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絕句》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4-11-17 11:39:51 教學設(shè)計 我要投稿

    《絕句》教學設(shè)計優(yōu)秀[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shè)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shè)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一份好的教學設(shè)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絕句》教學設(shè)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絕句》教學設(shè)計優(yōu)秀[15篇]

    《絕句》教學設(shè)計1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妝、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 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zhuǎn)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fā)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

      2.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頌和贊美!霸伭奔词琴澝懒鴺洹D敲丛娙嗽谠娭惺窃鯓淤澝懒鴺涞哪?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妝: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shù)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么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著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么?(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著說說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ǜ吒叩牧鴺淙缤逃裱b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贊美,二要讀出節(jié)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匯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怎么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ǘ麓猴L)

     。4)詩人為什么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ㄒ驗榇猴L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說說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范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試著背誦。

      五、小結(jié)

      在春天里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贊美楊柳。詩人贊美楊柳更為奇特,從“樹——枝——葉”聯(lián)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后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仿佛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展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么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唱一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并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jié)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么?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zhì)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說說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里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里。詩人寫得多妙啊!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diào)要輕松,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jié)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wù)勀氵@節(jié)課的收獲。

    《絕句》教學設(shè)計2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感受數(shù)字在詩中的獨特含義:兩個、一行、千秋、萬里。

      2.培養(yǎng)幼兒根據(jù)古詩的韻律有表情的朗誦,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片:黃鸝、白鷺。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白鷺、黃鸝。

      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jīng)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

      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jīng)常是排成一行。

      二、理解古詩內(nèi)容

      1.結(jié)合圖片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有幾個黃鸝鳥呀?(兩個黃鸝)

      再看看有多少白鷺呢?

      2.老師朗誦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窗含西嶺千秋雪”。

      西嶺:一個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3)“門泊東吳萬里船”。

      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

      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船。

      三、學習古詩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

      上:飛上;

      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泊:停泊、?。

      3.啟發(fā)幼兒學習用古詩的韻味有表情的朗誦。

      4.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

      你是 從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5.幼兒欣賞配音朗誦,學會有表情的跟誦。

      三、結(jié)束

      幼兒兩人之間相互朗誦,感受古詩韻律。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jié)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jié)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nèi)容?

      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zhì)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jié)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板書設(shè)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罩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絕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的內(nèi)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教學過程: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2.自讀詩歌,要求學生找出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

      3.理解上述詞語的意思,逐句詩句的內(nèi)容。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呈黃色,嘴淡紅,在春天經(jīng)常啼唱,聲音很好聽。

      翠柳------翠,就是新綠。翠柳就是指處春時節(jié)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鷺------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鳴------鳴叫。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萬里指遙遠。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點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意境。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見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只。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nèi)容,教師糾正。

      4.理解詩句的意思時同時用簡筆畫的形式加以表現(xiàn),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和體會。

      5.川聯(lián)詩句內(nèi)容,要求學生獨立說出譯文。

      6.結(jié)合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

      近景-------兩個黃鸝鳴翠柳,

      遠景-------一行白鷺上青天。數(shù)量

      遠景-------窗含西嶺千秋雪,色彩

      近景-------門泊東吳萬里船。

      7.在理解詩意的基礎(chǔ)上知道朗讀,背誦。

      8.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

     。2)解詩題

     。3)明詩意

     。4)悟詩情

      9.“知詩人”--------唐朝詩人杜甫。

      10.“解詩題”--------絕句: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補充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境。

      11.學生自由為作者加詩題。

      進一步體會“絕句”為題的好處,體會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激情。

      12.“悟詩情”-------在體會背景和詩題的情況下,自然領(lǐng)悟到詩人是情感:

      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讀全詩。

    《絕句》教學設(shè)計4

      【課前預習】

      1.學生在課外認真正確地朗讀詩詞。

      2.有條件的從網(wǎng)上查閱有關(guān)作者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資料。

      3.體會每首詩詞的情感。

      【相關(guān)課程標準】

      1.誦讀古代詩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2.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通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詩歌,直至背誦;

      2.體味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3.在比較中體會作者所蘊含的不同情感。

      【評價任務(wù)】

      1.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熟讀成誦。

      2.通過重點詞語和語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過比較閱讀,體會不同體裁、不同詩詞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春景

      導語:同學們,在這個斑斕春色單元的語文課堂里,我們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無窮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樣的,北國的春天與江南的春天風格迥異,那么在詩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帶給我們的又是一種怎樣的心靈體驗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詩詞八首》,共同來感受一下。首先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學習《江南春絕句》和《玉樓春》兩首詩詞。

      活動二:詩詞賞析探尋春景

      一、讀“江南春”絕句,領(lǐng)悟詩的多方位審美

     。ㄒ唬┵p“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讀詩歌,把握節(jié)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的是哪里的春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具體描繪了哪些景物?

      明確:描繪的是江南的春景。從題目及描寫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詩中描繪了鶯歌燕語、綠柳桃紅、水村山郭、酒旗飄展,描繪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詩中“千里鶯啼綠映紅”一句,明朝學者楊慎認為應該為“十里鶯啼綠蔭紅”,后又有人認為改為“一里”更為恰當,你認為呢?

      學生討論后明確: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實際,但詩境全失。其實十里也聽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為“千里”,正極言江南地廣,是就整個江南春色說的,而不是實指某處景色。詩人描寫的景物把眼前的實景和想象中的虛景結(jié)合起來寫,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地域廣袤、氣象萬千的江南春景圖。如果不用“千里”二字,這兩句就要減色了。

     。ㄈ┨健敖洗骸鼻Ч庞乃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邊讀邊在腦海浮現(xiàn)出詩中描繪的畫面。思考一下: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回答:最后兩句在寫景中又蘊含著詩人對歷史和生活的無限感嘆:江山依舊,南朝卻早已成為歷史陳跡,統(tǒng)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沒能保佑他們。這里是寫景,更是對現(xiàn)實的諷喻,這是借古諷今的手法。

      總結(jié)過渡:春天的美景引發(fā)的并不都是美好的體驗,我們也不由在杜牧這一感嘆中發(fā)出一聲長長的嘆息。那么,宋代詞人宋祁面對美好的春景又引發(fā)了他怎樣的情感呢?

