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臺州傳文言文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9分,每小題3分)
文化消費就是消費者對有形和無形的文化產(chǎn)品的消耗,消費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對文化的消化、繼承、積蓄、再造和創(chuàng)新過程,對消費者而言,文化消費的效用是獲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費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是消費者要實現(xiàn)文化消費,必須支付貨幣,這是主要的文化消費;另一類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費,而文化活動是泛指與文化有關的一切人類活動,文化消費屬于其中,文化活動之所以會發(fā)生,是出于社會、政治、經(jīng)濟、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動不僅會產(chǎn)生經(jīng)濟福利,也會產(chǎn)生政治福利、社會福利等,給每個社會成員帶來福祉。
文化活動和文化消費自然引出了消費者的文化和消費者的文化資本兩個概念。消費者作為某個特定群體的成員,會繼承和擁有這個群體的文化,即該群體一系列的態(tài)度,習俗、信念、價值觀、規(guī)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個消費者對所屬群體的文化擁有狀況如何,因人而異,受很多因素影響文言文閱讀 李臺州傳 [宋]楊萬里文言文閱讀 李臺州傳 [宋]楊萬里。至此,可以把消費者的文化資本定義為消費者擁有的文化存量,這種文化存量會使消費者產(chǎn)生文化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其中消費能力指的'是解釋、理解和欣賞文化產(chǎn)品的能力。顯然,消費者的文化和消費者的文化資本分別與文化活動和文化消費相對應。
消費者的文化資本或者文化存量,體現(xiàn)為兩部分:與文化產(chǎn)品有關的文化和文化消費品位。消費者具備相應的文化,對相應的文化產(chǎn)品自然產(chǎn)生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文言文閱讀 李臺州傳 [宋]楊萬里文章文言文閱讀 。消費者經(jīng)過多次對文化產(chǎn)品的消費而形成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則是文化消費品位,這種消費品位使消費者能夠識別欣賞文化產(chǎn)品中的文化價值,從而形成對該文化產(chǎn)品的消費偏好。
就消費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費品位是在消費過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費品位與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消費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費品位形成的基礎。但是消費者有了某種文化并不一定會形成相應的文化消費品位。因為盡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費品位的基礎,但文化消費品位的形成還受到諸如文化產(chǎn)品特性、價格,以及消費收入、性別、年齡、種族、個人特質(zhì)等因素的影響,正因為如此,文化消費品位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選自資樹榮《消費者的文化資本研究》,有刪改)
19.下面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A.文化消費是對文化的消化、繼承、積蓄、再造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是消費者獲得精神享受的過程文言文閱讀 李臺州傳 [宋]楊萬里閱讀答案。
B.消費者支付貨幣消耗文化產(chǎn)品和免費觀賞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屬于文化消費。
C.文化活動出于社會、政治、經(jīng)濟、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給個人、社會帶來各種福利,是文化消費的體現(xiàn)。
D.消費者的文化資本與文化消費相對應,是消費者擁有的文化存量,會使消費者產(chǎn)生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
20.下面對“文化消費品位”的理解,與作者觀點不一致的一項是()
A.消費者樂于為文化產(chǎn)品消費,經(jīng)過多次消費形成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就是該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品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wǎng)無關。
【李臺州傳文言文閱讀理解】相關文章:
李臺州傳文言文閱讀題03-01
李臺州傳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翻譯10-28
《李臺州傳》的文言文翻譯01-05
《李臺州傳》文言文翻譯12-01
李臺州傳文言文翻譯02-08
《李叔明傳》的閱讀理解04-30
李迪傳文言文閱讀03-06
關于李繼勛傳的閱讀理解05-02
李疑傳文言文閱讀題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