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文言文實詞

    時間:2024-11-26 11:07:16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文言文實詞(合集15篇)

      在學(xué)習(xí)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記得文言文吧,其實,文言文是相對現(xiàn)今新文化運動之后白話文而講的,古代并無文言文這一說法。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實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言文實詞(合集15篇)

      文言文實詞 篇1

      1.安(ān)

      (1)形容詞。

     、侔捕ǖ,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诎卜(wěn)的,安定的。如: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2)動詞。

      養(yǎng)生,享受。如: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

      (3)疑問副詞。

      表反詰,譯為“怎么”。如: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

      2.本(běn)

      副詞。

      本來,原來,最初。

      如: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愚公移山》)

      3.比(bǐ)

      (1)動詞。

      ①并列,緊靠著。如: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個隱卷底衣褶中(《核舟記》)

     、诒茸鳌H纾好孔员扔诠苤、樂毅,時人莫之許也(《隆中對》)

     、巯啾。如: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隆中對》)

      (2)介詞。

     、俚鹊健臅r候。如: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陳涉世家》)

     、诒绕。如: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說》)

      4.鄙(bǐ)

      (1)名詞。

      邊境,邊遠偏僻的地方。如:蜀之鄙有二僧(《為學(xué)》)

      (2)形容詞。

     、(地位)卑微的,低下的。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谀抗舛虦\的'。如: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論戰(zhàn)》)

      5.畢(bì)

      (1)動詞。

      完畢,結(jié)束。如: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送東陽馬生序》)

      (2)形容詞用作助詞

      用盡,竭盡全力。如: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愚公移山》)

      6.敝(bì)

      形容詞。

      破舊的,破爛的。如: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觀刈麥》)

      7.兵(bìng)

      名詞。

     、偈勘,軍隊。如: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②兵器,武器。如: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病(bìng)

      (1)名詞用作動詞。

      得病,生病。如:未果,尋病終(《桃花源記》)

      (2)形容詞。

      有病的,不健康的。如: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9.薄(bó)

      (1)動詞。

     、佥p視,看不起。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②迫近。如: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岳陽樓記》)

      (2)形容詞。

     、倥c“厚”相對,指扁平物體上下兩面之間的距離。如:狐裘不暖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②淡,不濃。如:莫辭酒味薄,黍地?zé)o人耕(《羌村三首》之二)

      10.曾(céng)

      (1)動詞。

      讀zēng,同“增”,譯為“增加”。如: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形容詞。

      同“層”,重疊。如:蕩胸生曾云,厥詞入歸鳥(《望岳》)

      (3)副詞。

     、僭(jīng)。如: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憶江南》)

      ②連……都……,竟然。如: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尚,還。如: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舟記》)

      文言文實詞 篇2

      察

      ①細看:徐而察?之(石)

     、诳疾欤鹤邮侵徊?(《賣柑者言》)

      樂

     、俑吲d、快樂:王與百姓同樂?(孟)以中有足樂?者(送)樂(yuè):今王鼓樂?于此(孟)

      異

      ①和“同”相對:成述其異?(促)迨諸夫異?爨(項)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芙)

     、谄婀郑撼墒銎洚悾浚ù伲

      生

     、偕L:蓬生?麻中(勸學(xué))竹之始生?(《文與可畫谷偃竹記》)

     、谂c“死”相對,生存:生?亦我所欲也(孟)

      ③與“熟”相對:則與一生?彘肩(鴻)

     、茏x書人:東陽馬生?君則(送)廡下一生?伏案臥(左)

      可

     、龠m合: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

     、诩s計: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備

     、偻陚洌呵叭酥鰝?矣(岳)請備?述之(芙)

     、诜纻、準備:又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芙)豫備?走舸(赤)

      秋

     、偾锾欤呵?天墨墨向昏黑(茅)楓葉荻花秋?瑟瑟(琵)

     、谀,時代: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穰歲之秋?(五)

      能

      ①才能:細疏其能?(促)

     、谏瞄L:非能?水也(勸)兼同時進行或具有:操軍兼?以饑疫(赤)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芙)

      去

      ①離開: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廉)沛公已去?(鴻)

      ②距離:去?北軍二里余(赤)相去?四十里(赤)

     、廴サ簦杭姘倩ㄖL而各去?其短(芙)去?死。ā恫渡哒哒f》)

      師

      ①軍隊:九國之師?(過)勞師以襲遠()

     、诶蠋煟汗胖畬W(xué)者必有師?(師)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送)

     、蹖W(xué)習(xí):不恥相師?(師)

      傳

     、賯饔洠阂嗖荒転槲灏偃肆?(黃)

      ②注釋經(jīng)義的文字: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師)

     、垠A舍:舍相如廣成傳?舍(廉)

      傳

      ①傳送、傳遞:傳?之美人(廉)

     、趥魇冢簬熣,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

     、哿鱾鳎汉笫乐嚻鋫?而莫能名者(游)

      道

      ①道路:有碑仆道?(游)從徑道?亡(廉)

     、诘览,規(guī)律: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師)臣之所好者,道?也(庖)

     、蹖W(xué)說、思想: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訓(xùn))

     、苷f:余故道?為學(xué)之難以告之(送)

      ⑤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受

     、俳邮埽喉椡鮿t受?璧(鴻)

      ②遭受:一夫不耕,或受?之饑(論)

     、凼谟瑁o予: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因能而受?官(《韓非子?外儲左上》)

      惑

     、倜曰螅簝(nèi)惑?于鄭袖(屈)不亦惑?乎(察)

     、谝苫螅夯?之不解(師)

      賤

      ①物價低:食賤?則農(nóng)貧(《商君書?外內(nèi)》)

     、诒百v,地位低:其辱人賤?行(五)貧賤?有此女(孔)

     、壑t詞:賤?妾留空房(孔)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及例句2

      目

     、傺劬Γ撼家陨裼龆灰阅恳暎ㄢ遥o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芙)

      ②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不敢以說書目(看待)敬亭

     、圻f眼色:范增數(shù)目項王(鴻)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fā)也(毛)

      ④列:而不在使者之目(指)

      分

     、俜珠_,區(qū)分:五谷不分(論荷)

     、诜纸o,分配: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分名分,職分:予分當(dāng)引決(指)

      忍

      ①忍耐:隱忍以行(指)

     、谌绦模喝棠軐γ鏋楸I賊(茅)

      間

     、僦虚g: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論語》)

      ②量詞:安得廣廈千萬間(茅)

      間

     、匍g隔,間或:間以詩記所遭(指)

     、陔x間:讒人間之(屈)

     、坌÷罚毫钊顺骤禋w間至趙矣(廉)道芷陽間行(鴻)

      賊

      ①強盜:賊二人得我(《童區(qū)寄傳》)

     、诤Γ禾煜轮筚\也(論)

      ③對敵人蔑稱:罵逆賊當(dāng)死(指)賊氛方熾(黃)

      曲

     、購澢浩淝幸(guī)(勸)梅以曲為美(病)

