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fēng)、往體詩。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1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一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二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三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簫,卻入農(nóng)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杌柩┮庠拼挂。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四
元宵似是歡游好,何況公庭民訟少。
萬家游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五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六
愛元宵三五風(fēng)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七
高列千峰寶炬森,端門方喜翠華臨。
宸游不為三元夜,樂事還同萬眾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間和氣閣春陰。
要知盡慶華封祝,四十余年惠愛深。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八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九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節(jié)古詩詞鑒賞十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yuǎn)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2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原文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dāng)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云飛。
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fēng)淚滿衣。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注釋
(1)此詞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節(jié)。
(2)華胥夢:傳說黃帝夢游華胥之國,該國社會繁榮祥和。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賞析
此詞通過今昔元宵的對比,抒發(fā)了強烈的黍離(國破家亡)之悲。
開頭兩句,點明身在客地,不覺時序推移之快,原來春天已經(jīng)來到了!按旱叫√抑Α笔巧显絹淼谋碚鳌S幂p靈之筆寫深沉的感慨!疤煅暮=潜瘺龅亍,補足“客路”二字含義。所謂天涯,主要的不是指地域遙遠(yuǎn),而是指漂泊他鄉(xiāng)異地。這時的建康,一方面是南宋駐有重兵,準(zhǔn)備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聚集了許多從北方逃難過來的流離失所者,真是一個“悲涼地”。在這樣的情勢下過上元,只能令人心酸。詞人自然回憶起靖康之變以前“全盛時”的上元。
下片緊接上片的意脈:“花弄影,月流輝,水精宮殿五云飛。”這就是變亂之前“全盛時”上元的情形。當(dāng)時的上元非常繁華:“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余里”,“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東京夢華錄》卷六)。但是作者在此避實就虛,對這些繁華情景,不作具體描繪!盎ㄅ,月流輝’、是樂景!芭薄ⅰ傲鳌倍趾苣軅鳌盎ㄓ啊、“月輝”之神,升平的氛圍已呈現(xiàn)出來了!八珜m殿五云飛!惫P墨側(cè)重對皇宮中的太平祥和氣氛的渲染。對過去的太平之象的.褒揚渲染,是不是言過其實了呢?不能這樣看。這樣寫的用意在于抒發(fā)對已經(jīng)失掉了的過去的懷念和眷戀,用來和眼下的慘痛現(xiàn)實進(jìn)行對比,從而反襯當(dāng)前的慘象。所以緊接著就從幻夢回到了現(xiàn)實。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作者簡介
趙鼎(1085-1147)字元鎮(zhèn),號得全居士,宋徽宗元豐八年生,宋代解州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宋徽宗崇寧五年舉進(jìn)士。宋紹興四年任尚書右仆射兼知樞密院事,次年為宰相。其詞“清剛沈至,卓然名家”。有《忠正德文集》十卷,《得全詞》一卷。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3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話被后世人不斷地吟唱,那你知道它的出處嗎?沒錯,這句話正是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完整的詞如下: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什么意思呢?我們先來解釋下,這首詞的意思是:
像東風(fēng)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jīng)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xiàn)了她。
這首流傳頗廣的詩詞,描寫了元宵之夜的熱鬧場面,古往今來,此類詩詞無人能出其右,堪稱經(jīng)典之作。
