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改編自古典小說《封神演義》 “鬧”是故事的文眼和主線,先講鬧的原因——龍王父子稱霸其中,一方。再講鬧的經(jīng)過——搖動龍宮、打死夜叉、降服三太子,最后講鬧的結(jié)果——人們過上了太平日子。表現(xiàn)了哪吒勇敢正義、除暴安良的英雄形象。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遣詞用語活潑傳神。
“鬧!弊鳛檎n題的題眼,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暗含著教學的主線。細讀之,就是故事發(fā)展的邏輯性。哪吒為什么鬧海,這是起因。哪吒怎么鬧海,這是經(jīng)過。哪吒讓老百姓過上了太平日子,這是結(jié)果。這篇課文和前面出現(xiàn)的《蒲公英》《三袋麥子》組合搭配,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故事專題。旨在引領學生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感受童話和神話故事中豐富的想象和鮮活的形象。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小學語文的中間學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基本的識字寫字能力和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約,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往往會在不經(jīng)意間從文本表面滑過去。特別是對于課文中表情達意的關(guān)鍵詞句,還缺乏深刻細致的理解。這是對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的分析。小學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特別喜歡讀故事,對新奇有趣的神話故事更是情有獨鐘。學生在二年級曾經(jīng)學過《沉香救母》的故事,對神話這種文體比較熟悉。此外,學生看過《哪吒傳奇》的動畫片,已經(jīng)對哪吒有了比較充分的感知,為學習課文做好認知鋪墊。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和年段目標的要求,以及文本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如下學習目標。
1.運用識字策略學會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混”、 “興”、 “稱”,、通過觀察字形和辨析字義識記“扔”、 “即”等字,結(jié)合課文情境理解““稱霸一方、興風作浪”等詞語。
2.根據(jù)邏輯,抓住人物性格,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哪吒不畏強暴的精神,并能用朗讀表達情感。
3.展開合理想象,豐富文本語言,凸現(xiàn)人物形象,流暢、生動地復述故事。
4.課外閱讀神話故事,體味神話人物,感受傳統(tǒng)文化。
四、教法學法
我認為,教法和學法不是對立的,而是統(tǒng)一的。要以學法為中心,教法要服務于學法。本課教學,按照“以學生為主體,以朗讀為主線,以感悟為主旨”的設計理念,主要采取情境教學、讀中感悟、角色體驗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情感和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之上,以小組合作為主要方式,組織學生圍繞課文后面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將學生引向自主、探究性的學習之路,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解決問題,發(fā)展能力。
因此,設計這些方法的出發(fā)點是學生,是學生的心智水平,落腳點還是學生,是學生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要讓學生在實踐運用的過程中,逐步習得和掌握這些方法。
五、教學過程
為了切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豐富語言積累,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借助字、詞典,各種直觀材料和已有學習方法,通過“讀——議——讀——說”的方法全面理解課文。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前置性學習:
1.認真讀課文,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擴詞。
2.朗讀課文:(1)給課文標好自然段;(2)劃出生字在文中組成的詞語,查字典、詞典,弄清不理解字詞的意思;(3)把課文讀正確,讀連貫。
3.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二)形象展示,問題引路
《封神演義》的故事家喻戶曉,哪吒的故事更是同學們喜聞樂道的。開課,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示內(nèi)容為“三頭六臂”的哪吒教學掛圖,問題引導:認識畫面上的人物嗎?想知道他的故事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走近哪吒,了解他的故事——《哪吒鬧!贰_@樣通過直觀感性的材料,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愉快的學習情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多層次、多形式朗讀,感悟交流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是語文學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獲得知識、獲得感悟、獲得快樂是十分重要的。
1.設疑促讀。