     、诓徽、理虧:寧許以負秦曲(廉)爭曲直(指)

      下

     、倥c“上”相對:酈元以為下臨深潭(石)吾羞,不忍為之下(廉)

      無

     、贈]有:臆斷其有無(石)然有根無樹(芙)

      ②無論:士無賢不肖(信)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師)

     、鄄灰壕邮碂o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xué)而》)使天下無以古非今(《史記李斯傳》

      故

     、倥c“新”相對:故壘西邊(念)

     、诮磺,老友:君安與項伯有故(鴻)特示故人意耳(記)

     、劬壒剩贺M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

     、芄室猓簭V故數(shù)言欲亡(《陳涉世家》)

      就

     、倏拷,趨向:乃謝客就車(信)金就礪則利(勸)

      ②完成:然羸欲就公子之名(信)

      過

     、俳(jīng)過:秦師過周北門,過瓜洲揚子橋(指)

     、诎菰L:愿枉車騎過之(信)

      待

     、俚却航源优e酒(信)荊軻有所待(荊)

     、趯Υ阂约久现g待子(《論語》)

      急

     、倥c“緩”相對:急趨之(促)

     、谄惹校o急:江都圍急(梅)冀緩急或可救助(譚)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

      ③迅速,快:急湍甚箭(與)

      度

     、倭块L短標準:寧信度,無自信也(《鄭人買履》)

     、诤饬浚憾茸愣樱ㄖ危

     、巯薅龋河弥龆龋ㄕ摚

      ④制度,法度: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度估計,揣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相如度秦王雖齋(廉)

      辭

     、俑孓o:今者出未辭也(鴻)我自去年辭帝京

      ②推辭,拒絕:于是辭相印不拜(指)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信)

     、垩栽~:其辭微(屈)

     、芪霓o:皆好辭(屈)

      存

      ①存在: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海內(nèi)存知已

     、趩柡,思念:公子親數(shù)存之(信)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隆中對》)

      獨

     、賳为,獨自:公子獨與客留趙(信)

     、诒矸磫枺ㄌ撛~):獨不憐公子姊邪(信)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廉)騎脫身獨騎(鴻)騎騎兵,騎馬的人:左公從數(shù)騎(左)沛公旦日從百余騎(鴻)涕淚:涕落百余行(孔)汪然出涕(《捕蛇者說》)

      為

     、僮觯何嵋娖潆y為(庖)

     、谧鳛,當(dāng)作:為除不潔者(左)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夢)

     、凼牵喝藶榈顿蓿櫍┮淹V梗簩W(xué)不可以已(勸)老夫已矣(左)

      厚

     、倥c“北相對:刀刃者無厚(庖)

     、诳粗兀汗佑龀己瘢ㄐ牛

     、酆竦溃簩捄穸鴲廴耍ㄐ牛

     、茇S厚:厚幣委質(zhì)事楚(屈)欲厚遺之(信)

      通

     、偻ㄐ,通過:會天大雨,道不通(赤)

     、诰ǎ和ㄎ褰(jīng)(張)

     、蹠惩ǎ赫挝串呁ㄒ玻ㄕ摚

     、苋浚和ㄓ嬕恢郏ā逗酥塾洝罚

      制

      ①構(gòu)造:其牙機巧制(張)

     、诳刂疲郝闹磷鸲屏希ㄟ^)

      ③制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過)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項及例句3

      書

     、贂牛菏谷诉z趙王書(廉)是時曹操遺權(quán)書(赤)

     、跁鴮憰ǎ簯{幾學(xué)書(項)

     、圩郑毫w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漢書藝文志》)

     、軙悍e書滿架(項)無從致書以觀(送)

      請

     、僬埱螅海ㄇ赝酰┕陶垼

     、谥t辭:臣請完壁歸趙(廉)

      對

      ①回答:對曰“臣嘗有罪……(廉)奏對稱旨(譚)

     、趯χ簩飘(dāng)歌(《短歌行》)

      幸

     、傩叶捍笸跻嘈疑獬迹┕市襾砀媪迹櫍

     、趯檺郏嚎z立遠視,而望幸焉(阿)如姬最幸(信)

     、蹖櫺牛壕矣谮w王(廉)

      許

     、俅饝(yīng)、允許:寧許以負秦曲(廉)

     、诖蠹s: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負

     、僖姓、憑借:秦貪負其強《廉》負勢竟上(與)

      ②承擔(dān):寧許以負秦曲(廉)予此行所負之責(zé)任(黃)

     、郾硹墸簺Q負約不償城(廉)

     、芄钾摚撼颊\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吾上恐負朝廷(左)

     、荼橙庾尕撉G(廉)王負劍(荊)

      文言文實詞 篇3

      【答題技巧】:記住: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

      ■第一種: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

      ■第二種:從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三種: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四種:從字形構(gòu)成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五種: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

      ■第六種:從句子結(jié)構(gòu)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七種: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文言文實詞 篇4

      1.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去不早耳。(《范增論》)

      【恨】遺憾

      【譯文】不離去,項羽必定會殺掉范增,只是遺憾他沒有及早離開罷了。

      2.命下,遂縛以出,不羈晷刻。(《獄中雜記》)

      【羈】停留

      【譯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綁上押出來,片刻也不停留。

      3.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疾】妒忌

      【譯文】孫臏來到魏國,龐涓擔(dān)心他才能超過自己,妒忌他。

      4.曾預(yù)市米吳中,以備歲儉。(《宋史·吳遵路傳》)

      【儉】年成不好

      【譯文】吳遵路曾經(jīng)預(yù)先在吳地買米,用來防備年成不好。

      5.其簡開解年少,欲遣就師。(《三國志·魏書·國淵傳》)

      【簡】選拔

      【譯文】你可以選拔聰明有知識的年輕人,派他們?nèi)膸煂W(xué)習(xí)。

      6.時楊素恃才矜貴,輕侮朝臣。(《隋書·牛弘傳》)

      【矜】夸耀

      【譯文】當(dāng)時楊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輕視侮辱朝廷大臣。

      7.遂銘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后漢書·循吏傳·王景傳》)

      【禁】禁令

      【譯文】王景于是讓人在石碑上刻下誡辭,使百姓知曉法典禁令。

      8.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史記·吳起列傳》)

      【捐】撤除

      【譯文】(吳起便)申明法度,賞罰分明,撤除冗余官員,廢除疏遠的王族的爵祿。

      9.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討捕。(《后漢書·黨錮列傳》)

      【刊】刪除

      【譯文】(朱并)控告張儉和同郡二十四人結(jié)為朋黨,朝廷于是下詔(刪除告發(fā)人姓名的捕人文書)搜捕張儉等人。

      10.蓋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諫太宗十思書》)

      【克】能夠

      【譯文】好好開始的的'確很多,能夠堅持到最后的實在很少。

      文言文實詞 篇5

      

      ①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②沙場秋點兵(a.動詞:征。b.檢閱。)

      

