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13 13:46:0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口算方法的過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以及進位的整百數(shù)加整百數(shù)。

      2、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地算出進位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結(jié)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組織口算

      65+20 22+7 35+8 50+47

      二、情境導入,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

      這是一家商場的玩具柜,如果讓你任意挑選兩個玩具,你會怎么選?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列出算式。

      板書:火車+小轎車 火車+公共汽車 小轎車+公共汽車

      2、探究新知

     。1)講解44+25

      指名口答選購火車+小轎車的算式與結(jié)果,并說出你是怎么想。

     。2)討論算法

     、4+5=9 40+20=60 60+9=69

     、44+5=49 49+20=69

     、44+20=64 64+5=69

     、25+4=29 29+40=69

     、25+40=65 65+4=69

     。3)分析交流

      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簡便,你就用哪一種方法。

     。5)講解44+38

      指名口答選購火車+小轎車的算式與結(jié)果,并說出你是怎么想。

      (6)討論算法

     、4+8=12 40+30=70 70+12=82

     、 44+8=52 52+30=82

      ③ 44+30=74 74+8=82

     、 38+4=42 42+40=82

     、 38+40=78 78+4=82

      (7)小結(jié)

      一道小小的口算題我們同學想出了這么多方法,大家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口算過程中,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口算。

     。8)對比分析

     、儆懻撨@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處?

      同桌交流

      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加法。

     、诜治鰞傻浪闶皆谟嬎銜r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小組討論。

      板書:不進位加法 進位加法

      (9)試一試

      25+38 會算嗎?選擇喜歡的方法試一試。

      三、鞏固深化,組織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①完成練習。

     、谟^察分析:每個蘑菇上的兩個算式在計算是有什么不同?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①觀察分析

     、讵毩⑼瓿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傧裙酪还,并說出理由。

      ②開火車進行。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提示解題策略。

     、俳鉀Q第一個問題。

      觀察分析,并有條理地說出結(jié)果。

     、谶@是動物園各個館的分布圖以及線路圖。

      從熊貓館到老虎館可以怎樣走?三條路中走哪條路最近呢?為什么?。(可以直接看出來,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一估)

     。ㄔO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解題的條理性,讓學生學習逐步分析、分解復雜題型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能力與良好的解題習慣。)

     、鄯治鐾瓿傻诙䝼問題。

      5、自由購物

      出示九玩具,可自由選擇兩個,同桌互算。

      可自由選擇三個玩具同桌互算。

      四、課堂總結(jié)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2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筆算方法的過程,初步掌握豎式計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歸納能力。

      2、讓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意識,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筆算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豎式計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錄音,請你們仔細聽一聽,看誰能聽出這是什么聲音?

      生1:海浪聲。生2:海鷗的叫聲。

      師:你們聽的可真準呀,對,這是大海的聲音,你們喜歡大海嗎?生齊:喜歡。

      師:正巧我們的好朋友小明的學校要組織一次去海邊游玩的活動,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和他一起去海邊看一看、玩一玩呢?

      生齊:想。

      師:(課件出示情景圖)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玩得多開心呀,仔細觀察,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答

      師:你看的真準,大家想一想,根據(jù)圖中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誰想第一個說?

      生1:一共捉了多少只蝦?師:誰會列算式?生:12+26=師:誰還有不同的問題?生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同位列算式。11+23=師:同學們,你們說的太好了,那咱們先來看一下12+26,我們前面學過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整+數(shù)的算式,那你們看看今天這個算式是什么樣的?

      生: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師:對了,你們看的真仔細,今天咱們就來學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前面咱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口算的方法,那今天這道題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一算吧。你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你手中的學具幫你。算完后,給你同位說說互相說一下算法。

      生動手,師巡視,并適當指導。

      師:大部分同學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誰想說一說?生:我是先算的20+10=30,6+2=8,30+8=38。

      師:你說的真好,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明白,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寫出來?(生上黑板寫)和他算法一樣的請舉手。誰還有別的算法?好,你來。

      生:我是擺的小棒(實物投影展示)先擺了2捆零6根,又擺了1捆零2根,合起來就是3捆零8根,也就是38。

      師:好孩子,你真棒。誰還有別的算法?好,你來

      生:我是用的計數(shù)器,(演示)先撥出,26,在十位上撥了2個珠子,個位上撥了6個珠子,又在十位上撥了1個珠子,個位上撥了2個珠子,全起來就是38。

      師:你真了不起,孩子們,咱們再一起來看一下剛才撥珠的過程,你們說老師撥。先撥出26也就是在十位上撥2個珠,個位上6個珠再在十位上撥上1個珠,個位上撥上2個珠也就是加上12,這樣合起來就是38.師:孩子們,你們真棒!那誰能用一個新的式子把剛才撥珠的過程完整的表示出來?

      生展示。

      師:你來給同學們說你的想法。

      生:把26和12合起來也就是用加法,所以在12前面寫了個“+”。師:好孩子,你太聰明了,前面咱們學過的象這種橫著放的式子叫橫式,而象這種豎著放的式子叫豎式,是咱們今天學的一種新的算法,來,孩子們,你們看看誰和誰加呢?為什么這樣加?好,你說。

      生:6和2相加,它倆都在個位上,2和1相加,它倆都在十位上。師:孩子,你真了不起,那要想不加錯,在寫豎式的時候就要注意什么?來,你說。

      生:個位和個位的數(shù)相加,十位和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師:噢,老師明白你的意思了,也就是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用一句話說,也就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在用這個豎式算的時候,你會先算誰?

      生1:我會先算6+2。生2:我會先算2+1。

      師:老師知道了,你們的想法不一樣,先算誰都可以,不過老師覺得還是先算6+2比較好,也就是先從個位算起,下面咱們一起來算一下,(師板書)最后別忘了還要在橫式等號后面寫上得數(shù)。誰能把這一過程再說說?

