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一、1.略 2.嶙;佇;啜;sǒnɡ;zhàn;jīn 3.C 4.A 5.C
二、6.(參考答案)一個小男孩被做保姆的媽媽帶去參加主人的晚宴,媽媽把他安排在洗手間獨(dú)自享用
晚餐,后來在主人的帶動下,很多客人擠到洗手間和小男孩共享晚餐.
7.(參考答案)我始終記得,多年以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有很多人,小心翼翼地維系了一個
小男孩的自尊.
8.(參考答案)這個故事帶給我的是真善美的感動,每個人都有自尊,每個人都應(yīng)該得到尊重.善
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三、9.最吝嗇的人(一毛不拔);最大的浪費(fèi)(一擲千金);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最大的手(一
手遮天);最賺錢的生意(一本萬利);最不團(tuán)結(jié)的組織(一盤散沙)
四、10.(1)菊花(2)桃花 (3)杏花;楊柳 (4)楊花
第二單元
一、1.略 2.奢;雛;迭;jiànɡ;diàn;tī 3.C 4.B 5.C
二、6.因為她的媽媽因一場車禍而從此成為了植物人.
7.提示:最好能結(jié)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實(shí)際,寫出內(nèi)心真實(shí)的感動.
8.提示:采用第一人稱,描寫出這位爸爸當(dāng)時的欣慰、感動,甚至羞怯.
三、9.(參考答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四、10.(1)青青(2)尖尖 (3)瑟瑟 (4)田田
第三單元
一、1.略 2.嘹;礴;匐;xù;niànɡ;hé 3.C 4. B 5.B
二、6.①我看見了在風(fēng)里、水霧里,踽踽獨(dú)行的母親.②那些東西是那么重,使得母親快蹲下去了般地
彎著小腿在慢慢一步又一步地拖著.③母親不再說了,怕我追她似的加快了步子,大風(fēng)里,她幾乎開始
跑起來.④她的雙手被那些東西拖得好似要掉在地上,可是他仍一步又一步地走下去.⑤她幾乎步伐踉蹌
了,可是手上的重?fù)?dān)卻不肯放下來交給我.
7.用“趕緊”、“跑”兩個詞語,寫出了“我”要幫“媽媽”的急迫心情;“你去哪里了,怎么不
叫我?”表面上是微微責(zé)備,實(shí)際上是“我”對“媽媽”不顧惡劣天氣外出操勞的關(guān)切.“沒事似的”則
勾畫出了“母親”怕“我”擔(dān)心的心理.一問一答,體現(xiàn)的是母女情深.
8.本文中的“母親”對“我”的過度關(guān)心,是由于“我”身體狀況很差,“母親”感覺到怎么做都
不能解除“我”的病痛,于是就盡全力能幫多少就幫多少,這種心情在特定的情形之下是可以理解的.但
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脫離了這種“特定的情形”,如果做父母的也如同文中的“母親”一樣對待孩子,應(yīng)該
不利于孩子的正常成長.
三、9.哭:兒的生活好痛苦,一點(diǎn)兒也沒有吃的,多病,少掙了很多錢;笑:兒的生活好,痛苦一點(diǎn)兒
也沒有,吃的多,病少,掙了很多錢.
四、10.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
紅于二月花;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第四單元
一、1.略 2.措;籌;篡;qián;yīn;shòu 3.C 4.D 5.C
二、6.這位中年人很懂得溝通的技巧.陌生人向第一次外出的孩子問話,很有可能把對方“嚇”跑.為
了消除“我”的恐懼心理,在“我”沒有回答他的問話之前,緊接著夸獎“我”是“好孩子”,這是穩(wěn)定
“我”情緒的好方法;又說“你的眼睛多么明亮哪!”是夸獎中帶著鼓勵,鼓勵我勇敢地睜大眼睛看“外
面的世界”,鼓勵“我”勇敢地與他對話.果然,溝通成功,“我”向他說出了“哭”的原因.
- 2 -
7.共說了三層意思:①如何對待周圍的世界;②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③如何對待自己.
8.提示:答案不用統(tǒng)一,能從一個方面切入,清楚地說出自己人生態(tài)度的變化或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只說
自己的人生感悟即可.本文在人生態(tài)度方面的啟示很多,如:要敢于面對陌生的生存環(huán)境;在別人過分
的、錯誤的做法面前不能一味忍讓;要學(xué)會快樂地獨(dú)處;要學(xué)會和他人共處;等等.
三、9.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蟾蜍、顧兔、嬋娟、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等等.
10.(1)池小能將月送來.出處:這是上海豫園得月樓上的對聯(lián).
(2)一亭山色月窺人.出處:這是臺灣阿里山古月亭上的對聯(lián).
四、11. 第一首:嫦娥;第二首:吳剛;吳剛;嫦娥
第五單元
一、1.略 2.虐;禱;匿;shù;hàn;nèn 3.A 4.A 5. B
6.(參考答案)
(1)是一條小溪,也要奔向大海;是一棵小樹,也要茁壯成長.
(2)是一片秋葉,也要裝點(diǎn)大地;是一株古柏,也要撐起藍(lán)天.
(3)是一匹老馬,也要馱起重任;是一眼古井,也要流出清泉.
二、7.(參考答案)第一次:目送兒子上小學(xué),兒子不斷回頭;第二次:目送兒子出國留學(xué),兒子卻沒
有回頭一瞥;第三次:在高樓的窗口默默目送兒子乘公交車.
8.(參考答案)不可以.理由如下:(1)不能把“閃入”換成“沒入”,“閃入”表明時間短,
動作迅速,而“沒入”則不能表達(dá)出動作的迅速;(2)“瞥”比“望”時間短,更能說明媽媽的愿望之
小,要求之低,只要兒子回頭看一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