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高山流水的文學典故

    時間:2024-08-27 13:28:51 飛宇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山流水的文學典故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典故吧,從典故中我們可以學到豐富的歷史知識,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山流水的文學典故,歡迎閱讀與收藏。

      典出《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伯牙的人,擅長彈琴。有一次,他正在專心致志地彈琴,琴聲悠揚,傳到了 很遠的地方,這時,旁邊來了一個人靜靜地 聆聽琴聲,當伯牙彈描繪高山的曲子時,那個人就說:“多好呀,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過了一會,伯牙又用琴聲來表現流水,那個人又說道:“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滔滔的流水!”伯牙高興地說:“這個人能夠聽懂我的琴聲,他才是我的知音呀!倍@個人就是鐘子期,從此兩個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后來,伯牙聽說鐘子期死了,就將琴摔碎,認為世上沒人能夠聽懂自己的琴聲了,從此便不再彈琴了。

      后來,人們就用“高山流水”來比喻樂曲高妙,也用來比喻知己或知音。

      清朝袁于令在《西樓記·病晤》中用到:“清音繞畫梁,一聲一字,萬種悠揚,高山流水相傾賞!

      成語出處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cù)逢暴雨,正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列子·湯問》)

      后人根據這個故事提煉出“高山流水”這個成語。

      成語寓意

      琴音好彈,知音難覓,這就是為什么在鍾子期死后,俞伯牙摔琴不彈的緣故。人的行為在社會上是需要回應的。一個人彈琴彈得好,還得有人能夠欣賞,如果沒有人能夠欣賞,則無異于對牛彈琴。人有時候確實是為別人而活著的,是為知己而活。

      知己,能互相讀懂對方的每一個眼神,能明白對方每句話的含義;他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語言;他們無須花言巧語,也無須朝夕相處;他們不在乎對方的相貌,也不在乎對方的貧陋;他們從來都不刻意隱瞞自己,因為在知己面前自己無所遁形。在生活中,需要結交和珍惜這樣理解、真誠、懂得欣賞、敢于擔當的朋友。

    【高山流水的文學典故】相關文章:

    高山流水成語典故07-29

    成語高山流水的典故12-01

    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04-10

    高山流水的成語典故是什么04-13

    未雨綢繆的文學典故是什么11-23

    高山流水10-09

    高山流水09-21

    高山流水造句05-27

    高山流水成語01-12

    高山流水說課稿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