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22 09:38:3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精品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精品,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精品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精品1

      設計理念

      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基礎。千米的長度觀念比較難建立,除了選用教材中提供的資源,教師還應該自主開發(fā)一些學生身邊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對于千米的感受,應將實際感受與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結合起來。教學“千米”時,一定讓學生們實地走一走,知道從哪里走到哪里(或往返幾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們初步形成千米的長度觀念。學生形成了較清晰的長度單位的觀念,對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就容易掌握。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7—8頁例4、例5,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二中的第1—3題。

      學情與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jīng)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jīng)驗,這就使得本節(jié)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結合起來。教材通過情境圖,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圖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題。接著,展示學生比較熟悉的運動場400米跑道上運動的場景,目的是讓學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喚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直接經(jīng)驗,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說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說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xiàn)路牌標志)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蹖W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diào)出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shù)啬硞標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么關系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里僅以400米為例說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shù)據(jù)),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教師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較大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就是千米。

      板書: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師:同學們上學,有步行的,有騎自行車的,有坐公交車的,還有父母開車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時可以走5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可行15千米,坐公交車每小時可以行40千米。你們能估計一下從自己家到學校有多少千米嗎?

     。2)實際感受1千米。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并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十幾秒。(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放到課前進行)。然后告訴學生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并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完成教科書第8頁上的“做一做”。

      到校門口,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估)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注:如果條件不允許,此題可以作為課外作業(yè))

      5、教師出示教科書第22頁的例5。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教師放手讓學生先獨立填寫,然后讓學生在組內(nèi)互相說說是怎樣想的。

      通過學生回答,使學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個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個1000米,就是5千米。

      6、練一練。

      6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 )米=7千米 9000米=( )千米

     。墼O計意圖: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沒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學時把重點放在千米的認識上,長度單位間的變換由于學生基本上屬于“教師不講就會”的狀態(tài),所以教師花費的'教學時間相對就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2題。

      第1題,是關于物體運動速度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對常見物體運行速度有一定的認識?梢韵茸寣W生獨立完成,然后再進行反饋。

      第2題,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在教科書上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四、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 )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wǎng)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shù)學:《我心目中的千米》

     。墼O計意圖: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diào)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

      設計意圖

      千米的認識一課,看起來似乎內(nèi)容不多,但要真正上好這節(jié)課很不容易。,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nèi)化和提升。其次,在選擇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感受,圍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精品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五冊70-71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

      米尺、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1、量出100米的實際長度,走一走大約有多少步。

      2、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幾分鐘?

      3、向家長了解一下從自己家到那里大約是一千米?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場上量出了100米的實際長度。

      下面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想:我們是用哪個長度單位測量100米的?(米)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計量長度的單位?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說一說。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誰能比劃一下1米的長度?一起比劃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長度。

      3、說出下列測量活動用什么長度單位合適?

     。1)測量鉛筆的長度。

      (2)測量硬幣的厚度。

     。3)測量課桌的高。

     。4)測量教室的長。

      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唐山嗎?如果要測量樂亭到唐山的距離,可選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哪個單位來測量呢?

     。▽W生討論,得知用米測量太麻煩了。)

      師:對用米測量太麻煩了。樂亭到唐山的距離比較遠,而米這個單位較短。那用什么單位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千米的認識)

      學習千米的認識,你們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識?

      提出學習目標:

      1、千米的實際長度,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千米的應用。

      [說明:從測量本地兩個城市距離引出新知,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周圍世界,從而增強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目標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主體意識,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索新知

     。ㄒ唬┱J識1千米的長度。

      1、同學們手里都有一把米尺是1米長,用你手中的'米尺連續(xù)量幾次是1000米?(板書:1000米)

      1000米用我們今天所學的千米單位就是1千米。(板書:1千米)

      板書:用米尺量1000次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2、請看屏幕:上次我們量出了100米的長度,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板書:10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

      沿操場(一圈200米)走( )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板書:沿操場(一圈200米)走5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了幾分鐘?(3分鐘)

      那么沿這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15分鐘)

      板書:走15分鐘的路程,長約1千米。

      4、小朋友,金融街你們一定很熟悉吧,請看屏幕:從縣醫(yī)院

      到夏日超市的距離大約就是1000米。

      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從家長那里了解到,從自己家到那兒大約是一千米。

      小結:1千米=1000米

      [說明:利用多媒體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shù)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1千米等于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1(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shù)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師:千米也稱公里,在上面的權勢書上添上(公里),有時也用km表示。

      5、我們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間怎樣換算呢“下面請同學們自學71頁例1和例2,重點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頁做一做1,重點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說明: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即引導學生自學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活用教材。]

     。ǘ┣椎膽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ㄆ聊伙@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樂亭到閆各莊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邊的里程碑

      2、指路標志

      3、限速標志

      4、摩托車的速度表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比較長的路程。

      [說明:通過觀察里程碑、指路標志、速度表、限速標志,讓學生體會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認識數(shù)學的價值。]

      練習:72頁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和合適的工具用線連起來。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F(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辦法證實?

