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面對那座城散文
(一)就這么想著
一直很想去一個地方。
不知道是什么時候迷上克里尤尤的?删褪窍矚g上了這種四根弦的生物。也就順帶一起喜歡上了素描,沒來由的情緒就這般率性地撥弄著這種多愁善感的季節(jié)。是什么在作怪?
聽人說,文字,音樂,繪畫是人世間最美的表達式。但很遺憾,我都不擅長。
唯獨,對文字,有一絳可以透過井口的執(zhí)念。有段時間,沒有理由的失眠,那個時候,窩在被窩里,床邊開著盞燈,窗外還有暖黃色的光不時地透過來。在這個時候,也就只剩,我無力去打破的深沉了。那時,真的好希望可以有個信友啊,就是這種暗生的莫名其妙,就會在這種時候想有一張,那里會有一道一道整齊的蘇紅線條蹭在上面的信紙。然后可以拿起桌上的一支水筆,就想這么一直寫到天明,好像我真的有這么多話可以說的樣子。
“夏日,靜好。像水一樣的日子……”不知何時,在某一個時段,疏懶地倚靠在一張搖籃椅上,就這么不緊不慢的語速讀著些很美的句子,已成為一種習慣。早就記不清了,到底是因為什么而猶生的情愫。卻可以不時地真切感受到,守護它很難。這也許就是我寫下這段文字的理由吧。正因為同樣也不會有人理解,從對文字的沒興趣,再到喜歡上這種表達,有多遠。
那或許是一段很遠很遠的距離吧。就像我和你相識前的模樣,類同于音樂盒底發(fā)條轉動的角度,可能就是一封信附郵后的記憶。反正就是很遠很遠。
就像我和我記憶中的那座城。就隔著一個童年吧。
(二)請多多指教
夜。
寂寞快速吞噬著路燈下的人影。這個點,誰都不該出來。
一貫的黑色,將我所能望到的地方,霸道地攬入懷。若道澄色的光迸出,似乎想穿透些什么。連帶著,空氣中的微顆粒都按耐不住內心的聒噪了。父親的車便這么肆意遮掩夜的深沉,倒也注定不寧靜。T
車窗外的夜色就這樣從靜景拉扯到動圖,在輾轉會,又乖乖地止成了一副醉意的寫實。透明的玻璃窗任性地鑲著,錯綜的線條毫無頭緒地竄著,末了,鋁合金的框框想都不想地架了上去,倒也不失簡約的冰冷。候機大廳,到了。先是母親,外婆,接著是我,然后就到了小家伙,次第從這輛家用車中,貓似的爬了出來。車子就這樣不負責任的再次遠行。留在原地的,還有剛才哈出的那圈熱氣。無可厚非,這是一場四個人的冒險。
很有責任心的樣子拉著一個個行李箱,這時縈繞在鼻尖的那股惰懶,踏入自動門后,便沒有資格不得安寧了。
換取登機牌才是先行的正事。多番與工作人員交涉后,才確定那個地方在H廳。偶遇了燙金色的大字“G”,還好巧不巧地越過了“I”廳的'廣告牌,可是,就是找不到這可愛的“H”的標志樓。最后,犯著迷糊在一堆縱橫交錯的路線圖中,摸到了這個我們歸宿般的地方。還好現在還挺早,(呵,可不是嗎,看著隱約間生著一股霧氣的天,大概能猜到是凌晨五六點的樣子)也不用排隊,就這樣,輕松不輕松地換了登機牌,登機牌上的西雙版納就這樣顯眼,對,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哦,還寄存了這看著就腰疼的行李,然后,找了一排銹跡泛濫的的座椅,就,等著那跨越時間的想念......