      師:大家看,這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我們既可以用這邊的口算法,也可以用筆算也就是豎式來計算,下面你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11+23吧!

      。師:誰愿意說說你的算法?生答。

      師:如果用豎式你會不會寫?下面你就將課本47頁的豎式補充完整。(生上去投影展示)。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表現(xiàn)的太棒了,下面到了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候,1、2、做課本47頁第一題(生口答)

      請你們?nèi)芜x兩道用堅式算一算。誰來把你算的給大家看看?好,你來。(實物投影展示:用豎式計算?①42+12=②53+33=③38+21=④65+23=,我們一起糾正一下。和他一樣的請舉手。?生舉手?)

      2、小明他們在海邊玩夠了,想去智慧城堡看一下,在路上遇到了幾只的壁虎正在找自己的尾巴,你們能幫幫他們么?看課本48頁第3題。

      3、小明他們終于到了城堡,守門員說你們必須幫我們糾正過錯誤才能進去,大家來看一下。看誰的眼睛最亮?

      (課件出示)

      師:指第一題,它病在哪了?誰看出來了?好孩子,你來。生:35+2的2應和個位5對齊,它現(xiàn)在和十位上的3對齊了。師:同意他的說法的請舉手?(課件出示正確的)〃〃〃〃〃〃〃〃

      同學們,以后做題的時候可不要學習他們,一定改掉粗心的毛病,養(yǎng)成細心做題的好習慣。

      4、你們幫了我們,現(xiàn)在你們可以進入城堡買玩具了,你們每人可以選兩件,看共需要多少錢?

      師:孩子們,看到你們這么高興,老師就知道你們今天肯定學會了不和知識,課下把你學會的知識給你的小伙伴說一說吧!

      5、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設計,力爭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始終在情境中進行學習?v觀這一節(jié)課,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guī)律和生活實際,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趕海這樣一個情境,當學生看到在自己喜歡、熟悉的事物時,馬上就產(chǎn)生了興趣,這樣就抓住了學生認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生動有趣的.情境一下就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探索的欲望。

      二、引導學生由學數(shù)學轉(zhuǎn)向做數(shù)學。小學生的動作思維占優(yōu)勢。一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手是意識的偉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創(chuàng)造者。要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學生學習新知過程中,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學具進行操作,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探索26+12的計算方法。學生動腦想一想,動手擺一擺,動口說一說,從中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學生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的生成過程,從而把“學數(shù)學”變?yōu)椤白鰯?shù)學”。

      三、學生會的不用講。

      對于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學生已經(jīng)基本都有自己的方法,口算方法學生都會不用教,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應放在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上,以此提高課堂效率。所以在課堂設計中我只是把口算方

      法的交流一帶而過,重點讓學生自學筆算方法,探索筆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但由于課堂上學生擺小棒動作慢、對于自己的算法表達不清而耽誤了不少時間,以至于練習環(huán)節(jié)都沒有進行,沒有順利完成課堂任務。當然課堂上還存在不少不足之處,如各個環(huán)節(jié)處理不扎實,尤其是探索筆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太少,缺少激勵性的語言,導致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積極性不高;沒有完成課堂任務的主要原因是課堂調(diào)控能力不強,出現(xiàn)問題不會靈活處理,巧妙引導。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44頁例1。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理,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加法,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探索不同的算法,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發(fā)現(xiàn)能力。

      3、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理,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加法。

      【教學準備】

      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我們在前面學習過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下面請同學們用你們掌握的計算方法算一算.43+5=47+2=6+51=4+22=43+50=47+20=60+51=40+22=

      學生獨立完成后,抽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重點要求學生說出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相加。

      師:我們在學習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時,就要求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相加了,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加法,看我們原來掌握的計算方法在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加法中適不適用。

      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1

      出示第67頁的例1。

      師:從圖中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從圖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同學,應該怎樣列式?

      學生:23+25。

      師:為什么要用加法計算?

      學生:因為這是求男生人數(shù)和女生人數(shù)的和。

      師:怎樣計算23+25呢?我們還是先用計數(shù)器來計算,同學們用計數(shù)器計算已經(jīng)有經(jīng)驗了,老師就不再提示,同學們自己計算。

      學生用計數(shù)器計算,師作必要的指導,然后抽學生匯報。

      學生用計數(shù)器邊演示邊匯報:我先在計數(shù)器上撥上第一個加數(shù)23,然后在這個數(shù)上加25,先在個位上加5,再在十位上加2,這樣我就知道23+25=48了。學生匯報到這個地方時,師追問:“你為什么要把5加在個位上,2加在十位上呢?”讓學生意識到,這里的5是5個一,個位上的數(shù)就表示多少個一,所以應該對著個位加;25中的“2”表示2個十,十位上的.數(shù)就表示多少個十,所以應該把2加在十位上。

      師:你們覺得在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時強調(diào)的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相加這個計算方法在這里適用嗎?

      讓學生感受到是適用的。

      師:所以我們知道在計算加法時要遵守的一個法則“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要對齊!

      師板書“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要對齊”。

      師:我們用“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要對齊”的計算方法在計數(shù)器上算出23+25=48。除了在計數(shù)器上算,我們還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誰能說一說口算23+25應該怎樣算?

      指導學生說出口算23+25時,要先算20+20=40,再算3+5=8,最后把40和8加起來得48,所以23+25=48。

      師:看看第67頁中這個小男孩是怎樣算的,他應用的是什么計算方法?

      讓學生發(fā)現(xiàn)小男孩使用的就是口算方法。

      師:書上這位老師告訴我們“還可以用豎式算”。同學們以前學過豎式嗎?