     、偃舳局

     、诤魢u毒癘

     、凼胫x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動詞:怨恨。B名詞:毒物,有毒的c名詞:危害、毒害)

      

     、俅猴L(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谌f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③孫子度其行(a動詞:度過、越過。B音dúo,動詞:估計。)

      

     、偈纻髌浔

      ②則以法刑斷其兩足(a名詞:法律、制度、法令、刑法。b名詞:謀略、策略)

      

     、俜狡甙倮,高萬仞

     、诮穹絹,吾欲辱之(a名詞:方圓。b副詞:正(好)、正要)

      復(fù)

     、購(fù)前行,欲窮其林

     、谟嗳烁鲝(fù)延至其家③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④更若役,復(fù)若賦(a副詞:再、又。b恢復(fù)。)

      

      ①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跉q賦其二

      ③更若役,復(fù)若賦

      ④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動詞:抒發(fā)。B動詞:征收、斂取。C名詞:賦稅。)

      

     、僦劣谪撜吒栌谕

      ②負其異與眾也(a動詞:背、以背載物b動詞:依仗)

      

     、偃胍

     、谧幽芨Q

     、蹆喺吒缽拇箝T入

     、芨粢,復(fù)若賦

      ⑤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a動詞:改變,更換。b名詞:夜里計時單位c副詞:因gèng,更加)

      

     、兕欀^良曰:"孺子!下取履!"

     、谌櫝加诓輳]之中

     、垲櫜蝗缡癖芍?(a動詞:回頭看b動詞:拜訪,探望c副詞:難道,反而)

      文言文實詞 篇6

      角:1、吹奏的樂器(鳴角振鈴)2、吹號角(且角且走)

      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殺之)3、即使(借第令毋斬)

      盡:1、沒有了(擔(dān)中肉盡/林盡水源)2、全部取得(利盡南海)3、盡量,盡可能(進盡忠言)

      就:1、接近、趨向(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頹然就醉)2、完成,達到3、即使

      居:1、過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

      舉:1、傳揚(死即舉大名耳)2、發(fā)動(舉大計亦死)3、被舉用(管夷吾舉于市)4、參加(董生舉進士)5、全(舉國歡慶/舉世無雙)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態(tài))

      決:1、判斷(孔子不能決也)2、分別(意難決舍)3、斷然(故決然舍去)

      絕:1、隔絕2、極點(以為妙絕《口技》)3、停止,消失(群響畢絕《口技》)

      開:1、散開(日出而林霏開)2、放晴(連月不開)3、打開(旁開小窗)

      可:1、大約(高可二黍許/潭中魚可百許頭)2、可以(珠可歷歷數(shù)也)

      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樂:1、以……為樂(太守之樂其樂)2、使……快樂(鐘鼓樂之)3、樂趣(而不知人之樂)4、歡樂、快樂(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類:1、類似(絕類彌勒)2、同類(不與培塿為類/臣以王吏之攻宋為與此同類)

      利:1、有利的(天時不如地利)2、銳利(兵革非不堅利/懷抱利器)3、認為……有利可圖(父利其然)4、物資(利盡南海)

      隸:1、屬于(世隸耕)2、跟著(隸而從者)

      良:1、真,實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實)

      臨:1、面對、對著、當(dāng)著(執(zhí)策而臨之/把酒臨風(fēng))2、來到,在(臨溪而漁/臨池學(xué)書)3、靠近(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4、將要(故臨崩寄臣以大事)

      鱗:1、像魚鱗一樣(鱗浪層層)2、魚(呷浪之鱗)

      令:1、命令。(乃令符離人葛嬰)2、讓,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縣令。(陳守令皆不在)

      妙:1、奇怪(妙無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為妙絕)

      文言文實詞 篇7

      1、回頭看;回頭。(贏得倉皇北顧)

      2、看。(顧野有麥場)

      3、探問,拜訪。(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4、顧惜,顧念。(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

      5、考慮。(大行不顧細謹)

      6、但是。(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

      7、仔細端詳。(顧玩)

      8、表輕微轉(zhuǎn)折(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不知計所出耳)

      9、反而,難道(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1、事,事故。(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2、舊,與新相對。(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

      3、衰老。(暮去朝來顏色故)

      4、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5、老朋友,引申為交情。(君安與項伯有故)

      6、原因,緣故。(既克,公問其故)

      7、故意,特意。(故遣將守關(guān)者)

      8、原來,本來。(此物故非西產(chǎn))

      9、所以,因此。(故臣復(fù)取璧)

      10、故事:舊事,前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11、死亡。(病故,物故)

      

      1、擊鼓。(百姓聞王鐘鼓之聲《孟》齊人三鼓《曹劌論戰(zhàn)》)

      2、振動。(微風(fēng)鼓浪《石》)

      3、鼓(樂器)。瞽奏鼓(《書·胤征》)

      4、彈奏。(趙王鼓瑟《廉》今王鼓樂于此《孟》)

      5、古代夜間計時。(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記》)

      

      1、白茅編成的覆蓋物。

      2、建筑房屋。(蓋屋)

      3、車蓋,車蓬。(日初出大如車蓋)

      4、遮蓋,掩蓋。(日月欲明而浮云蓋之!痘茨献印)

      5、崇尚。(蓋威)

      6、超過,勝過。(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蓋世無雙)

      7、加上。(蓋章)

      8、承接上文,表原因,因為。(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9、承接上文,表推測,大概。(蓋其至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10、通盍,何,何不。(技蓋至此哉)

      

      1背東西,以背載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2擔(dān)負,使承擔(dān)(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3依仗,憑借(秦貪,負其強,)

      4對不起,辜負(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5違背,背棄(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

      6失敗(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

      7覆蓋(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8虧欠,拖受,責(zé)通債(通家尚負責(zé)。)

      復(fù)

      1返回;回來。(昭王南征而不復(fù))

      2恢復(fù)(更若役,復(fù)若賦,則何如)

      3再,又(明年復(fù)攻趙,殺二萬人)

      4重復(fù)(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5回答(王辭而不復(fù))

      6報復(fù)(有北面復(fù)匈奴之志。)

      7免除賦稅徭役(沛幸得復(fù),豐未得復(fù)。)

      8通覆,遮蓋,蓋上(復(fù)之以掌,虛若無物。)

      9復(fù)算,追究(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

      

      1、不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非人不傳非親非故)

      2、不。(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非同小可)

      3、過錯,不對。(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4、責(zé)怪,反對。(是是非非)

      5、沒,無。(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

      

      1、周圍。(今齊地方千里《鄒》

      2、并排。(今操方連船艦《赤》)

      3、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1、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張》)

      2、當(dāng)時候。(方此之時)

      3、正在。

      4、將要。

      發(fā)

      1、發(fā)射。(百發(fā)百中)

      2、出,出發(fā)。(朝發(fā)夕至)

      3、派遣。(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4、起,起用。(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孟子·告子下》)

      5、打開,掀開。(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6、拿出。(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

