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送天臺僧古詩詞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送天臺僧古詩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原文
遠夢歸華頂,扁舟背岳陽。寒蔬修凈食,夜浪動禪床。
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身心無別念,馀習在詩章。
注釋
寒蔬:寒天生長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
禪床:坐禪之床。
注釋
寒蔬:寒天生長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 南朝梁沉約《休沐寄懷》詩:“爨熟寒蔬翦,賓來春蟻浮。”
禪床:坐禪之床。宋張元干《喜遷鶯令》詞:“懸知洗盞徑開嘗,誰醉伴禪床!
鑒賞
詩人賈島早年曾經(jīng)為僧,后雖還俗,但過去的蒲團生涯對他不能沒有影響,他的詩中常出現(xiàn)的孤寒清寂,恬淡超然,也與此有密切的關系。聞一多先生在《唐詩雜論·賈島》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早年記憶中‘坐學白骨塔’、‘三更兩鬢幾枝雪,一念雙峰四祖心’的禪味,不但是‘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月落看心次,云生閉目中’一類詩境的藍本,而且是‘瀑布五尺仞,草堂瀑布邊’,‘孤鴻來夜半,積雪在諸峰’,甚至‘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的淵源!彼,同樣是禪詩,賈島與王維就往往不一樣。如果說王維是幽靜空明的話,賈島就是枯寒苦瘦,這首詩的境界也恰好說明了這一點。這也就告訴讀者,研究作家,不能脫離他的個性、經(jīng)歷,否則,難免隔靴搔癢。
全詩前三聯(lián)皆是詩人想象的這位天臺僧人遠去的情景。首聯(lián)“遠夢歸華頂,扁舟背岳陽”中的“扁舟”直接地將天臺僧一路孤寂的情景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背岳陽”點明了天臺僧人的離去,即乘坐扁舟朝著背離岳陽的方向駛?cè),此處即交代出了詩人與天臺僧送別的地點,又飽含了詩人對天臺僧濃濃的贈別之情。頷聯(lián)“寒蔬修靜食,夜浪動禪床”是進一步想象天臺僧在途中的情景,通過僧人的飲食與坐禪兩個方面來表現(xiàn)出了僧人清心寡欲與孤寒清寂。頸聯(lián)“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僧人這一路之中大雁相伴,孤峰相隨,更有猿啼之聲在耳畔縈繞。這句中,一個“孤”字,一個“霜”進一步升華了僧人孤寒清寂的形象。尾聯(lián)“身心無別念,余習在詩章”,即說明了僧人的“心中無一物”,同時也是詩人的自比。
送天臺僧古詩詞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送天臺僧
賈島
遠夢歸華頂注,扁舟背岳陽。寒蔬修凈食,夜浪動禪床。
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身心無別念,余習在詩章。
【注】華頂:浙江天臺山主峰名。
14.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一句寫詩人夢到天臺僧一路遠行回到天臺山,照應了題目中的“送”,情真意切。
B.第二句追憶了天臺僧當時自岳陽乘船趕來的情景,與首句離別形成對比,更顯傷感。
C.頷聯(lián)通過寫天臺僧的飲食和參禪,為讀者塑造了一個嚴格自律、堅持修行的僧人形象。
D.尾聯(lián)寫天臺僧心無別念,唯保留了詩章之好,表達了詩人對天臺僧心性淡泊的肯定。
15.本詩的第三聯(lián)和“楊柳岸,曉風殘月”均為寫景之句,請從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角度分析其異同。(6分)
答案:
14、B
15、相同:兩詩都運用了想象的手法來虛寫,哀景襯哀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詩人都通過想象對離別后景物的描寫,來表達云天離別后的心情,讓這種孤寂之情,更顯得孤寂。
不同:柳永表達的是自己離別后的情景,本詩表達的是朋友僧人一路上孤寂的云天情景,描寫友人的孤寂清修的形象,實際反襯出自己。
【送天臺僧古詩詞】相關文章:
送僧歸日本古詩賞析10-25
帶天臺的詩句,關于天臺的詩句03-04
天臺山06-09
天臺山美景08-31
天臺山作文01-29
《芙蓉樓送辛漸》古詩詞鑒賞02-22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李白原文03-07
芙蓉樓送辛漸古詩詞原文及賞析08-09
三僧辦廠記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