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1)記數學筆記,特別是對概念理解的不同側面和數學規(guī)律,教師在課堂中拓展的課外知識。記錄下來本章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題,以及你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后將其補上。
(2)建立數學糾錯本。把平時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爭取做到:找錯、析錯、改錯、防錯。達到:能從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確東西;能由果朔因把錯誤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癥下藥;解答問題完整、推理嚴密。
(3)熟記一些數學規(guī)律和數學小結論,使自己平時的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
(4)經常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形成板塊結構,實行“整體集裝”,如表格化,使知識結構一目了然;經常對習題進行類化,由一例到一類,由一類到多類,由多類到統(tǒng)一;使幾類問題歸納于同一知識方法。
(5)閱讀數學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數學學科課外活動與講座,多做數學課外題,加大自學力度,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6)及時復習,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進行適當的反復鞏固,消滅前學后忘。
(7)學會從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總結歸類。如:①從數學思想分類②從解題方法歸類③從知識應用上分類等,使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專題化、網絡化。
(8)經常在做題后進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題所用的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想,是否還有別的想法和解法,本題的分析方法與解法,在解其它問題時,是否也用到過。
(9)無論是作業(yè)還是測驗,都應把準確性放在第一位,通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這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問題。
篇二:
緊張的考前復習,壓制神經的考試,下考場后的議論紛紛,有人歡喜有人憂。全縣統(tǒng)考結束后頓時感覺輕松了很多,暫且不去說考試成績的好壞,至少這種感覺讓人感到發(fā)自內心的'放縱'。隨后而來的便是對考試成績的焦急等待和新一輪學習的開始...也許以我這次的考試成績并不能說成是"優(yōu)異",可以說算個中等吧。但對于我個人來說這也是一個進步,雖然有幾科成績"不盡人意"。下面就認真分析分析吧。
說說英語吧?傮w來說進入高中以來我的英語成績呈現(xiàn)直線下滑趨勢,這次也毫不出意外的只考了87分。我很清楚的明白考低分的原因:平常老師讓默寫單詞時不寫,讓記語法時不記。一到考試的時候就開始發(fā)愁,特別是在做單項選擇題的時候,單詞不知道什么意思感覺哪個選項都對,語法不知道怎么運用感覺哪個選項都是答案,結果只有亂猜了,這次考試在這方面就吃了大虧了。英語這科自我感覺還是挺簡單的,因為上次考試還得了80多分呢,我想的是這次至少可以考85分的,結果非常完美的驗證了一個詞語:眼高手低。成績下來只考了66分。雖然說這次全校英語成績都有所下滑,但是得高分的還是有的。這次英語成績給了我不小的打擊,更何況老班是就是由英語老師,的確有點不給他面子了。平常英語學的還挺賣勁的,對英語也是有濃厚的興趣的,可考試畢竟是考試,后面的非選擇題基本上都是只得了一半的分,以后可得注意了。再說說政治吧。說句實話《生活與哲學》這一冊的知識比較難理解,平常的學習也只是死記,根本不太理解其中的含義,平常做練習題也不注意總結,結果考試的時候后面的問答題基本上是胡寫的,想到哪一點就寫哪一點,沒有頭緒沒有要點。有因必有果:有兩個大題不得分,有一大題只得了一分,在整張卷子上拉了將近30分,雖然選擇題做的還可以,但分數也基本上定格了,只考了59分。看看分數再想想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睡覺,發(fā)呆...特別是老師講練習題的時候基本上是不聽的,以至于對張老師講的問題分析、做題思路都毫無印象,考試的時候隨心所欲,亂答一氣,F(xiàn)在終于知道自己有多"笨"了,真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