      7、發(fā)覺,泄露。(恐前語發(fā))

      8、撥動。(施關(guān)發(fā)機)

      9、發(fā)動。(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

      10、發(fā)出,抒發(fā)。(發(fā)其志士之悲哉發(fā)號施令)

      11、花開。(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1、數(shù)量大,與寡或少相對。

      2、稱贊;贊美。(故傳天下不足多也!墩摲e貯疏》)

      3、增加。(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荀子》)

      4、大都,大多

      文言文實詞 篇8

      1、人不知而不慍(怨恨)《論語十則》

      2、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迷惑)(疑惑)

      3、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教導(dǎo))

      4、擇其善者而從之(長處;優(yōu)點)

      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脅迫,攻擊)《狼》

      10、顧野有麥場(回頭看,看見)

      11、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放松,這里指卸下)

      12、蜀之鄙有二僧(邊境)《為學(xué)》

      18、旦辭爺娘去(早晨)《木蘭詩》

      19、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只)(水流的聲音)(

      20、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桃花源記》

      21、阡陌交通(交錯相通)(同上)

      2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同上)

      23、后遂無問津者(探訪)(同上)

      24、芳草鮮美(鮮嫩美麗)(同上)

      25、不足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26、會賓客大宴(適逢)《口技》

      28、婦撫兒乳(喂奶)(同上)

      29、一時齊發(fā)(同一時候)(同上)

      30、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夾雜)(同上)

      31、賓客意少舒(稍稍)(同上)

      32、雖人有百手(即使)(同上)

      34、年且九十(將近)((愚公移山)

      35、雜然相許(贊成)(同上)

      36、寒暑易節(jié)(交換)(同上)

      37、雖我之死(即使)(同上)

      38、懼其不已也(停止)(同上)

      39、斯是陋室(這)《短文兩篇.陋室銘》

      40、惟吾德馨(指品德高尚)

      41、可愛者甚蕃(多)《短文篇.愛蓮說》

      42、亭亭凈植(樹立)(同上)

      43、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yīng)當(dāng))

      44、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奔馬)《短文兩篇.三峽》

      45、良多趣味(真、實在)(同上)

      46、林寒澗肅(寂靜)(同上)

      47、遂至承天寺(于是)《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

      48、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明察秋毫:形容視力好。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

      49、夏蚊成雷,私擬作群舞空(自己把它比作)(同上)

      50、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愉悅)

      58、水尤清洌(清涼)《小潭石記》

      59、怡然不動(愣往的樣子)(同上)

      60、叔爾遠逝(忽然)(同上)

      61、往來翕忽(輕快敏捷)(同上)

      62、犬牙差互(互相交錯)(同上)

      63、悄愴幽遂(深)(同上)

      6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72、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無不,都)《核舟記》

      73、其兩膝相比者(挨著)(同上)

      文言文實詞 篇9

      

      1、國家,國家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諸侯國。(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3、國都。(京城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4、地區(qū),地域。(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5、國事。(等死,死國可乎)

      

      1、走過,經(jīng)過。(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過目不忘)

      2、超過,勝過。(過猶不及矯枉過正)

      3、過分。(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過甚其詞)

      4、過失,過錯。(是誰之過與閉門思過)

      5、責(zé)備。(無乃爾是過與)

      6、過訪,訪問,探望。(近臘月下,景氣和暢,故山殊可過)

      

      1、代詞,哪里。(卻看妻子愁何在)

      2、什么,代詞。(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3、怎么,為什么,狀語。(又何間焉)

      4、何如:怎樣,怎么樣。(今日之事何如)

      5、奈何:怎么辦,奈---何:對---怎么辦。(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6、如--何:把---怎么辦。(如太行王屋何)

      7、多么。(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8、hè背、扛。(何蓑何笠)

      

      1、遺憾。(不滿意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2、怨恨。(此恨綿綿無決期)

      3、感到遺憾。(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

      4、恨恨:惆悵、悲傷。(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區(qū)別:恨,憾,怨。恨和憾都表示遺憾。怨表示仇視、懷恨

      

      1、君主;君主的.正妻。

      2、后代。

      3、后面。

      4、以后。

      5、落后。

      6、以為后。(后天下之樂而樂)

      

      1、什么。(國胡以相恤)

      2、為什么,怎么。(胡取禾三百廛兮)

      3、古代我國西北部民族的統(tǒng)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1、憂慮,擔(dān)心。(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廉頗藺相如列傳》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读鶉摗)

      2、禍患,禍害,災(zāi)禍。(為操后患《赤壁之戰(zhàn)》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危害。(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

      4、疾病。(愈膏肓之患難茜有眼患)

      5、諱忌。(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

      6、厭恨。(趙宣子驟諫,公患之)

      7、生病。(時有患瘧疾者)

      

      1、有人。(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也)

      2、有的。(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3、或許,也許。(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4、有時,偶或。(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5、作語助,不譯。(殘賊公行,莫之或止)

      

      1、病。(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將恐深諱疾忌醫(yī)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五》)

      2、痛苦,疾病。(疾首蹙額)

      3、缺點,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4、厭惡,憎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論》屈平疾王聽之不聰《屈》疾惡如仇)

      5、通嫉,妒忌。(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

      6、急速。(鳥起馬驚,疾逸道左《柳》)

      7、加強。(聲非加疾也《勸》)

      

      (1)趕上,追上。(追張儀,不及)

      (2)到,至。(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達到。(及里城)

      (4)涉及,牽連。(一人飛升,仙及雞犬此其近者禍及身)

      (5)趁著。(而不及令今有功于國)

      (6)比得上,趕得上。(徐公何能及君也)

      (7)和,并。(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

      文言文實詞 篇10

      窮

      1、困窘,處境困難。(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

      2、不得志,不顯貴,與達相對。(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3、貧困。(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4、窮盡。(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5、尋求到盡頭。(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6、僻、荒。(窮巷陋室窮山惡水)

      7、困窘。(公孫衍窮張儀)

      8、窮冬,嚴冬。(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請

      1、請求,請求對方做某件事。(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

      2、請求,相當(dāng)于請允許我,請讓我。(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3、請教,請示。(諸將請所之)

      4、宴請。(乃置酒請之)

      5、請命:①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②請示③請求任命官職

      6、愿意。(請獻十金)

      7、謁見、謁問。(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

      8、邀請、約請。(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

      遷

      1、遷移。(戰(zhàn),守,遷皆不及施)

      2、改變。(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3、調(diào)動官職。(再遷為太史令)

      4、貶謫,放逐。(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奇

      1、奇特的,罕見的,不平常的。(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2、以----為奇,驚異。(大將軍鄧騭奇其才)

      3、零數(shù)。(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4、適宜,適合。(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

      5、珍貴的。(此奇貨可居)

      6、使人不測的。(若兵來則出奇兵擊之)

      7、佳、好、宜。(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8、怪物、異物。(奇生怪)

      期

      1、限定和約定的時間、時日。(名詞)(道不通,度以失期后會有期)

