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4-07 07:16:4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通用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通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通用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通用1

      一、教材分析

      《小馬過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的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jié)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們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扎扎實實地訓練學生的語言。

      這課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松鼠說水很深,他的伙伴剛被淹死。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

      二、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

      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朗讀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

      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要親自去試試,明白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重點:明白媽媽的話,懂得做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要親自去嘗試。

      教學難點:使學生明白,同是一條河,為什么老牛和松鼠說的不一樣。

      三、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新詞。

      教師準備:準備情景表演時需要的頭飾,制作相關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 檢查預習

      老師提前布置大家預習《小馬過河》,接下來老師就檢查你們的預習情況。

      1、讀出在課文中圈劃的生字、新詞。

      2、課件檢查學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3、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二) 精讀課文內(nèi)容

      1、教師范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過渡語:這篇課文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既然是事情的發(fā)展為順序,就有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我們把這篇課文按照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3)寫小馬往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這是起因。第二部分:(4——7)寫小馬不知河水深淺,他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是經(jīng)過。第三部分:(8)寫小馬最終通過自己的嘗試過了河,而且還明白的一個道理。我們按照這三個部分逐一學習。

      2、學習第一部分。

     。1)請學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想小馬為什么要過河?他遇到了什么困難?

     。2)小馬愿意幫媽媽做事嗎?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的?(詞釋:蹦蹦跳跳)

      (3)還有“怎么不能?”是一個反問句,表達了很肯定的態(tài)度,說明小馬很想向媽媽證明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

     。4)小馬來到河邊,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從小馬的心理活動中體會到什么?

      (5)指導朗讀老馬和小馬的`對話。指名練讀。

      過渡語:小馬這時離家太遠了,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那他都向誰求助?他們是怎么說的?我們來學習第二部分。

      3、學習第二部部分。指名讀課文4——7自然段

     。1)小馬先去問誰?是怎么說的?

     。2)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3)你能像小馬一樣也用“,請您告訴我?”這樣的句式來說一句話嗎?

      (4)老牛是怎么回答小馬的?該用什么語氣來讀?

     。5)小馬聽了老牛的話,他的反映是什么?

     。6)小馬正要過河時誰攔住了他?(松鼠)松鼠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7)我們能體會到松鼠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8)用什么語氣來讀松鼠的話呢?

     。9)此時小馬的反映是什么樣的?

      (10)我們看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以后的兩次截然不同的反映,你能從“立刻”、“連忙”中體會到什么?

     。11)感到矛盾的小馬只好回家問媽媽了。當媽媽問他怎么回來時,小馬的表情是什么樣的?是怎么說的?

     。12)小馬為什么會難為情呢?解釋省略號的用法,并強調(diào)與下文的省略號的用法是一樣的。形象的表現(xiàn)了小馬難為情的感覺。

     。13)當小馬把剛才在河邊發(fā)生的經(jīng)過告訴媽媽,想得到媽媽的答案時,媽媽直接告訴了小馬嗎?媽媽是怎么對小馬說的,有兩次話語,請你把語句找到,自由的讀一讀。

     。14)媽媽說的話要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除了剛才文章開頭媽媽說的話所必須的語氣以外,還要在關鍵詞上重讀,體現(xiàn)出媽媽的良苦用心。

      (15)學生適讀。

      過渡語:有了媽媽語重心長的話語,相信小馬再次來到河邊時,一定能勇敢、堅定的去面對困難,我們學習課文的最后一部分。

      4、學習第三部分。

     。1)齊讀最后一段,想河水到底是深還是淺?

      (2)請同桌討論,同是一條河,為什么老牛、松鼠和小馬他們說的不一樣呢?

     。3)匯報的同時板書,并練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他們每一個人的感受。

     。4)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5)想像一下,小馬過河回來以后,會對牛伯伯,小松鼠和媽媽說什么?假如你就是小馬,你想對誰說什么?

