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鸚鵡洲李白翻譯 鸚鵡洲李白賞析
【引觴漫談】
李白、崔顥、黃鶴樓。
這三個名詞引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大部分人估計也都聽過。
李白登黃鶴樓,正好意興大發(fā)想要賦詩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崔顥之前題在上面的詩,就是至今仍舊膾炙人口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李白一見到這首詩,瞬時間什么作詩的念頭都沒有了,因為他知道自己無論怎么寫,題在上面都比不過這一首詩的水平,乘興而來,卻是悻悻而歸,這樣的結(jié)果憋在李白的心里,自然是受不了的。于是李白暗里就開始和這首黃鶴樓較勁,一定要寫出一首能和這首詩相媲美的作品。
在謫仙人的努力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委屈很快就洗刷掉了,因為他在另一次登高的過程中,寫下了一首同樣膾炙人口的《登金陵鳳凰臺》。
故事終究是故事,李白作這首詩到底是不是為了和崔顥爭勝,現(xiàn)代的人也給不出確切的回答,不過他的文學水平和審美價值,倒是擺在明面上的。
【臨其詩境】
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有幾種說法,一個認為是天寶年間,745年李白被排擠離開長安,四處漫游的時候去到了金陵,另一種則認為是李白被流放夜郎,遇赦返回之后來到了金陵,總之已經(jīng)是李白人生的后半段了,這首詩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李白成熟時期的詩風,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經(jīng)典原文】
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條分縷析】
整首詩里,第一句給人的印象應該是最深的。14個字里用到了三個鳳,兩個鳳凰,看似大犯忌諱,卻絲毫沒有重復的贅病,反而是構成了節(jié)奏上的高低起伏和音節(jié)的流轉(zhuǎn),讀起來朗朗上口,視覺上也很有沖擊力。
鳳凰臺上,曾經(jīng)有鳳凰在此;如今鳳凰已去,臺子空蕩蕩,唯有一旁的江水不知道世事變遷,依舊在流淌著,奔騰著,像是時間在人世間的具象化顯示。
從眼前的景象,李白想到了更久之前的事情。金陵曾經(jīng)是六朝古都,煙粉之地,三國時期的吳,后來的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都曾經(jīng)定都在這里。煙花之地的繁華自然不必多言,可是我們知道,三國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亂世。
亂世的繁華如同夢幻泡沫,看起來美好,實則一碰就碎,這六個朝代平均下來的壽命只有55年,歲月輪轉(zhuǎn),倏忽而逝。
李白第二句表達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時過境遷的感覺,曾經(jīng)吳宮中的奇花異草,早已經(jīng)被埋在了塵土之下,晉代的衣冠,現(xiàn)在也成為了古老的丘山。
第三句寫自然之境,青天與青山,水流與水中白鷺洲,清新自然,很有李白自己的特色,這兩句在對仗上也是出乎意料的工整,看著詩仙李白在規(guī)規(guī)矩矩的律詩中輾轉(zhuǎn)騰挪,別有一番風味。
最后一句就到了全詩的總結(jié),看過這么多,想了這么多,中心有所感。浮云遮蔽了太陽,我在此高處也見不到長安,這總是令人感到惆悵的啊。
這一句看似與前文的關系不大,略顯突兀,然而這才是全詩的眼,前文幾句,李白觀古想今,囊括了宇宙之大,最后的落腳點,卻定在了自己身上。
自己這一生啊,瀟灑縱橫,終究還是改變不了命運,想要完成的事業(yè)草草結(jié)束,無所用功的詩篇倒是寫了不少。
此望長安,重重關隘浮云,我還能否,再臨京城紫禁?
【鸚鵡洲李白翻譯 鸚鵡洲李白賞析】相關文章: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古詩賞析07-12
李白憶秦娥翻譯及賞析11-19
《鸚鵡曲》原文翻譯及賞析04-13
李白的清溪行賞析 清溪行李白翻譯12-17
李白靜夜思翻譯及賞析03-20
李白《贈張公洲革處士》唐詩原文及注釋01-02
李白《送友人》原文及翻譯賞析12-28
送友人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11-10
李白《將進酒》原文翻譯賞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