      二、讀“玉樓春”佳詞,探析詞的通感化手法

     。ㄒ唬┵p“玉樓春”東城美景

      1.學生初讀詩歌,注意停頓和把握節(jié)奏。學生先自由朗讀,然后指名讀,其他學生糾正。

      注意讀準加點字的讀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學家、文學家。

      2.學生齊讀詩歌,思考詩歌描繪了哪些景色?請用筆標出來。

      明確:縠皺波紋、綠楊煙外、紅杏鬧枝頭帶來的盎然生機。

      (二)扣“玉樓春”惜春情思

      3.學生自讀詩歌,思考:詞的上下兩片分別寫了什么?

      明確:上片寫景,表現(xiàn)城市游樂生活。下片抒情,表達對生命短暫的感慨。

      問題預設(shè)1:學生經(jīng)過品讀和思考,基本能說出:上片描寫景色,下片抒發(fā)感情。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并追問:描寫的'是怎樣的景色,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若第一個問題仍回答不到位,教師可提示:這里描寫的景色與之前的詩詞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問題預設(shè)2:作者筆下的游樂生活是怎樣的呢?為什么要這樣寫?

      學生對這種概括性的問題可能感到為難,可提示:詞人對這種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愛還是厭惡?從哪里看出?

      明確:作者筆下的這種生活是美好的。曉寒還在,綠楊已籠煙。在上片中極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為了下片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

      問題預設(shè)3:怎樣看待詞人在下片所抒發(fā)的“及時行樂”的情感態(tài)度?

      此題可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言。討論,明確:

      春景的如詩如畫讓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終會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卻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認為要珍惜春光,及時行樂。不過,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時光,還是有意義的。同學們該怎樣“惜時”呢?相信大家會做出正確的回答。

     。ㄈ┨健巴ǜ谢泵鑼懯址

      4.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情再讀詩歌,討論探究:“紅杏枝頭春意鬧”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鬧”,而清代的李漁認為“鬧”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請你談?wù)劇棒[”的妙處。

      學生討論明確:

      “鬧”有爭吵、熱鬧之意!棒[”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也把生機勃勃地大好春光都點染了出來!棒[”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運用通感手法,化視覺形象為聽覺,把紅杏在枝頭盛開的情況點染得十分生動,讓讀者仿佛看到了鶯歌燕舞、繁花爭艷的大好春光,寫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機。因此王國維認為“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小結(jié):春天從來是美的,然而這種美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感悟。詩人表現(xiàn)美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可以客觀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詩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比較閱讀領(lǐng)悟春景

      三、比探杜詩、宋詞“春詩”之異同

      過渡:方法交流尋捷徑。

      怎樣做比較閱讀?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師生交流。

      指導語:兩首詩詞雖然都是描寫春天美景的,因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處地位不同,因而風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結(jié)合具體語句,說說自己的看法嗎?

      齊讀這兩首詩詞,來品味兩首詩詞的異同之處。

      學生討論探究后,明確:

     。ㄒ唬按涸姟敝

      1.《江南春》:全詩四句,寫景開闊,處處柳綠桃紅,鶯歌燕舞,有山有水。在這怡紅快綠之中,水秀山明之處,還有前朝留下來的壯麗的佛寺,若隱若現(xiàn)在朦朧煙雨之中,更增添了無限風光。這二十八個字中,詩人描繪的景物,既有當時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個江南地區(qū)。

      《玉樓春》著筆細節(jié):詞的上片寫景,開頭首句總寫春光明媚;二句轉(zhuǎn)為實寫“縠皺波紋”,擬人化的手法將水波寫得生動親切;四句從遠處綠楊煙外,近處紅杏鬧春,特別“鬧”字將大好春光描繪得淋漓盡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詩立意高遠,文字明白如畫,詩中景物都和“江南春”這個特定情境相適應,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襯的美麗景色。詩人所抒發(fā)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樓春》:本詞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細膩。言情纏綿但不輕薄,措辭華美但不浮艷,將珍惜時光、留連春光的情懷書寫得淋漓盡致。

     。ǘ按涸姟敝

      1.景物:杜牧大手筆展開大圖景,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的明麗之美、朦朧之美;宋祁的詞也描寫春天的明麗美景,其中“鬧”字歷來倍受稱贊,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發(fā),百花爭春斗艷的情景。

      2.筆法:兩首詩詞都從不同的角度來刻畫景物,作者充分調(diào)動各種感官,細致的觀察景物,逼真有立體感;動靜結(jié)合使畫面更加生動,紅綠相襯,色彩十分鮮明。

      四、開展“春詩”朗誦會

      指導語: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已經(jīng)理解了描寫的春景、寫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應該如何朗誦這兩首詩呢?

      (學生議論回答后,教師略加點拔)

      1.學生練習:在把握詩情的基礎(chǔ)上完成以下活動。

     、排錁贩蹲x。

     、浦该麑W生配樂朗讀,其他學生評價,師加以指導。

      ⑶生配樂誦讀。

      2.熟讀成誦,背誦這兩首詩詞。

      板書設(shè)計

      鶯啼綠紅

      晴景

      村郭酒旗贊美

      南朝數(shù)寺感嘆

      雨景

      樓臺煙雨

      春光無限好(寫景)

      贊美春天

      珍惜青春

     。ǜ袊@)

      熱愛生活

      教學反思

      亮點:

      1.本教案設(shè)計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比較閱讀,在比較中,讓學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體驗。

      2.在學習中,要讓學生對詩句的語言加以揣摩,明確詞語的妙處。引導學生要學會感悟到詩人蘊藏在詩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詩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旨在激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不足:課堂上要留有足夠時間讓孩子們讀書,品味、成誦。

    《絕句》教學設(shè)計5

      一、教材分析

      《絕句》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本單元的主題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絕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蘊暢達,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向往。

