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課的教學反思 推薦度:
- 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度:
- 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度:
- 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值得推薦的語文教學反思示例
一
語文教學的成功,有很多標志:學生信賴你,領(lǐng)導夸獎你,家長歡迎你,同行贊許你……這是外部標志;45分鐘一堂課,你究竟給了學生什么,學生從你的課上獲得了什么……這是內(nèi)部標志。后者,語文教師自己心里最清楚,最明白。45分鐘,轉(zhuǎn)瞬即逝,還稱不上“彈指一揮間”,天天如此,月月如此,時光流逝,你教給了學生哪些知識,發(fā)掘了學生哪些潛質(zhì)?學生提高了哪些能力,獲得了哪些方法乃至規(guī)律?捫心自問,經(jīng)常反思,在我看來,此乃語文教師的成功之道:教前備課固然重要,教后小結(jié)、比較、提煉、積累更不可忽視。45分鐘后思考課上的“成敗得失”,留下一點“教余筆墨”,其功效絕不遜于“備課筆記”。經(jīng)驗和特色就是這樣慢慢形成的,教訓也便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二
語文教學,流派紛呈,方法多樣,是可喜的現(xiàn)象,但萬變不能離其宗,語文教學的核心是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尤以讀、寫能力為重。可以說,閱讀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兩翼”。閱讀能力又可分解成理解、分析、比較、鑒賞、評論等多個層面,寫作又涉及各類文體和多種表達方式。一篇課文,“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真正讀懂了,則不僅提高了閱讀能力,同時也必然提高了寫作能力。講授一篇課文,或引導學生自讀一篇課文,重點著眼于一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可以的,但若眼中沒有“麻雀”全貌,只見其中“一臟”,必然會犯“肢解”“割裂”的錯誤,久之,學生也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是學得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識或形不成融會貫通和運用的所謂能力;換句話說,如果不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結(jié)合并滲透于每一篇具體課文的教學之中,久之,也就會形成“兩張皮”現(xiàn)象,即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成為“兩股道上跑的車”,這種狀況必然造成語文教學效率的低下和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失衡。
三
語文教師起主導作用,自身必然要過硬。語文教師既是“雜家”,也要成為“專家”。所謂“雜家”,就是要廣泛涉獵各類書籍,因為教材選文包羅萬象,沒有廣博的知識儲存,難以勝任教學;而語文教師還要有“專攻”的.目標。所謂“一專多能”,也就是說在語文這片大海中遨游,你得選擇“突破口”駛向理想的彼岸,這是為形成自己的特色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所謂“特色”,不是提倡去鉆和語文教學關(guān)系不大的“冷門”,而是應(yīng)圍繞“讀”和“寫”去發(fā)展和深造。在這方面,語文教師自身的寫作實踐尤為重要。語文教師要批改作文,缺乏寫作實踐就難以批得精到;從事寫作教學指導作文,缺乏寫作實踐就難以得法;只有親臨其境,深味寫作的甘苦,才能使指導切中肯綮,富有針對性,這道理不言而喻。明乎此,語文教師如能把“讀”和“寫”結(jié)合起來,注重撰寫讀書筆記、教學心得、經(jīng)驗總結(jié)、理論研究等文章,使感性上升到理性,實踐上升為理論,自身既是教學的實踐者,又是教學的研究者,并向“學者型”教師轉(zhuǎn)變,也就找到了通向成功的門徑。我認為,這是成功的語文教師共同的門徑。
【值得推薦的語文教學反思示例】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學反思【推薦】04-17
《天馬》語文的教學反思01-22
語文掌聲的教學反思02-02
語文霧凇的教學反思01-30
語文翠鳥的教學反思01-30
語文泉水的教學反思04-03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10-14
語文荷花的教學反思10-05
語文《趕海》教學反思01-29
語文輔導教學反思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