      學生:沒有。

      師:現(xiàn)在老師教你寫豎式。

     。◣熯呎f邊板書)先寫上第一個加數(shù)23,然后在第二排寫第二個加數(shù)25,在寫25時,請同學們告訴我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要注意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要對齊。

      師:對了,第二個加數(shù)要寫在第二排,而且寫的時候要注意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要對齊,哪個同學來寫第二個加數(shù)?

      抽學生在黑板上寫25,其他同學給他檢查寫得對不對,主要是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是否對齊。

      師:現(xiàn)在兩個加數(shù)寫好以后,在第二個加數(shù)的左邊寫一個加號,表示兩個數(shù)相加,然后在兩個加數(shù)下面畫一條線,把加數(shù)與得數(shù)分隔開。現(xiàn)在我們對齊相加,個位上3加5得8,在個位上寫8,十位上2加2得4,對著十位寫4。所以23+25得48。這樣的豎式同學們會寫嗎?

      學生:會。

      師: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27+21。

      學生計算時,師來回巡視,做必要的指導。然后抽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在上展出,全班同學檢查是否是按豎式的要求寫的,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是否對齊,結(jié)果是否加正確了。也就是要求學生從格式、方法、結(jié)果三個方面進行檢查。

      三、鞏固練習

      出示第69頁課堂活動第1題第一橫排的題目。

      師: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幅小棒圖,你覺得這些小棒在擺放時注意了些什么?

      讓學生觀察后回答,這些小棒都是整捆小棒對著整捆小棒,單根小棒對著單根小棒這樣擺放的。

      師:也就是說,這些小棒在擺放的時候,就注意到一個什么問題?

      學生:注意到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

      師:這樣一齊,我們很容易看出這兩堆小棒的幾個十和幾個一。

      請同學們口算出它的結(jié)果,把算式填寫完整。

      學生口算后填算式。抽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在上展出,全班集體訂正。

      師: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43+42,51+33。

      學生計算后,抽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在上展出,全班集體訂正。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第69頁第2題,這是一個口算游戲,同學們明白這個游戲怎樣做嗎?

      指導學生說出這個游戲的做法是一個學生說出一個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式,另一個同學迅速地口算出結(jié)果。

      師:你們的理解基本正確,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個出題的同學,出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題一定是個位和十位上的數(shù)都不進位的,也就是說個位上兩個數(shù)相加的和要小于10,十位上兩個數(shù)相加的和也要小于10,這樣的題同學們會出嗎?

      學生:會。

      師:好,同桌的兩個同學開展這個游戲。學生游戲時,師作必要的指導。

      四、課堂小結(jié)

      師: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從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式時要注意些什么?學生回答略。

      五、課堂作業(yè)

      第46~47頁練習九第1,2,3題。

      課后反思: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比較的學習活動,

      理解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口算的算理算法,正確計算并能優(yōu)化算法。

      2.在口算方法類比中強化數(shù)位觀念,體驗相同數(shù)位的數(shù)相加的原理,并滲透估算思想,在簡單的估算等學習活動中,不斷提升數(shù)感。

      3.經(jīng)歷探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增強數(shù)學的運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流程】

      一、 情境導入,提出問題。

      1.提出猜想:福娃貝貝正在玩具商場選購玩具,它帶了70元,打算買兩件不同的玩具,猜猜它可能會買什么?

      2.列出算式:猜得對不對呢?怎么驗證呢?(板書各個算式)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出示課題)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嘗試探究:34+25你們能直接口算出得數(shù)嗎?先自己想想,再在四人小組里說一說,看看小組內(nèi)能想到幾種不同的算法。

      2.組織交流:匯報交流不同算法,理解算理。

      3.再次探究: 38+25會口算嗎?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4.交流比較:38+25是怎么算的?與34+25相比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5.初步鞏固:口算38+34,計算時是怎么想的?

      6.提問小結(jié):你想提醒大家在計算時注意些什么?

      三、專項訓練,提升數(shù)感。

      1.猜一猜:出示4□+2□,猜一猜得數(shù)可能是多少?

      2.編一編:自主編題計算,同桌交換校對。

      3.說一說:編對了嗎?編題時你是怎么想的?對××編的題目有什么想說的?

      四、分層練習,提升能力。

      1.估估算算:先估計出得數(shù)是幾十多,再計算出結(jié)果。

      口算比賽:即時反饋。

      五、靈活應用,解決問題。

      出示路線情境圖:

      1.解決問題1:貝貝到晶晶那兒,走哪條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

      2.解決問題2:迎迎和妮妮到歡歡那兒去,誰走的路近?用水彩筆描出來,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反思梳理,總結(jié)全課。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在學生掌握了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的基礎上,對應用題形

      成初步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感知數(shù)學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應用題的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45+3454+3361+978+264+735+2277-1256-536-1019-947-17

      39-7

      二、應用題練習

      1、出示題目:表演新疆跳舞,需要女生28人,男生14人,一共需要多少人?(先請一位同學讀,再請全班讀)

      怎么列式?列豎式計算要注意哪些問題?

      應用題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條件和問題)

      找出這道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

      2、出示圖:球鞋45元足球34元

      誰先來給大家說說題目的意思?誰能根據(jù)剛才的那道題,利用上面的條件也編出一道應用題?

      列式計算

      3、解決課本15頁的第10題,先讓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請四人小組一起討論解決。

      三、課外練習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明白“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道理。

      2、培養(yǎng)學生作業(yè)書寫格式規(guī)范、字跡工整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難點: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6+9 ?27+2 ?65+4

      32+60

      2、筆算(豎式計算)

      34+12

      23+14

      3、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1)相同數(shù)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二)學習新課

      1、導入新課。

      出示圖,學生觀察,兩個班一共多少個人?能合乘一輛車嗎?

