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

    時間:2023-06-27 07:58:11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1

      (一)、通假字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

      1、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轉(zhuǎn)”通“囀”,鳥叫聲

      2、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見:“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

      4、食之不能盡其材:“食”通“飼”,喂養(yǎng)“材”通“才”,才能

      5、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dāng)于“嗎”

      6、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yǎng)

      7、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

      8、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穿

      9、百廢具興:“具”通“俱”,全,皆

      10、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咐

      11、玉盤珍羞直萬錢:“羞”通“饈” ,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12、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

      (二)、詞類活用

      1、互相軒邈:軒、邈,形容詞作動詞,分別指向高處伸展和向遠(yuǎn)處伸展

      2、以樂其志:樂,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樂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作動詞,鞭打,驅(qū)使

      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數(shù)量詞作動詞,行千里

      5、腰白玉之環(huán):腰,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6、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緼袍敝衣,名詞作動詞,穿著舊棉襖、破衣服

      7、手自筆錄:手,名詞作動詞,動手;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8、心樂之:以…為樂,形容詞意動用法

      9、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詞作狀語

      10、下見小潭: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11、皆若空游無所依: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12、似與游者相樂:形容詞作動詞,嬉樂,逗樂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詞作狀語

      14、斗折蛇行: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

      15、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詞作動詞,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后,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后

      19、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20、名之者誰?名,名詞作動詞,給……命名

      2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

      22、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第一個“樂”,形容詞作意動用法,以……為樂

      23、泉而茗者:泉,名詞作動詞,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詞作動詞,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詞作動詞,端著酒杯

      25、紅裝而蹇者:紅裝,名詞作動詞,穿著艷妝蹇,騎驢

      26、作則飛沙走礫:飛,動詞使動用法,使……飛;走,動詞使動用法,使……走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學(xué)習(xí)方法

      多讀

      就是反復(fù)讀。據(jù)說,豐子愷先生的讀書法稱為“二十二遍讀書法”,他對一篇好文章,前后讀22遍之多,并深有體會地說,把文章讀熟后,就會漸漸地從唇間背誦出來,多讀成誦,應(yīng)當(dāng)就是記憶之本。

      強記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進行記憶。有些課程基本概念不記不行,如語文中的音形義、外語中的單詞等。理解了的要背誦,暫時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記憶,并在使用中重新鞏固記憶。

      古詩文,背誦后更易理解,理解后還會記得更牢固——當(dāng)然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腦信息存儲得越多,而且會養(yǎng)成樂于記憶的好習(xí)慣。當(dāng)然,強記和死記并非同一概念。

      勤寫

      不只是寫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記、聽課筆記、讀書中的圈點評注、整理摘抄都屬于這個范疇。

      寫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記憶,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寫作文,先打腹稿,再寫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謄寫時,不看初稿就能寫完。原因是,動筆綜合調(diào)動了各種器官,并進入記憶的高級階段,“好記性不如賴筆頭”不無道理。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學(xué)習(xí)技巧

      應(yīng)當(dāng)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

      學(xué)習(xí)語文需要日常的積累,沒有積累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積累的學(xué)習(xí)是徒勞的。有了厚實的積累才能激活思維,能觸類旁通。初中階段語文學(xué)習(xí)的主要任務(wù),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運用。

      復(fù)習(xí)時應(yīng)強化如下四個環(huán)節(jié):1.領(lǐng)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lǐng)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guān)鍵字詞,要真正弄懂。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guān)鍵字,以防“口是手非”。4.規(guī)范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叭濉本褪蔷砻媲鍧,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和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2

      【原文】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疚膶W(xué)常識】本文選自《柳河?xùn)|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捕蛇者說》《漁翁》等。【重點字詞讀音】篁竹huáng 清冽 liè 坻chí

      嵁 kān 佁然 yǐ 俶爾chù

      翕忽 xī 犬牙差互 cī

      悄愴幽邃 qiǎo suì【釋詞及譯文】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篁竹:竹林。

      鳴:使動用法,使……發(fā)出聲音。

      樂:以……為樂。

      譯文: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就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我的)心里為之高興。

     。ā叭瑛Q珮環(huán)”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水流聲音的清脆悅耳,給讀者以音樂的美感。)

      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伐:砍倒。

      下:名字作狀語,向下。

      尤:格外。

      譯文: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向下砍倒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

     。ㄟ\用動作描寫,用行動寫心情,體現(xiàn)了前面的“樂”字,也可見小石潭的僻靜和幽冷。)