現在是被陽光直射的時段。我們下了飛機后,就坐上了現在這臺哼哼哧哧的大巴。車上四個人,都在想著自己的事,都在捋著煩雜的心緒。就這樣,我,走在了我想去的那座城,路上。
現在是下午五點鐘。我們的大巴停在了一個叫“清溪”的地方,在這里的農家樂,我們準備用晚餐。真的,從上車到現在,我已經在那個灰色織布的座椅上待了近四個小時,我也不知道,還要多久才到,我還要等多久才能去到那個我想去的地方......
現在是晚上七點鐘,我真的好無聊啊,我竟然被一條黑色的安全帶就這么鎖在這一顛一顛的山路上了,還要煎熬在無限的等待中。到底還有多久......
現在是晚上九點鐘,我真的好困啊,我覺得我現在抱著什么都能睡著...不行,我可不能睡過去,我要清醒地到達那個我想去的地方。
現在是晚上十一點鐘,我們終于駛過了邊檢,我現在總算抵達那個我想去的地方了。
我來了,西雙版納,請多多指教。
(三)喜歡這種“慢”
現在,已經是次日的早晨了。
不錯,這就是我喜歡的地方;野咨乃嗍瘔,一個個花白胡子的老人,倚著墻,撐著膝蓋,席地而坐。面兒前,定是鋪著副擺好的木色象棋,地下是用粉筆直接在路面上勾好的“棋盤”。在坐等著應戰(zhàn)的對手。有一種,“你是為了打發(fā)時間而來到這里,而我,我是為了打發(fā)時間而結識的你。好巧,我們都有很多時間!钡哪欠N感覺。
人們都走得很慢,似乎上班永遠都不會遲到。時光軸就這樣依戀著這里的一切,寬容著這里的“慢節(jié)奏”。也不無道理,云南是全國來說匯聚最多民族的地方。這里就有十幾個市長,為了融合這么多的民族,所以,這里許多民族的節(jié)日都得過個遍。基本上每隔幾天就是一個節(jié)日。那到干脆任性休假一整年好了。
所以,有個閑適的晨間時光,自是美好。早點,便成了重中之重。
有一條青石砌成的巷口邊上,有一位老婦人。橘紅色的圍巾一圈一圈地纏繞她的脖子,就像她手邊上的小奶鍋里散發(fā)出香味也一圈一圈地縈繞你的鼻尖。就是一個雙手比作半握拳狀,拼接在一起那般大小的一只小奶鍋吧。說起來,或許,就是能剛好裝下我的臉那般大小的一只奶鍋。里面盛著許多料呢。
蔥啊蒜啊什么的,還有一匙一匙的辣椒油混著。幾片炸的發(fā)亮的豆腐皮和一小碟肉片一倒下去。,舌頭都可以不要了。翻紅的麻味還起著些沫的湯汁,這便是底料了。在涮上云南特有的米線,那晶瑩透明的柱狀線條,在刺激的麻辣中翻滾。(乖,收起你的哈喇子。)這便是版納特有的絕味--小鍋米線。呃...和泡椒味的泡面味道也差不多吧。這便是最正宗的。當然,不是誰都有去為了美食獻身的沖動嘛。畢竟,不是,誰都辣的起。有時,商家為了提高產品的銷售利潤,會單獨弄一種無辣的小鍋米線,哎呀,其實就是把辣油換成了丸子,味道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就是會有一股海鮮泡面的味道吧。對于版納人而言,一天,一碗米線,足矣!
我想我這次沒有失望,這便是我向往的城,我所期待的那個地方,那里的距離,那里的人,那里的吃食,一切的一切都是,等那里,去那里,在那里的記憶。而我,會小心托起,放進童年的陶罐里,掩上。
【當我面對那座城散文】相關文章:
那年、那人、那座城散文05-21
那年故事那座城回憶散文03-31
細雨中,那座城散文欣賞04-20
那座城那個人散文03-21
當我面對失敗的時候散文02-17
那座城,那段回憶散文隨筆04-29
戀上那座城抒情散文01-18
當我面對“臺灣”的時候隨筆散文05-11
以那年故事那座城為題的回憶散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