      先用小棒擺一擺,再想想用豎式怎樣計算。

      師:36和35各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生:36是由3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35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師:個位是幾個一加幾個一,得幾個一?

      生:個位是?6個一加?5個一,得?11個一。

      師:幾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1滿十了嗎?

      生:十個一是一個十,個位11滿十了。

      師:11滿十了,在豎式里怎么寫呢?

      (2)邊擺邊算

      師:個位6加5滿十,將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掛到十位上,說明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在豎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寫個小“1”(寫在橫線上.學生模仿老師,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這邊)

      師:個位上還有1個一怎么辦?

      生:留在個位上。

      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個位寫1。

      師:十位上原來是幾個十加幾個十?后進上來的這個十怎么辦?

      生:原來十位上是3個十加3個十,再加進上來的1個十,一共是7個十。

      師在豎式橫線下對齊十位寫7。

      師:最后得71。

      (3)看豎式敘述計算過程。

      師:36加35,個位6加5得11,滿十向十位進一,在個位寫?1;十位上3加3再加進上來的1得7,在十位寫7。

      找上、中、下各一名學生看豎式口述計算過程。

      (4)做一做

      56+37=

      46+24=

      2、師:今天學的筆算加法和過去學的有什么不同?

      生:個位滿十了要進位。

      師:進位加法還應注意什么?

      生: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師同時板書)

      (三)鞏固反饋

      1、練習

      2、想想做做

      3、改錯誤

      4、動腦筋

      (四)課堂總結(jié)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7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1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算法的比較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理解“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在自主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養(yǎng)成獨立思考與善于傾聽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目標 (約5分鐘)

      1、創(chuàng)設情境

      師出示兩組算式讓學生進行比賽。(1、2組的學生口算a組內(nèi)容;3、4組的學生口算b組內(nèi)容)

      a組:25+13= 16+17= 20+31=

      b組:24+15= 75+48= 85+69=

      第3、4組的學生在口算b組習題時,一定會遇到問題。老師由此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提出學習目標:

     。1)、想一想,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

     。2)、先讓學生說一說,再出示學習目標:a、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b、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發(fā)沖突(約23分鐘)

      1、小組個人展示。

     。1)學生獨立自學、完成例1和“做一做”第1題。

      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交流(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說,如果不懂,優(yōu)生對其輔導),尋找學生錯例。

      2、各小組在班上展示

      (1)算法展示

      生1:65+78我是這樣算的,先算5加8等于13,個位寫3,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9加2生再加1就等于12,十位上就寫2,百位上寫 1。

      生2:……

      ……

      (2)錯例展示

      在計算連續(xù)進位的加法中,學生經(jīng)常會忘了加上進位的數(shù)。

     。3)學生自由質(zhì)疑問難

      師:同學們,你在學習中還有什么疑問嗎?請對大家說說?

     。4)小結(jié)計算方法。

      師:今天學的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

      師:用豎式怎樣計算?你覺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十位滿十,向百位進一。)

      三、解決問題,擴展延伸(約9分鐘)

      1、“做一做”第2題。(列豎式計算)

     。ㄕf明:掌握筆算方法有困難的同學到老師這兒進行小組教學,幫助糾錯。)

      2、開放題:下面的□里可以填幾?

      5 4 5 4

      +□7 +□7

      —— ——

      □ 1 1□1

     。ㄕf明:教師對慢生輔導第1題時,其他學生完成第2題。第2、3題反饋時讓快生反饋,慢生傾聽)

      3、想一想?

      你能計算出356+678等于多少嗎?

      四、歸納總結(jié),完善認知(約3分鐘)

      師:這節(jié)課學得開心嗎?說說你懂得了什么?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8

      一、教材依據(jù)

      蘇教國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第39—40頁的內(nèi)容。

      二、設計思路

      提到口算,首先刺激我們神經(jīng)的就是:算法多樣化。關于如何處理好算法多樣與優(yōu)化的問題也一直捆繞著我們一線教師,看了沈重予先生關于本單元教材的分析,我似乎有所頓悟。我感覺教材編寫的意圖首先是倡導算法多樣化的,同時也十分注重算法的優(yōu)化,而優(yōu)化的過程不是他人強加于己的過程,是在逐層的練習與對比中體悟出來的;不是在一節(jié)課內(nèi)一蹴而就的,而是貫穿在計算教學的整個單元中的。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流程時,我首先想到的是“計算定位”的問題,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落在“體悟”上,希望通過教材與教師所呈現(xiàn)的不同刺激源來引發(fā)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的思維習慣的碰撞,在不斷的對比與反思中“體悟”哪種算法更適合“我”,進而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及有用性。

      三、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口算方法的過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以及進位的整百數(shù)加整百數(shù)。

      2、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

      四、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口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口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正確地口算出進位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結(jié)果。

      六、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積分卡。

      七、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探索新知(游戲連連看)

      1、談話:“老師知道小朋友們很喜歡電腦游戲,我這里也帶來了3個,給大家介紹一下:猴島大冒險、阿達寵物園、什么東東球,想要嗎?看到上面的分數(shù)了嗎?只要你這節(jié)課開動腦筋,想辦法得到這些積分,你就得到它們了。”出示得分標準:算對一題得1分,回答問題對得2分。

      誰來讀一讀它們的積分各是多少?你能提一道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嗎?