      5、為了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角色,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

      6、表演課文內(nèi)容。(帶上頭飾)

      (三) 總結全文。

      我們在邊學邊玩中掌握了知識,懂得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思考問題,明白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四) 拓展延伸。

      課下自己編一個小故事,主要人物有:你自己,大象和小兔。大象和小兔要過河,問你河水的情況,你要如何告訴他們。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通用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的故事。本文以“過河”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還不是很強,注意力也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因此教學時可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吸引學生,也可以播放與課文有關的動畫視頻或通過分角色表演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目標與重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 13 個生字,掌握 1 個多音字,會寫 8 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恰當?shù)恼Z氣。

      3.根據(jù)詞語提示講故事。

      重點

      1.會認 13 個生字,掌握 1 個多音字,會寫 8 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恰當?shù)恼Z氣。

      3.根據(jù)詞語提示講故事。

      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師:老馬、小馬、老牛和松鼠的圖片,多媒體課件,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過程設計

      一、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根據(jù)詞語提示講故事。

      2.讓學生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思考,不能光聽別人說,自己一定要去試一試,找到解決的辦法。

      二、重點難點

      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明白道理。

      難點

      講故事,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三、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

      2.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小馬過河》 。

      四、分段研讀課文

      ( 一 ) 學習第 1、 2 自然段。

      指名朗讀第 1、 2 自然段,想一想:小馬為什么要過河?

      ( 小馬幫媽媽做事,要把半口袋麥子馱到河對面的磨坊去。

      ( 二 ) 學習第 3~ 7 自然段。

      1.小馬是怎樣過河的呢?自由讀這幾段, 想一想: 小馬遇到了什么困難?他先后都問了誰?

      板書:能不能過去?

      老牛 松鼠

      2.老牛是怎樣說的? ( 指名讀 )

      板書:很淺,剛沒小腿。

      3.怎樣讀好他們的對話呢?

      自己練習、同桌讀——在全班讀,學生評一評,教師進行指導。

      4.聽了老牛的話,小馬是怎樣做的?快讀一讀。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跑到河邊,準備蹚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蹚過去。

      對比這兩句話,說說有什么不同。 “立刻”說明了什么?

      想,就要蹚過去。這句話該怎樣讀呢?

      5.這時又發(fā)生了什么?指名讀第 5 自然段。

      (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連想都沒

      板書:深得很,會淹死。

      6.小馬與松鼠的'對話該怎樣讀呢?

      分角色練習朗讀。

      7.這下可把小馬給難住了。他怎么辦呢?

      自由讀第 6、 7 自然段,想一想:媽媽的話該怎樣讀呢?

      指導朗讀媽媽的話。

      8.你覺得媽媽的話當中,哪句話使你最受教育?用筆畫出來,再讀一讀。

      ( 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9.現(xiàn)在就請你動動腦筋, 想一想:小馬應該怎么辦呢?為什么老牛和松鼠說的不一樣呢?

      ( 老牛個子大, 所以覺得水很淺, 松鼠個子小, 所以覺得水很深。 小馬應該自己親自試一試。 )

      ( 三 ) 學習第 8 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想一想:小馬過河的結果怎樣?

      2.出示填空:讀一讀,想想該怎樣填。

      ( 老牛那樣高;松鼠那樣;老牛說的那樣淺;松鼠說的那樣深。 )

      3.展開想象,說一說:小馬過河后會說些什么?

      ( 自己早點試試就不至于耽誤時間了。接受教訓,以后多觀察、多思考 )

      五、再讀全文,拓展延伸

      1.自由組隊,分角色朗讀課文。

      2.在全班展示朗讀。

      3.出示詞語,請學生試著用上這些詞語,講講這個故事。

      馬棚 愿意 磨坊 馱 擋住 為難

      突然 攔住 吃驚 難為情 動腦筋 小心

      4.你同意下面的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

      (1) 出示句子:

      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對小馬撒謊了。

      小馬向很多人請教,是對的。

      別人的經(jīng)驗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嘗試。

      什么事都要自己嘗試,別人的話不可信。

      (2) 組織一個小小的辯論會,以小組為單位,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的意見。

      (3) 全班交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六、課堂總結

      讓學生談談學習完這篇課文后的體會。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通用3

      教材解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馬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小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去,松鼠說水很深,他的伙伴昨天剛被淹死,不能過。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得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文章篇幅較長,涉及的事物較多,哲理深刻,但課文情節(jié)美、事物美,構圖美,我們教師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能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按課文中的對話提示語,讀出句子應有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遇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理解老牛、松鼠說法不同的原因,進而理解老馬說的話中包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同學們一定會覺得很有趣。(出示小馬的圖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明確教學目標。

      3.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小馬是怎樣過河的?小馬最終過河了嗎?