這首詞作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當(dāng)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tǒng)治階級卻沉湎于歌舞享樂,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腔激情、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此詞的上半闋主要寫元宵節(jié)的夜晚,滿城燈火,眾人狂歡的景象。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東風(fēng)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jié)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沖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這是化用唐朝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接著,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寫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皩殹薄ⅰ暗瘛、“鳳”、“玉”等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這也是對詞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贊美 。
下闋,專門寫人。先從頭上寫起:這些游女們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后,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guān)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jīng)是沒有什么希望了。
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未曾離去!發(fā)現(xiàn)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jié)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
到末幅煞拍,才顯出詞人構(gòu)思之巧妙: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shè),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就沒有任何意義與趣味。
另一種說法認(rèn)為: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是對辛棄疾自己的一種寫照。
根據(jù)歷史背景可知,當(dāng)時的辛棄疾不受重用,文韜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這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體現(xiàn)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風(fēng)。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4
生查子.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水蘭花慢元宵感舊段成己
金吾不禁夜,放簫鼓,恣游遨。被萬里長風(fēng),一天星斗,吹墮層霄。
御樓外、香暖處,看人間、平地起仙鰲。華燭紅搖勒,瑞煙翠惹吟袍。
老來懷抱轉(zhuǎn)無聊。虛負(fù)可憐宵。 遇美景良辰,詩情漸減,酒興全消。
思往事,今不見,對清尊、瘦損沈郎腰。惟有當(dāng)時好月,照人依舊梅梢。
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后來節(jié)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花燈兒童詩((含詩文賞析)
肥水②東流無盡期,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③。夢中未比丹青④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⑤,兩處沉吟各自知。
【注釋】
①元夕:舊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诜仕涸闯霭参⒑戏首吓钌,東南流經(jīng)將軍嶺,至施口入巢湖。
、鄯N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謂當(dāng)初不應(yīng)該動情,動情后尤不該分別。
、艿で啵悍褐笀D畫,此處指畫像。
⑤紅蓮夜:指元夕。紅蓮,指花燈。
【譯文】
肥水汪洋向東流,永遠(yuǎn)沒有停止的時候。早知今日凄涼,當(dāng)初真不該苦苦相思。夢里的相見總是看不清楚,趕不上看畫像更加清晰,而這種春夢也常常無奈會被山鳥的'叫聲驚起。
春草還沒有長綠,我的兩鬢已成銀絲,蒼老得太快。我們離別得太久,慢慢一切傷痛都會漸漸被時光忘去?刹恢钦l,讓我朝思暮想,年年歲歲的團(tuán)圓夜,這種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解說】
本詞是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元夕為懷念合肥戀人所作。這首記夢詞,題目是《元夕有所夢》,作于寧宗慶元三上元宵節(jié)。上片先寫對昔日戀情的悔恨,再寫夢中無法看清情人的怨恨,足見作者戀情之深熾。下片說別久傷悲以至愁白了鬢發(fā),煞拍兩句想像在元宵在放燈之夜,對方也在悲苦相思,語極沉痛。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按何淳G”,乃就正月十五元宵時節(jié)而講,早春尚寒,草木未綠;“鬢先絲”則寫詞人一夜夢醒,突然喚醒二十年前之戀情,忽而感覺到人已兩鬢斑白,青春消逝,這才發(fā)覺昔日戀情似乎已然淡漠,于是逼出“人間別久不成悲”的感慨。所謂“不成悲”者,是指久別相思,由激情外露轉(zhuǎn)向深沉內(nèi)斂,由多愁善感變?yōu)殡[忍節(jié)制,顯出一種“不成悲”的淡漠與遲鈍,實際是一種更深藏更沉郁的悲愁。全詞情致深婉空靈。