      2、學生提問題并口頭列式,教師板書。

     。1)44+25=

      (2)44+38=

     。3)38+25=

     。4)44+38+25=(這一題我們以后在解決)

      師:觀察我們所列出的算式,都是什么類型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口算的機會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

      3、探索44+25的算法。

      師:先獨立想一想可以怎樣算,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認真聽的得1分。

      交流:

     。1)先算44+20=64 再算64+5=69

      (2)先算4+5=9 再算40+20=60 最后算9+60=69

     。3)先算44+5=49 再算49+20=69

      (教師適當輔以說明)

      師: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用你喜歡的方法自己說一說。

      4、探索44+38的算法。

      師:這一題會算嗎?用你喜歡的方法試著算給同桌聽。

      師:除了你喜歡的方法,再找一種方法說給同桌聽,說得好的加一分。

      5、比較兩道算式在計算過程中的不同處和相同處。

      小結(jié):相同的是都是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計算的思路都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第一題算式相加時,不需要進位;第二題算式相加時需要進位;

      6、練習:38+25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二、鞏固深化(積分等你拿)

     。ㄒ唬┻M入阿達寵物園游戲區(qū)。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白兔帶我們采蘑菇,每個蘑菇上有兩道算式,算對了,蘑菇就采到了。(學生獨立完成)

      (2)比較每組題的異同點。如:25+44=69,25+49=74,兩道題都是25加四十幾,為什么得數(shù)分別是六十幾和七十幾呢?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1)斑點狗們在比聰明,都說自己最善于發(fā)現(xiàn),其實最善于發(fā)現(xiàn)的人是我們的小朋友,就讓我們擦亮眼睛,開動腦筋,看看這些算式中藏有什么秘密吧。

     。2)先算第1組,說說有什么體會。

      (3)再算第2組,說說有什么計算快的秘密。

     。4)獨立完成3、4組,集體校對答案。

     。ǘ┻M入猴島大冒險游戲區(qū)。

      1、做“想想做做”第3題

      統(tǒng)計表的統(tǒng)計內(nèi)容改為統(tǒng)計大猴、小猴采集的香蕉、椰子、芒果的個數(shù)。

     。1)指導理解統(tǒng)計表,出示問題:哪種水果采集的數(shù)量最多?你能不算直接找到答案嗎?有什么好辦法?(估計得數(shù)幾十多)

      (2)學生獨立完成估計過程,指名匯報方法。

     。3)驗證,再次計算,看估計得對不對。

     。4)統(tǒng)計分析:從統(tǒng)計表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估計得數(shù)是幾十多,獨立完成后匯報。

      3、做“想想做做”第6題。

      本題改為猴島活動中心的名稱,如:保齡球中心、九宮格中心、九子連珠中心、撲克pk中心,幸福休息室。

      師:這是猴島各個活動中心的分布圖以及線路圖,能看懂嗎?

      提出問題:(1)從保齡球中心到九子連珠中心可以怎樣走?走哪條路最近?讓學生看一看,估一估。

     。2)大猴從幸福休息室到九宮格中心,小猴從幸福休息室到撲克pk中心,誰走的路近?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三)進入什么東東球游戲區(qū)。

      做“想想做做”第4題。

      前面增加一組幾加幾的算式:6+7= 5+9= 8+4=

     。1)引導學生先口算第一組題。

     。2)口算后交流方法。

     。3)讓學生說說通過口算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全課總結(jié)

      1、算一算你的積分卡上一共有多少分?大約能得到哪個游戲?在積分卡后面寫上你的電子郵箱,下課后教給老師。算完讓個別學生匯報一下自己的得分情況,以及選擇趨向。

      2、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遺憾。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

      44+25=69 44+38=84 38+25=63

     、 44+20=64 ①44+30=74

      64+5=69 74+8=82

     、 44+5=49 ②44+8=52

      49+20=69 52+30=82

     、 4+5=9 ③4+8=12

      40+20=60 40+30=70

      60+9=69 70+12=82

      …… ……

      八、教學反思:

      1、鼓勵學生獨立計算,倡導算法多樣化。

      例題從學生喜聞樂見的電子游戲入手,開放式的呈現(xiàn),激活了學生的舊有知識,學生們從自己的個性化的思維習慣出發(fā),向我們呈現(xiàn)出多種多樣的計算方法,但無論哪種算法,在本質(zhì)上的共同點都是把一道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題轉(zhuǎn)化成若干道連續(xù)的、已經(jīng)掌握的、比較容易的口算題。但個別學生也出現(xiàn)的雜亂無序的思考,對于這樣的思考,教師應及時加以引導,幫其步入正途。我感覺教師教學最關注的應是學生轉(zhuǎn)化過程中對數(shù)的分解與組合的合理性,思維活動的連貫性、靈活性,而非誰的算法好。

      2、在對比中優(yōu)化算法,提高口算的正確率。

      本課設計了四次對比,感覺都很好地起到了作用。例題的對比幫助學生理清了這類口算思路的共同點和具體處理上的不同點;想想做做第1題的對比引起學生對進位的注意,能有效減少口算的錯誤,同時,這些對比還為估算作了充分準備;想想做做第2題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聯(lián)系,還讓學生感受到了“一個加數(shù)不變,另一個加數(shù)多了40,得數(shù)也多了40”,其實就是加法的變化規(guī)律,這是我始料未及的;第4題的處理完全是讓學生以舊帶新,在對比中學習,始學生的計算思路又有了新的拓展。四次對比層層遞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3、結(jié)合口算,加強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

      想想做做第3題,設計成先讓學生估一估,然后再填表,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有效地點撥了估算的方法,發(fā)揮了估算的實際效用。想想做做第6題的內(nèi)涵非常豐富,兩個問題的依次出現(xiàn)教師不僅僅要求學生用“估”的方法,同時更有效地引導學生“看”,這樣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估算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同時也讓學生明確了解決問題有多種策略,哪種更直觀、簡單哪種就更好。

      以上是我感覺自己處理得比較好的地方,當然也有許多值得商榷和進一步思考的地方,比如第4題到底什么時候呈現(xiàn)好?為什么算“44+38”很多孩子都喜歡用“44+40-2”的方法?積分評價的方式是否能真正起到過程監(jiān)控的作用等等,這一切還有待進一步的思考與實踐。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2.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通過觀察、操作,學生自主、合作歸納出筆算加法的法則。