      設計意圖:用小馬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盡快把學生帶到故事情境中。鼓勵學生對課題進行質(zhì)疑,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提高閱讀效率。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聽生字的發(fā)音,注意長句的節(jié)奏。

      2.自由讀課文,給自然段標好序號,讀準字音,掃清字詞障礙。

      3.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下面的字詞。

      愿意一匹麥子磨坊剛沒小腿

      擋住昨天前蹄既不像……也不像……

     。2)學習課文生字表中的生字。討論有什么識記的好方法:

     、俾(lián)系字義識記字形。

      “棚、磨、擋、伯、淺、刻、蹄”等字,可結合圖片或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理解字義,再利用形聲字構字規(guī)律識記。“棚”,木字旁表示搭建棚子的材料,“朋”表示讀音;“石磨”是一種粉碎工具,以前是用石頭做的,所以“磨”為石字底;“淺”與水有關,所以是三點水旁。

      ②相同字形對比識記。

      擋—當伯—拍淺—錢刻—該

     、巯嗤詺w類識記。

      語氣詞“唉”是口字旁的字?上鄼C復習鞏固學過的語氣詞或者表示聲音的詞。

     、芙M詞連句語境識記。

      刻:刻苦片刻立刻試:考試嘗試試一試

      既:你既然來了,就應該勇敢地試一試。

     。3)學習多音字“坊”。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詞語進行辨析。

      (4)指名讀帶有生字的句子,長句子注意讀準節(jié)奏和語氣。

      a你把這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b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

      c小馬跑到河邊,剛剛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來。

      d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梳理故事脈絡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圈畫重要生字詞。思考: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它是怎樣過河的?最后過河了嗎?

      1.默讀課文,圈出文中出現(xiàn)的小動物。

     。ɡ像R小馬老牛松鼠)

      2、(師生交流)梳理課文脈絡:

      (1)小馬幾次從家里來到河邊?(兩次)

      (2)哪幾個自然段是說小馬第一次過河?

      (三至四自然段)

      (3)哪幾個自然段是說小馬第二次過河?

      (6自然段)

      (4)小馬兩次過河的結果一樣嗎?

      (第一次過不了河;第二次趟了過去。)

      3、概括全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口頭補充完整)

      老馬讓小馬________,路上要過一條河,老牛說________,松鼠說________。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家去問媽媽,媽媽要他________。小馬又回到了河邊,________。

     。1)自己獨立說一說。

     。2)同桌互相說一說。

      四、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問題展示:

      學生齊讀,思考:

      小馬愿意去幫媽媽做這件事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學生思考,討論明確:

      小馬很樂意幫媽媽做事。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的學習,主要是通過逐段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由弄清課文中的主要人物到口頭填空補充內(nèi)容,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全文的脈絡。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通用4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生字,積累新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認讀9個生字,積累新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掛圖、小黑板

      教 學 過 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馬為什么要過河?過河時會遇到什么困難?結果怎樣?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小馬過河》。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讀文

      1、自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再讀課文,畫出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自讀自悟中體會課文內(nèi)容。)

      3、同桌互讀,互相糾正字音。

      4、分角色朗讀。

      5、自由匯報讀懂的內(nèi)容。

      6、師歸納。

      識字

     。薄煟海ǔ鍪旧郑┙M詞并講認字方法。

      2、注意個別字的讀音。

      3、自由認讀后測讀看誰記得又快又準。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讀讀這篇課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請大家準備一下,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請同學讀課文)

      教學內(nèi)容

      小馬過河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認真分析理解課文。

      2、在朗讀中理解深刻道理。領會聽與做的.關系,學會實踐。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認真分析理解課文。

      2、懂得道理。

      教學難點

      懂得遇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勇于實踐,在實踐中找答案。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 學 過 程

      一、比一比,看誰認得快,讀得準。

      1、出示生字測讀。

      2、出示句子測讀。

      二、自主實踐,互動感知。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解的詞語。

      2、再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問題。

      同樣一條河,為什么牛伯伯說的與小松鼠說的不一樣?

      3、圍繞問題討論做試驗。

      4、講講讀懂的內(nèi)容并朗讀全文。

      5、讀了課文,大家認識了什么道理:

      6、齊讀小馬媽媽的話。

      7、為什么小馬趟過去時發(fā)現(xiàn)河水沒有牛伯伯說的那么淺,也沒有松鼠說的那樣深?(因為馬比牛矮,比松鼠高。)

      8、思考:小馬從磨坊回來后會對媽媽說什么?

      三、拓展。

      思考:在我們身邊有類似小馬過河的事情嗎?