      2、約定。(動詞)(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不期而遇)

      3、希望。(非相仇也,期有得耳)

      4、限度。(征斂無期)

      5、必,至。(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6、jī,周,整。(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判

      1、古代官職。

      2、判詞。

      3、分開;分離。(遂判十二國,合為七國)

      4、分辨。(強弱勝負已判)

      5、裁判獄訟。

      內(nèi)

      1、里面,跟外相對。(少間,簾內(nèi)擲一紙出)

      2、內(nèi)部,常指國家內(nèi)部,朝廷內(nèi)部。(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3、內(nèi)心。(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nèi)懷猶豫之計)

      4、內(nèi)室。(家有一堂二內(nèi))

      5、通納,接納。(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

      6、通納,放進。(內(nèi)狼于囊)

      8、交納。(百姓內(nèi)粟千石,拜爵一級)

      乃

      1、副詞,可譯為是就是,表判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你,你的'。(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3、如此。(子無乃稱!肚f子》)

      4、僅。(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5、于是,就。(良乃入,具告沛公)

      6、才。(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兵乃出)

      7、竟,竟然,居然。(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莫

      1、通暮讀mu,日落的時候,傍晚。(至莫夜月明)

      2、沒有(誰),沒有(什么)。(非劉豫州莫可以當(dāng)曹操者)

      3、不,不要。(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4、莫如:不如。(莫如以吾所長攻敵短)

      5、通漠,廣大。(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

      6、表測度、或許。(其事體莫須有)

      文言文實詞 篇11

      相(xiāng)

     。1)名詞。

      讀xiàng,丞相,宰相。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2)副詞。

     、倩ハ。如: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

     、诒硎疽环綄α硪环接兴鶆幼。如: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信(xìn)

      (1)名詞。

      信義,信用。如:日中不至,則是無信(《陳太丘與友期》)

     。2)動詞。

     、傧嘈。如:吾嘗疑乎是,僅以蔣氏觀之,猶信(《捕蛇者說》)

      ②信任。如: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出師表》)

      (3)形容詞。

      誠實,真實。如: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劌論戰(zhàn)》)

     。4)副詞。

      確實。如: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隆中對》)

      興(xīng)

     。1)名詞。

      讀xìng,興致。如: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如夢令》)

     。2)動詞。

     、倨。如:左刻“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核舟記》)

     、谂d起。如:大楚興,陳勝王(《陳涉世家》)

      ③使……興盛。如:若無興德之言(此處“興”為形容詞使動用法)(《出師表》)

      ④復(fù)興。如: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出師表》)

      文言文實詞 篇12

      一、文言實詞歸納:(基本篇目)

      二、通假字歸納:

      (1)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經(jīng)。) ——《陳涉世家》

     。2)茍富貴,無相忘。("無"通"毋":不要。) ——《陳涉世家》

     。3)為天下唱。("唱"通"倡":倡導(dǎo),發(fā)起)——《陳涉世家》

     。4)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被"通"披":穿著)——《陳涉世家》

     。5)對鏡帖花黃。("帖"通"貼":粘上)——《木蘭詩》

      (6)出門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蘭詩》

     。7)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詘"通"屈":彎曲). ——《核舟記》

     。8)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通“又”:還有)——《核舟記》

     。9)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通“揀”:挑選)——《核舟記》

     。10)虞山王毅叔遠甫。(“甫”通“父”:男子美稱)

     。1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橫放)——《核舟記》

     。12)一厝朔東,一厝雍南。("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

      (13)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

     。1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

      (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聰明)——《愚公移山》

     。16)湯熨之之所及也。(“湯”通“燙”:用熱水焐)——《扁鵲見蔡桓公》

     。17)扁鵲望桓侯而還走。("還"通"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扁鵲見蔡桓公》

     。18)火齊之所及也。("齊"通"劑":藥劑,湯藥)——《扁鵲見蔡桓公》

      (19)必能裨補闕漏。("闕"通"缺":缺陷)——《出師表》

      (20)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橫)——《出師表》

      (21)才美不外見。("見"通"現(xiàn)":顯露)——《馬說》

     。22)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干,本領(lǐng))——《馬說》

      (23)系向牛頭充炭直。("直"通"值":價值、價錢)——《賣炭翁》

     。24)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咐)——《岳陽樓記》

     。25)百廢具興。("具"通"俱":都,全都)——《岳陽樓記》

     。26)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抗拒)——《公輸》

     。2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擋)——《公輸》

     。28)公輸盤詘。(“詘”通“屈”:折服)——《公輸》

     。29)自余為僇人。(“僇”通“戮”:遭到貶謫)——《始得西山宴游記》

     。30)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曬)——《峽江寺飛泉亭記》

     。31)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32)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3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34)衡于慮。(“衡”通“橫”:梗塞,指不順)——《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35)入則無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36)滿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口技》

     。37)持其貲去。(“貲”通“資”:資材)——《越巫》

     。38)客問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嗎)——《陳太丘與友期》

      (39)略無闕處。(“闕”通“缺”:中斷)——《三峽》

     。40)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閑情記趣》

     。41)儐者更道。(“道”通“導(dǎo)”:引導(dǎo))——《晏子故事兩篇》

     。42)縛者曷為者也?(“曷”通“何”:什么)——《晏子故事兩篇》

      (43)圣人非所熙也。(“熙”通“嬉”:開玩笑)——《晏子故事兩篇》

      (44)輯以翡翠。(“輯”通“緝”:連綴)——《寓言四則之買櫝還珠》

     。45)宣王說之。(“說”通“悅”:高興)——《寓言四則之濫竽充數(shù)》

     。46)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扳”通“攀”:牽、引)——《傷仲永》

     。47)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論語〉十則》

     。48)屏棄而不用。(“屏”通“摒”:摒棄)——《為學(xué)》

     。ㄈ┪难蕴撛~用法歸納:

      (1)相對于實詞而言,文言虛詞沒有一定的實在意義,主要用來組詞成句,在句子中起語法作用。文言虛詞中可以包括代詞、動詞、副詞等類別,而這些詞類按現(xiàn)代漢語的劃分方式,應(yīng)屬實詞。這是因為文言虛詞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來的傳統(tǒng)提法,古人的語言觀念不如今人明確,分類自然不夠仔細。文言虛詞大體可以分為:代詞、介詞、助詞、嘆詞、副詞、連詞等候。一個虛詞在不同的語境中詞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詞。也可以是助詞或副詞,應(yīng)結(jié)合其在語句中的作用,具體辨析。

     。2)確定虛詞的意義,首先要確定詞性。要確定詞性就得掌握每個虛詞的用法規(guī)律,要聯(lián)系上下文作細致辨析。除此之外,還要弄清虛詞在句中的結(jié)構(gòu)作用。如“之”作主語、謂語賓語則是代詞或動詞,若在主謂之間,則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翻譯。復(fù)習(xí)虛詞時要掌握虛詞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語言環(huán)境中辨別詞性和用法。如"公與之乘"這個"之"是涉及的對象,是曹劌,"之"是代詞。二是從語法角度分析它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當(dāng)句子成分,充當(dāng)了什么成分。如果沒有充當(dāng)成分,只起組合作用或表語氣,就是助詞。

