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周公吐哺的故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因為他的采邑在周(今陜西岐山北),因此被稱為周公。他的父親周文王在世時,他就以孝行著稱,在兄弟中顯得十分突出,卓越超群。文王死后,武王姬發(fā)即位,他又盡心竭力輔佐武王,完成了滅商興周的大業(yè)。
周武王把魯?shù)胤饨o周公,但他沒有去魯?shù)鼐头,留在朝中繼續(xù)輔佐武王。武王死后,武王的兒子成王繼位。當時,成王的年齡很小,無法執(zhí)掌國政,加上天下剛剛平定,周公怕有人發(fā)動叛亂,對周朝產(chǎn)生威脅,就和召公一起總攝國政,管理朝廷中的一切事務。
周公為了代成王管理好國家,勵精圖治,兢兢業(yè)業(yè),國家也一天天強盛起來。然而,勞苦功高的周公卻受到其他兄弟的猜忌。受封于殷地的管叔和蔡叔散布流言,說周公將不利于成王。周公對召公和太公望姜子牙說:“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成王管理國政,是因為成王年紀還小。我決無異心。不然,我如何向先王交代。再過幾年,成王成年,我便會還政于成王!
于是,周公不顧流言蜚語,繼續(xù)攝政,而讓自己的兒子伯禽代自己去魯國就封。伯禽臨行前,周公告誡他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受命輔政,可以說是天下舉足輕重的人物了,可是,我卻常常在洗頭時,三次握起頭發(fā);吃飯時,一頓飯有時要三次吐出吃在口中的飯食,匆忙起身,去接待來訪的人,生怕錯過了天下的賢士。因為人才是治國的根本。你到了魯國以后,一切都要謹慎,不要因為自己擁有封國,就傲慢而不尊重人才!
伯禽連連答應,動身而去。
不久,管叔、蔡叔勾結(jié)武庚,發(fā)動叛亂。周公興兵伐罪,平定了叛亂。七年后,周公實踐自己的諾言,還政于成王。
后來,“周公吐哺”這一典故,用來形容執(zhí)政大臣求賢若渴,招請人才。
【周公吐哺的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一飯三吐哺的故事11-15
亞麻的故事睡前故事05-11
聶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1-17
愛國故事:華羅庚的故事04-14
經(jīng)典寓言故事睡前故事12-17
故事睡前故事(精選62個)07-09
太陽山的故事睡前故事06-19
刺猬的故事童話故事02-28
精選童話故事:停電的故事08-16
小兔子的故事睡前故事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