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知識現(xiàn)狀,我在設計導入時,先讓學生暢談自己知道的關(guān)于“哪吒”的知識。這一過程,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交流中初步認識哪吒。接著,我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引導學生根據(jù)剛才交流中獲得的知識來判斷插圖中誰是哪吒?你又是怎樣看出來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激發(fā),他們紛紛舉手搶著要答!拔乙豢淳椭溃瑘D上左邊那個小孩模樣,身上有兩件法寶的是哪吒,你看,他目光堅定,眼睛炯炯有神;而旁邊那個站在海里,手拿斧頭,長相丑陋,氣勢洶洶,咬牙切齒的肯定是書上寫的夜*!睅缀跞嗝恳晃粚W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那么,誰又能說得再具體點?把哪吒和夜*交戰(zhàn)時的情景像講故事一樣說出來!泵鎸ξ业陌l(fā)問,學生一時語塞,不知從何說起?粗麄兤诖哪抗猓疑钪藭r他們是多么希望老師能給他們以啟發(fā)和引導。于是,我告訴他們答案就在課文中。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引入課文,讀書的興趣被激發(fā)起來。我相信學生們將會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去朗讀課文。
2.以讀感悟。
在學生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我緊緊抓住一個“鬧”字來引導學生朗讀感悟。先讓學生自由輕聲朗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哪吒為什么要鬧海?通過朗讀,學生體會到東海龍王父子的可惡,也體會到哪吒為民著想,敢于與邪惡作斗爭的精神。在此基礎上,我指名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并適時在投影片上標示出重點詞;“稱霸一方”、“作惡多端”、“興風作浪”、“治一治”、“出一口氣”,要求學生邊讀邊感悟,引導學生可以用語氣,也可以用手勢來加強朗讀表現(xiàn)力,但一定要讓聽的人感受到龍王父子的“惡”和小哪吒的“勇”。通過朗讀,學生不難感悟出“鬧”的原因,最后讓學生歸納說說哪吒鬧海的原因,則是水到渠成。
通過朗讀,學生已經(jīng)了解到了“鬧”的原因,于是,我又設置懸念;小哪吒又是怎樣鬧的呢?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至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老師不急于讓學生回答,而是放手讓學生充分自讀,圈畫出關(guān)鍵詞語,弄清各自然段主要寫什么?接著,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小哪吒鬧了幾次?每次又是怎樣鬧的?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并由學生自己評說。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描寫哪吒機敏、果斷的一系列詞語要讀出氣勢來。這樣安排,不但訓練了學生口語交際,也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感悟。
最后一段,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體會“胡作非為”這個詞語的意思,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弄清哪吒鬧海是為了懲治惡人,讓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進一步感悟哪吒敢于與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讀完課文,我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練習朗讀,再指名朗讀,同時讓其他學生仔細聽,找出他讀得好的地方表揚他,或者對不足的地方提出意見,并自己來示范,把它讀得更好。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來,給其他學生起一個示范作用,促使他們深入地感悟,更好地朗讀。
3.賞讀積累
賞讀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感受課文語言的精準、優(yōu)美,積累好詞佳句。我打算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等,細細來體味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同時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抄一抄。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發(fā)展閱讀能力,也豐富了語言積累。
(四)鞏固拓展,發(fā)展能力
學習語文是為了運用語言,在感悟原文語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累語言,而復述是積累語言的有效方法。學完全文,指導學生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說說哪吒是怎樣鬧海的。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圈畫出關(guān)鍵詞語,并理清順序,弄清各段間的聯(lián)系;然后讓學生同桌練習復述,同時出示關(guān)鍵詞語,要求學生注意用上這些詞語,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帶上……法寶”、“跳進大!、“取下”、“擺”、“掀起”、“搖晃”等,第三、四自然段中的“舉起……便砍”、“機靈”、“一閃”、“一下”、“氣沖沖”、“舉槍便刺”等;最后指名在班中練習復述,要求學生復述得有條理,盡量運用書上的原句。力求做到“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言若出吾之心”。
六、板書設計
為了概括課文內(nèi)容,突出重點,集中學生注意力,整個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明了,能加深學生印象。另外,為了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顯現(xiàn)學生個性化的思維,所以板書設計也要靈活多樣,要依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和給出的答案來完善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