      新課程強調(diào)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念書”而是要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以生為本,以讀為本,讓學生學習了本詩的色彩美,結(jié)構(gòu)美,意境美。

      二、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理解“含”的妙用,了解詩的對子對照格式。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依據(jù)詩句展開想象,通過想象畫面,領(lǐng)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心情。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從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誦全詩,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領(lǐng)悟詩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葉老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教學生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古詩的學習方法很多,本節(jié)課我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那就是: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本課的教學,我力求把詩歌的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整個教學程序我設(shè)計了5個環(huán)節(jié)。

      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jù)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再讀古詩——讓學生領(lǐng)悟本詩的結(jié)構(gòu)美

      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柳”。

     。ㄒ唬┘で閷搿寣W生期待美

      新課伊始,我精心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人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今天我們又要讓李白的好友——“詩圣”杜甫帶領(lǐng)我們到四川草堂去領(lǐng)略那里的美景,你們愿意去嗎?不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大詩人及他的大作[課件出示杜甫簡介,絕句簡介](這樣設(shè)計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ǘ┏踝x古詩——讓學生根據(jù)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讀一首好詩,要注意始終個別重點難字的讀音,因此在講授認讀生字中,采用我校識字方法,帶拼音讀字——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去拼音讀字(開火車)——闖關(guān)小游戲。在這五個字中,其中“鷺”是學生難識字,先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最后總結(jié)“鷺”是形聲字,我們可以通過它的聲旁形旁加深對它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找一找除了“鷺”,本科還有哪個字也是形聲字呢?激發(fā)學生在此識字的興趣。

     。ㄈ┰僮x古詩——讓學生領(lǐng)悟本詩的結(jié)構(gòu)美

      在熟讀了古詩的基礎(chǔ)上,我會問學生:如何能讀好一首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通過想象畫面、讀好詩的停頓和語氣。

      我讓學生再讀古詩,逐句展開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兩個/黃鸝/鳴翠柳,“你看到了什么?”學生會踴躍說“兩只黃鸝、翠柳”在學生說完想象之后再出示圖片,并試圖讓學生猜測,“這是什么季節(jié)呢?”“春天”“春天很美,讓我們用歡快的心情再讀一遍”。

      本詩中有很多數(shù)量詞。這首詩巧妙地將數(shù)字運用于形象思維領(lǐng)域,使詩在結(jié)構(gòu)上渾然一體,散發(fā)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該詩被奉為千百年來的蒙學讀物,數(shù)量詞不可不講。除了第一句的“兩個”在第二行還有“一行”,我注重讓學生展開想象,一行白鷺是幾只呢?他們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同學學生用手比劃,體現(xiàn)出白鷺排列有序、漸行漸遠。

      頭兩句講完,問孩子“你喜歡對對子嗎”通過教師引導“兩個對一行”讓孩子自己說出其他的對子“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學生便會感嘆說原來詩不僅美,而且上下倆句還很工整,體會詩的對照形式。

      本詩中有很多表示顏色的詞:白、青、翠、黃。詩人展開語言的調(diào)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chǎn)生了誘人的魅力。本詩除了看到的景象,作者還讓我們聽到了,哪個詞體現(xiàn)的?學生會快速說第一句的“鳴”字,教師可以播放黃麗得叫聲,讓學生感受黃鸝歡快美麗、嘰嘰咋咋、一唱一和的叫聲。最后讓學生頭腦想象著畫面,齊讀這兩句描寫春天美麗景象的句子。

      第三句重點講授“含”字的用意,窗含/西嶺/千秋雪,通過激發(fā)學生回答出“雪是從窗戶外看到的?”要突破這個難點。教師采取反問學生“作者為什么不用窗前、而是選擇窗含”,這時有些孩子就會說出“這千秋雪好像一副畫印在了窗戶上,所以含用的好”,這樣學生通過體會“含”字,能夠真切的感受詩的美!

      (四)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引導學生先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伴隨著古箏聲,根據(jù)自己的想象作畫配詩。這樣的設(shè)計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美。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有聲有色,構(gòu)成了新鮮而優(yōu)美的意境。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窗雖小,因“含”著,千年積雪而讓人感受到時間的久遠;更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向往和平的抱負!。

     。ㄎ澹┲笇鴮憽獙懞谩翱谠诓煌奈恢,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柳”。

      出示“含、吳、鳴”,寫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共同特征都有一個“口”,但隨著“口”的位置不同,寫的大小胖瘦大相徑庭。通過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jié)出“口在上下時,要寫的扁胖一些;口在左邊時,占格往上一些,寫的小一些”

      “柳”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因此觀察好三部分高矮很重要。要注意中間的撇是豎撇,想彎彎的柳枝一樣。右邊是單耳不是雙耳。

      伴隨梅花三弄古箏聲讓孩子書寫。最后展示兩位同學的作品并評價。

      總結(jié):這首詩雖短,但其境無窮。四句詩,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山有水,色彩明麗,春意盎然。引導學生通過齊讀領(lǐng)悟詩中意境。

      五、板書設(shè)計:

      絕句

      形聲字:鷺、嶺 含 吳 鳴 柳

    《絕句》教學設(shè)計6

      教學目標

      常規(guī)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學會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3、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二維目標: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

      愉悅之情。

      教學難點

      理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guān)詩句

      的意思。

      教法設(shè)計

      情境導入法、朗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學法指導

      讀一讀、議一議、想一想、畫一畫。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設(shè)想

      鼓勵學生圖文對照,自讀自悟,合作解疑來理解詩歌內(nèi)容,通過

      朗讀、想象來體會詩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花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同學們都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指名背誦。

      3、師板書課題,解釋“絕句”

      4、學生交流詩人杜甫的資料,師補充。

      二、自讀自悟,學習古詩。

     。ㄒ唬├L一幅彩畫

      1、初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游戲識字,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