      4.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和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學重難點:掌握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教具準備:條幅、flash課件、題卡、小黑板。

      學具準備:小棒、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舊知作引,做好鋪墊

      口算并說出算法:

      32+7=30+23=21+7=

      40+35=28+60=

      二、合作探究,獲得新知

      (一)動畫激趣,導入新知。

      出示flash動畫。內(nèi)容是剛開學不久,值周老師到一年級教室清點人數(shù)。老師問班長王明:“班上有多少名男同學,多少名女同學?”王明說:“有23個男同學,25個女同學!崩蠋焼柊嗌弦还灿卸嗌賯同學?這時動畫暫停,老師提問,你能回答這個問題嗎?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待學生回答后,師說:“讓我們看看王明是不是這樣做呢?繼續(xù)播放動畫。老師板書題目和算式。用寫好的紙條貼上去。讓學生觀察算式特點。從而引出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ǘ﹦邮植僮,形成表象。

      師問:“同學們,能不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一下!弊杂捎嬎,老師巡視,適時幫助學困生。等學生有80%完成后,抽生匯報?赡苡幸韵聨追N算法。

      生1:口算法:23+20=4343+5=48或者20+25=4545+3=4820+20=405+3=840+8=48。

      生2:擺小棒法。先擺2捆零3根再擺2捆零5根。最后合計4捆零8根。學生邊說邊演示。

      生3:先在計數(shù)器上的十位拔2個珠子,個位上拔3個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2個珠子即4個珠子,個位上加5個珠子即8個珠子合起來是48。學生邊說邊演示。

      生4……

      學生在說算法時老師適時板書,用紙條寫好。十位和捆數(shù)用一種顏色,個位和根數(shù)用一種顏色。然后再出示多媒體讓學生進一步感知三種算法。注意課件制作時在相同數(shù)位對齊時重點閃爍。

     。ㄈ⿸伋鰡栴},合作解決。

      我們以前所學的算式是橫著放的是橫式,還有一種是豎著放的叫豎式,又叫筆算。今天我們就來學這一種新的算法。

      1.媒體展現(xiàn),感知豎式。

      3568785 35

     。42-15-142 ×3

      7753643 105

      2.小組合作探究新知。出示小黑板出現(xiàn)探究問題

      a、根據(jù)屏幕展現(xiàn)及擺小棒、用計數(shù)器的方法列出豎式。

      b、為什么這樣列式,說出理由。

      c、在列豎式中應注意什么,怎樣計算。學生合作,老師巡視,適時點拔。

      3.小組匯報合成新知。

      通過小組收集可能有以下幾種列式方式。

      23232325

      +25+25+25+23

      4825527348

      師問:“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你贊成那種為什么?(根據(jù)前面所做,中等以上學生都很容易看出1.4是對的。2.3是錯誤的`。)贊成的說明理由,不贊成的也說明原因,在部分學生的發(fā)言中接受新知。學生說不完整時,老師適時補充,(算理是個位是3個一加上5個一;十位是2個十加上2個十;只有相同數(shù)位上的它們的計數(shù)單位是統(tǒng)一的,所以才能相加)每位所表示的意義不同。在說明注意什么時,學生能歸納出相同數(shù)位對齊,在對從個位加起還是從十位加起有些迷惑。老師首先肯定兩種都可以,同時說明在實際生活中要注意算法的優(yōu)化。并列舉從個位加比十位加方便快捷。從而順得成章地得出結(jié)論。同時板書。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讓學生讀理解重點詞語。自己寫一寫同桌互相檢查看誰寫得更好,指導書寫。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35+23=43+26=

      抽生板演,教師重點指導學困生。然后集體訂正。

      2.當醫(yī)生診斷。

      35 47 17 8

      +4 +12+22 +11

      75 58 192 91

      3.把橫式與豎式連接起來。

      四、知識深化,拓展提高

      填空1. 35 37 2()

     。4() +()2+()3

      78 89 56

      2.12

     。2()

     。ǎǎ

      +11

     。ǎ6

      +()()

      89

      五、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中心校一、一班有男同學23人,女同學25人,一共有多少人?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10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P91-P92例1。

      【教材分析】:本課主要內(nèi)容是教學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和在100以內(nèi))。前面我們學習了口算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以及筆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谒銉晌粩(shù)加兩位數(shù)是前面口算教學的延續(xù),又是以后萬以內(nèi)加減法的基礎,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在整個小學數(shù)學的計算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設計理念】:

      1.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體會學數(shù)學的實用性,學有用的數(shù)學。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注意體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構(gòu)建方法”,運用觀察、探求、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初步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3.滲透估算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能夠準確口算和在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能力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掌握口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3.在任務驅(qū)動下,提高個人的策略意識和能力。

      情感目標 :

      在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和在100以內(nèi)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探索并構(gòu)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多種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同學們,下面我們來進行口算比賽,比一比,看誰算得對又快。

      3+9=   50+8=   30+30=

      53+9=   30+59=   43+30=

      2、說出下面數(shù)的組成。

      31可以分成( )和30;  39可以分成(。┖30;

      23可以分成20和(。弧 32可以分成30和(。。

      二、自主探索,導出策略。

      1.觀察91頁情景圖,教師提問思考。

     。 出示教科書91頁主題圖。)

      師:你們瞧!小朋友們正在碼頭上排著整齊的隊伍,準備乘船去鳥島玩。在碼頭上,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預設:學生可能回答二年級有4個班,二(1)班23人,二(2)班 31人,二(3)班32人,二(4)班39人,限乘68人;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二(1)班23人,二(2)班 31人,二(3)班32人,二(4)班39人,限乘68人】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船頭寫著的限乘68人什么意思?