【鑒賞】
作者曾幾度客游合肥,并與一歌妓相愛。當(dāng)時的歡聚,竟成為他一生頗堪回憶的往事。在記憶中,她的形象十分鮮明。然而伊人遠(yuǎn)去,后會無期;厥淄,令人思念不已,感慨萬千。夢中相見,又被山鳥驚醒。思念之苦,真覺得“當(dāng)初不合種相思”了。愁思綿綿,猶如肥水東流,茫無盡期。誰使兩人年年元宵之夜,各自有心頭默默重溫當(dāng)年相戀的情景!詞中所流露的傷感與愁思,即是為此而發(fā)。全詞深情繾綣,纏綿哀婉。
元夜即席韓
元宵清景亞元正,絲雨霏霏向晚傾。桂兔韜光云葉重,燭龍銜耀月輪明。
煙空但仰如膏潤,綺席都忘滴砌聲。更待今宵開霽后,九衢車馬未妨行。
鴛鴦湖棹歌之七十四朱彝尊
曲律昆山最后時,海鹽高調(diào)教坊知。至今十棒元宵鼓,絕倒梨園弟子師。
元夜朱淑真
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fēng)。新歡入手愁忙里,舊事驚心憶夢中。
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賞燈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會同。
上元應(yīng)制蔡襄
高列千峰寶炬森,端門方喜翠華臨。宸游不為三元夜,樂事還同萬眾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間和氣閣春陰。要知盡慶華封祝,四十余年惠愛深。
元夜陳與義
今夕天氣佳,上天何澄穆。列宿雨后明,流云月邊速。
空檐垂斗柄,微吹生叢竹。對此不能寐,步繞庭之曲。
遙睇浮屠顛,數(shù)星紅煜煜。悟知燒燈夕,節(jié)意亦滿目。
歷代能幾詩,遍賦雜珉玉。棲鴉亦未定,更嗚伴余獨。
百年滔滔內(nèi),憂樂兩難復(fù)。唯應(yīng)長似今,寂寞送寒燠。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5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zhuǎn),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fēng)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fā)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6
上元夜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鑒賞】
上元夜,指舊歷正月十五夜,又稱元宵節(jié)。我國素有元宵賞燈的風(fēng)俗。崔液組詩《上元夜》七絕,共六首。描寫當(dāng)時京城長安元宵賞燈的繁華景象。據(jù)劉肅《大唐新語》記載:“神龍(唐中宗年號,公元705—707年)之際,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族戚屬及下隸工賈,無不夜游。車馬喧闐,人不得顧。王、主之家,馬上作樂,以相競夸。文士皆賦詩一章,以記其事。作者數(shù)百人,唯中書侍郎蘇味道、吏部員外郎郭利貞(蘇、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為絕唱!边@是崔液所作賞燈詩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玉漏銀壺”,計時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計時,具體方法是用銅壺盛水,壺底打通一小孔,壺中立刻度箭,壺中的水逐漸減少,箭上的度數(shù)就依次顯露,就可按度計時,擊鼓報更。元宵夜盡管解除了宵禁,但長安城的.鐘鼓樓上,仍舊按時報更;人們聽了,都嫌時間過得太快,怕不能玩得盡興,于是說:滴漏箭壺,你不要這樣一聲比一聲緊地催促呀,也不要過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門要一直開到天亮呢!上句寫出了人們“歡娛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說在此太平盛世,應(yīng)該通宵盡興。吃過晚飯,打扮一新的人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門,三五成群相邀著、呼喚著、嬉笑著,涌出巷口,融入大街,匯進(jìn)似潮喧鬧歡騰的人流。人們興高采烈地燃放煙花爆竹,揮舞獅子龍燈,觀賞絢麗多彩的燈火,評論著、嬉戲著、贊嘆著。越看越高興,越玩越興奮,“莫相催”襯托出氣氛之熱烈,景色之迷人、“徹明開”既寫出了元宵節(jié)通宵達(dá)旦鬧花燈時間和程度,又寫出了人們高漲而持續(xù)的勃勃興致。
后面接著連用兩個問句:“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誰家”、“何處”,實際是指家家、人人說明萬巷皆空的盛況。這包括了上至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類人。因而,“誰家”“何處”這四字包涵的內(nèi)容實在太多,它把人聲鼎沸、車如流水馬如龍,燈火閃爍,繁華似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語道盡。連用兩個詰句,不僅將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達(dá)得靈活傳神,而且給人以無限回味的余地,言有盡而意無窮。
【元宵節(jié)古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李白古詩鑒賞01-22
遠(yuǎn)游古詩鑒賞08-15
《春曉》古詩鑒賞07-10
《杏花》古詩鑒賞09-05
蟬古詩鑒賞09-19
梅花 古詩鑒賞04-05
登高古詩鑒賞12-11
李白古詩鑒賞06-06
《重陽》古詩鑒賞04-12
絕句古詩鑒賞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