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學案導學讓學生學得主動和高效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用學案導學讓學生學得主動和高效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導處資料“學案”就是“學習方案”,是相對于“教案”提出的,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的供學生課前預習、課內導學和課后復習使用的課例學習材料。“教案”發(fā)揮的是導“教”功能,著眼于教師“講什么”、“如何講”、“講得怎么樣”,側重于學生“學會”。而“學案”則發(fā)揮的是導“學”功能,著眼于學生“學什么”、“如何學”、“學得怎么樣”,側重于學生“會學”!皩W案導學”就是用學習方案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它以“學習方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式,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為主體,以教師的指導或輔導為主導,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方式使教學過程由“教”變?yōu)椤皩А,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而且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價值。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和諧統(tǒng)一,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高效化。
學案導學教學方法的具體做法:
一、精心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學會自學。
中學階段的學習以書本知識為主,讓學生借助教材學會自學是學會學習的前提。因此我們要精心設計適合學生的學案,提供給學生自學的空間,使他們學會邊看書邊思考,學會邊動腦邊操作,并把自學發(fā)現(xiàn)用語言表述出來;鼓勵他們用自學這把鑰匙去打開科學知識的大門。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來設計學案,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一是“引”。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教材應看什么,怎樣看;想些什么,怎樣想;做些什么,怎樣做。讓學生學會閱讀,初步掌握讀書的方法和一定的思維方式,使學生逐步體驗到“讀”是學會學習的第一需要,是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使學生初步養(yǎng)成閱讀習慣。讓學生把讀教材的收獲說出來。二是“導”。通過設置簡單的相關知識的問題來進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討論,教師加以適當?shù)狞c撥,從而解決簡單的知識,為自主獨立學習打下基礎。三是“放”。放手讓學生學習新知識,讓學生解決問題。鼓勵學生把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及時提出來,教師從思考的方向和方法上加以指導,引導大家共同探討研究,解決問題。
二、引發(fā)思維的`矛盾,讓學生學會質疑。
學習活動不僅是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也是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引發(fā)新思考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學案設計的時候要注意設計問題,引發(fā)思維的沖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善于“異想天開”……,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給學生提供誘因,引起學生新的發(fā)現(xiàn)。
三、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
學生有興趣學習時,才會學得最好。陶行知先生認為:“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睂W案設計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預設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活動,提供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讓學生大膽地展示出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新思路,并進行適時啟迪點撥,幫助學生沖破舊的思路的束縛,使知識不斷地深化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為科學獻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四、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
教會學生學習,其最重要的目的還在于喚起其學習的需要,助其發(fā)現(xiàn)學習的個人意義,讓學生能夠有意識地主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總結、保持已有的學習經驗,并在學習中進行自主建構,能主動地根據(jù)先前認知結構注意和有選擇性的知覺外在信息,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并隨時能進行遷移。
合理有效的利用學案,讓學生先學,教師加以巧妙的引導,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終身學習的思想,形成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和風格,讓學生“學會學習”,實現(xiàn)教育的本體功能。
【用學案導學讓學生學得主動和高效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將相和》導學案范例05-05
《和時間賽跑》課文導學案04-11
文言文《為學》導學案設計03-29
《客至》導學案(學生版)06-06
《旅夜抒懷》和《客至》導學案06-06
《在烈日和暴雨下》導學案設計06-30
《山中訪友》導學案12-20
《景陽岡》導學案設計05-24
《變臉》導學案設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