      3、字正腔圓地讀給自己聽,指名讀古詩,正音。

      4、讀詞語。

      5、小組合作,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疑問。

      6、質(zhì)疑,交流對這首詩的疑問。帶著疑問再讀古詩。解決一些疑問。

      7、師解說詩句的意思,生接詩句。

      8、古人說:“詩不離畫,畫不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再讀古詩并思考給這首詩配一幅畫,你認為都應該畫上哪些景物?關(guān)鍵是要說明自己的理由。

     。ǘ┢芬环十

      1、用波浪線畫出詩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從中體會詩中所描繪的亮麗色彩。

      2、用單橫線畫出詩中描寫動作的'詞語,從中體會動態(tài)畫面的美。

      3、用雙橫線畫出詩中出現(xiàn)的數(shù)量詞。

      4、指導朗讀,看動畫聽錄音范讀,指名讀,挑戰(zhàn)讀。

      5、試著背誦這首詩。

     。ㄈ┱挂黄斓

      1、杜甫的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比較閱讀。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絕句》,為學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試讀。

      3、師小結(jié)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給古詩配一幅畫。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4、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學生說說春天的發(fā)現(xiàn)

      學生展示課前搜集到杜甫的資料

      自由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檢查生字預習情況,并給生字組詞。

      同桌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并和其他同學分享

      開火車讀詞語。

      先讀古詩,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回報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chuàng)新發(fā)展

      板書設(shè)計:絕句

     。ㄌ疲┒鸥

      情: 愉悅、熱愛大自然

      畫意: 彩畫:黃 翠 白 青

      動畫:鳴 上

      教學反思:

    《絕句》教學設(shè)計7

      一、談話:

      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如果讓你用畫面描寫其中一個季節(jié),你的畫面中會有哪些景物?

      圖片

      【師生交流】

      二、品讀發(fā)現(xiàn)

      1.認識作者杜甫

      2.讀杜甫的'名詩句——你有什么感覺?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兜歉摺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侗囆小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锻馈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洞和

      【氣勢磅礴,壯觀大氣,悲壯蒼涼——硬朗】

      3.讀《絕句》——你有什么感覺?

      絕句

     。ㄌ疲┒鸥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柔然和美】

      你從哪里看出詩句的柔軟?——遲日、春風、睡……

      4.再讀《絕句》——哪些景物是眼前景(真實)?哪些景物是心中景(想象)?

      眼前景:江山、春風、花草、燕子、鴛鴦;

      心中景:泥融、沙暖;

      5.眼前景重要,心中景更是是的靈魂。

      三、拓展體驗

      1.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首詩里的眼前景和心中景?

      眼前景——泉水、樹蔭、小荷、蜻蜓;心中景——惜、愛;

      2.春曉

     。ㄌ疲┟虾迫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首詩里的眼前景和心中景?

      眼前景——啼鳥、風雨聲;心中景——花落;

      圖片

      3.回去自讀

     。ㄌ疲┒鸥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絕句》教學設(shè)計8

      教學內(nèi)容: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并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nèi)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具準備:錄音機、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記得我在讀書的時候,有位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個謎語,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可是我們一時猜不出來。你們想不想也來猜一猜?

      2、在黑板上斜著往上畫一行白鷺,讓學生用一句詩來說謎底。

      3、告知謎底,揭示課題。

     。ㄖi底:一行白鷺上青天。課題:絕句)

      4、簡介作者:杜甫,唐代詩人,字子美,今湖北人。被后人尊稱為“詩圣”。

      5、回憶學過的杜甫的詩,練習背他的另一首《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6、這兩首詩有什么不同呢?趕緊翻開書讀一讀吧。

      二 、指導自學(按上節(jié)課的方法學習)

      1、總結(jié)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

      (1)讀準生字,讀通詩句。

     。2)理解詩句意思。

      (3)想象詩句畫面,背誦古詩。

      2、根據(jù)以上方法自學古詩。

      三、檢查自學情況,合作探究,質(zhì)疑釋惑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出示抄有詩歌的小黑板,檢查自讀情況,相機糾音。

      3、采用多種形式讀詩:

      拍手讀、搖頭晃腦讀、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表演讀

      4、理解字詞意思:

      鳴:叫的意思。 青:(讓學生查字典選擇)藍色。

      千秋:許多年。 萬里:來得很遠。

      泊:停。 東吳:地名,在現(xiàn)在的江浙一帶。

      5、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6、誰來說說詩句意思?

      (窗外翠綠的柳枝上,有兩只黃鸝正在唱著動聽的歌,一行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飛向藍藍的天空。透過窗子,可以看到遠處西邊的山嶺上,積了多年的雪還沒有融化,門前的江邊,停泊著來自遙遠的東吳的船只。)

      教師小結(jié):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里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藍天下的白鷺,柳樹上的黃鸝,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里,簡直就是一幅絕妙的.畫。作者寫前既不寫題目,寫后也不想寫題目,干脆用“絕句”做題目了。

      7、想象說話,體會作者的心情:

      看到這么美妙的畫面,你聽到了什么悅耳的聲音嗎?啟發(fā)學生想象黃鸝一邊唱一邊跳的情景。

      黃鸝會說些什么呢?看到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會怎樣?你的心情呢?

      8、輕松、愉快地讀詩。

      9、簡介寫作背景,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心情。

      唐朝當時發(fā)生了戰(zhàn)亂,江河不通,被軍隊占用,老百姓保受戰(zhàn)亂之苦。那一年,戰(zhàn)亂被平息了,杜甫又回到成都草堂,當時心情特別好,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當他看到來自東吳的船,你知道他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嗎?(更高興,感到欣慰和振奮)

      10、再次感情讀詩。

      四、指導朗讀背誦,想象畫面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朗讀。

      教師引讀:看著課文插圖,此時,你就是杜甫,你就靠在窗前,欣賞窗外的景色,看到這些,你禁不住吟唱起一首詩來——《絕句》

      這首歌里,有哪些表示顏色的詞?(黃、翠、白、青)這不僅是一首詩,更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畫。你就是杜甫,你為自己寫出了這么一首詩而感到興奮,于是,你情不自禁地大聲地讀起來——

      2、合上書,讀著《絕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美麗景色?

