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李白的唐詩鑒賞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全詩結構一氣呵成,剪裁洗煉,夾敘夾議,飽含對張良的欽慕之情,其中又暗寓著詩人的身世感慨,寫得虎虎有勢而又韻味深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李白的唐詩鑒賞,歡迎閱讀。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李白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
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
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
唯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
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李白詩鑒賞
這是李白途經下邳(在江蘇睢寧)圯橋時寫的一首懷古之作。詩飽含欽慕之情,頌揚張良的智勇豪俠,其中又寄寓著詩人的身世感慨。張良,字子房,是輔佐劉邦打天下的重要謀臣。
詩起句“虎嘯”二字是指張良跟隨漢高祖以后,叱咤風云的業(yè)績。但詩卻用“未”字一筆宕開,只從張良發(fā)跡前寫起。張良的祖父和父親曾相繼為韓國宰相,秦滅韓后,立志報仇,“破產不為家”五字,表明了張良素來就是一個豪俠仗義、非同尋常的人物。
后兩句寫其椎擊秦始皇的壯舉。據《史記》記載,張良后來“東見滄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詩人把這一小節(jié)化為十個字:“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以上四句直敘之后,第五句一折,“報韓雖不成”,惋惜力士椎擊秦始皇時誤中副車。秦皇帝為之寒栗,急忙“大索天下”,而張良的英雄膽略,已使“天地皆振動”。七、八兩句“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寫張良“更姓名潛匿下邳”,而將圯橋進履,受黃石公書一段略去不寫,只用一個“智”字暗點,暗度到三句以后的“曾無黃石公”!柏M曰非智勇?”不以陳述句法正敘,而以反問之筆,使文氣跌宕,不致平衍。
后人評此詩,說它句句有飛騰之勢,所謂“飛騰之勢”,就是第五句的“雖”字一折和第八句的“豈”字一宕所構成。
以上八句夾敘夾議,全都針對張良,詩人本人還沒有插身其中。九、十兩句“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這才通過長存的圯橋古跡,將今人、古人結合起來了。詩人為何“懷古欽英風”呢?其著眼點還是在現實:“唯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此兩句,句法類似五律中的流水對。上句承圯橋,橋下流水,清澈碧綠,一如張良當時。歲月無常,回黃轉綠,大有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慨。下句偏偏越過張子房,說見不到張子房之師黃石公。言下之意是:當代并非沒有象張良那樣具有英風的人,而是沒有象黃石公那樣的人,加以識拔,傳以太公兵法,造就“為王者師”的人才罷了。表面上是“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再也沒有這樣的人了;實際上,這里是委婉曲折地抒發(fā)懷才不遇的憤懣。誰說“蕭條徐泗空” ,繼張良而起,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哉!詩人《扶風豪士歌》的結尾說:“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可以看作此詩末兩句的注腳。
注釋
、畔纶汗趴h名,在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北邳州界。圯橋:古橋名,遺址在今睢寧縣北古下邳城東南小沂水上。張子房:即張良,字子房,是輔佐劉邦打天下的重要謀臣,被封為留侯。曾在下邳圯橋遇黃石公,得授《太公兵法》。
⑵虎嘯:喻英雄得志。
⑶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秦滅韓,張良以其先人五世相韓故,立志為韓報仇,乃盡散家財,求刺客。東見滄海君,得一力士,以鐵椎擊秦始皇于博浪沙,誤中副車。
、赛S石公:秦時隱士。相傳張良刺秦始皇不中,逃匿下邳圯上遇老人,老人授以《太公兵法》,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焙笫,張良從漢高祖過濟北,果見谷城山下黃石,取而祠之,世稱此圯上老人為黃石公。
、尚煦簦盒熘荩ń窠K徐州)與泗州(今江蘇泗洪東南)。
譯文
張良少年未能得志如虎嘯時,為求刺客而不顧破產敗家。
從滄海公那里得一名壯士,用金椎狙擊秦始皇在博浪沙。
這次刺秦報仇行動雖未成功,而其名聲卻因此震動天下。
其逃匿追捕時曾經過下邳,怎能說他在智勇雙全上稍差?
今天我懷古來到這圯橋之上,更加欽羨張良的雄姿英發(fā)。
圯橋下只有碧澄澄的流水,而不知道那黃石公如今在哪。
我站在橋上嘆張良逝去,徐泗兩州從此便變得蕭條空乏。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約作于唐玄宗天寶五載(746),時作者由東魯南下游吳越。楚漢相爭時,被譽為“興漢三杰”之一、能夠“運籌策于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張良,是李白十分傾慕的大英雄。李白訪尋英雄遺跡到河南道泗州,經過下邳圯橋時,在傳說張良遇到黃石公的地方久久徘徊,寫下了這篇懷古感慨之辭。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最具個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李白的唐詩鑒賞】相關文章:
李白詩鑒賞之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06-26
李白詩鑒賞之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精華)08-25
《北風行》李白唐詩鑒賞06-28
《梁園吟》李白唐詩鑒賞07-24
張籍《秋思》唐詩鑒賞08-05
李白《日出入行》唐詩鑒賞12-14
《秋懷( 其二)》孟郊唐詩鑒賞04-28
《江南行》張潮唐詩鑒賞06-08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入宿置酒》李白唐詩鑒賞01-09
《縱游淮南》張祜唐詩鑒賞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