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須知:最傷害孩子的3個教育誤區(qū)
1919年,魯迅在《我們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指出了當(dāng)家長的誤區(qū),要么把孩子看成“成人的預(yù)備”,要么看成是“縮小的成人”,F(xiàn)在看來仍然有道理,很多家長就犯了以下這3種誤區(qū)。
1、忙到?jīng)]時間
“我太忙了,沒有時間”,這是很多家長最長說的一句話,不是把孩子的教育交給爺爺奶奶,就是交給老師。
家長們美名其曰是要多賺點錢,給孩子和家人一個更好的生活,可是在孩子的童年中,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錢、玩具、還是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后悔都來不及。
其實,就算沒有大把的時間陪伴孩子,只要做到高效陪伴也是可以教育好孩子的:
1:在早晨的時候,可以放孩子喜歡的歌,讓孩子一起床就有一個好心情,或者輕聲哼唱,把快樂的心情傳遞給孩子。
2:在準(zhǔn)備早餐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和你一起動手,比如倒牛奶,拿雞蛋,培養(yǎng)親子間動手能力。
3:傾聽孩子的小秘密,不要指手畫腳,只給孩子合理的建議,讓孩子愛上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你。
4:和孩子一起運動,可以在晚飯后一起出去打球,散步,鍛煉身體的`同時也能和孩子溝通。
5:鼓勵孩子找到一些:名言名句,讓孩子抄出來,貼在房間的各個地方,陶冶情操。
6:幫助孩子檢查作業(yè),文具,準(zhǔn)備第二天所需的東西,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學(xué)習(xí)的重視。
2、盲到看不見孩子
很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給孩子安排的興趣班常常盲目跟風(fēng),功利性的選擇大過興趣,這樣就束縛了孩子的發(fā)展。
家長們在過度關(guān)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同時,其實并不清楚孩子對興趣班是否真的感興趣,家長匆忙隨意給孩子報了班,只會讓孩子在興趣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養(yǎng)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拖拖拉拉,不愛動腦子……等等壞習(xí)慣。
其實讓孩子從小喜歡上一些藝術(shù)類、體育類、語言類的興趣本身并不是壞事,但不顧孩子的快樂和家長的盲目、攀比、從眾心理才是害了孩子。
家長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孩子所擁有的天賦,如果你的孩子特別喜歡畫畫,有機會就到處畫,說明孩子在畫畫中感受到了快樂,并充分展示了良好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作品的質(zhì)量不斷有進步,注意力保持的很好時,就可以考慮鼓勵孩子嘗試報班去跟著老師多學(xué)一些繪畫的知識和技巧。這樣對孩子來說才是真正的興趣班。
3、茫到只懂溺愛
其實很多家長自己都分不清對孩子的愛到底是慈愛還是溺愛,是寬容還是放縱。
對孩子輕易滿足,要什么給什么;對孩子過分保護,什么都不讓孩子做;對孩子當(dāng)面袒護,總覺得孩子還小犯錯是應(yīng)該的。家長這么做:只會教育出一個自私、蠻橫、任性、不懂事的孩子。
家長要在原則上的問題,不能妥協(xié)。比如:孩子怕懲罰而說謊,以此來取悅大人,家長一定要嚴厲批評,并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誠實的表現(xiàn),說謊并不能解決問題,鼓勵孩子說實話,并告訴孩子不會因為他說了實話而失望。
再比如家長一沒有滿足孩子,孩子就發(fā)火,如果家長妥協(xié)孩子就會得寸進尺,反復(fù)要挾父母。
家長應(yīng)該“冷處理”,只有不做他的觀眾,他才會慢慢平靜下來。事后在幫孩子分析原因,梳理負面情緒。
父母要明白一點,如果你們事事操心,孩子就會事事無心,做父母愛孩子是當(dāng)然的,但這種愛要理性一些,不能過度,把握好分寸,孩子才能在父母正確的關(guān)愛下健康、順利地成長起來。
在清華附小,很多老師都會說這樣的一句話:“讓兒童站在最中央”。
這句話并不是讓兒童成為中心,而是說教育要把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需求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家長須知:最傷害孩子的3個教育誤區(qū)】相關(guān)文章:
孩子犯錯時家長教育的誤區(qū)08-31
最毀孩子的家庭教育誤區(qū)09-06
家長須知:怎樣教育上中學(xué)的孩子07-29
家長須知:10個教育孩子的好時機04-04
最毀孩子的9種家庭教育誤區(qū)07-27
孩子閱讀教育的誤區(qū)03-22
不傷害孩子的教育技巧02-20
教育孩子逃離傷害的方法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