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2019散文隨筆
冬至。
又是一個節(jié)氣。
高中的時候做地理試卷,總是弄不清楚,冬至這一天到底是晝夜平分還是晝短夜長?每每考試的時候都要對著草稿紙畫一個圖才能區(qū)分清楚。最近的日子真的如同這一道地理題目一樣,過的稀里糊涂的。
“冬至,這一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此后,白天就越來越長了!迸瓮^了冬至,天就會一點點暖和起來。搓了搓冰冷的手掌,摸了摸暴露在空氣中的耳朵,然后再翻開校歷數(shù)了數(shù)還有幾天回家。日子一天天地過,寒假變的遙遙可望,只是今年的寒假并沒有像往年那樣期盼。
好像大三的第一學期,我過的很從容,不慌不忙的,甚至帶著一絲悠閑。這大概是一種成長吧,想起大一的那一年冬至,第一次聽北方的室友談“冬至吃餃子”的說法,感覺很是有趣。如今自己儼然變成了半個北方人,冬至,自己開始計劃著找點餃子吃。
終究,這個讓我感到陌生的城市,在把我慢慢同化。在一個個張嘴冒出霧氣的日子里,開始想要吃一碗熱熱的湯面,面上漂浮著香菇雞肉丁,當然牛腩土豆也不錯,偶爾上面臥一個雞蛋,再加一點香菜點綴便很完美。也會選擇在一個風大的傍晚,點一份金黃的小米粥,一個饅頭配上兩個菜,就能心滿意足。這是我在河南的第三個冬天,度過第四個之后,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有第五個。
最近幾個晚上,總是忙著排練元旦晚會的節(jié)目。今年文學院很特別,要求每一個班為單位,每個班參與的人數(shù)規(guī)定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大學雖說寫稿無數(shù),卻從沒有登上舞臺表演過一次,這次學院的規(guī)定像幫我達成大學的一個里程碑。半個月前班委開會,一起策劃元旦節(jié)目,我記得,那天班委聚餐的氛圍特別好,不知道是空調的暖氣太足,還是大家喝了酒,臉都紅彤彤的,笑容都是恣意的。飯后,十幾個人挽著手一起回寢室的路上,借著酒勁,在校園的里攜手高歌,唱“讓我們紅塵做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我們奔奔跳跳的像一個幼兒園的孩子,最后借這學校湖邊的黃色燈光,大家席地坐在馬路上拍照,照片因為光線變的模糊,但那種情緒卻真真切切的留在了心里。這種有一點點張揚,有一點點瘋狂的感覺像是夢里一樣美好。
我總覺得,這是大學應該有的模樣。
那天晚上,我也對著電腦敲敲打打,重新寫下《遠方,我讓風說給你聽》。
好喜歡“遠方”這個詞啊,你站在時間軸上,你的身前是遠方,你的身后也是遠方。如果,你站在一個位置上,你的四面八方都是遠方。
“遠方”因為“遠”才有了延展性。還沒有來這個學校的時候,就把學校定義為遠方,這個“遠方”是未來的約定,是生活的期許,或許離開學校后,這里還是變成了“遠方”,是曾經(jīng)擁有的回憶。只是如今,我好像在這個還沒有結束的故事里,東張西望,猶猶豫豫地害怕那個還沒有到來的別離,害怕最終降臨的結局。
從期待,到猶豫的張望。
排練情景片段的`時候,我們把一起度過的時光用場景重新演繹出來,大一,大二,大三,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終究沉淀在歲月里,來不及好好告別,甚至也來不及好好體驗,像是牛飲西湖龍井,還沒有品出什么味道,就著急地用來解渴。
最后所有人拉起手唱“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里呀,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這種結局的預見,像是一首歌的前奏,或許,我們已經(jīng)在高潮處,正酣暢,偏偏音調已經(jīng)開始往下轉。當所有人吶喊出“遠方,我讓風說給你聽”時,我是感動的。
我期待遠方,害怕遠方,而我,卻一直在遠方。
很多時候我們懷念一些人,一段關系,也許并不是在感嘆時間,而是意識到那種純粹多難得。直到有一天,你再也回不去的那段讓你忘不掉的歲月,那時就會明白世界上最百感交集的就是無能為力。遺憾,隨時來隨時去,就是不會消失。對于生活,對于歲月,除了不停懷念,更重要的還是去探尋的新的生活、新的快樂、新的人生、新的遠方。滿城風雨,我們從遠方來,而不再是曾經(jīng)未涉世事又備受寵愛的孩子。
那些單純的小美好,帶來的永遠是淡然和歡欣,這是2017年的冬至。
也希望遠方的你,永遠擁有勇氣。
那么,冬至快樂。
【冬至2019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夢見散文隨筆01-03
愛情散文隨筆01-21
關于散文隨筆10-13
善待自己散文隨筆08-24
人生橋梁散文隨筆11-03
彩虹之上散文隨筆11-03
大灣里散文隨筆11-04
女兒紅散文隨筆11-04
冬至的諺語03-17
經(jīng)典冬至諺語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