      3、指名上臺拿話筒比賽讀。

      4、齊背古詩,邊背邊做動作。

      5、每組派一名選手上臺比賽背詩。

      五、課堂作業(yè):

      1、抄寫生字并組詞。

      2、練習默寫古詩。

      六、課外作業(yè):

      課外搜集描寫春天的詩,寫在采集本上。

    《絕句》教學設(shè)計9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通過動靜結(jié)合的描寫,寫了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在教學中,我作了如下設(shè)計:

      一、激趣導入

      1、放錄音:

      學生欣賞本課配樂解說詞,老師邊把詩中的情境用簡筆在黑板上繪出。

      2、請學生根據(jù)畫面,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出圖意,引出本課題。

      二、朗讀古詩

      1、張掛本課放大插圖:

      教師范讀古詩,學生邊看圖邊聽,注意聽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法。

      2、學生齊讀古詩:

      注意讀準字音和每一句的讀地。

      3、自由讀課文:

      畫出生字,把生字讀正確,并采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如通過查找,結(jié)合課文注釋等)理解詞義(牧童,林樾,意欲,閉口,立) 。

      4、檢查自學情況,再讀古詩。

      三、品悟古詩

      1、細讀古詩,了解詩句的意思:

     、 自讀每句詩,小組交流討論詩意,師再點撥:

     、 學習“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問:牧童在干什么?他當時的神態(tài)如何?怎么看出來?此時,他的心情怎樣?從哪個詞體會得到?

      ② 學習“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問:牧童行走間聽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為什么卻“閉口”呢?

      ⑵ 指名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 組織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詩意,作小結(jié):

      ① 前兩句詩寫了牧童的神態(tài),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

     、 后兩句詩寫了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tài)變化,抓住牧童剎那間的細節(jié)描寫,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捕蟬圖”。

     、 整首詩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使得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躍然紙上。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 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詩的停頓、節(jié)奏:

      牧童/騎黃牛,意欲/捕鳴蟬。

      歌聲/振林樾,忽然/閉口立。

     、 指導朗讀:

      讀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語氣,讀出牧童捕蟬的動作神態(tài)變化。

      (自己練習──指名讀──評讀指導──練讀)

      3、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四、欣賞古詩

      1、欣賞古詩,展開想象:

      學生閉上眼睛,邊欣賞配樂詩朗誦,邊展開想象,想象牧童怎樣捉蟬?是否捉到了蟬?

      2、感受意境,精煉強化:

      談?wù)剟偛潘胂蟮降囊饩,試試編故事?/p>

      同桌試編,全班交流、評議。

    《絕句》教學設(shè)計10

      播放《春天在哪里》幻燈片。

      師:春天在哪里?春天還在下面的這些成語里。咱們一起玩?zhèn)游戲吧。這是9個描寫春天的成語。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記住,誰就是咱們班的記憶冠軍。開始吧。

      齊讀結(jié)束。

      一、三讀古詩。

      一讀古詩,讀準。

      春天不僅在這些成語里,還在古詩的詩歌里。今天咱們就學習兩首這樣的古詩。他們分別是杜甫的《絕句》和朱熹的《春日》。(課件出示)請把課本打開,翻到第九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至少讀三遍,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讀時,教師板書課題。)。

      師:杜甫寫的《絕句》,誰來讀。

      評價語:你讀的很準確、聲音很響亮、讀的很流暢、有個音讀的不準確,聲音太小了,音量調(diào)高些,再讀一遍等。

      師:誰來讀第二首。(評價語相似)。

      二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

      古詩不僅讀準字音,還要讀出節(jié)奏。這不,老師把兩首詩的節(jié)奏標注出來了,試著練習一下。

      指名讀。評價語:讀的有板有眼,停頓可不能這樣,要音斷氣不斷,聽老師范讀一下吧。誰來評價一下。

      師生合作讀。師:咱們合作來讀好嗎?第一次合作,我讀每行詩的前幾個字,你們接讀后幾個字。合作升級,我讀詩歌的題目和作者,你們讀詩歌內(nèi)容。

      三讀古詩,讀出韻律。

      古詩還有平仄一說。請看大屏幕。

      一聲、二聲是平聲,讀時拉長讀音。三聲、四聲是仄聲,讀時聲音短促。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大家練習讀一讀?蠢蠋煹氖謩荩蹅円积R讀一遍。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在課下讀一讀第二首。

      二、對比古詩,看異同。

      請大家看這兩首詩,看一看他們有哪些異同。

      預設(shè):

      相同之處,都是描寫春天的古詩。

      不同之處,唐詩和宋詩,杜甫和朱熹,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有一種說法,唐詩善于以詩為畫,宋詩善于敘事說理。不知對不對,學習完這兩首詩,我們再來看一看,這種說法對不對。

      三、學習《絕句》,詩中有畫。

      先來看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絕句》。你對杜甫了解多少呢?

      這說古詩中,有你不理解的字詞嗎?預設(shè):遲日、鴛鴦。

     。ㄟt日的意思借助注釋。鴛鴦,教師播放圖片。)。

      遲日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釋是學習古詩的一種好方法,大家一定要掌握。

      鴛鴦也來到咱們的課堂了,請看!指導鴛鴦的寫法。在本子上聯(lián)系寫。

      現(xiàn)在分成小組,在組內(nèi)用討論詩歌的意思。

      指名匯報。

      剛才我們說唐詩善于以詩為畫,這首絕句中有哪些景物呢?用筆圈畫出來。

      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燕子、鴛鴦。

      生匯報時,教師板書。

      看來唐詩真是詩中有畫呀!板書(詩中有畫)。

      在這樣的美景中,詩人會是怎樣的感情呢?