      3.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以為:以……為,把……作為。

      近:用作動詞,靠近。

      以:連詞,而。

      坻:水中高地。

      嵁:不平的巖石。

      譯文:小潭以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4.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翠蔓:翠綠的藤蔓。

      譯文: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

      (三個四字短句,簡潔生動,動靜結(jié)合,描繪了小石潭周圍竹樹環(huán)抱、錯落纏繞的情景。)

      5.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可:大約。

      許:表示約數(shù)。

      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無所依:什么依靠也沒有。

      澈:穿透。

      布:分布,這里是映照的意思。

      譯文: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

     。ū砻媸菍戶~,事跡上突出了水清的特地單,既表現(xiàn)了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cè)面表現(xiàn)潭水的清澈。)

      6.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佁然:靜止不動的樣子。

      俶爾:忽然。

      翕忽:輕快迅疾的樣子。

      譯文:魚兒停在那里靜止不動,忽然間向遠(yuǎn)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一同歡樂。

     。ㄟ\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和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寫出了人魚同樂的情景。)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西南:名詞作狀語,向西南。

      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一樣。

      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

      譯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8.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那樣。

      差互:交錯,錯雜。

      其:指溪水。

      譯文:溪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

     。ㄟ\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小溪兩岸凹凸不平的情狀。)

      9.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悄愴:凄涼。

      邃:深。

      凄、寒:都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悲傷,使……寒冷。

      譯文:(我)坐在小石潭邊,四周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凄涼幽深。

     。ā捌嗌窈恰焙畹胤从沉俗髡呒拍鄾龅奶幘。)

      10.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以:因為。

      過:太。

      境:環(huán)境。

      清:凄清。

      居:停留。

      去。離開。

      乃:于是。

      譯文: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題字離去。

     。ㄒ粋“清”字,情景交融,寫出了一種凄苦孤寂的心境,這是作者被貶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11.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譯文:同游的人:吳武陵,龔古,我的堂弟宗玄,跟隨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字詞解釋】(一)古今異義

      1.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古義:大約;今義:可以。)

      許(古義:大約;今義:允許。)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布(古義:映照;今義: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3.崔氏二小生

      小生(古義:年輕人;今義: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

      4.全石以為底

      以為(古義:以……為;今義:認(rèn)為。)

      5.聞水聲

      聞(古義:聽到;今義:用鼻子嗅。)

      6.乃記之而去

      去(古義:離開;今義:前往,到某處。)

      7.不可久居

      居(古義:停留;今義:居住。)

     。ǘ┮辉~多義

      1.清:

      ①水尤清冽(清澈)

     、谝云渚尺^清(凄清)

      2.可:

     、偬吨恤~可百許頭(大約)

     、诓豢删镁樱ǹ梢裕軌颍

      3.以:

     、偃詾榈祝ㄓ茫

      ②卷石底以出(表修飾,不譯。)

     、垡云渚尺^清(因為)

      4.從:

      ①從小丘西行(由)

     、陔`而從者(跟隨)

      5.差:

     、賲⒉钆鳎ㄩL短不一)

     、谄浒秳萑啦罨ィń诲e )

      6.環(huán):

     、偃瑛Q佩環(huán)(玉環(huán))

      ②四面竹樹環(huán)合(環(huán)繞)

      7.樂:

     、傩臉分ㄒ浴瓰闃,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谒婆c游者相樂(逗樂,形容詞用作動詞。)

      8.游:

     、俳匀艨沼螣o所依(游動)

     、谕握撸ㄓ斡[)

      9.而:

     、倌擞浿ィú蛔g,表順接關(guān)系。)

     、谔段髂隙ú蛔g,表修飾關(guān)系。)

      10.為:

     、偃詾榈祝ㄗ鰹椋

     、跒閹r(成為)【理解性默寫】1.文中側(cè)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寫小石潭全貌(小石潭名字的由來或水清的原因)的句子: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3.寫潭上景物的句子: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4.抒發(fā)作者抑郁憂傷之情的.句子是: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5.描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句子: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

      6.描寫溪流曲折悠遠(yuǎn)的句子:斗折蛇行,明滅可見!緝(nèi)容理解】1.文中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哪句?

      答: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2.我們學(xué)過的古詩文寫水清,請你寫出一處來并賞析。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通過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表現(xiàn)水清澈的特點。

      3.文中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寫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整體感受是什么?

      答: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特點:幽靜。

      整體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涼。

      4.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描寫游魚的?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答:動靜結(jié)合的方法寫游魚,先寫生動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

      作用:由游魚襯托潭水澄澈,同時從側(cè)面表達(dá)作者愉悅的心情。

      5.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如何理解這“一樂一憂”?