     。ɡ媚ν熊嚨睦锍瘫頊y量、走一走是否15分鐘……)

      還可以這樣證實:(結合屏幕)

     、帕砍1米的距離,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扑阋凰,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xx步)

      師:1千米,我們大約走20xx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xx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

      五、鞏固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汽車每小時行40米

      電線桿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飛機每小時飛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長3分米

      一支鉛筆長2千米

      2、72頁3、4

      六、今天我們學習了千米的認識,同學們學得很好。學校組織同學秋游,現(xiàn)在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設計一條路線。

      要求

      1、從學校出發(fā)到游玩的最后一處景點之間的路程不超過 10千米;

      游玩的景點要盡可能多,四人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設計得。

      [說明:創(chuàng)設設計秋游路線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再次把課堂教學推向。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往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精品3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表象。

      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千米,建立千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

      千米觀念的建立。

      課前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一走100米長的一段路,感知100米的長度。

      教學過程

      復習引新,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師:你能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這幾個長度單位排排隊嗎?(米、分米、厘米、毫米)

      師:能跟我們說說這“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各有多少長嗎?它們之間的`進率還記得嗎?好!請你填一填

      出示:練習紙第一題——10毫米=( )厘米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600厘米=( )米

      說說最后一題你是怎樣想的?(指名說、同桌說)

      創(chuàng)設情境

      師:胡老師前幾天騎車回家,過了樓巖橋頭,在山嶺處看到一塊很高的路牌,上面寫著“距離尚田還有3km”。同學們,這“km”表示什么意思呢?

      師:千米!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

      揭題:我們今天就要來具體認識“千米”這個新的長度單位。

      板書:千米的認識

      簡介:在我們?nèi)粘I钪幸獪y量較長路程時,我們就需要用到這個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聯(lián)系生活,建立“千米”的長度觀念

      師:看到“千米”這兩個字,你現(xiàn)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ㄇ子卸嗌匍L、千米和米之間有關系嗎……)

      請生猜測一下它們之間會有什么關系,引出:1千米=1000米

      師:課前老師帶大家走了100米長的一段路,大家現(xiàn)在腦子里有100米長度了嗎?

      四人小組討論:那么估計一下從我們校門口出發(fā)到樓巖初中這段路程大約有多少;(約300米)再從樓巖初中出發(fā)到春光食品廠大約有多少路程?(約300米)現(xiàn)在距離1000米還差多少米?(400米)

      師:想一想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的路程大約是1千米?(到飛揚特鋼)

      師:你還知道從我們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也是1千米左右?(到上樓巖、到項岙……)

      師:現(xiàn)在你的腦子里有1千米的長度了嗎?閉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長度。

      千米和米的單位換算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km”的意思就是“千米”,那么這個“3km”就可以寫成(3千米)

      板書:3千米

      還可以怎么寫?引出:3千米=3000米

      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說)

      師:好,從校門口到飛揚特鋼是1千米,從山嶺到尚田是3千米,那么請你算算:從校門口到尚田有多少千米呢?(先要估計從飛揚特鋼到山嶺還有多少路程)

      生:4千米多。

      師:多多少呢?

      生:500米左右。

      師:4千米多,多了500米,該怎么寫呢?(引出:4千米500米)

      板書:4千米500米

      師:那么它還有其他寫法嗎?引出板書:4千米500米=4500米

     。ㄖ该f說思考過程、再同桌說說)

      這樣也會寫了,那這幾題根本就難不住大家了,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

      出示:練習紙第二題——9千米=( )米

      6千米720米=( )米

      2千米5米=( )米

      4000米=( )千米

      師:說說最后兩題的思考過程。

      師:你的腦子可真靈活,還會反過來思考!老師這兒還有一道更難的,不知大家有沒有信心把它答完整!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精品4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

      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說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說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xiàn)路牌標志)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diào)出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shù)啬硞標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么關系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里僅以400米為例說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shù)據(jù)),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1-21

    認識千米教學設計06-04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優(yōu)秀03-14

    “認識比”教學設計04-17

    倒數(shù)的認識教學設計11-04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11-13

    認識角教學設計11-15

    《倒數(shù)的認識》教學設計11-3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5-31

    《周長的認識》教學設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