      預設(shè):輕松、愉快(板書)。

      指導朗讀,帶著輕松愉快,誰來讀一讀這首詩。

      評價語:

      1、沒有聽出杜甫的輕松愉快。誰再來讀一讀。

      2、杜甫真輕松、愜意呀。

      用剛才我們總結(jié)的學習古詩的方法,小組共學這首詩。稍后請人來交流詩歌大意。

      指名匯報。

      還記得我說唐詩善于詩中有畫,宋詩善于敘事說理。這首詩敘述了怎樣的事情呢?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誰能連起來說一段話。

      作者游玩時感悟到:(課件出示)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萬紅總是春。

      是呀,春風吹過柳樹,柳樹就——。

      春風吹過油菜花,油菜花就——。

      春風吹過桃樹,桃樹就——。

      看來還真是——引讀,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板書)。

      五、課外鏈接,感悟經(jīng)典。

      推薦閱讀關(guān)于春天的古詩。

    《絕句》教學設(shè)計1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鸝鷺,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借助貼圖,難詞質(zhì)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4、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同時引發(fā)學生萌動詩情,動手嘗試寫一寫關(guān)于春天的詩。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guān)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華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首關(guān)于春天的詩,這就是(揭題齊讀)

      3、引導學生解題,介紹絕句與杜甫的資料。

      4、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二、初讀詩句,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過渡: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們想讀一讀杜甫的這首即興之作嗎?

      1、學生按要求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會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鸝鷺。指名讀,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描紅。

     。2)指名讀詩正音。

      三、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ㄒ唬┙柚N圖,理解詩意。

      1、學生默讀,用筆畫出詩中寫到的景物。

      2、匯報交流,教師出示景物圖。

      3、指名學生貼圖,說說理由,以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意。

      4、出示整圖,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樣?那么,誰能讀出詩人這種歡快的心情?誰再來讀讀看?

     。ǘ┮龑з|(zhì)疑,突破難點。

      1、引導質(zhì)疑:讀到這兒,古詩中還有那些地方,你們弄不懂的?

      2、交流釋疑。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

      窗含:窗?詩人透過什么看到翠柳、黃鸝等這些景物?(教師貼出窗框圖)你們看,西嶺上的雪就好像是鑲嵌在窗戶里的

      萬里船:為什么說是萬里?

      3、理解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指名說。

      4、教師小結(jié):詩人正是透過窗戶看到了近處的,遠處的(相機板書:近景、遠景)

     。ㄈ┱b讀詩句,體會語感。

      1、既然是古詩,就要讀出古詩的韻味。誰能說說怎樣才能讀出韻味?

      2、同桌誦讀詩句,體會語感,嘗試用斜線畫出詩句中的停頓。

      3、指名同桌匯報:一生讀,一生板演。其他學生點評。

      4、男女生按標記賽讀、背誦。

      5、配樂齊背古詩。

      四、拓展練習,嘗試作詩。

      1、引導學生背誦其他春天的古詩,并試著說說古詩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導詩歌寫法:這些春天的詩告訴我們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寫出春天的蓬勃生機。

      3、出示有關(guān)春景圖二幅。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春天,你們看(貼圖)

      這是這是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圖,想想還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讓我們拿起筆來當名小詩人,寫一寫我們身邊的春天,好嗎?可以寫兒歌這類現(xiàn)代詩,也可以模仿絕句寫一寫古體詩,題目自定。

      4、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五、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選兩項。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早晨會的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3、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4、把你已經(jīng)創(chuàng)作好的春天的詩,向本班春之聲詩刊投稿。

      六、板書設(shè)計: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shè)計12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通過對古詩修辭手法的賞析,使學生體味詩句表達的精妙。

      3、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賞析,使學生明確做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

      從修辭手法和思想感情入手進行賞析,培養(yǎng)學生的賞析能力。

      三、教學難點

      通過賞析詩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四、課前準備

      學生通過閱讀、上網(wǎng)等方式,搜集有關(guān)李清照、項羽和南宋的歷史資料。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興趣

      同學們,從一年級到現(xiàn)在我們學習了很多古詩,認識了很多詩人。但是,卻沒有學過一首女詩人寫的詩,從未了解過一位女詩人。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去認識一位宋代女詩人。

      介紹詩人,感受“婉約”“豪放”

      二、 李清照(1084--約1151年),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代表。她的代表作有《如夢令》《聲聲慢》等。

      延伸豪放派,播放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李清照的`《聲聲慢》詩朗誦,讓學生感受婉約豪放。

      三、初讀,感知古詩

      1、生自由朗讀古詩,出示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注意詩句的節(jié)奏和停頓。

      2、指名朗讀,糾正錯誤讀音。 四、再讀,了解詩意。

      要求:結(jié)合注釋進行自學,用自己的話說出古詩大意,有問題的可以標出。

      1、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全班交流、出示:人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到現(xiàn)在人們還在思念項羽,就是因為他不肯回到江東。

      3、學生質(zhì)疑,可能會問“項羽是誰?他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出示項羽的資料)

      五、品讀,悟情入境

      1、師: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了解了詩的大意,能不能告訴老師你最喜歡哪一句?

      生自由談感受并說明理由。

      2、小結(jié):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這位叱咤風云的西楚霸王,放棄了生的希望,“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行”,這就是“士可殺而不可辱”的英雄氣慨,這就是“死不懼而辱不受”的壯志豪情!所以李清照贊頌他“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生讀)這兩句詩千百年來吸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讓我們共同賞析,去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吧!

      3、從修辭入手,體味詩句表達的精妙。 思考:從字面上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生“:生”與“死”是一組反義詞!叭私堋焙汀肮硇邸薄

      (2)小結(jié):“生”與“死”、“人杰”與“鬼雄”,就是這樣的對比,構(gòu)成了對偶句,讓我們感受到詩句工整,富有音樂感。在我們學過的詩句中,有很多這樣的句子,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

      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3)生再讀這兩句詩,體會其語言美。

      4、從思想入手,理解詩人的感情。

      過渡:楚漢戰(zhàn)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李清照,一個柔弱的女子為什么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她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有直接的關(guān)系,誰能簡單介紹一下當時情景?