      【預設:學生可能回答:不能超過68人、可以正好是68人、還能比68人要少等,根據(jù)回答板書:﹤68人 行 =68人 行 ﹥68人 不行。】

      師:根據(jù)乘船要求和二年級4個班的'學生人數(shù),你們估計一艘船能坐下嗎?那大約需要幾艘這樣的船?(2艘)大約幾個班上一艘船?(2個班)

      2.教學“不進位加”。

      師:看!現(xiàn)在上船的是二(1)班和二(2)班的學生,(出示92頁主題圖)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這兩個班合乘一艘船能坐下嗎?

      師:要想知道二(1)班、二(2)班能不能坐下,應該怎樣想?(隨學生匯報老師板書:23+31=)怎樣計算呢?有不同的算法嗎?

      學生甲:23+30=53,53+1=54

      學生乙:23+1=24,24+30=54

      學生丙:20+30=50,3+1=4,50+4=54

      學生。3+31=34,34+20=54

      師:同學們能利用各種方法計算,結(jié)果都是54,說明什么?(54小于68,能坐下。)

      3.教學“進位加”

      師:那剩余的二(3)班、二(4)班合乘一艘船坐的下嗎?怎樣列式計算?說說你是怎么算的?還有不同的算法嗎?(隨學生匯報老師板書:32+39=)

      學生甲:30+30=60,2+9=11,60+11=71,71>68 ,坐不下

      學生乙:32+9=41,41+30=71,71>68 ,坐不下

      學生丙:32+30=62,62+9=71 71>68 ,坐不下

      4、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并計算,這四個班怎樣搭配兩條船就夠了。ㄖ饕寣W生說計算的過程)

      【預設:學生可能回答:1班和4班合坐一條船,2班和3班合坐一條船。列式是:31+32=63(人) 23+39=62(人)】

      師:同學們真棒,口算的方法很多,你覺得哪一種最適合你,計算時就選那一種。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這幾個算式,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那它們有什么不同點?

      生:有進位加法,還有不進位加法。(邊聽邊板書)

      三、鞏固練習,提高能力

      四、總結(jié)全課。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11

      一、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84的例3、85頁的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3題。

      二、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并掌握進位加法中,“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算理以及從個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確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3、在數(shù)學學習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作業(yè)書寫格式規(guī)范、字跡工整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四、教學難點:

      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五、教具:

      口算卡片,課件。學具:小棒,計數(shù)器。

      六、教學過程:

     。ㄒ唬⿵土曚亯|

      1、示卡片口算。

      4+6=()

      20+10=()

      24+5=()

      20+13=()

      5+7=()30+40=()6+43=()17+60=()

      2、用豎式計算,指名學生板演。

      44+32= 26+53= 74—24= 57—51=

     。ǘ┖献魈骄浚@取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引入

      我們班有沒有小朋友收集郵票?收集郵票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增長知識,可以培養(yǎng)辦事認真的習慣和毅力。你們看,有兩位小朋友都是集郵愛好者,他們正在數(shù)自己的郵票張數(shù)呢。(出示情境圖)

      2、根據(jù)現(xiàn)實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小朋友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問題,能列式解答嗎?

      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求和的問題:“兩人一共有多少張?”并讓學生列出解決問題的算式“34+16”

     。ㄈ⿲嵺`操作,探索算法。1。學生嘗試計算34+16。

     。1)“34+16=?請大家四人小組合作來討論一下。同學們可以借助計數(shù)器、小棒這些學具,也可以嘗試創(chuàng)新用別的方法,看哪個小組討論的最好!

     。2)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教師巡視,每組選一名代表上臺講解算法。

      反饋方法1:我們組用計數(shù)器,先在十位上撥3個珠子、個位上撥4個珠子。要加16,十位上撥1個珠子、個位上撥6個珠子。個位上4個加6個是10個珠子。就在十位上撥1個珠子,把個位上10個珠子撥去。得到50。

      反饋方法2:我們組用小棒來擺的。先擺3捆4根,再擺1捆6根。4根加6根是10根,10根可以再捆成1捆。3捆加1捆再加1捆是5捆就是50根。

      反饋方法3:列豎式,并引導學生討論應該從哪一位算起?說說自己的理由。

      十個

      位位3 4 + 1 6 ————

      先算個位4加6得10,個位寫0,向十位進1,再算3加1再加進上的1得5,34+16=、試一試6 5+28=先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再請一個學生板演,集體評議、訂正。

      3、結(jié)合兩道算式,請小組討論在筆算進位加法時要注意什么?①相同數(shù)位對齊;②從個位加起;③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ㄋ模╈柟烫岣,練習實踐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分組練習,指名板演,并選擇其中的幾道題說說筆算的過程。

      2、想想做做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想想做做第3題指名學生讀題,再獨立列式解答,注意提醒學生寫上單位名稱。展示交流時,說一說從題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問題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加法計算,你是怎樣算的。

     。ㄎ澹┛偨Y(jié):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12

      教學內(nèi)容 第93頁。練習十九第1、2、4題剩下的減法題和第5-8題。

      教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不是很想去春游嗎?上一節(jié)課,大家已經(jīng)同心協(xié)力掃除了一個個障礙,今天如果再能掃除一個障礙,去鳥島的船就可以起航了。

      二 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1 出示第93頁情景圖后,說一說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還有哪些問題要解決?

      2學生提問題。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1)二(1)班和二(2)班上船后,還能上幾人?

     。2)二(3)班上一些人后,還剩多少人?