      答:“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作者參與政治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為凄苦是感情的主調(diào),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6.文中從哪幾個角度寫小石潭的水?用何種表現(xiàn)手法寫出了水的什么特點?

      答:四個角度:水聲、水的清涼、水中魚、水之源。

      通過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突出水清的特點。

      7.“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揭示全文主旨,畫龍點睛,它虛實相生,有景有情,抒發(fā)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

      8.本文歷來被譽為精品,你認(rèn)為其原因是什么?

      答:①作者敢于選擇被遺棄于荒野的無名小潭作為表現(xiàn)對象,有過人的藝術(shù)膽量。

     、谇榫昂弦,形成了凄清的藝術(shù)境界,表現(xiàn)了高潮的藝術(shù)技能。

     、凼址ǜ呙,移步換形,以魚襯水,以景襯人,收到了很好的藝術(shù)效果。

      9.《三峽》寫水、《與朱元思書》寫水,《小石潭記》寫水,有何不同?答:《三峽》寫水從客觀上體系那水的特點;《與朱元思書》泄水清、急,表現(xiàn)景美,表現(xiàn)作者想要寄情山水的想法;《小石潭記》寫水,以山水之美排遣抑郁的心情。

      10.為了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當(dāng)?shù)財M開發(fā)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jù)文中內(nèi)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

      答: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樹環(huán)保,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xué)集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頌的優(yōu)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3

      山水篇

      小石潭記------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詞語:

      1. 水尤清冽 尤:格外。

      2.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道:道路。見:出現(xiàn)。

      3. 為坻,為嶼,為嵁 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巖石。

      4. 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大約。

      5. 佁然不動 佁然:呆呆的樣子。

      6.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7. 隸而從者 隸:跟從。

      8.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9. 下見小潭 下:在下面。

      10. 日光下澈 下:往下。

      11. 皆若空游無所依 空:在空中。

      12.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那樣。

      13. 其岸勢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

      14. 似與游者相樂 樂:逗樂。

      15. 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凄:使-----凄涼。寒:使-----寒冷。

      16. 記之而去 去:離開。

      二、句子翻譯。

      17.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隔著竹林,就能 聽到水聲,好象掛在身上的.玉珮、玉環(huán)相互碰撞的聲音, 心里很是高興。

      18.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順勢往下走便可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

      19. 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蓋纏繞,搖動低垂,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動。

      20.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象在空中游動,沒有什 么依靠似的。陽光直射潭底,把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動。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4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五柳先生傳

      1、造飲輒盡 造:一來

      2、簞瓢屢空,宴如也 如:若

      3、茲若人之儔乎 儔:類

      4、不戚戚于貧賤 戚戚:憂愁

      5、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許:地方

      6、每有會意 會:領(lǐng)會

      7、親舊知其如此 舊:朋友們

      二、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答案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歡讀書,(卻)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dāng)對書中意旨有所領(lǐng)會的時候,就高興得忘了吃飯。

      2、銜觴賦詩,以樂其志 一邊喝酒一邊吟詩,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快樂。

      三、閱讀課本,回答下列問題 答案

      1、五柳先生三大愛好是指什么?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性格? 好讀書;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娛。 平和、曠達(dá)的性格。

      2、文中哪句話是陶淵明歸隱形象的總體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隱世名士飄然而生。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3、“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表現(xiàn)了五柳先生怎么樣的.性格特點? 自得其樂,淡泊名利。

      馬說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答案

      1、策之不以其道 策:駕馭 道:方法

      2、執(zhí)策而臨之 策:鞭子 臨:對著

      3、其真無馬邪 其:難道

      4、其真不知馬也 其:恐怕

      5、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餐石: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

      6、食之不能盡其材 食:喂材:才能

      7、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是:這樣

      8、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且:尚且 等:一樣

      9、 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xiàn)” 表現(xiàn)出來

      10、故雖有名馬 雖:即使

      11、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千里:日行千里

      二、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答案

      1、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所以雖有好馬,也只好屈辱在做賤役的(養(yǎng)馬)人的手里。

      2、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棚里,不能用“千里馬”(的稱號)去稱呼它。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據(jù)它的食量)喂養(yǎng)它。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知識】相關(guān)文章: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文言文知識點05-27

    八年級下冊部編版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5-30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及翻譯01-24

    小升初語文必考文言文知識08-15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復(fù)習(xí)輔導(dǎo)資料(文言文基礎(chǔ)知識)12-17

    初二下冊語文文言文必考知識歸納04-25

    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6-12

    語文八年級下冊課文知識點07-29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