      (1)生自由談,師補充“靖康之恥”資料。

      (2)國破家亡,風雨飄搖,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tǒng)治者卻整日飲酒作樂,歌舞升平,不思恢復中原。面對這樣的統(tǒng)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她大聲呼喊“南宋的統(tǒng)治者啊,你們面對金兵,為什么不能像項羽那樣……”,“祖國的大好河山已失,百姓的美好家園已毀,你們什么時候才能像項羽那樣……”(師生接讀進行語言訓練)

      (3)小結(jié):“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李清照做人的標準,那就是:有正氣、有骨氣、有氣節(jié)。讓我們讀出她豪邁的情懷吧!

      (4)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詩。

      六、研讀,融會貫通

      1、你還知道哪些有氣節(jié)的人,誰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生自由談。

      2、根據(jù)生的回答,相機補充。

      3、共同欣賞名言警句,古詩。

      七、總結(jié)全詩,感情升華

      1、你想用哪句名言或詩句來激勵自己?

      2、小結(jié):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有氣節(jié)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勤奮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別人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板書:

      夏日絕句

      (懷古詩)

      李清照

      人杰

      有骨氣

      鬼雄

      有氣節(jié)

    《絕句》教學設(shè)計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了解李清照和項羽,體會其性格特點。

      3、通過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賞析,使學生明確做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課前準備:

      通過閱讀、上網(wǎng)查資料,了解有關(guān)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項羽的有關(guān)資料,將收集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程

      1、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同學們,在中國 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古詩詞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從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娓娓道來,如夢似幻;到鼎盛時期可看到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的閑情逸致;高適,王昌齡筆下的邊塞風

      光,或慷慨悲壯,或神奇瑰麗;李白的.桀驁不馴,杜甫的家國情懷,無不讓人心馳神往;蘇東坡把酒問青天,李清照人比黃花瘦,寥寥幾句,千愁萬緒。古詩詞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chǎn)中的瑰寶,這期語文課本的最后為大家推薦了十首古詩詞,通過誦讀,走進古詩天地,拉近了我們和古詩之間的距離。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古詩的殿堂,來欣賞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寫的一首詩——《夏日絕句》。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知詩人

      1、同學們,課前我布置大家收集關(guān)于李清照的資料,你都收集到了哪些呢?給大家交流交流。

      2、指名交流后,根據(jù)學生回答適時出示資料:

      a、“項羽”是什么人?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統(tǒng)治者的殘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滿,各路豪杰紛紛起義抗秦,項羽率領(lǐng)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轉(zhuǎn)戰(zhàn)中原,消滅秦軍主力,立下赫赫戰(zhàn)功,秦朝滅亡后,

      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項羽兵敗亥下,退至烏江渡口。當時,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振旗鼓,項羽覺得自己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逃生,便下馬步戰(zhàn),殺敵數(shù)百,負傷十余處,最后從容自刎,時年31歲。

      B、讀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嗎?

      師小結(jié):是。№椨鸹钪俏鞒酝,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

      而決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統(tǒng)治者卻在做什么?

      課件展示: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正值國家危亡的時刻,

      但是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身為知府,沒有奮勇抗敵,卻臨陣逃跑。李清照為丈夫的行為感到羞恥,同時腐敗無能的宋統(tǒng)治者也使李清照憤慨,于是在行至烏江時,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寫下了這首詩。

      師:國破家亡,風雨飄搖,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tǒng)治者卻整日飲酒作樂,歌舞升平,不思恢復中原。面對這樣的統(tǒng)治者,李清照,大聲呼

      喊:齊誦《夏日絕句》!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tǒng)治者啊!你們?yōu)槭裁床荒芟耥椨鹉菢印鄙x“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四、總結(jié)全詩,朗讀升華

      1、師總結(jié):是!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實在令人佩服。

      2、討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

      3、師小結(jié):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五、教師寄語:

      同學們,古詩詞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雖然與我們相隔千年,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看注釋、想畫面、知詩人、悟詩情、讀出韻味的方法,拉近我們和詩歌的距離,想象詩歌的浪漫景色,探索詩人內(nèi)心情感,感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師希望今后同學們能夠更深入的走進古詩天地。得意時,和孟郊一起“一日看盡長安花”。艱難時,懂得什么是“潦倒新停濁酒杯”。遇到困難不要害怕,登上山頂后,你才能領(lǐng)略什么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們要從經(jīng)典里汲取“九萬里風鵬正舉”的力量,效仿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的豪情壯志,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向前。最后借用鐘南山爺爺寫給小學生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話,作為臨別寄語,送給即將小學畢業(yè)的你:恰同學少年,

      愿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正道。今天的課程就到這里啦,同學們再見。

    《絕句》教學設(shè)計1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guān)注這個大屏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chuàng)設(shè)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jīng)了戰(zhàn)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

      想聽一聽那優(yōu)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讀。浚▽W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nèi)容,指導朗讀。

     。ㄒ唬⿲W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并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ù洌壕G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ǘ⿲W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W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ㄈ⿲W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極目凝視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拎、冷、鈴、零、齡、領(lǐng))

     。ㄕn件:指“嶺”出現(xiàn)“令”家族,使學生一目了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后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R讀)

     。ㄋ模⿲W習第四句

     。ㄝ氜D(zhuǎn))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里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zhàn)亂過后,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

      (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

     。ā敖^”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ㄕn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xiàn)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jié)《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xiàn)總結(jié)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nóng)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絕句》教學反思

      寬城區(qū)蘭家中心校

      高明

      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韻味無窮的美。

      一、色彩美。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diào)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chǎn)生了誘人的魅力。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不令人心曠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暢?