     。3)在復(fù)習(xí)中,可以從虛詞功能的角度作分類,以便于系統(tǒng)歸納掌握。

      A. 起指代作用的虛詞。包括

      人稱代詞

      第一人稱: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外還有"吾"、"余"等詞。

      第二人稱: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此外還有"汝"、"爾"、"乃"等詞。

      第三人稱: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劌論戰(zhàn)》)中的“其”是“他們”的意思,此外還有"之"、"彼"、"伊"等詞。

      指示代詞: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捕蛇者說》)中的“是”作“這個”講。此外還有"此"、"斯"、"夫"、"或"等詞。

      疑問代詞: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中的“孰”作疑問代詞“誰”講,此外還有"何"、"安"、"藥"等詞也是疑問代詞。

      B. 起限制或修飾作用的虛詞。包括

      程度副詞:

      余聞而愈悲(《捕蛇者說》)中的“愈”作“更加”講。

      途中兩狼,綴行甚遠(《狼》)中的“甚”作“很”講。

      以為妙絕(《口技》)中的“絕”作“極點”講。

      此外還有"殊"、"稍"、"益"等詞均可充當(dāng)表程度的副詞。

      范圍副詞: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桃花源記》)中的“咸”作“都”講。

      眾妙畢備(《口技》)中的“畢”作“全”講。

      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陳涉世家》)中的“并”作“一共”講。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木蘭詩》)中的“但”作“只”講。

      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講。

      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圍。

      此外還有"悉"、"俱"、"舉"等詞都可以作表范圍的副詞。

      時間副詞: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中的“已”作“已經(jīng)”講,表時間。

      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中的“既”作“已經(jīng)”講,表時間。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中的“向”作“從前”講,表時間。

      囊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說》)中的“囊”作“從前”講,表時間。

      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中的“會”作“適逢”講,表時間。

      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平!敝v,表時間。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記》)中的“忽”作“忽然”講,表時間。

      情態(tài)副詞: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中的“誠”作“實在”講,表示一種情態(tài)。

      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口技》)中的“漸”作“漸漸”講,表示一個變化的過程。

      尉果笞廣(《陳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講,表示一種情態(tài)。

      廣故數(shù)言欲亡(《陳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講,表情態(tài)。

      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矣(《捕蛇者說》)中“幾”作“幾乎”講,表情態(tài)。

      表謙敬、頻率、重復(fù)的.副詞:

      徒屬皆曰:"敬受命"(《陳涉世家》)中的“敬”表謙敬。

      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謙詞。

      扁鵲出,桓侯又不悅(《扁鵲見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講,表頻率。

      表語氣或否定的副詞:

      庶竭弩鈍,攘除奸兇,復(fù)興漢室,還于舊都(《出師表》)中的“庶”表陳述語氣。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中的“寧”表反問語氣。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主(《陳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中的“弗”表否定。

      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表否定。

      C. 起關(guān)聯(lián)作用或組合結(jié)構(gòu)作用的虛詞。

      表時間、處所、對象、方式、原因、被動、比較的介詞:

      試用于昔日(《出師表》)中的“于”是一個表時間的介詞,相當(dāng)于“在”。

      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捕蛇者說》)中的“于”作“到”講,表時間。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點,表處所。

      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中的“乎”也是一個表地點的介詞,做“在”講。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中的“緣”作“沿著”講,表方式。

      當(dāng)窗理云鬢(《木蘭詩》)中的“當(dāng)”作“對著”講,表對象。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對象,作“向”講。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憑”講,表示對象。

      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中的“以”也是“憑”的意思,但表示方式。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捕蛇者說》)中的“比”表比較關(guān)系。

      表并列、遞進、選擇、因果、假設(shè)、條件、轉(zhuǎn)折、關(guān)聯(lián)作用的連詞: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

      下視其轍,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曹劌論戰(zhàn)》)中的“遂”表結(jié)果的連詞。

      茍富貴,無相忘(《陳涉世家》)中的“茍”是表假設(shè)關(guān)系的連詞。當(dāng)“如果”講。

      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陳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個表假設(shè)關(guān)系的連詞。

      非死則徙耳,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中的“而”是一個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當(dāng)“但”講。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中的“而”表修飾關(guān)系。

      D. 表結(jié)構(gòu)的虛詞。

      結(jié)構(gòu)助詞: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中的“之”相當(dāng)于結(jié)構(gòu)助詞,作“的”講;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世家〉)中的后一個“之”結(jié)構(gòu)上起湊足音節(jié)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結(jié)構(gòu)上充當(dāng)賓語前置的標志。此外還有"者"、"所"等詞可以作結(jié)構(gòu)助詞。

      語氣助詞:

      蓋-歲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捕蛇者說》)中的“蓋”表陳述的語氣。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斷語氣。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語氣。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詢問語氣。

      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中的“耶”表疑問語氣。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中的“哉”表反問語氣。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強烈的感嘆語氣。

      E. 表感嘆的虛詞一一嘆詞。.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嘆。

      嗟乎!燕雀安知鴻鵲之志哉?(《陳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陳涉對無人了解自己的感嘆。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中的“嗚呼”表示作者無可奈何的感嘆。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嘆。

      (四)文言虛詞舉例

     、佟⒅

     。1)結(jié)構(gòu)助詞

      愚以為宮中之事。(《出師表》)——的

      悍吏之來吾鄉(xiāng)。(《捕蛇者說》)——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2)語氣助詞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補充音節(jié),無實在意義。

     、谄

      作副詞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難道、還是

      ○3以

      作介詞

      “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說》)——用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憑借

      作連詞

      “扶蘇以數(shù)諫故”(《陳涉世家》)——因為

      “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由于

      “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埃ā恫渡哒哒f》)——來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用來

      4. 而

      作連詞分別表順承關(guān)系、判斷關(guān)系和修飾關(guān)系。例如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涉世家》)——表順承關(guān)系,不譯

      5. 乃

      “乃重修岳陽樓!保ā对狸枠怯洝罚沓薪雨P(guān)系的連詞,作“于是、就”講

      “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表判斷關(guān)系的動詞,作“是”講

      “家祭無忘告乃翁!保ā妒緝骸罚砣朔Q的代詞,作“你的”講

      6. 于

      作介詞用,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不同,意義各不相同。

      “告之于帝!保ā队薰粕健罚獙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埃ā队薰粕健罚

      “苛政猛于虎!保ā恫渡哒哒f》)——比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保ā渡趹n患 死于安樂》)——從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保ā渡趹n患 死于安樂》)——給

      7. 為

      作介詞

      “為天下唱。”(《陳涉世家》)——替、給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向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保ā痘畎濉罚

      焉

      作助詞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薄砭淠┱Z氣,不譯

      ⑨所

      所與“以”結(jié)合表原因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出師表》)——表原因

      作介詞結(jié)構(gòu)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脕

      ⑩乎

      作語氣助詞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嗎

      作介詞

      “吾嘗疑乎是!保ā恫渡哒哒f》)——相當(dāng)于“于”,作“對”講

      文言文實詞 篇13

      文言文實詞少用法

      shǎo

     、;形>數(shù)量少;不多!豆讶酥趪病罚骸班弴癫患由,寡人之民不加多。”

     、;動>缺少短少!睹┪轂榍镲L(fēng)所破歌》:“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③;動>小看;輕。《望洋興嘆》:“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又];形意動>以……為少;輕視!;指南錄>后序》:“北亦不敢遽少吾國。”

     、;副>稍;略微!队|龍說趙太后》:“少益嗜食,和于身。”

     、;副>少頃;一會兒!冻啾谫x》:“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shào

     、;形>年輕;年紀小!蛾惿媸兰摇罚骸瓣惿嫔贂r,嘗與人傭耕!

