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八陣圖》注釋譯文

    時間:2022-11-24 15:33:54 古詩大全 我要投稿

    《八陣圖》注釋譯文

      這首懷古絕句,具有融議論入詩的特點。但這種議論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語言生動形象,抒情色彩濃郁。詩人把懷古和述懷融為一體,渾然不分,給人一種此恨綿綿、余意不盡的感覺。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陣圖》注釋譯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遣恨失吞吳。

      【注解】

      1、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zhàn)。

      2、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3、石不轉(zhuǎn):指漲水時,八陣圖的石塊仍然不動。

      4、失吞吳:是吞吳失策的意思。

      【譯文】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

      他創(chuàng)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

      千年遺恨,在于劉備失策想吞吳。

      【創(chuàng)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夏遷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廟,江邊有八陣圖,傳說為三國時諸葛亮在夔州江灘所設(shè)。向來景仰諸葛亮的杜甫用了許多筆墨記詠古跡抒發(fā)情懷!栋岁噲D》便是其中一首。

      【賞析】

      這是一首詠懷詩。作者贊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三、四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lián)吳抗曹統(tǒng)一中國的宏圖大業(yè),表示惋惜。末句照應(yīng)開頭,三句照應(yīng)二句;在內(nèi)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一格。

      名家點評

      宋代蘇軾《東坡志林》:仆嘗夢見人,云是杜子美,謂仆曰:“世人多誤解吾詩。《八陣圖》詩云:‘江流石不轉(zhuǎn),遣恨失吞吳’,人皆以為‘先主、武侯,皆欲與關(guān)羽復(fù)仇,故恨其不能滅吳’,非也。我本意謂吳、蜀唇齒之國,不當(dāng)相圖;晉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吳之意;此為恨耳!贝死砩蹰L。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灑英雄之淚,唾壺?zé)o不碎者矣。

      明末清初錢謙益箋《杜工部集》:按先主征吳敗績,還至魚腹,孔明嘆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不至危傾矣!惫娨庖嗳绱。

      清代仇兆鰲《杜詩詳注》:下句(按指“遺恨失吞吳”)有四說:以不能滅吳為恨,此舊說也;以先主之征吳為恨,此東坡說也;不能制主東行,而自以為恨,此《杜臆》、朱注說也;以不能用陣法而致吞吳失師,此劉逹之說也。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遂使諸葛精神,炳然千古,讀之殷殷有金石聲。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說是詩者,言人人殊……拋卻“石不轉(zhuǎn)”二字,致全詩走作。豈知“遺恨”從“石不轉(zhuǎn)”生出耶?蓋陣圖正當(dāng)控扼東吳之口,故假石以寄其婉惜。云此石不為江水所轉(zhuǎn),天若欲為千載留遺此恨跡耳。如此才是詠陣圖之詩。

      清代李锳《詩法易簡錄》:前題《武侯廟》,故寫出武侯全部精神,此題《八陣圖》,故只就陣圖一節(jié)寫其遺恨,作詩切題之法有如是。

      清末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武侯之志,征吳非所急也:乃北伐未成,而先主猇亭挫敗,強鄰未滅,剩有陣圖遺石,動悲壯之江聲。故少陵低徊江浦,感遺恨于吞吳,千載下如聞嘆息聲也。

      清末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江流”句,從句面看似寫聚石不為水所沖激,實已含末句“恨”字之意!笆晦D(zhuǎn)”有恨不消之意,知此五字亦非空設(shè)。杜甫運思之細,命意之高,于此可見。

      作者簡介

      杜甫像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dāng)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fēng)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八陣圖》注釋譯文】相關(guān)文章:

    《八陣圖》古詩譯文及賞析04-24

    觀潮譯文及注釋03-04

    《師說》譯文及注釋03-07

    愛蓮說譯文及注釋03-25

    《清明》譯文與注釋04-01

    《口技》譯文及注釋02-24

    《蚊對》譯文及注釋03-22

    《童趣》譯文及注釋03-22

    《塞翁失馬》譯文及注釋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