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些善良來取暖情感日志
阿雛的父親在一場事故中被奪去了生命,于是,阿雛便把全村人都當成了敵人,仇恨的種子在心中越長越旺盛,不斷地對村里的人實施惡作劇式的報復……
看了曹文軒的小說《阿雛》,我的心里覺得非常壓抑,主人公阿雛的命運很是讓人糾結。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有多么強烈的復仇心理。
他很少親自做作業(yè),總是找其他學生替他做;讓其他同伴輪流給他帶煮熟的雞蛋當早點——如果不服從,就要受到他刁鉆古怪的懲罰……
他將“楊老頭子”的“恭凳”凳腳鋸斷,使年邁的楊老師跌進了糞坑——就是為了報復“楊老頭子”告他的狀;他似乎見不得別人的過得好,周五爺?shù)拿刻於寄軓镍啍r里拾滿滿一籃子鴨蛋,可忽然有一天,鴨子好象受驚了,鴨蛋紛紛滑脫到水中,原來是阿雛偷偷將貓瞅機會拋入鴨群;看著周五爺吃西瓜心滿意足的樣子,他又起了壞心眼,往西瓜里撒尿……
他罰站時,看到大狗似乎有嘲笑的神色,就將大狗帶到荒丘,大狗恐怖到了極點,發(fā)了兩天高燒……后來,阿雛被學校開除了,再后來,到處游蕩,又敲鑼引得人們都來救火,而實際上僅僅是由于他的無聊……
讀著他的故事,看著他一步步升級的“惡行”,真是讓人憤怒,他讓仇恨蒙蔽了雙眼,他總認為父親的死和全村人有關,全村人都逃脫不了干系。于是,他的性格就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是用一種破壞的方式發(fā)泄著心中的仇恨。可惡的阿雛!
如果只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那就很容易理解了。然而曹文軒的小說總是給人以深深的思考,甚至還有一種說不出的孤獨和憂傷。比如小說的結尾,大狗餓得沒有力氣了,阿雛要給他抓野鴨,漸漸消失在蘆葦叢里,臨走前,還把自己身上的衣服都脫給瑟瑟發(fā)抖的大狗!
表面上喜歡惡作劇的阿雛,內心也渴望得到人們的關愛!當人們來尋找他和大狗的時候,他是滿心歡喜的,可是,當聽到人們只喊大狗,去沒有人喊他的名字,他的心一下子又失落了
而且,我總是隱隱約約地感覺,阿雛這樣的性格的形成,全村人都脫不了干系。阿雛的父親本來也有生還的可能,船翻后,好多人落了水,阿雛的父親緊緊抓住了大狗的.父親,大狗的父親卻塞給了阿雛的父親一個手電筒,讓他以為有了依靠,結果阿雛的父親沉入了大海。更可惡的是,大狗的父親不但不覺得良心受到譴責,還到處在村里宣揚自己的小聰明,而且,還有村里的人,不但不同情阿雛的父親,反而好象很欣賞大狗父親的做法……而阿雛在人群里,聽到人們說笑自己的父親,可想而知是怎樣的心情!
我想,假如人們都心存善良,阿雛應該不會是這樣。
假如大狗的父親心懷內疚,將阿雛帶來和大狗一起撫養(yǎng),阿雛的心靈應該不會有那么多的創(chuàng)傷;假如全村人都看阿雛孤獨一人,不再支持大狗父親的話,或者對大狗父親進行譴責,而給阿雛多一些關心,我想阿雛也不會落到那樣的境地……也許,當人們最后都在喊“阿雛”的時候,終于也呼喚出了心中的善良!
所以,我覺得小說似乎表面上是表現(xiàn)阿雛的復仇,可是,實際上是在譴責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吧!人們啊,請留些善良來取暖!
自己的話:最近一段時間,又把小學時讀過的曹文軒的小說拿來重讀,有很多感受。他的小說好象總有一種很復雜的情感,就像阿雛,就像《第十一根紅布條》中的麻子爺爺,尤其是結尾,總有一種悲壯的感覺……
我本來想以《莫讓仇恨遮望眼》為題,重點寫阿雛的復仇,可媽媽建議我多思考阿雛形成這樣性格的原因,我覺得這個思路好像更深一些,那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冷漠,缺乏善良。因此就構思了這篇文章,不恰當?shù)牡胤,請多多指教?/p>
【留些善良來取暖情感日志】相關文章:
留些時間給自己取暖12-15
留些智慧給自己取暖01-22
留些誠信給自己取暖11-02
留些誠信給自己取暖06-25
留些誠信給自己取暖06-27
留些誠信給自己取暖10-19
留些誠信給自己取暖06-27
留些誠信給自己取暖11-02
留些誠信給自己取暖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