     、;名>年輕人;青年!稁熣f》:“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③;形>排行在后的!队|龍說趙太后》:“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文言文實詞 篇14

      1.備bèi

      ①周全、詳盡!扒叭酥鰝湟印(《岳陽樓記》)

      ②具備!耙粫r齊發(fā),眾妙畢備”(《口技》)

     、蹨蕚!蔼q得備晨炊”(《石壕吏》)

      2.薄bó

      ①迫近,接近!氨∧黑ぺぁ(《岳陽樓記》)

     、谳p視。“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酆穸刃 !氨∪珏X唇”(《活板》)

      3.策cè

     、亳R鞭!皥(zhí)策而臨之”(《馬說》)

     、诒薮颉Ⅱ(qū)使!安咧灰云涞馈(《馬說》)

     、塾涗!安邉资䝼鳌(《木蘭詩》)

     、苡嬛\。成語“束手無策”

      4.長cháng

     、匍L度!爸凼孜查L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谂c“短”相對。“北市買長鞭”(《木蘭詩》)

     、坶L久,健康!暗溉碎L久”(《明月幾時有》)

     、苡肋h!八勒唛L已矣”(《石壕吏》)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蘭無長兄”(《木蘭詩》)

     、込hǎng,頭領(lǐng)!皡菑V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5.次cì

     、倬幋!皡菑V皆次當(dāng)行”(《陳涉世家》)

     、诼眯谢蛐熊娫谕局型A簟!坝珠g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同上)

      6.當(dāng)dāng

     、俪挟(dāng),承受!爱(dāng)之無愧”

     、趹(yīng)當(dāng)!爱(dāng)獎率三軍”(《出師表》)

     、蹖⒁!敖癞(dāng)遠離”(同上)

      ④對著,向著。“木蘭當(dāng)戶織”(《木蘭詩》)

     、葜,正在!爱(dāng)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⑥抵擋。“銳不可當(dāng)”

      7.道dà

     、俚缆。“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诘懒x!胺o道,誅暴秦”(同上)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苷f,講!安蛔銥橥馊说酪病(《桃花源記》)

      8.度dù

     、龠^,越過。“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

     、赿uó,推測,估計。“度已失期”(《陳涉世家》)。

      9.發(fā)fā

      ①fā,頭發(fā)!包S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②把箭射出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賣油翁》)

      ③征發(fā)。“發(fā)閭左逋戍漁陽”(《陳涉世家》)

     、鼙蝗斡!八窗l(fā)于畎畝之中”(《;孟子>二章》)

      10.分fēn

     、賱澐,分開!敖裉煜氯帧(《出師表》)

     、诜峙洌纸o!氨匾苑秩恕(《曹劌論戰(zhàn)》)

      ③長度單位。“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躥èn,職分,本分!爸冶菹轮毞忠病(《出師表》)

      11.夫fū

     、俪赡昴凶拥耐ǚQ。“荷擔(dān)者三夫”(《愚公移山》)

     、谡煞颉!胺蚱鸫蠛簟(《口技》)

     、踗ú,無實義!胺驊(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

     、躥ú,指示代詞,那!坝栌^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12.固gù

     、兕B固!叭晷闹獭(《愚公移山》)

      ②鞏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孟子>二章》)

     、郾緛怼!叭斯滩荒軣o失”(《弈喻》)

      ④安守,固守!熬庸谈F……”(《孔乙己》)

      13.顧gù

     、倩仡^看,看!邦櫼坝宣湀觥(《狼》)

     、诳赐,拜訪!叭櫝加诓輳]之中”(《出師表》)

     、垭y道!邦櫜蝗缡癖芍铡(《為學(xué)》)

      14.故gù

      ①原因,緣故!肮珕柶涔省(《曹劌論戰(zhàn)》)

     、谂f的.,原來的。“溫故而知新”(《論語》)

     、厶匾,故意!盎负罟适谷藛栔(《扁鵲見蔡桓公》)

     、芩,因此!肮士酥(《曹劌論戰(zhàn)》)

     、堇吓笥选!肮嗜宋鬓o黃鶴樓”(《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5.過gu

     、俪^,勝過!皼r才之過于余者乎”(《送東陽馬生序》)

      ②犯過失。“人恒過,然后能改”(《(孟子>二章》)

      16.號há

      ①大叫,呼嘯。“陰風(fēng)怒號”(《岳陽樓記》)

     、趆à,別號。“故自號日醉翁也”(《醉翁亭記》)

     、踙à,國號。“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躧à,號召。“號令召三老……”(同上)

      17.間iān

     、僦虚g。“傅說舉于版筑之間”(《;孟子>二章》)

     、谄陂g!胺蠲谖ky之間”(《出師表》)

      ③一會兒!傲⒂虚g”(《扁鵲見蔡桓公》)

     、芰吭~!皩m闕萬間都做了土”(《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輎àn,間隔,隔開!八炫c外人間隔”(《桃花源記》)

      ⑥iàn,夾雜!爸虚g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⑦iàn,參與!坝趾伍g焉”(《曹劌論戰(zhàn)》)

      ⑧iàn,暗暗地。“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 (《陳涉世家》)

      18.將iàng

     、賹㈩I(lǐng)!绊椦酁槌䦟ⅰ(《陳涉世家》)

     、诼暑I(lǐng)。“上使外將兵”(同上)

     、踚āng,無實義!皩m使驅(qū)將惜不得”(《石壕吏》)

      ④iāng,將要!坝鄬⒏嬗谏W事者”(《捕蛇者說》)

      19.臨lín

     、倏拷。“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記》)

     、诿鎸Α!鞍丫婆R風(fēng)”(《岳陽樓記》)

     、蹃淼。“臨溪而漁”(《醉翁亭記》)

     、軐⒁!肮逝R崩寄臣以大事”(《出師表》)

      20.令1ìng

      ①命令。“乃令符離人葛嬰……”(《陳涉世家》)

     、谧專。“忿恚尉,令辱之”(同上)