      二、結(jié)構(gòu)美。

      這首詩巧妙地將數(shù)字運用于形象思維領(lǐng)域,既使詩在結(jié)構(gòu)上渾然一體,又獲得了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給人一種神思馳騁的時空美。第一句“兩個”黃鸝,寫“點”,是近寫;第二句“一行”白鷺,寫“線”,是遠寫;第三句“千秋”雪,寫“面”,表明了時間;第四句“萬里”船,展現(xiàn)了空間。簡短四句詩,點、線、面相互交織;遠、近、時、空彼此對照,構(gòu)成了這首詩內(nèi)在的結(jié)構(gòu)美,耐人尋味。

      三、意境美。

      這首詩描寫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難以抑制的喜悅之情。

      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gòu)成了新鮮而優(yōu)美的意境。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作者身在草堂憑窗遠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低頭瞥見門外停著的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只,不禁喜上心頭。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jié)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悅的情感。

      但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不需要對古詩了解得多么透徹,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并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就可以了。理解詩句的意思我給學生設(shè)計了兩個梯度:這首詩的前兩句意思淺顯,所以在教學設(shè)計時讓學生自己來說,后兩句意思學生比較難以表達,所以以老師的講解為主。整首詩四句話的理解,我都是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境讓學生去感悟和體會。如:在教學第一句時我是這樣設(shè)計情境的:讀著這首詩,我們一起跟著大詩人杜甫去他的家鄉(xiāng)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此時正是陽春三月,天氣晴好,微風徐徐。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讀詩文,忽然聽見窗外鳥叫的聲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見了什么?在教學第二句時我是這樣設(shè)計情境的:我們再隨著杜甫的眼睛往高遠的藍天看看,又看見了什么?在教學第三句時我是這樣設(shè)計情境的:讀了這兩行詩,我們仿佛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處生機勃勃,春意融融。這時詩人杜甫往遠處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在教學第四句時我是這樣設(shè)計情境的:這時詩人又低頭一看,門外的江面上停著一艘艘船。猜猜哪個字是“!钡囊馑?這些船都是從遙遠的東吳行駛而來的。哪個詞說明這些船行駛的路途很遙遠?我們的眼睛始終跟隨著大詩人杜甫的眼睛去觀察,去體會,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點,然后進行說話或?qū)懺捰柧殻俏覀冋Z文課堂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剛研讀文本時,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空白點,但隨著研讀的深入,發(fā)現(xiàn)文本的空白點還是有的,如第一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里就含有說話訓練點,這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不就是在歌頌美好的春天嗎?于是在學生理解了這句詩的意思后我設(shè)計了學生想像說話: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飛來飛去,跳來跳去,嘴里不停地鳴叫著,好像在說——。

      課后,大家提了條非常好的建議:在背誦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如果讓學生跟著情境背誦,把原來的配音去掉,那這個意境就更美了。是啊,如果把這個課件的利用率再如果一步,效果會更好。真是一個人的力量小,集體的力量大無比!

    《絕句》教學設(shè)計15

      一、教學內(nèi)容:學習《絕句》

      二、檢查“預習”,作者簡介

      三、讀《絕句》

      把下面的字音讀準:

      鳴m0ng行h2ng泊b$

      四、出示第二首古詩《絕句》,理解詩意

     。ㄒ唬┨釂枺哼@首唐詩是誰寫的?

     。ǘ督^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興到筆隨,未事先擬題,于是以“絕句”標題,解釋“絕句”。

     。ㄈ┳x一讀古詩,悟懂詩句的意思。

      逐詞逐句理解全詩,指導看圖。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自鷺上青天。

      重點理解:

      黃鸝:鳥名,也叫黃鶯。鳴:叫。

      翠柳:翠綠色的柳樹。

      從“翠柳”一詞可以看出是什么季節(jié)?

      春天。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吃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說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色的柳樹上鳴叫。

      (歡唱)一行白鷺飛上蔚藍色的天空自由飛翔。

      2.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重點理解:

      窗含:從窗口看到!昂保喊诶锩妫嬖谥。

      西嶺:指草堂西北的岷山。

      千秋雪:指千秋萬代積累下來,終年不化的積雪。

      千秋:時間很長。泊:停靠。

      東吳:指江蘇一帶。

      萬里船:船要行萬里路。

      說句意:從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靠著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只。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四)觀察插圖,加強對詩意的理解。

      1.看插圖。圖上畫的是景物;景物是否都是詩句的內(nèi)容?這描繪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色?(生動優(yōu)美)

      2.體會作者用詞準確。

      說說詩人用了哪些詞語來表現(xiàn)景色的優(yōu)美,語言的生動?

      表示聲音的詞語:鳴、上。

      表示顏色的詞語:黃、翠、白、青。

      表示動作的詞語:鳴、上、含、泊。

      詩人寫了四個景色,一句一景,寫得有聲有色、有靜有動、語言生動、景色秀美。

      “鳴”、“上”兩個動詞寫出了黃鸝在柳枝上歡叫和一行白鷺從水面飛上青天的聲響

      “黃”、“翠”、“白”、“青”四個色彩鮮明的詞,寫出了草堂前的景色。

      這兩句寫得有聲有色,顯示出一派春意盎然的優(yōu)美景象。

      “含”、“泊”兩個動詞具體寫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別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積雪這一遠景移至草堂內(nèi),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優(yōu)美的圖畫。

     。ㄎ澹⿲W習詩人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討論詩人觀察景物的順序。

      眼前的、天邊的、窗外的、門前的。

      順序是:由近及遠。

      2.詩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述的、表達思想感情的?

      詩人抓住了自然景色來描述,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笇W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七)學習有關(guān)的生字,教師重點指導。

      “鷺”上下結(jié)構(gòu),要寫勻稱。

      “含”上部今不要加點。

      “吳”口天吳。

      五、小結(jié)

      作者寫這首詩,先寫樹上,再寫天上“黃、翠、白、青”相互映襯,構(gòu)成一幅色彩鮮明、生機勃勃的圖景,令人賞心悅目;表達了作者喜悅的心情。最后寫出了詩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襟多么開闊!通過對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默寫古詩。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文的意思。

    【《絕句》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絕句》教學設(shè)計08-19

    《絕句》教學設(shè)計06-23

    絕句的教學設(shè)計08-09

    絕句杜甫教學設(shè)計08-06

    《絕句》教學設(shè)計(精選5篇)06-29

    小學語文《絕句》教學設(shè)計02-10

    《絕句》教學設(shè)計15篇(熱門)11-17

    《絕句》教學設(shè)計匯編【15篇】11-17

    《絕句》教學設(shè)計范例(15篇)11-17

    二年級語文《絕句》教學設(shè)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