      三 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一)探究學習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究。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巡視。

     。3)各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選擇的板書)

     。ǘ┬〗M討論喜歡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第93頁“做一做”右邊4題。

      2、練習十九1、2、4(剩下的減法題目)。

      五、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練習十九第七、八題。

      六、全課小結(jié)。

      七、布置作業(yè)。練習十九第五、六題。

      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靈活、熟練地選擇適當?shù)姆椒ㄟM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對比、分析、抽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13

      學習內(nèi)容:第9頁例1 做一做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

      2、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豎式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重點、難點:

      掌握豎式的結(jié)構(gòu)和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主題圖、投影片

      學具準備:小棒

      學習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出示參觀博物館的情景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中內(nèi)容。

      請學生說說圖中有什么,告訴了我們什么事。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班的人數(shù)和車輛的準乘人數(shù)。

      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自由提問)

      如果學生提不出乘車問題,教師就提問: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

      二、合作探索:

      學生先小組討論,再請代表發(fā)言。

      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為什么?

      預計發(fā)生:

      生1: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輛車

      師:為什么?

      生1:這兩個班的人數(shù)合起來是66。

      師:你是怎樣算的?說說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算式。由于學生能口算,教師板書得數(shù)。

      三、教寫豎式:

      1、請學生說說口算時是怎樣算的,

      說時邊擺小棒邊講。

      師:像這樣的'算式,我們還可以用豎式計算。誰會寫豎式?

      請學生寫寫看,師生對其寫法進行評價。

      2、教師教寫,邊講解邊板書:

      先寫“36”,在36的左下方寫“+”,再寫“30”,寫30的時候要注意與36對齊數(shù)位,再寫“——”。

      計算時,把個位相加的數(shù)寫在個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數(shù)寫在十位下面。

      3、請學生自己寫豎式,

      指名寫在投影片上,集體訂正。其他學生同位互查。

      4、討論:列豎式計算要注意什么?

      四、做一做:

      用投影出示題目,

      指名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寫在書上。

      全班學生看投影片,集體訂正。

      然后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

      五、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練習題:

      35+2= 26+30= 45+20= 86+3=

      請學生任意選兩道題,用豎式計算。

      同位檢查豎式的書寫格式是否正確,書寫、計算正確的可以畫一顆星。

      六、總結(jié):

      用豎式計算應注意什么?

      板書: 3 6

      + 3 0

      6 6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14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去春游嗎?我們?nèi)ゴ河蔚穆飞嫌幸恍┱系K,誰能掃清路上的這些障礙?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二、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提出問題。

     。ㄒ唬┯^察第91頁情景圖。

      1.仔細觀察,從這幅圖上,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問題?

      2.學生提問題。

      (二)觀察第92頁情景圖。

      1.圖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師根據(jù)生答板書: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嗎?”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

      2.誰能解決上面兩個問題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23+31 32+39

     。ㄈ┙沂菊n題,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三、小組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ㄒ唬┨骄繉W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索。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巡視。

      3.各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ǘ⿲W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1.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師: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3.這兩個問題解決的結(jié)果如何?

      四、鞏固練習。

      1.第93頁做一做右邊4題。(生做完后,師作反饋糾正。)

      2.練習十九1、2.、3、 4.(選加法做。)

      五、小結(jié):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較靈活。熟練地選擇適當?shù)姆?/p>

      法進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培養(yǎng)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以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15

      教學內(nèi)容:冀教版教材8-9頁,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不退位)

      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節(jié)教材內(nèi)容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基礎上編排的,對于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在編排上有兩個特點:一是利用情境圖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二是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本節(jié)主要解決不進位加法的“對位”這一難點,而進位的難點留在下節(jié)課解決,三是體現(xiàn)了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如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自主探索、交流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計算過程。

      2. 會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地計算不僅為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3. 獲得自主學習的成功體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用自己的方法正確地計算不僅為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教學難點:會正確書寫不進位加法的豎式,強調(diào)“對位”。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觀察少年合唱團的.情境圖,說說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怎樣解決問題?

      二、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

      1、學生列式并交流自己的算法。

      要求少年合唱隊一共有多少名學生,應怎樣列式?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23+22=?

      那么,要求23+22=?我們可以怎樣算呢?

      請大家獨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再全班交流。全班交流算法時,只要學生匯報的思路準確,說得有道理就可以。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有這些想法:

     。1)23+20=43 43+2=45

      (2)20+20=40 3+2=5 40+5=45

     。3)還可以用豎式計算

      (如果學生提不出這種算法,教師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來。)

      ……

      2、討論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學生試算,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計算的過程和結(jié)果,最后全班交流。重點是豎式的對位和書寫及計算順序。

      質(zhì)疑: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完成試一試:教師出示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三、實踐應用,拓展提升。

      1. 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教師重點檢查學生的計算是否正確,是否做到了相同數(shù)位對齊。

      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后同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2. 完成練一練第二題摘桃子。

      設計一個摘桃子的游戲,比一比看誰摘到的桃子最多。

      小組內(nèi)以比賽的形式完成,做完后訂正。

      3. 完成身邊的數(shù)學。

      教師出示圖和問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完成。做完后說一說。

      四、總結(jié)提升,自我建構(gòu)。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設計:

      1、筆算。57+20= 45+41= 62+34= 83+16=

      2、丫丫和爸爸一起去博物館參觀,成人票每張32元,兒童票每張16元,丫丫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錢買票?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大部分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能想到多種方法計算,體驗到算法的多樣性,在用豎式計算時,通過學生試算,糾錯,掌握了豎式的計算過程,書寫比較規(guī)范。但個別學生還沒養(yǎng)成用尺子畫橫線的習慣,要逐步培養(yǎng)。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教學設計05-31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說課稿07-06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教學設計10-18

    2023年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整十數(shù)說課稿01-09

    兩位數(shù)筆算除法說課稿11-16

    《9加幾》教學設計(精選12篇)08-24

    加菲05-10

    加伊08-15

    《10加幾與相應的減法》教學案例與反思09-06

    狼狗布爾加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