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到課文中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老人驚訝地看了看小孩”;聯(lián)系到前文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追逐著這些色彩艷麗的氣球”。)

     。2)分角色朗讀老人的話和小男孩的對話。(注意讀出小男孩的“怯生生”“略帶懇求”的語氣、老人的“慈祥的目光”“溫和”“驚訝”的語氣。在朗讀中再次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a.指名讀,并點評:誰能勝過他?

      b.個讀,自由讀,體會小孩自卑膽怯的心理。

      c.分組朗讀4、5自然段。

      (3)再讀老人的話。

      a.找出老人說這段話的態(tài)度。(老人一邊瞇著眼睛看著氣球上升,一邊用手輕輕地摸了摸小孩的頭。)

      b.老人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感悟出老人是在鼓勵小男孩。)

      c.邊讀邊悟:讀老人的話,你明白了什么?(前一句,揭示了氣球升起的原因是“氣球內充滿了氫氣”而不在于它的顏色和形狀。這里隱含著一個道理:外表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論出“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沒有自信。”)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如果人是氣球的話,那么升起來是成功,而自信就像氫氣一樣,是成功的關鍵。)

      板書:氣球——人升起——成功氫氣——自信

      d.指名讀,齊讀。

      3.默讀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對比體會。

      討論:作者對老人的話為什么會“至今難忘”?(不僅因為老人的比喻生動、準確、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經歷證實了老人的話是正確的——從一個有殘疾的自卑的小男孩成長為著名的心理學博士。)

      4.。談談你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

      三、實踐拓展。

      小組合作: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演出。

      在編演時,教師提示:劇中人物除了小男孩和老人外,還有一群活潑的無憂無慮的孩子們玩色彩艷麗的氣球。他們要在小男孩面前炫耀,甚至還有對小男孩的輕視。在表演中,再次體會感悟理解課文。

      四、作業(yè)設計。

      1.采訪你的家人、老師或有成就的人,請他們談談自信在人生經歷中的作用,并以此為主題編出一份手抄報。

      2.將你自己學習經歷中印證自信與成功關系的事例,講給家人或同學聽。

      3.閱讀《尼克松敗于不自信的故事》《小澤征爾勝于自信的故事》。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3、讀懂課文,體會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并學習這種品質。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圖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詞卡片。

      3、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奇怪的大石頭》。

      2、過渡: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同學們想知道的很多問題,我們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李四光簡介(結合課后的資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資料,說一說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各自輕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預習情況。

     。1)認生字:教師出示生字詞,學生認讀,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2)指導生字書寫: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總結應該怎樣寫。

     。3)教師點撥下面的詞語。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科學家。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

      3、教師播放課文范讀,學生聽讀,思考:課文圍繞大石頭寫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三、自由朗讀課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作業(yè)設計

      1、教師點擊課件,學生隨堂完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一、鞏固新詞,朗讀課文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并組詞。

      2、分組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感受體悟

      1、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他常常和小伙伴們一起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一起前往現(xiàn)場,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

      請大家自學第二自然段,要求如下:

     。1)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

      (2)李四光和伙伴們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3)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這是為什么?

      2、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是怎么問的?老師是怎樣回答的?李四光聽后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間對問對答。

      引導學生思考:聽了老師的回答,李四光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3、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最后這個疑問得到解決嗎?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

      讀后交流: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巨石之謎的?

      教師主要引導:

     。1)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

      (2)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4)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重大成果?

      帶著問題朗讀課文。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園地一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15

    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03-31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9-12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28

    三年級語文上冊的語文樂園八教案03-31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04-29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樂園八》教案02-04

    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八》教案02-26

    語文A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自信》教案05-06

    上冊語文園地的三年級語文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