      四、課外作業(yè)

      把故事講給媽媽聽。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通用5

      教學目標:

      1、通過“小馬過河”這個童話故事,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要親自去試試,初步懂得“實踐第一”這個道理。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1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難、重點:

      1、理解課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準備:

      1、小馬過河的多媒體課件。

      2、老馬、小馬、老牛、松鼠的頭飾。

      一、談話導入,提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幫媽 媽做過事嗎?誰來說說你幫媽 媽做過什么事?心情怎樣?我們的新朋友小馬長大了也能幫媽 媽做事了,想知道它幫媽 媽做了什么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小馬過河》,教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們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讓我們帶著大家的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

      1、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看看拼音或問同桌,也可以請教老師。再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個自然段,并標上序號。

      2、按自然段讀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呢?

      4、小馬在運麥子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什么困難?(出示課件)

      5、這時它找誰幫忙?

      6、指導朗讀小馬與老牛的對話。

      7、聽了老牛的話小馬是怎么做的?快來讀一讀:出示課件,比較句子。

      8、正在小馬準備過河時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指導小松鼠與小馬的對話。

      師:是啊,生命是有限的,誰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那么,老牛說是淺,松鼠說是深,面對如此為難的問題,小馬是怎樣做的?

      9、媽 媽是怎么說的?小馬是什么表情?什么是難為情?

      10、開火車讀第七自然段,你覺得媽 媽的話中,哪句話使你最受教育,用筆畫下來,讀一讀。

      11、理解媽 媽的話。

      12、現(xiàn)在你們想不想知道最后小馬過河了嗎?怎么過河的?

      三、延伸課外、拓展知識。

      1、充分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說一說,小馬過河后會說些什么?

      2、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覺得小馬開始的'表現(xiàn)和行動說明小馬是一匹怎樣的小馬?現(xiàn)在你是怎樣看小馬的?

      3、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問題嗎?你是怎樣做的?

      4、生看黑板說一說學習了這一課知道了什么?懂了什么道理?

      5、學生帶頭飾演一演。

      6、讀閱讀書〈〈驕傲的孔雀〉〉說說,你喜歡孔雀嗎?為什么?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通用6

      活動目標:

      1、情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大膽猜想故事情節(jié)。

      2、知識:使幼兒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

      3、能力: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比較三種小動物的高矮,涉及過河問題。

      (二)活動過程與指導:

      1、展示課件,教師講述故事提問:

      (1)老牛說了些什么?(老牛為什么這樣說?你說小馬會相信老牛的話嗎?)

      (2)小松鼠說了些什么?(小松鼠為什么要這樣說?他為什么和老牛說的不一樣?你

      相信誰說的話,為什么?)

      (3)你猜小馬是怎么做的?為什么?

      2、展示課件、聽錄音提問:

      (1)老牛說得對嗎?為什么?

      (2)小松鼠說得對嗎?為什么?

      (3)馬媽媽對小馬說的什么?小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3、教師總結:碰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動手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干。

      4、幼兒自由看圖講述故事。

      三、結束:進行生活滲透,請幼兒動腦筋試一試制作風標。

      1.營造故事意境激發(fā)學習欲望

      本節(jié)課,我以童話“小馬過河”為背景,組織教學。課一開始我簡單的給學生講述小馬接受任務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與老牛的話讓它不敢過河,只好回家問媽媽的故事。在隨后的教學中,緊緊圍繞“小馬過河”這個故事展開教學,從小馬練本領、小馬接受任務遇到大河、小馬想方法過河、到歡慶過河都是在這個情境中進行的,使學生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參與學習過程,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學生、教學內(nèi)容融為一個整體。

      2.挖掘生命內(nèi)涵放飛學生心靈

      兒童的靈性也就是學生的天性,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充滿靈性的世界。兒童天生具有創(chuàng)造力,就看你教師有沒有給他機會。給學生提供更多發(fā)展的空間,是我設計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要砝碼。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時,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給學生更多的創(chuàng)造空間。我想,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學生一定會非常喜歡,因為這是他們的自己的方法,這是他們合作的成果,這是他們創(chuàng)造的結晶。

      3.巧設學習障礙練就生活本領

      平淡無奇固然可使學生學的輕松,但往往也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本課根據(jù)幼兒特點,巧妙設置了學習的障礙,使學生在新需要與舊水平之間產(chǎn)生沖突,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這個問題一定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他們會利用以有的生活經(jīng)驗去思考,去實踐,甚至會將問題放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解決。這樣將課堂與生活。

    【部編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小馬過河》教學設計04-08

    小馬過河教學設計05-29

    語文《小馬過河》教學設計3篇04-08

    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教學設計04-10

    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04-26

    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12-06

    部編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小馬過河》教案11-25

    二年級《小馬過河》語文教學設計04-10

    二年級語文下冊小馬過河的教學設計04-26

    小學二年級語文《小馬過河》教學設計12-27