     、壑缚h令!瓣愂亓罱圆辉凇(同上)

      21.奇qí

     、倨嫣亍!懊饔衅媲扇恕(《核舟記》)

      ②奇怪,罕見!按霜毟侄,奇已!”(《峽江寺飛泉亭記》)

     、郇。零數(shù)!伴L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22.強qiáng

     、購娛ⅲ瑥姶!耙匀鯙閺娬摺(《隆中對》)

      ②有余。“賞賜百千強”(《木蘭詩》)

     、踚āng,通“僵”,僵硬!绊棡橹畯姟(《閑情記趣》)

      23.去qù

      ①離開!皠t有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

     、诰嚯x!拔魇裰ツ虾!(《為學(xué)》)

      24.少shǎ

      ①不多!帮嬌佥m醉”(《醉翁亭記》)

      ②shā,稍微!百e客意少舒”(《口技》)

     、鄄痪谩!吧贂r,一狼徑去”(《狼》)

     、躶hà,年輕!瓣惿嫔贂r”(《陳涉世家》)

      25.舍shè

      ①旅舍。“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诜课!拔萆醿叭弧(《桃花源記》)

     、鄯艞墶!氨闵岽,從口入”(同上)

     、苁┥,shě!吧崤c你的”(《范進中舉》)

      26.勝shèng

     、偃。“弈者勝”(《醉翁亭記》)

     、趦(yōu)美的!坝栌^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③忍受。“高處不勝寒”(《明月幾時有》)

      27.食shí

     、俪浴!笆巢伙,力不足”(《馬說》)

      ②sì,通“飼”,喂養(yǎng)!笆持荒鼙M其材”(同上)

      28.書shū

     、贂鴮!澳说铡(《陳涉世家》)

     、谖淖,字條!暗敏~腹中書”(同上)

     、蹠拧!耙荒懈綍痢(《石壕吏》)

     、芪募!败姇怼(《木蘭詩》)

      29.屬shǔ

     、兕!爸抑畬僖病(《曹劌論戰(zhàn)》)

     、趦姟⑤!巴綄俳匀铡(《陳涉世家》)

      ③管轄!八久鶎佟(《扁鵲見蔡桓公》)

     、芟嗤,同類!吧袂榕c蘇黃不屬”(《核舟記》)

     、輟hǔ,通“囑”,囑托!皩儆枳魑囊杂浿(《岳陽樓記》)

      30.?dāng)?shù)shù

     、俦矶啻!坝謹(shù)刀斃之”(《狼》)

     、趕hǔ,計算。“珠可歷歷數(shù)也”(《核舟記》)

     、踫hu,屢次!胺鎏K以數(shù)諫故”(《陳涉世家》)

      31.施shī

      ①施實!叭缓笫┬小(《出師表》)

     、冢(施施)慢步徐行的樣子!笆┦┒,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記》)

      32.許xǔ

      ①答應(yīng)!八煸S先帝以驅(qū)馳”(《出師表》)

     、哔澇!半s然相許”(《愚公移山》)

      ③大約的數(shù)量!案呖啥蛟S”(《核舟記》)

     、躧ǔ,擬聲詞!耙肺菰S許聲”(《口技》)

      文言文實詞 篇15

      1.或(hu)

      (1)代詞。

      有人,有的人(事)。如: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2)副詞。

      ①表示猜測,或許,也許。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②有時。

      如:a.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b.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岳陽樓記》)

      2.及(jí)

      (1)動詞。

     、仝s得上。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诘鹊剑搅。如: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桃花源記》)

      (2)介詞。

      表示動作的時間,到……的時候,趁著。如: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兩小兒辯日》)

      (3)連詞。

      和,同。如: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出師表》)

      3.急(jí)

      (1)形容詞。

      快速的,湍急的。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與朱元思書》)

      (2)副詞。

     、傥<,緊急,關(guān)鍵。如:或王命急宣(《三峽》)

      ②趕快,快速的。如: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飲(《石壕吏》)

      4.假(jiǎ)

      (1)動詞。

     、偌傺b。如: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

     、诮。如: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2)形容詞。

      虛假的.,不真實的。如: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朝天子?詠喇叭》)

      5.間(jiàn)

      (1)名詞。

     、僮xjiān,中間。

      如:a.懸泉瀑布,飛漱其間(《三峽》)

      b.山間之朝暮也(《醉翁亭記》)

     、谧xjiān,期間。如:奉命于危難之間(《出師表》)

     、圩xjiān,里面,之內(nèi)。如:蔽林間窺之(《黔之驢》)

     、芤粫䞍骸H纾罕怡o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見蔡桓公》)

      (2)動詞。

     、賷A雜。如: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口技》)

     、趨⑴c。如: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

      ③間斷,隔絕。如:遂與外人間隔(《桃花源記》)

      (3)量詞。

      讀jiān,用于房屋。如: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4)副詞。

     、侔抵校低档。如: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②間或,偶然。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

      6.見(jiàn)

      動詞。

      ①看見,見到。如: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幼時記趣》)

      ②見識,引申為知道,領(lǐng)悟。如: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孫權(quán)勸學(xué)》)

     、蹠姡菀。如: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木蘭詩》)

     、茏xxiàn,同“現(xiàn)”,表現(xiàn),顯現(xiàn),出現(xiàn)。如:才美不外見(《馬說》)

      7.將(jiāng)

      (1)名詞。

     、傥涔倜。

      如:a.將軍向?qū)櫍孕惺缇,曉暢軍?《出師表》)

      b.將軍百戰(zhàn)死(《木蘭詩》)

     、谧xjiàng,將領(lǐng)。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2)動詞。

     、贁v扶。如: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木蘭詩》)

     、谙胍,打算。如:公將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圩xjiàng,帶兵,統(tǒng)帥軍隊。如: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

      (3)副詞。

      將要,想要。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脛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連詞。

      和,與。如: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月下獨酌》)

      8.進(jìn)

      動詞。

      ①做官,出仕。如:是進亦憂,退亦憂(《岳陽樓記》)

     、谶M獻。如: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袆,允之任也(《出師表》)

      ③進諫,勸諫。如: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9.盡(jìn)

      (1)動詞。

      ①沒有,空。如: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狼》)

      ②用盡,使之達到極限。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已盡無齒(《捕蛇者說》)

     、郯咽澄锍酝,用盡。如:盡其肉(《黔之驢》)

      ④全部取得。如: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隆中對》

      (2)副詞。

      表示范圍,全部,都。如:觸草木,盡死。(《捕蛇者說》)

      50.居(jū)

      動詞。

      ①居住。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谔幵,位于。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

      ③停,停留。如: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文言文實詞】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實詞08-28

    文言文常用的實詞07-15

    文言文實詞集錦08-03

    文言文實詞集錦07-08

    文言文實詞(通用)11-26

    文言文實詞集錦【精華】07-09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07-15

    文言文常用實詞義08-07

    文言文實詞方的用法12-15

    文言文實詞道的用法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